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晶体结构类计算题的解法

晶体结构类计算题的解法

晶体结构类计算题的解法
晶体结构类计算题的解法

晶体结构类计算题的解法

410600湖南长沙宁乡一中张矫睦

晶体结构类习题最常见的题型就是已知晶胞的结构而求晶体的化学式。

解答这类习题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由晶胞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不是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原子,而是表示每个晶胞中平均含有各类原子的个数,即各类原子的最简个数比。

解答这类习题,通常采用分摊法。

在一个晶胞结构中出现的多个原子,这些原子并不是只为这个晶胞所独立占有,而是为多个晶胞所共有,那么,在一个晶胞结构中出现的每个原子,这个晶胞能分摊到多少比例呢。这就是分摊法。分摊法的根本目的就是算出一个晶胞单独占有的各类原子的个数。

分摊法的根本原则是: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x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x。

下面对立方晶胞进行详细分析。下图1就表示一个立方晶胞。在图中,原子可以位于它的顶点,也可以位于它的棱上,还可以在它的面上(不含棱),当然,它的体内也可以有原子;图2是这种晶胞进行堆积的情况,图3是图2的单图。从这些图可以看出:

(1)每个顶点被8个晶胞共有,所以晶胞对自己顶点上的每个原子只占1/8份额;

(2)每条棱被4个晶胞共有,所以晶胞对自己棱上的每个原子只占1/4份额;

(3)每个面被2个晶胞共有,所以晶胞对自己面上(不含棱)的每个原子只占1/2份额;

(4)晶胞体内的原子不与其它晶胞分享;

透过以某个顶点为中心的三维坐标系后可以清楚的看到:

(5)每个顶点是被8个晶胞的6条棱共享,6条棱包括X轴上的二条、Y轴上的二条和Z轴上的二条;

(6)每个顶点也被这6条棱构成的12个晶胞面共享,这12个面包括XY平面内的4个面、YZ平面内的4个面和ZX平面内的4个面;

分摊法的本意不只是把原子分摊到晶胞,还可以把原子分摊到棱或面,例如:根据上面第(5)条,结论:棱对自己每个顶点占的份额是1/6;

根据上面第(6)条,结论:面对自己每个顶点占的份额是1/12;

同样,分摊法也不只是对原子进行分摊,还可以把棱分摊到面或把面分摊到棱,等等。

例1 科学家发现的钇钡铜氧化合物在90K具有超导性,若该化合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YBa

2Cu

3

O

4

B YBa

2

Cu

2

O

5

C YBa

2

Cu

3

O

5

D YBaCu

4

O

4

解析:图中三个立方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晶胞。从图看出:每个晶胞体内含有1个钇原子和2个钡原子。下面计算每个晶胞单独占有的铜原子个数和氧原子个数。

图中共有铜原子16个,其中位于顶点(最上层平面和最下层平面)的共8个,这个晶胞中只分摊到8×1/8=1个;位于棱线(中间两个平面)的也是8个,这个晶胞分摊到的份额是8×1/4=2个;所以,每个晶胞单独占有的铜原子数为3个。

图中共含氧原子13个,位于晶胞面上(不含棱)的是7个,位于晶胞棱上的是6个,所以,每个晶胞单独含有的氧原子数共为7×1/2+6×1/4=5个。

至此可结论,该晶体每个晶胞中平均分摊到(即单独占有)的钇原子、钡原子、

铜原子和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2、3、5,所以,化学式为YBa

2Cu

3

O

5

,答案选C。

例2 下图是超导化合物----钙钛矿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晶胞)的结构。请回答:

(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在该化合物晶体中,与某个钛离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其他钛离子共有 个。

(3)设该化合物的式量为M ,密度为ag/cm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晶体中钙

离子与钛离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

解析:

