保护板基础知识电池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6.15 MB
- 文档页数:28
锂电池电路保护板详解1.锂电池电路保护板典型电路2.保护板的核心器件:U1 和 U2A/U2B。
U1是保护IC,它由精确的比较器来获得可靠的保护参数。
U2A和U2B是MOS管,串在主充放电回路,担当高速开关,执行保护动作。
3.B1的正负极接电芯的正负极;P+,P-分别接电池输出接口的正负极。
4.R3是NTC电阻,配合用电器件的MCU产生保护动作(检测电池温度)。
R4是固定阻值电阻,做电池识别。
5.放电路径:B1+ ----- P+ ------ P- ------B1-6.充电路径:P+ ------- B1+ ------ B1- ------ P-7.DO是放电保护执行端,CO 是充电保护执行端。
8.充电保护:当电池被充电,电压超过设定值VC(4.25V-4.35V,具体过充保护电压取决于保护IC)时,CO变为低电平,U2B截止(箭头向内是N-MOS,VG大于VS导通),充电截止。
当电池电压回落到VCR(3.8V-4V,具体由IC决定),CO变为高电平,U2B导通,充电继续。
VCR必须小于VC一个定值,以防止频繁跳变。
9.过充保护的时候,即电池充满电的时候,U2B MOS截止了,手机是不是就关机了呢?答案是肯定没有,不然的话手机开机插着充电器充电,充满电就会自动关机了。
现在的MOS管生产工艺决定了,生产的时候都会形成一个寄生二极管(也叫体二极管,不用担心体二极管的耐流值,电池厂都替你考虑了,放电是没问题的)MOS管标准的画法如上图。
充电保护的时候,B-到P-处于断开状态,停止充电。
但U2B的体二极管的方向与放电回路的电流方向相同,所以仍可对外负载放电。
当电芯两端电压低于4.3V时,U2B将退出充电保护状态,U2B重新导通,即B-与P-又重新接上,电芯又能进行正常的充放电。
10.过放保护:当电池因放电而降低至设定值VD(2.3-2.5V),DO变为低电平,U2A截止,放电停止。
P-到B-处于断开状态。
电池保护板维修知识点大全在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电池的应用广泛而普遍。
然而,电池的使用寿命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池保护板的故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池保护板维修的相关知识点。
1. 了解电池保护板的作用电池保护板是安装在锂电池上的一个重要组件,它具有监测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的功能。
一旦电池出现异常情况,如过充、过放、短路等,电池保护板将通过切断电池的连接,保护电池的安全使用。
因此,电池保护板的正常工作对于延长电池寿命和确保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2. 掌握电池保护板故障的常见症状电池保护板故障可能会导致电池充电不足、快速放电、发热过大等问题。
在进行维修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常见症状,并通过仪器检测确认是电池保护板故障引起的。
3. 检测电池保护板故障为了准确检测电池保护板故障,我们可以使用数字万用表来测量电池保护板上的电压和电流。
首先,我们需要打开电池外壳,找到电池保护板。
然后,使用数字万用表分别测量电池正极和负极的电压,以确定电池是否被切断连接。
如果电池正常工作,那么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应该在合理范围内。
如果电池保护板故障,电压值将会接近0,或者无法被测量。
4. 更换电池保护板一旦确定电池保护板故障,我们就需要更换它。
首先,我们需要购买与原电池保护板相匹配的新板。
然后,将电池外壳打开,小心拆卸原电池保护板。
接下来,将新板放置在原来的位置,确保连接正确,并仔细检查连接是否牢固。
最后,将电池外壳重新拧紧,并进行测试以确认新电池保护板能正常工作。
5. 注意事项和维护技巧在日常使用电池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以延长电池寿命和防止电池保护板故障的发生:- 避免过度充放电,特别是长时间充电或放电至空载状态。
- 避免过高的环境温度,过高的温度会对电池和电池保护板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 定期检查电池保护板的连接和线路,确保它们没有松动或损坏。
- 清洁电池和保护板的连接部分,以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
手机锂电池保护板原理
手机锂电池保护板是保护手机电池免受过充、过放、短路和过热等问题的关键组件。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过充保护:锂电池在充电时,当电压超过一定阈值时,保护板会自动切断电流,防止电池过充,避免损坏电池和可能的安全隐患。
2. 过放保护:锂电池在放电时,当电压低于一定阈值时,保护板会自动切断电流,防止电池过放,避免损坏电池和可能的安全隐患。
3. 过流保护:保护板会监测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一旦电流超过一定限制,保护板将立即切断电路,防止过大的电流损坏电池或引发危险。
4. 短路保护:当电池正负极短路时,保护板会迅速切断电路,防止电池短路过流,避免火灾等安全事故。
5. 温度保护:保护板会监测电池温度,一旦温度超过安全范围,保护板将切断电路,防止过热导致电池损坏或安全风险。
以上是手机锂电池保护板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这些保护措施可以确保锂电池的安全运行,延长电池寿命,并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
保护板初步知识1、保护板的由来锂电池(可充型)之所以需要保护,是由它本身特性决定的。
