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板基本知识详解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597.00 KB
- 文档页数:47
锂电池电路保护板详解1.锂电池电路保护板典型电路2.保护板的核心器件:U1 和 U2A/U2B。
U1是保护IC,它由精确的比较器来获得可靠的保护参数。
U2A和U2B是MOS管,串在主充放电回路,担当高速开关,执行保护动作。
3.B1的正负极接电芯的正负极;P+,P-分别接电池输出接口的正负极。
4.R3是NTC电阻,配合用电器件的MCU产生保护动作(检测电池温度)。
R4是固定阻值电阻,做电池识别。
5.放电路径:B1+ ----- P+ ------ P- ------B1-6.充电路径:P+ ------- B1+ ------ B1- ------ P-7.DO是放电保护执行端,CO 是充电保护执行端。
8.充电保护:当电池被充电,电压超过设定值VC(4.25V-4.35V,具体过充保护电压取决于保护IC)时,CO变为低电平,U2B截止(箭头向内是N-MOS,VG大于VS导通),充电截止。
当电池电压回落到VCR(3.8V-4V,具体由IC决定),CO变为高电平,U2B导通,充电继续。
VCR必须小于VC一个定值,以防止频繁跳变。
9.过充保护的时候,即电池充满电的时候,U2B MOS截止了,手机是不是就关机了呢?答案是肯定没有,不然的话手机开机插着充电器充电,充满电就会自动关机了。
现在的MOS管生产工艺决定了,生产的时候都会形成一个寄生二极管(也叫体二极管,不用担心体二极管的耐流值,电池厂都替你考虑了,放电是没问题的)MOS管标准的画法如上图。
充电保护的时候,B-到P-处于断开状态,停止充电。
但U2B的体二极管的方向与放电回路的电流方向相同,所以仍可对外负载放电。
当电芯两端电压低于4.3V时,U2B将退出充电保护状态,U2B重新导通,即B-与P-又重新接上,电芯又能进行正常的充放电。
10.过放保护:当电池因放电而降低至设定值VD(2.3-2.5V),DO变为低电平,U2A截止,放电停止。
P-到B-处于断开状态。
电池保护板维修知识点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发展,电池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电池保护板作为控制电池充放电及保护的重要组件,也备受关注。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电池保护板有时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掌握一些维修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了解电池保护板的结构和原理。
电池保护板主要由保护芯片、MOS管和电池接口等部件组成。
保护芯片负责检测电池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并通过控制MOS管的开关状态来保护电池。
了解其结构和原理有助于快速定位问题所在,提高维修效率。
第二,学会使用测试工具。
在维修电池保护板时,常用的测试工具有万用表和示波器。
万用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池的电压和电流等参数,示波器则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电池电压的波形和变化情况。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测试工具,可以快速判断保护板是否正常工作。
第三,排除常见故障。
电池保护板常见的故障有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过温保护等。
过流保护一般是由于电路设计或元件损坏引起的,此时需要检查电路连接和更换损坏的元件。
过压和过温保护常常是由于外部环境或电池质量问题引起的,可以通过替换电池或降低电池负载来解决。
第四,维护保养的技巧。
电池保护板的长期使用会导致接触不良、灰尘积累等问题,因此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无水酒精擦拭保护板上的引脚和连接器,确保良好的电气接触。
此外,还要注意防止保护板受潮、避免短路等情况的发生。
第五,掌握常见的维修技巧。
在维修电池保护板时,有一些常见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比如,可以通过在保护芯片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进行电压测量,来确定芯片是否正常工作;还可以通过追踪电压信号的路径,找到可能损坏的元件。
第六,注意安全事项。
在维修电池保护板时,安全是第一要务。
首先,要确保断开电池的电源,避免触电。
其次,要注意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可以使用防静电手套和静电防护垫等设备。
最后,要遵守正确的维修流程,避免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总之,掌握电池保护板的维修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保护板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编写:审核:日期:第一部份:电子元件、技术基础知识第一章电阻器和电位器第一节电阻器第二节电位器第二章电容器第三章电感线圈和变压器第一节电感线圈第二节变压器第四章集成电路第五章电路基础知识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电子原器件主要特性和典型应用电路故障分析第一章电阻器和电位器第一节电阻器电阻器通常简称为电阻,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电子组件。
一.种类和符号电阻的种类繁多,通常分为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和特种(敏感,熔断等)电阻三大类。
