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之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76 MB
- 文档页数:113
概论建筑电气的防雷接地功能及防雷系统设计摘要:建筑设计施工中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占有重要地位,它关系到建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居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建筑电气防雷设计和施工,是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以及建筑物发生火灾事故关键环节。
本文对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提出了防雷系统设计方法,希望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字: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设计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正文:雷电发生时除了直接雷外,还会生产感应雷,感应雷又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所有防雷措施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接地。
建筑电气防雷设计关系到人身和建筑物安全,正确的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设计是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以及建筑物发生火灾事故关键环节。
一、防雷接地概念和功能: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
接地通常是为了防止人为触电或者是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护,通常是把电力电讯等设备的金属底盘或外壳接上地线,利用大地作电流回路接地线,也有将设备无用电流或者噪声干扰传导到大地的作用。
电气接地按接地性质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
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是维持系统安全运行重要手段,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一般是将设备的中性点接地。
工作接地有效提高电气设备安全系数,防止工作电流对设备的伤害,保证设备性能可靠。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击分为直击雷击和感应雷击。
雷电具有高电压高电流高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特点,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具有较大威胁。
防雷接地是指为了将雷电流导入大地,防止雷电经过电压对设备及人身所产生的危害,所设置的电压保护设备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等。
建筑防雷接地设计要根据建筑所在地区年平均雷暴日等参数等确定防雷类别按照相应规定进行设计。
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防雷主要是用避雷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和消雷装置等)。
避雷器的一端与被保护设备相接,另一端连接地装置。
(5)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要求。
机房设直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 及防雷保护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采用大楼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姆。
如大楼共用接地系统不能满足上述要求,需要与大楼防雷接地系统分开单独 做接地网,两接地网距离需大于10米。
•系统静电泄放接地,在机房地板下采用600mm*600mm 网格均压等电位网,接地 网采用30x3铜带连接而成,并绝缘架空安装,将各机房的设备、机架、机柜与 等电位带进行最短距离连接,使各机房设备在同一个等电位上。
•直流接地采用40七铜排在机柜位置安装。
1) 防雷原理雷击是年复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通信设备越来 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一方面大型电子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组等系统设备耐过电流,耐 雷电压的水平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 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频发生。
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占设备损坏因素的比例高达 26%,防雷过电压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
2) 雷击的分类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击和感应雷击。
直击雷击——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树木、动植物上,由于电效应、热效应和 机械效应等混合力作用,直接摧毁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引起人员伤亡等。
由于直击雷的电效 应,有可能使机房微电子设备遭受浪涌过电压的危害「感应雷击(又称二次雷击)——指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之间的放电而在附近的架空线路、 埋地线路、金属管线或类似的传导上产生感应电压,该电压通过传导体传送至设备,间接摧WMP :o <f ft 二一* A1XZPWN E-lDE Mil 料鐵*TE ■卞«SH34v*n ・Q5r4pu WI8Z \ 2//J /// Illi IIIPE* 2M rm m0 ?¥(b H 0=3x30«HK毁微电子设备。
感应雷击对微电子设备,特别是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危害最大. 据资料显示,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坏,80%以上是由感应雷引起的。
建筑电气ppt课件2024全新目录CATALOGUE•建筑电气概述•建筑电气设计基础•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建筑电气安全与防护•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建筑电气新技术与新应用01CATALOGUE建筑电气概述建筑电气定义与分类定义建筑电气是指在建筑物中,为实现各种预定功能而采用的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的总称。
分类根据功能和应用领域,建筑电气可分为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弱电系统等。
建筑电气系统组成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控制器等,用于驱动各种机械设备运行。
照明系统包括灯具、光源、照明控制器等,用于提供室内外的照明环境。
供配电系统包括电源、变压器、配电装置、电线电缆等,用于将电能从电源输送到各个用电设备。
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避雷针、接地装置等,用于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电的危害。
弱电系统包括电话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广播音响系统等,用于满足建筑物内各种信息传递和处理的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用户舒适度。
智能化发展建筑电气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绿色化发展建筑电气各系统之间的集成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优化控制,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集成化发展建筑电气将更加注重安全性能的提升,采用先进的防火、防雷、防盗等技术手段,确保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安全化发展建筑电气发展趋势02CATALOGUE建筑电气设计基础03节能环保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和系统,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1设计原则确保电气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满足建筑物功能需求。
02设计规范遵循国家相关电气设计规范及建筑行业标准,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
设计原则与规范根据建筑物用电设备容量、使用时间及同时系数等因素,计算用电负荷。
负荷计算设备选择设备配置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开关柜、电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