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锂电组件总会跟着一块精致的保护板和一片电流保险器出现.2、主要保护能能过充电保护功能过放电保护功能过电流保护电流包括过流1 过流2 短路保护3、保护板的组成和元件:保护板通常包括控制IC、开关MOS、储存电容、识别电阻及辅助器件NTC/PTC等组成。
其中控制IC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控制MOS开关导通,使电芯与外电路导通,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它立刻控制MOS开关断开,保护电芯的安全。
PTC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与NTC在应用上有不同的地方是:PTC在电路中可以做过电流保护,NTC主要是开关浪涌电流的抑制.他们也有共同的作用就是温度感测和侦测试4、原理图及元件介绍IC 它由精确的比较器来获得保护可靠的保护参数,主要参数: -过充电压 -过充恢复电压 -过放电压 -过放恢复电压 -过流检测电压 -短路保护电压 -耗电MOSFET 串在主充放电回路中,担当高速开关,执行保护动作。
我司所用的都是串在B- P-间。
MOSFET包含三个电极:漏极(D)源极(S)栅极(G);当G极为高电平时,D极与S极导通,当G极为低电平时,D极与S极断开。
主要参数: -内阻 -耐电流-耐电压 -内部是否连通 -封装FUSE PTC :二次保护器件。
原理图:正极:B+ FUSE P+负极:B- MOS(2、3)脚 MOS(1)脚接 MOS(8)脚 MOS(5、6)脚夫 P-5、功能介绍:通常状态:当电芯电压在2。
5V---4。
2V之间,IC的充电控制脚(第1脚)和放电管控制脚(第3脚)同时处于高电平,充电MOS、放电MOS同时打开,B-与P-连通,保护板有输出电压,能正常允放电.-过放状态:当电池接上手机等负载后,电芯电压渐渐降低,同时IC同部通过R1电阻实时监测电芯电压,当电芯电压降到IC的过放保护电压时,IC放电控制脚(第1脚)输出电压为0V,即低电平,放电MOS关闭,无输出电压。
锂电池保护电路板原理引言锂电池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动车等。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若不加以保护和管理,可能会导致过充、过放、短路等危险情况,甚至引发火灾或爆炸。
为了确保锂电池的安全使用,我们需要在电池上加装锂电池保护电路板(以下简称BMS)。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锂电池保护电路板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并确保解释清楚、易于理解。
锂电池基本原理我们需要了解锂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锂电池是一种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正极、负极和隔膜组成。
正极通常采用氧化物材料(如LiCoO2),负极则采用碳材料(如石墨)。
当锂离子从负极通过隔膜进入正极时,化学反应释放出电子,并产生正极材料的还原物。
当外部负载连接到正负极之间时,电子会流动,从而实现了电能的转换和传输。
然而,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当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反复嵌入和脱嵌时,正负极材料可能会发生结构变化,导致容量衰减。
由于锂电池的特殊性质,若不加以保护和管理,可能会出现过充、过放、短路等危险情况。
锂电池保护需求为了确保锂电池的安全使用,我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需求:1.过充保护:防止充电时电压超过安全范围。
2.过放保护:防止放电时电压低于安全范围。
3.短路保护:防止正负极直接短路。
4.温度保护:防止温度过高引发危险。
5.均衡充放电:使每个单体电池都能得到均衡充放电。
锂电池保护电路板原理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我们需要在锂电池上加装BMS。
BMS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功能的电路板,它可以监测和控制电池的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电池。
下面将详细介绍BMS的工作原理。
1. 过充保护过充保护是指防止锂电池在充电时电压超过安全范围。
当电压超过设定的阈值时,BMS会采取以下措施:•切断充电:BMS会通过控制充电管理芯片或继电器,切断充电源与锂电池之间的连接,停止充电过程。
•发出警报:BMS会触发警报装置(如蜂鸣器),发出警报提示用户。
2. 过放保护过放保护是指防止锂电池在放电时电压低于安全范围。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是通过监测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并根据设定的保护参数,实现对锂电池进行保护的一种电路板。
其主要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池欠压保护:当锂电池的电压下降到设定的欠压保护阈值时,保护板会立即切断电池与负载电路之间的连接,以防止电池继续被放电,从而保护电池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寿命。
2. 电池过压保护:当锂电池的电压上升到设定的过压保护阈值时,保护板会切断电池与充电电路之间的连接,以避免电池过充,从而降低电池因充电过程中的损坏和安全风险。
3. 电池过流保护:当锂电池充电或放电时,电流超过设定的过流保护阈值时,保护板会及时切断电池与负载电路之间的连接,以防止电池的短时间放电或充电过程中超负荷工作,从而保护电池的安全稳定运行。
