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栖湖上篇-周边规划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07.50 KB
- 文档页数:17
7号7号8号8号08静宅.行馆8号8号号8号8号总建筑面积6235.22m²地上建筑面积4871.28m²地下建筑面积1363.94m²基地Site8号8号8号8号8号8号8号8号9号9号09楠蝶苑9号9号9号9号总建筑面积5888.17m²地上建筑面积4038.20m²地下建筑面积1849.97m²基地Site说明:设计风格源于西南传统干阑式民居。
围绕中央水面布局力图再现傣族传统的水院空间。
总统套间坐落于北侧首层公共部分平台之上,独立安静可远眺北侧山景。
层叠廊道来自傣族民居的晒台,错落有致的竖向支撑令人联想到竹林,深深的挑檐充满了亚热带建筑的传统韵味。
9号9号9号9号9号9号9号9号号10号10西峰秀墅号10号总建筑面积5336.29m²地上建筑面积4235.47m²地下建筑面积1100.82m²基地Site说明:“西山秀墅”以绵福错落的山脉地形,构建大隐于世的尊荣之境!整体设计以“大院”的概念为主线,将不同功能的空间通汇贯穿,构筑出中国传统的大宅院落景象。
建筑外型借鉴陕西民居单坡屋顶形式,建筑体块随着地形高低错落散布,打破了传统中式建筑呆板的布局方式,并融入中式园林移步换景的设计手法。
号10号号10号号10号号10号11号11号11山连山,水连水设计概念Design Concept山山居水水舍1号官邸善用基地位处山水之间的二元性,将天地造物格局的无穷无尽纳入贵宾别墅的室内外空间中。
官邸大体可一分为二:一者为行政洽公与随从人员生活的「山居」;一者为贵宾及其家庭成员专属的「水舍」。
「山居」倚山而建,院内有院, 其顶其形仿山,是谓「迭山」 ;「水舍」滨水而造,沉潜卵石海下,与河在视觉上形成一体,是谓「连水」 。
在山水两者过渡的枯山水庭院中,搭立一座贵宾专属由「山居」进入「水舍」的通廊,绝俗世而远尘嚣,在空间序列上亦体现了官邸主人身分之不群与器量之浩瀚。
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整体环境建设规划及景观设计规划设计任务书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0年5月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整体环境建设规划及景观设计规划设计任务书目录第一章总则 (1)1 用地位置 (1)2 规划范围 (1)3 规划依据 (1)4 功能定位 (1)5 发展目标 (2)6 指导思想 (2)7 规划重点 (2)7.1 用地功能布局和规模细化 (2)7.2 整体环境规划及景观设计 (2)7.3 生态技术应用措施方案 (3)7.4 重点地区详细景观设计 (3)7.5 近期建设环境景观设计 (3)第二章规划设计条件 (4)1 现状情况 (4)1.1 工程地质环境 (4)1.2 自然环境条件 (4)1.3 行政区划情况 (4)1.4 土地使用情况 (4)1.5 土地权属情况 (6)1.6 现状建设情况 (6)1.7 土地资源综合评价 (8)1.8 现状交通条件 (8)1.9 现状市政设施条件 (9)2 规划条件 (10)2.1 规划用地条件 (10)2.2 建设强度控制 (12)2.4 交通系统 (13)2.5 市政基础设施 (13)2.6 安保及应急设施 (14)2.7 需同步协调落实的相关问题 (14)第三章规划设计要求 (15)1 总体功能布局规划 (15)1.1 规划原则 (15)1.2 总体功能布局要求 (16)1.3 交通体系规划要求 (17)1.4 市政设施规划要求 (20)2 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21)2.1 规划原则 (21)2.2 景观道路方案 (22)2.3 公共空间节点 (22)2.4 滨水岸线景观 (23)2.5 滨水慢行体系 (23)2.6 水面景观 (23)3 近期建设实施方案 (23)3.1 近期建设核心区 (23)3.2 重点提升改造区 (23)3.3 基础设施启动区 (23)3.4 重点绿化建设区 (24)3.5 环境整治过渡区 (24)第四章成果要求 (25)1成果构成 (25)1.1 规划说明 (25)1.2 图件 (25)2 成果规格形式 (26)附图 (27)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整体环境建设规划及景观设计规划设计任务书第一章总则1 用地位置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位于北京市区东北部,地处怀柔区雁栖镇,南邻怀柔新城集中城市建设区,是红螺山——雁栖湖市级风景旅游度假区的东区。
雁栖镇经济沟综合开发规划方案说明书1规划范围和土地利用现状1.1 用地现状雁栖镇经济沟,从雁栖环岛起,至北湾村,全长约50公里,涉及12个行政村:柏崖厂、官地、石片、莲花池、长园、神堂峪、八道河、交界河、北湾、大地、头道梁、西栅子,占雁栖镇所有行政村的57.4%。
该沟总面积约194284.2亩,占整个雁栖镇土地的84.11%,农用地总面积约166736.4 亩,占整个雁栖镇土地的72.19%,城镇及工矿用地约3965.0亩,占整个雁栖镇土地的17.17%,未利用土地约23582.8亩,占整个雁栖镇土地的10.64%1.2 人均用地情况按常住人口计,雁栖镇人均总用地12445平方米(不计镇外单位用地),其中人均建设用地368平方米,人均非建设用地12077平方米。
1.3 土地使用布局特点(1)该沟的建设用地主要以零星居民点为主,大多沿几条沟分布,人口密度非常低;在神堂峪沟和莲花池沟这两条沟中集中了5家民俗旅游专业村,几十家的度假村,规模较大;(2)沿范崎路、长园河流域是著名的虹鳟鱼养殖垂钓一条沟,沿线有近百家养殖垂钓园;沿神堂峪路、雁栖河流域有著名的神堂峪风景区和神堂峪民俗村,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沿西栅子至八道河道路有西栅子残长城景区,规划保留残长城古朴和沧桑的现貌;沿丁香沟、下湾村道路、二道沟河流域有二道沟景区,目前正处于开发的起始阶段;沿八道河至下湾村道路有黑坨山、濂泉响谷景区和龟峰谷景区。
濂泉响谷和龟峰谷景区目前已经初具规模,黑坨山处于未开发状态。
1.4 存在问题(1)主要村镇用地紧邻范崎路两侧,对道路交通和居民生活环境有不利影响;(2)该沟的风景、民俗等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利用,景点知名度不高,旅游接待设施还很不完善;(3)山区的自然村分布较为分散,规模小,人口少,土地利用较为浪费。
2 经济沟综合开发规划2.1 指导思想(1)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通过用地布局结构的规划调整,引导该沟经济向现代特色农业、特色养殖业和旅游服务业方向发展。
11号11号号12号12景棋号12号号12号总建筑面积5410.00m²地上建筑面积3671.00m²地下建筑面积1739.00m²基地Site说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创作灵魂来自中国象棋,它不但是中国文化与哲学的载体,也是国际峰会的隐喻。
此地块位于西北沿湖,将小山丘处理成西北风格的台地形式,建筑沿湖展开充分利用景观资源,布置了三个合院:总统合院、随从合院以及接待合院,并入口独立,营造出私密到开放的丰富空间体验,形成韵律,与开放的景观相映成趣。
禅意的空间、象棋的乐趣定为雁栖湖带来一抹醇香的回味12号号号12号号13号13会议中心号13号号13号号13号北京.雁栖湖国际会都建筑方案设计号13号总建筑面积39840.00m²地上建筑面积25240.00m²地下建筑面积14600.00m²基地Site号13号号13号号13号号13号号13号14精品酒店总建筑面积36000.00m²地上建筑面积25200.00m²地下建筑面积10800.00m²基地Site西立面图北立面图东立面图东立面图。