(1)这个晶胞对位于顶点上的每个钛原子占有的份额为1/8,所以,它单独占有的钛原子个数为8×1/8=1个;它对位于棱上的每个氧原子占有的份额为1/4,所以,它单独占有的氧原子个数为12×1/4=3个;它全部拥有体内的那一个钙原子,所以,该晶胞中单独占有的钛原子、氧原子和钙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3、1;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TiO 3。

(2)钛位于立方体的顶点上,与一个钛离子距离最近的钛离子是与它共棱的。从上面立方晶胞进行堆积的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在X 轴或Y 轴或Z 轴上,与它共棱的离子都是二个,所以,共6个。

(3)这是个综合性较大的习题。设这种立方晶胞的边长是b ,那么,钙离子与钛离子之间 的距离是体对角线的一半,即。

下面求b 。因为每个立方体的体积为b 3,而N A 个这样的立方体堆积到一起就是1mol

晶体,其质量为Mg ,其体积为Mg/ag/cm 3=M/a cm 3。所以,N A·b 3=M/a cm 3,所以,

所以,题中所求距离为

例3 (改自97高考)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授予对发现C 6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C 60分子是形如球状的多面体,如右图,该结构的

建立基于以下考虑:C

60

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

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C

60

分子只含有五边形和六边形;碳与碳之间既有单键又有双键,每个碳原子仍然满足四个价键饱和;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边数的关系,遵循欧拉定理:顶点数+面数-棱边数=2。

请回答:

(1)一个C

60

分子中有多少个五边形和多少个六边形?

(2)一个C

60

分子中有多少个C=C?

(3)已知C

70分子的结构模型也遵循C

60

的那些规律,请确定C

70

分子结构中上述几

项参数。

解析:

(1)设C

60

分子中含有x个五边形和y个六边形。

先求欧拉定理中棱边数:每个顶点伸出三条棱,而每条棱又总是由两个顶点共有,所以,每个顶点单独伸出的棱有3×1/2=1.5条,60个顶点共伸出的棱为

60×1.5=90条。至此,依据欧拉定理可写出:60+x+y-90=2 ①

为了求出x和y,还要建立一个方程式。因为五边形和六边形构成多面体时是共用棱边和顶点的,所以,还可以根据棱边数守恒和顶点数守恒写出两个方程式。棱边数守恒:每条棱是由两个多面体共用的,所以,一个五边形单独占有的棱边数为5/2=2.5条,一个六边形单独占有的棱边数为6/2=3条,所以,2.5x+3y=90 ②

至此联立①②可以解得:x=12,y=20。

(顶点数守恒:每个顶点是由三个多面体共有,所以,一个五边形单独占有的顶点数为5/3个,一个六边形单独占有的顶点数为6/3=2个,所以,5/3x+2y=60 ③,联立①③也可以解出x、y,但只联立②③不可以解出)。

(2)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在图中顶点间形成的棱都以单线标出,但有的是表示单键,有的是表示双键。从空间结构来说,每个碳原子连接三条棱,而从化学价键来说,每个碳原子连接四条键线。(一个双键也只是一个键,可以说有两条键

线但不能说是二个键)。如下图。设一个C

60

分子中含的C-C单键数和C=C双键数分别为a、b,则根据棱边守恒有:a+b=90 ④

再利用键线守恒列一个方程式。每个原子连接四条键线而每条键线被两个原子

所共有,所以,每个原子单独占有的键线数为4/2=2,所以,60个碳原子共有键线120条:a+2b=120 ⑤

联立④⑤解得:a=60,b=30。即C

60

中含的双键数为30。

(3)设C

70

分子结构中的五边形和六边形的个数分别为m、n,设C-C单键数和C=C

双键数分别为p、q,则:一个C

70

分子中的棱边总数为70×1.5=105;依据欧拉定理有:70+m+n-105=2 ⑥;依据顶点数守恒有:5/3m+2n=70 ⑦;联立⑥⑦得:m=12,n=25。

根据棱边守恒又写出:p+q=105 ⑧;根据键线守恒有:p+2q=70×2=140 ⑨;联

立⑧⑨得:p=70,q=35。即C

70

中含的双键数为35。

晶体类习题的注意事项:

(1)晶体类习题在涉及中学教材中已经详细介绍过的晶体结构时通常略去了晶胞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对中学教材中已经出现的晶体结构非常熟悉。例如:

问题: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

2

分子周围与之距离相等且最近

的CO

2

分子个数为。

解答:干冰晶体结构如右图,它是一种立方面心结构。对于

位于顶点上的一个CO

2分子来说,与之距离最近的CO

2

分子是位于

它所在的每个面的面心上。而共享这个顶点的面是12个,

所以,

答案就是12个。

(2)不要把晶体的平面示意图与立体结构混淆。例如:

问题:二氧化硅晶体结构中最小环由多少个原子构成?

解答:教材已经列出二氧化硅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右

图5,从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硅晶体结构中最小的环是由8个原子构成的。

但是,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这是根据二氧化硅晶体的平面结构推出的,应该根据它的空间结构进行求解,如图6。如果没有氧原子,那么这就是金刚石的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环是由12个原子构成的椅式环。注意图中∠O-Si-O=109°28′。

初三化学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经典习题汇总8

绝密★启用前 初三化学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经典习题汇总8 未命名 未命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一、计算题 1.香叶醛(化学式为C10H16O),存在于柠檬油中,具有柠檬、柑橘果香,泛应用于肥皂、花露水的加香剂中。请计算: (1)1个香叶醛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2)香叶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7.6g香叶醛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g。 2.如图是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新盖中盖牌 [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成分]补钙每片中含: 钙(以Ca计)500mg 维生素D100 IU [食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规格]2.5g/片 (1)维生素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则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维生素D2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3.自从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一些医用消毒剂走进了百姓家。过氧乙酸(化 学式为:C2H4O3)就是一种高效消毒剂用于新冠肺炎消杀。请计算:

(2)过氧乙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4.蛋白质是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它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其化学式为C3H7O2N)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成年人每天需摄取60~70g,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1)丙氨酸属于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丙氨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5.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 (1)在碘酸钾中钾与碘的元素质量比为_____。 (2)在100g碘酸钾含碘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6.酸奶中含有的乳酸对健康是有益的,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计算: (1)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填最简比); (2)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若乳酸中含有12g碳元素,则该乳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7.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中含有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请回答:(1)该醋酸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一个醋酸分子中含__________个原子。 (3)该醋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4)醋酸中氧元素所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用规范格式书写具体计算过程) 8.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计算: (1)一个蔗糖(C12H22O11)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原子。 (2)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4.2 g蔗糖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9.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其化学式为C20H14O4 ,试计算: (1)酚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组成。 (2)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 (3)实验室有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酚酞溶液,现在实验需要0.5%的酚酞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计算: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 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 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 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 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 =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币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纸币实际发行量×100% = 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 = A 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 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 公式八:商品新标价=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商品原标价 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CPI 1+资金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 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 (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有机化学计算题练习及答案

有机计算题 1.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 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 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 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 B.1:3 C.1:2 D.1:1 2.将0.2 mol某烷烃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缓缓通入盛有0.5 L 2 mol/L的NaOH溶液中,生成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烷烃为() A.丁烷B.乙烷C.甲烷D.丙烷 3.同温、同压下,某气态烃1体积最多能和2体积HCl气体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产物0.5mol,最多和4mol Cl2发生取代,则该气态烃是() A.CH2===CH2B.CH2===CH—CH3 C.CH2===CH—CH===CH2D.CH3CH===CH—CH3 4.某气态烃和气态单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3,取标准状况下此混合气体4.48L 通入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 2.8g,此两种烃是 () A.甲烷和丙烯B.乙烷和2-丁烯 C.甲烷和2-甲基丙烯D.乙烯和1-丁烯 5.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 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乙烯②一定有甲烷③一定有丙烷④一定没有乙烷⑤可能有甲烷⑥可能有乙炔 A.②⑤⑥B.②⑥C.②④D.②③ 6.将a mol氢气和b mol 乙烯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使它们部分反应生成c mol 乙烷,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A.(3b+0.5a) mol B.(4b+0.5a) mol C.(3b+1.5a) mol D.无法判断 7.某温度和压强下,由3种炔烃(分子中只含一个C≡C)组成的混合气体4g与足量的H2充分反应加成后生成4.4g三种对应的烷烃,则所得烷烃中一定有() A.异丁烷B.乙烷C.丙烷D.丁烷8.某气态烃0.5mol能与1mol 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上