4. 温度保护:保护板内部会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池温度,当电池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温度阈值时,保护板会触发保护机制,切断电池与加载电路之间的连接,以防止电池因过热而损坏或引发安全事故。
总结起来,锂电池保护板通过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实现对锂电池的欠压、过压、过流和温度等方面的保护,确保电池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保护板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编写:审核:日期:第一部份:电子元件、技术基础知识第一章电阻器和电位器第一节电阻器第二节电位器第二章电容器第三章电感线圈和变压器第一节电感线圈第二节变压器第四章集成电路第五章电路基础知识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电子原器件主要特性和典型应用电路故障分析第一章电阻器和电位器第一节电阻器电阻器通常简称为电阻,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电子组件。
一.种类和符号电阻的种类繁多,通常分为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和特种(敏感,熔断等)电阻三大类。
固定电阻可按电阻体材料,结构形状,引出线及用途等分成多个种类,如图1-1所示,电阻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如图1-2所示,其字母代号为R。
电阻的种类虽多,但常用的主要为RT型碳膜电阻,RJ型金属膜电阻,RX型线绕电阻和片关电阻,它们的外形参见图1-3。
其中,过去的国产RT型电阻外表通常涂覆绿漆,RJ型金属膜电阻则涂覆红漆,且一般都印上型号及规格等,较易识别,近年来随着进口及合资产品大量上市,RT 型电阻中以色环电阻占据主流地位,其底色并不很一致:RX型线绕电阻外表多为黑色,被釉线绕电阻则多为深绿或浅绿色,片状电阻外表一般都为黑色,且上面标注有代表阻值的数字:若不为黑色且标注为0或000或根本无标注,这种片状元件并非电阻,而是一种用于代替连接导线,阻值为零的“桥接组件”.现在这种组件已大量应用于各类电子整机中,实践中切勿与片状电阻相混淆。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应用最普遍的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和线绕电阻的特点。
1.碳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的外形如图1-4(a)所示,内部结构如图1-4所(b)所示,这种电阻器是用结晶碳沉积在瓷棒或瓷秘上制成的,改变碳膜的厚度和用刻槽的方法变更碳膜的长度,可得到不同的阻值,碳膜电阻器的主要特点是高频特性好,价格低,除了普通碳膜电阻器外,还有高频电阻器和精密型电阻器,碳膜电阻器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电阻器,它广泛地用于收音机,电视机以及其它的电子设备中。
2.金属膜电阻器常用的金属膜电阻器的外形如图1-5(a)所示,内部构造如图1-5(b)所示。
电池保护板原理详解电池保护板是一种电气设备,它主要通过监测和控制电池的放电和充电过程,以保护电池免受过放电、过充电、过流等不合理情况的损害。
电池保护板通过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实时控制电池的工作状态,确保电池在安全范围内运行。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电池保护板的原理。
首先,电池保护板的核心是一个微控制器,它负责监测和控制电池的状态。
微控制器通过与电池连接的传感器获取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微控制器可以判断电池是否处于过放电、过充电或过流的状态,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其次,电池保护板通常还配备了保险丝和继电器等设备,用于实施保护措施。
当电池的电流超过一定的限定值时,保险丝会断开电路,从而避免电路中出现过大的电流。
而当电池的电压超过一定的限定值时,继电器会切断电路,防止电池过充电。
另外,电池保护板还具备过充电和过放电的保护功能。
当电池的电压超过一定的上限时,电池保护板会切断充电电路,从而防止电池过充电。
同样地,当电池的电压低于一定的下限时,电池保护板会切断放电电路,以保护电池免受过放电的损害。
此外,电池保护板通常还具备温度保护功能。
当电池的温度超过一定的限定值时,电池保护板会采取措施,例如切断充电电路或放电电路,以避免电池因过高的温度而损坏。
除了上述功能,电池保护板还可以通过通信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通过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电池保护板可以实现对电池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例如,可以通过串口或蓝牙接口将电池的状态信息传输给外部设备,以便对电池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电池保护板通常会根据不同类型的电池和使用环境的要求进行调整和配置。
例如,对于锂电池来说,电池保护板需要根据锂电池的特性来确定过充电和过放电的阈值。
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电池保护板也需要根据其特性来进行配置。
总之,电池保护板通过监测和控制电池的状态,实时保护电池免受过放电、过充电、过流和过高温度等不合理情况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