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目录一、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简介 .........................................二、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经纬工业园 ...............................三、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凤翔科技开发区 ...........................四、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 .....................................五、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 .....................................六、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规划 .........................................七、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 .....................................八、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商务及生活配套 ...............................九、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 .....................................十、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投资政策 ..................................... 十一、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投资成本 ................................... 十二、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投资服务 ................................... 十三、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 ................................... 十四、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出租出售厂房的标准 ......................... 十五、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优势总结 ................................... 十六、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资源优势 ................................... 十七、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发展评价 ...................................一、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简介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规划报告【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坐落在长城脚下,雁栖湖畔,距北京市区50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30公里。
“海绵城市”实践: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控规及景观规划俞孔坚 轰 伟 李 青 袁 弘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
并于同年11月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海绵城市”概念的产生源自于行业内和学术界习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的某种吸附功能,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将海绵用以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
早在2003年,笔者曾用“海绵”概念来比喻自然系统的洪涝调节能力,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俞孔坚,李迪华,2003)”。
并针对中国城市突出的水问题,提出了综合解决城乡水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
至今,已经形成一套“海绵城市”的规划理论与方法,长期以来持续应用于包括台州、威海、菏泽、东营、北京等全国一系列城市的生态规划中(俞孔坚等,2007;2008;2012);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海绵体或“海绵城市”示范工程在国际上陆续发表并获奖(Yu kj,2010;2011)。
在此,以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对“海绵城市”的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介绍。
“海绵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与方法概述完整的土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这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聚焦到“水问题”上,这一理论表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
但是,各种关键性生态过程在土地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认为景观中存在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它们由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所构成,它们在物种保持和扩散的保护过程有异常重要的意义,以求解如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尽可能少的用地、最佳的格局、最有效地维护景观中各种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Yu kj,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