2019-2020年度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基础篇)

2019-2020年度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基础篇) 一、单选题 1.假定某国待售商品量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0元,货币每年平均流通4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相当____元,就会____。 A.5000、0.25、使纸币购买力下降 B.5000、0.5、引发通货膨胀 C.5000、0.5、使纸币购买力提高 D.20000、2、使纸币升值 2.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A.2 B.4 C.8 D.16 3.假定2017年12月用1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件甲商品,此后物价一路仰冲,到了2018年4月,用100元人民币只能购买8件甲商品,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纸币贬值幅度和物价上涨幅度分别是 A.25% 20% B.20% 25% C.20% 20% D.25% 25% 4.2018年10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经济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假设2017年某商品单价为1000元,2018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此时该商品的价格为A.820 元B.800 元 C.812.8元D.1016 元 5.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亿件,平均价格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亿元,这时的1元相当于___元,这会引起()A.160 2 通货膨胀B.80 2 购买力降低 C.80 0.5 通货膨胀D.160 0.5 购买力提高 6.某国201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200亿元。如果2018年从事M商品生产企业的投资规模扩大10%,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200亿元B.220亿元C.240亿元D.242亿元 7.假如2017年,某国Y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全行业平均水平一致,其生产的每一单位A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0元,年产量为10万件。2018年,该国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 ) A.75万元 B.125万元 C.100万元D.80万元 8.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30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60万亿元。假设今年该国待售商品数量增加40%,货币的供应量为70万亿元,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该国今年的货币流通速度 A.下降20% B.提高20% C.下降10% D.提高10% 9.假设2015年某企业生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5元,2016年该企业的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了40%,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今年的价格总额相对于去年而言 A.增加十四分之一B.减少十四分之一C.增加十五分之一D.减少十五分之一 10.2017年某企业生产的A商品用美元标价为10美元,产量是10万件,当年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为6.6:1。2018年该企业继续投入人民币480万元生产A商品,该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10%,假设该企业所生产的A商品全部出口到美国,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2018年所生产A商品的价格和价格总额用美元表示分别是 A.11 100万 B.10 80万 C.10 110万 D.11 121万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整理版)

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小结 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 (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品数量 (3)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4)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幅度) (5)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CPI) (6)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货币贬值的幅度)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8)增长率=增长量/原来产量(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2)纸币购买力=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超发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100% (4)货币贬值率=(超发货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100% (5)物价上涨幅度=(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00% 注意:通常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一致的。 公式1: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①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纸币贬值率)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纸币贬值率) ②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通货膨胀率)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通货膨胀) 公式2:货币发行量(币值)变化引起商品价格变化方面的计算 ①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②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公式3: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 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 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公式4: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额÷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公式5: 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数量 注①.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 ②.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M商品的价值=x/(1+50%)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华法林(Warfarin)又名杀鼠灵,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药物。其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名称为________,E 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由 C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⑧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5)F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种。 a.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含有-CHO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答案】甲苯酯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13 【解析】 【分析】 由A的分子式及产物的性质,可确定A为,在光照条件下发生-CH3上的取代反应生成B(),B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C催化氧化生成D(),D 与CH3COCH3在NaOH、加热条件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和水。 【详解】 (1)A为,名称为甲苯,E为,官能团名称为酯基。答案为:甲苯;酯基; (2)由以上分析知,B 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 (3)C()催化氧化生成D(),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为: ; (4)⑤为与(CH3CO)2O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和CH3COOH,则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⑧为与反应生成,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答案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5)F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a.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含有-CHO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3种。它们为苯环上有-OH(酚)、-CH2CHO两个取代基的异构体3种,苯环上有-OH(酚)、-CHO、-CH3三个取代基的异构体10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13;。 【点睛】 F的13种同分异构体,含有3个取代基的异构体为,,(其中,-CH3位于序号所在的位置),(共3种)。 2.(1)的系统名称是_________; 的系统名称为__________。 (2)2,4-二甲基-3-乙基戊烷的结构简式是_____,1mol该烃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消耗氧气_______mol。 (3)键线式表示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4-二甲基辛烷 1,2,3-三甲苯 14mol CH3CH2CH=CH2 【解析】 【分析】 (1)命名烷烃时,先确定主链碳原子为8个,然后从靠近第一个取代基的左端开始编号,最后按取代基位次—取代基名称—烷烃名称的次序命名。命名苯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脱式计算题汇总53902