固定电阻可按电阻体材料,结构形状,引出线及用途等分成多个种类,如图1-1所示,电阻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如图1-2所示,其字母代号为R。
电阻的种类虽多,但常用的主要为RT型碳膜电阻,RJ型金属膜电阻,RX型线绕电阻和片关电阻,它们的外形参见图1-3。
其中,过去的国产RT型电阻外表通常涂覆绿漆,RJ型金属膜电阻则涂覆红漆,且一般都印上型号及规格等,较易识别,近年来随着进口及合资产品大量上市,RT 型电阻中以色环电阻占据主流地位,其底色并不很一致:RX型线绕电阻外表多为黑色,被釉线绕电阻则多为深绿或浅绿色,片状电阻外表一般都为黑色,且上面标注有代表阻值的数字:若不为黑色且标注为0或000或根本无标注,这种片状元件并非电阻,而是一种用于代替连接导线,阻值为零的“桥接组件”.现在这种组件已大量应用于各类电子整机中,实践中切勿与片状电阻相混淆。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应用最普遍的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和线绕电阻的特点。
1.碳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的外形如图1-4(a)所示,内部结构如图1-4所(b)所示,这种电阻器是用结晶碳沉积在瓷棒或瓷秘上制成的,改变碳膜的厚度和用刻槽的方法变更碳膜的长度,可得到不同的阻值,碳膜电阻器的主要特点是高频特性好,价格低,除了普通碳膜电阻器外,还有高频电阻器和精密型电阻器,碳膜电阻器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电阻器,它广泛地用于收音机,电视机以及其它的电子设备中。
2.金属膜电阻器常用的金属膜电阻器的外形如图1-5(a)所示,内部构造如图1-5(b)所示。
保护板知识讲解1、保护板的主要保护功能:过充电保护功能过放电保护功能过电流保护电流包括过流1 过流2短路保护2、主要器件IC 它由精确的比较器来获得保护可靠的保护参数,主要参数:-过充电压-过充恢复电压-过放电压-过放恢复电压-过流检测电压-短路保护电压-耗电MOSFET 串在主充放电回路中,担当高速开关,执行保护动作。
我司所用的都是串在B- P-间。
MOSFET包含三个电极:漏极(D)源极(S)栅极(G);当G极为高电平时,D极与S极导通,当G 极为低电平时,D极与S极断开。
主要参数:-内阻-耐电流-耐电压-内部是否连通-封装FUSE PTC :二次保护器件。
电流导通流程图:正极:B+ FUSE P+负极:B- MOS(2、3)脚MOS(1)脚MOS(8)脚MOS(5、6)脚夫P--通常状态:当电芯电压在2。
5V---4。
2V之间,IC的充电控制脚(第1脚)和放电管控制脚(第3脚)同时处于高电平,充电MOS、放电MOS同时打开,B-与P-连通,保护板有输出电压,能正常允放电.-过放状态:当电池接上手机等负载后,电芯电压渐渐降低,同时IC 同部通过R1电阻实时监测电芯电压,当电芯电压降到IC的过放保护电压时,IC放电控制脚(第1脚)输出电压为0V,即低电平,放电MOS关闭,无输出电压。
-过充状态:当电池通过充电器充电时,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电芯电压越来越高,当电芯电压升高到过充保护电压时,IC将认为电芯处于过充电电压状态,IC的充电控制脚(第3脚)输出为低电平,即0V;此时充电MOS管关闭,B-与P-处于断开状态,充电回路切断,充电停止。
保护板处于过充状态并一直保持。
等到P+ P-之间接上负载后,因此时虽然充电管处于关闭状态,但其内部的二极管的正方向与放电回路的方向相同,故放电回路可以放电,当电芯电压被放低至过充电恢复电压以下时,充电管又导通,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又重新接上,电芯又能正常的充放电。
电池保护板原理详解电池保护板是一种电气设备,它主要通过监测和控制电池的放电和充电过程,以保护电池免受过放电、过充电、过流等不合理情况的损害。
电池保护板通过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实时控制电池的工作状态,确保电池在安全范围内运行。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电池保护板的原理。
首先,电池保护板的核心是一个微控制器,它负责监测和控制电池的状态。
微控制器通过与电池连接的传感器获取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微控制器可以判断电池是否处于过放电、过充电或过流的状态,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其次,电池保护板通常还配备了保险丝和继电器等设备,用于实施保护措施。
当电池的电流超过一定的限定值时,保险丝会断开电路,从而避免电路中出现过大的电流。
而当电池的电压超过一定的限定值时,继电器会切断电路,防止电池过充电。
另外,电池保护板还具备过充电和过放电的保护功能。
当电池的电压超过一定的上限时,电池保护板会切断充电电路,从而防止电池过充电。
同样地,当电池的电压低于一定的下限时,电池保护板会切断放电电路,以保护电池免受过放电的损害。
此外,电池保护板通常还具备温度保护功能。
当电池的温度超过一定的限定值时,电池保护板会采取措施,例如切断充电电路或放电电路,以避免电池因过高的温度而损坏。
除了上述功能,电池保护板还可以通过通信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通过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电池保护板可以实现对电池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例如,可以通过串口或蓝牙接口将电池的状态信息传输给外部设备,以便对电池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电池保护板通常会根据不同类型的电池和使用环境的要求进行调整和配置。
例如,对于锂电池来说,电池保护板需要根据锂电池的特性来确定过充电和过放电的阈值。