518+18×47 419+29×54 128+28×19 = = = = = = 618÷3= 1482÷5= 650÷5= 324÷8= 01、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 )个。 02、7年前,猪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 )岁。 0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 )人 0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 )颜色。 0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 )厘米,绳子长( )厘米。

319+32×56 189+42×37 818+41×53 = = = = = = 859÷8= 572÷7= 526÷8= 756÷7= 06、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 )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07、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 )分钟。 08、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照这样的效率,9只猫9天能吃( ) 只。 09、┖┴┴┴┴┴┴┴┴┴┚图中共有()条线段。 10、有10把不同的锁,开这10把锁的10把钥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试多少次,才能把这10把锁和钥匙全部配对。 32+65

×37 850+27×38 269+85×39 = = = = = = 804÷5= 53×18= 43×39= 65×94= 11、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卖出多少本? 12、三年级同学种树80颗,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多少棵? 13、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 14、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15、小强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实用方法详解

经济生活计算题实用方法祥解 计算题专题 核心关系图 一、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 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我国通常采用100 单位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100$=656¥ 3、本国汇率是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币,外币汇率是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 4、已知人民币要折算成美元用除法,已知美元要折算成人民币用乘法。 (1)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M 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1+x%):n;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1+ y%) ; 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 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x%):n(1+ y%) 。 (2)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货币升值、贬值都会带来汇率的变化。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 ÷(1+x%)] ;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 ÷ (1 -x%)] ; 若N 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x%)]:n ; 若N 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 -x%)]:n 。 1:2012年,甲、乙两国货币汇率为1:6 ,乙国生产的单位A商品价格为120元。2013 年,甲国为了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 年乙国单位A 商品出口到甲国用甲国货币表示为: A.11.1 B.12 C.16 D.10

高中有机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修正版)

方程式通式 CXHY +(x+ 4y )O2 →xCO2+ 2y H2O CXHYOz +(x+24z y -) O2 →xCO2+2 y H2O 注意 1、有机物的状态:一般地,常温C 1—C 4气态; C 5—C 8液态(新戊烷C 5常温气态, 标况液态); C 9以上固态(不严格) 1、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 【引例】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需要O 2最多的是( B ) A. 乙酸乙酯 CH 3COOC 2H 5 B. 异丁烷 CH(CH 3)3 C. 乙醇 C 2H 5OH D. 葡萄糖 C 6H 12O 6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决定于的x+ 4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②等物质的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 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的x+24z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注】C X H Y 和C X H Y O Z 混搭比较——把衍生物C X H Y O Z 分子式写成残基·不耗氧的 CO 2 · H 2O 后,剩余残基再跟烃C X H Y 比较。如比较乙烯C 2H 4和乳酸C 3H 6O 3,后者就可写成 C 2H 4?1CO 2?1H 2O ,故等物质的量的二者耗氧量相同。 【练习】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B ) A .乙烷CH 3CH 3与丙酸C 2H 5COOH B .乙烯CH 2=CH 2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C .乙炔HC ≡CH 与乙醛CH 3CHO D .乙炔HC ≡CH 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引例】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时,耗氧量最多的是( A ) A .C 2H 6 B . C 3H 8 C .C 4H 10 D .C 5H 12 ③等质量的烃CxHy 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决定于x y 的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④等质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xHyOz 完全燃烧时,先化成 Cx Hy ?mCO2?nH2O 的形式,耗 氧量决定于 ' 'x y 的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小学上学期三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试题

小学上学期三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试题 试卷三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一、口算 50×2=400×6=22×3=57÷9= 460-80=23×4=57×0=8000×5= 240÷8=1008×5=25×4=56÷2= 24×5=10000÷5=80÷4= 21×3+4=40÷2+1=1+72÷8= 二、估算(10分) 32×53610÷5984×6 2760÷42150+3892 三、笔算 1040÷51208÷8356×27 2080×33275÷5186×41 224÷62849÷7123÷6384 ×8 四、笔算并验算 352÷4871÷3 520×47380÷9

8408÷45320÷ 186×81280+489 26×137685-1968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一、口算。 +=+=+=—= -=—=4—=一= 90×40=82-46=840÷21=670+80= 45÷3=16×5=15×6=710-70=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184+98864-199720÷16÷5 25×32×12584×36+64×847300÷25÷4 630÷42201×35 +5578×101-78 138×25×425×4413×125×3×8 3999+4982836-146-3542214+638+28 102×3688×12575+219+381+225 31×870+13×310 三、用递等式计算。

2021年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 公式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 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 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多发行纸(货)币量 ×100% 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币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币实际发行量×100% = 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 =A 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 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商品原标价公式八:商品新标价=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量 资金(CPI是居民消费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 CPI 1 价格指数的简称。)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 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 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总产量 公式五: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 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通胀率或物价上

高中有机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

方程式通式 CXHY +(x+ 4y )O2 →xCO2+ 2y H2O CXHYOz +(x+2 4z y ) O2 →xCO2+2y H2O 注意 1、有机物的状态:一般地,常温C 1—C 4气态; C 5—C 8液态(新戊烷C 5常温气态, 标况液态); C 9以上固态(不严格) 1、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 【引例】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需要O 2最多的是( B ) A. 乙酸乙酯 CH 3COOC 2H 5 B. 异丁烷 CH(CH 3)3 C. 乙醇 C 2H 5OH D. 葡萄糖 C 6H 12O 6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耗氧

量决定于的x+ 4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 越多; ②等物质的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 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的x+2 4z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注】C X H Y 和C X H Y O Z 混搭比较——把衍生物C X H Y O Z 分子式写成残基·不耗氧的 CO 2 · H 2O 后,剩余残基再跟烃C X H Y 比较。如比较乙烯C 2H 4和乳酸C 3H 6O 3,后者就可写成 C 2H 41CO 21H 2O ,故等物质的量的二者耗氧量相同。 【练习】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B ) A .乙烷CH 3CH 3与丙酸C 2H 5COOH B .乙烯CH 2=CH 2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C .乙炔HC ≡CH 与乙醛CH 3CHO D .乙炔HC ≡CH 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超经典)

经济生活计算题 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键要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时,要注意对题中的数量进行观察、计算。 例1. 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 A.1袋大米 B.4袋大米 C.3袋大米 D.2/3袋大米 解析:例1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 2/3袋大米。正确答案是D。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例2. 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这会引发__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4000、0.25、购买力降低 B.2000、0.5、通货膨胀 C.2000、2、纸币升值 D.2000、0.5、购买力提高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ⅹ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ⅹ10)/5=2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0/4000=0.5元。该题正确答案为B。