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电池保护板也需要根据其特性来进行配置。
总之,电池保护板通过监测和控制电池的状态,实时保护电池免受过放电、过充电、过流和过高温度等不合理情况的损害。
bms保护板原理BMS保护板原理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是电池管理系统的缩写,是一种用于电池组的智能保护装置。
BMS保护板是BMS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对电池组进行监控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BMS保护板的原理及其工作原理。
一、BMS保护板的作用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过充、过放、过流、短路等。
BMS保护板的作用就是通过监测电池组的状态,识别并处理这些异常情况,以确保电池组的安全运行。
二、BMS保护板的原理1. 电压监测BMS保护板通过电压监测电路,实时监测电池组的电压。
当电池组的电压超过设定的上限或低于设定的下限时,BMS保护板会触发保护机制,防止电池组过充或过放。
2. 电流监测BMS保护板通过电流监测电路,实时监测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
当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超过设定的上限时,BMS保护板会触发保护机制,限制电流输出,以防止电池组过载。
3. 温度监测BMS保护板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池组的温度。
当电池组的温度超过设定的上限时,BMS保护板会触发保护机制,降低电池组的充放电速度或停止充放电,以防止电池组过热。
4. 短路保护BMS保护板通过短路保护电路,实时监测电池组的输出电路是否发生短路。
一旦发生短路,BMS保护板会迅速切断电池组的输出,以防止电池组受损或引发事故。
5. 通信与控制BMS保护板通常具有通信接口,可以与主控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通过与主控系统的通信,BMS保护板可以接收控制指令,实现对电池组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三、BMS保护板的工作原理BMS保护板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采集数据:BMS保护板通过电压监测、电流监测、温度监测等电路,实时采集电池组的状态数据。
2. 数据处理:BMS保护板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电池组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3. 触发保护:当BMS保护板判断电池组存在异常情况时,根据预设的保护策略,触发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切断电池组的输出、限制充放电电流等。
电池保护板原理电池保护板是一种用于锂电池的保护装置,其原理是通过监测电池的电压、温度等参数,对电池进行保护和管理,防止电池过充、过放、短路等情况,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
电池保护板通常由保护IC、电压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MOS管等组成,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电池保护板的工作原理。
首先,保护IC是电池保护板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可以监测电池的电压、温度等参数,并根据设定的保护参数来对电池进行保护。
当电池电压过高或过低时,保护IC会通过控制MOS管来切断电池与负载的连接,以防止电池过充或过放。
同时,保护IC还可以监测电池的温度,当电池温度过高时,也会通过控制MOS管来切断电池与负载的连接,以避免电池过热。
其次,电压检测电路是用来监测电池的电压的,它可以将电池的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传输给保护IC进行处理。
通过电压检测电路,保护IC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并根据设定的保护参数来对电池进行保护。
另外,温度检测电路则是用来监测电池的温度的,它可以将电池的温度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传输给保护IC进行处理。
通过温度检测电路,保护IC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并在必要时对电池进行保护。
此外,电流检测电路可以监测电池的放电和充电电流,保护IC可以通过电流检测电路来实时监测电池的放电和充电电流,并根据设定的保护参数来对电池进行保护。
总体来说,电池保护板通过监测电池的电压、温度、电流等参数,利用保护IC和相应的检测电路来对电池进行保护和管理,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电池保护板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锂电池产品,如手机电池、笔记本电池、电动车电池等,为这些产品的安全使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电池保护板的原理是通过监测电池的电压、温度、电流等参数,利用保护IC和相应的检测电路来对电池进行保护和管理,从而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为锂电池产品的安全使用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