(完整版)高中化学有机物的系统命名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系统命名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 A.4-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 2.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2-乙基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 C.3,3 -二甲基丁烷 D.2,3,3一三甲基丁烷 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1,2—二甲基丙烷B.CH3CH2CH=CH2:3—丁烯 C.CH2ClCHClCH3:1,2—二氯丙烷D.:1,5—二甲基苯 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CH3CHCH CH2 CH32—甲基—3—丁烯B. CH2CH3 乙基苯 C.CH3CHCH3 C2H5 2—乙基丙烷D. CH 3CHOH CH 3 1—甲基乙醇 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CH3CH2CH2CH2OH 1-丁醇 B.2-乙基丙烷 C. 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 6.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3-甲基-1,3-丁二烯 B.;2-羟基丁烷 C.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 D.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 7.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1,3,4-三甲苯 B.;2-甲基-2-氯丙烷 C.;2-甲基-1-丙醇 D.;2-甲基-3-丁炔 8.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2-羧基丁烷 B. 3-乙基-1-丁烯 C. 1,3-二溴丙烷 D. 2,2,3-三甲基戊烷 9.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 A. ;2-乙基戊烷 B. ;3-甲基-2-戊烯 C. ;2-甲基戊炔 D. ;1-甲基-5-乙基苯 10.某烷烃的结构为:,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1,2-二甲基-3-乙基戊烷 B.3-乙基-4,5-二甲基已烷 C.4,5-二甲基-3-乙基已烷 D.2,3-二甲基-4-乙基已烷 11.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 ) A.2-乙基-3,3-二甲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 D.2,3,3-三甲基己烷

【化学】化学有机化合物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化学有机化合物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_______________; (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 【答案】652263C H ONa+CO +H O C H OH+NaHCO 5→ 323232232Δ CH CH COOH+CH CH OH CH CH COOCH CH +H O 浓硫酸 ? 2332Δ BrCH CH(Br)CH +2NaOH CH CCH +2NaBr+2H O 醇溶液 →≡ ()()3433222HCHO+4Ag NH OH NH CO +4Ag +6NH +2H O ? →↓ 【解析】 【分析】 (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酸乙酯; (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炔; (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铵、银、氨气和水。 【详解】 (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 652263C H ONa+CO +H O C H OH+NaHCO 5→,故答案为:652263C H ONa+CO +H O C H OH+NaHCO 5→; (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 323232232Δ CH CH COOH+CH CH OH CH CH COOCH CH +H O 浓硫酸 ? ,故答案为: 323232232Δ CH CH COOH+CH CH OH CH CH COOCH CH +H O 浓硫酸 ? ; (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炔,反应方程式为: 2332ΔBrCH CH(Br)CH +2NaOH CH CCH +2NaBr+2H O 醇溶液 →≡,故答案为: 2332Δ BrCH CH(Br)CH +2NaOH CH CCH +2NaBr+2H O 醇溶液 →≡; (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铵,银、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3433222HCHO+4Ag NH OH NH CO +4Ag +6NH +2H O ? →↓ ,故答案为:()()3433222HCHO+4Ag NH OH NH CO +4Ag +6NH +2H O ? →↓。

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公式总结

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公式总结 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 (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品数量 (3)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4)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幅度) (5)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CPI) (6)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货币贬值的幅度)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8)增长率=增长量/原来产量(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2)纸币购买力=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超发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100% (4)货币贬值率=(超发货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100% (5)物价上涨幅度=(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00% 注意:通常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一致的。 3、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的计算 必须明确几种收入的范围,再总合相加。 (1)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力分配、管理劳动(经理)等。其中按劳分配包括:公有制中的工资、奖金、岗位津贴等 (2)非劳动收入:包括利息收入、红利、风险收入、租金(财产收入)、福利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

(3)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 (1)经济效益= 生产总值/ 生产成本= 1 + (利润/ 生产成本) (2)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价值总量(c+v+m)-资本(c+v) (3)利润率=利润/资本×100% 5、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 股票价格变化= 预期股息/ 银行利率 股票收入=预期股息/ 银行利率×股票票面金额×股数 6、关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生产资料的价值 (2)人均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人口数 (3)社会总产值= C + V + P(利润) + 税(上缴税金) 7、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计算 (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本月收入总额- 个人所得税起征额)在相应税率级数中超出部分×对应的税率(分档累进计算)其他所得税=所得×20% (2)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 ①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 上一环节已纳税金;②本环节增值额×税率 (3)营业税=营业额×5% 8、银行利润和存款利息的计算 (1)银行利润= 贷款利息- 存款利息- 费用(各种耗费和员工工资) (2)存(贷)款利息= 本金×存款年限×年利率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公式[1]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⑴关系图 (2)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多,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的幅度为x﹪,则: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前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 x﹪). 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前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x﹪)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故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但同一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多,所以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设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的幅度为x﹪, 则现在价值总量=企业原产品数量(1+ x﹪)×单位商品价值量=原价值总量(1+ x﹪)。则现在价值总量=企业原产品数量(1-x﹪)×单位商品价值量=原价值总量(1-x﹪)。 ★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 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货币贬值,现价格=原价格/(1-x﹪),x﹪为货币贬值的幅度; 货币升值,现价格=原价格/(1+x﹪),x﹪为货币升值的幅度。 (正比用乘,反比用除,提高用加,降低用减) ★货币流通量计算 ⑴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x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2)由公式可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3)在实际需要的货币流通量一定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通货膨胀率、纸币贬值率与商品价格的计算 ⑴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现价格=原价格(1+x﹪),x﹪为通货膨胀率 (2)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现价格=原价格/(1-x﹪),x﹪为纸币贬值率。 (3)总结: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成正比,纸币贬值率与价格成反比。 注: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 通货膨胀率= (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有机化学典型计算题

有机化学计算题 一、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中的计算 【基本步骤】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步骤可按如下路线进行: 【方法指导】其中涉及以下方法:基本方法、物质的量比法(又称摩尔比法)、燃烧规律法、商余法、平均分子式法、设“1”讨论法、分子组成通式法、等效转换法、官能团法、残基分析法、不饱和度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等。 1.实验式的确定: 实验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单整数比的式子(通过实验确定),实验式又叫最简式。 ①若已知有机物分子中C、H等元素的质量或已知C 、H等元素的质量比或已知C、H等元素的质量分数,则N(C):N(H):N(O)==______ ②若有机物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CO2)和n(H2O), 则N(C):N(H)==__________ 2.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①M==m/n(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质量n表示物质的量) ②已知有机物蒸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Mr== 22.4* 密度(注意密度的单位) ③已知有机物蒸气与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相同状况下的相对密度D:则Mr==M’* D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 ④M== M(A)* X(A) + M(B)*X(B)……(M表示平均摩尔质量,M(A)、M(B)分别表示A、B物质的摩尔质量,X(A)、X(B)分别表示A B 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⑤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确定。 3.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①直接法:密度(相对密度)→摩尔质量→1摩尔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子式 ②最简式法: 最简式为CaHbOc,则分子式为(CaHbOc)n,n==Mr/(12a+b+16c)(Mr 为相对分子质量). ③余数法: a)用烃的相对分子质量除14,视商和余数。M(Cx Hy)/M(CH2)==M/14==A…… 若余2,为烷烃;若除尽,为烯烃或环烷烃;若差2,为炔烃或二烯烃;若差为6,为苯或其同系物。其中商为烃中的碳原子数。(此法运用于具有通式的烃) b)若烃的类别不确定:CxHy,可用相对分子质量除以12,看商和余数。 即M/12==x…余,分子式为CxHy ④方程式法:利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或其他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确定。 ⑤平均分子式法:当烃为混合物时,可先求出平均分子式,然后利用平均值的含义确定各种可能混合烃的分子式。 ⑥通式法:根据有机物的通式,结合反应方程式计算确定。 4.结构式的确定:通过有机物的性质分析判断其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