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系统工程复习参考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5
农业系统工程习题1.试写出我国古代运用系统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例子,并简述之。
2.试述现代科学技术对系统思想方法的贡献,其贡献是在什么时候实现的。
3.系统思想从经验到哲学到科学,从思辩到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4.解释下列概念系统,系统的环境、边界、结构、功能,系统的框架结构,开放系统,灰色系统,系统的可控性。
5.试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要求:注明模型中各符号的含义)。
6.系统概念中包含哪几个要点。
7.试述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8.试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9.为了使系统与环境相适应,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
10.人工系统与半人工系统都是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11.何谓系统工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12.系统工程的主要理论和技术基础是什么?13.何谓“老三轮”和“新三轮”?其创立者是谁?14.系统整体性质原理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并简述之。
15.在钱学森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把科学技术部门划分为哪几大类?他们与马克思哲学联系的桥梁是什么?16.试述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并画出系统科学体系结构图。
17.何谓农业系统工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18.农业系统工程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19.试述农业系统工程人员的合理知识结构。
20.试述农业系统工程研究的组织程序,并画出其相应的程序框图。
1.试写出五种系统工程方法论名称。
2.霍尔和切克兰德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有什么不同?3.软系统方法论的特点是什么?它与霍尔方法论有什么异同?4.综合集成法是怎样产生的?它的主要内涵有哪些?5.什么是物理?什么是事理?什么是人理?6.为什么一个好的领导者或管理者应该“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1、何谓模糊等价关系,举例说明。
2、已知模糊关系矩阵⎥⎥⎥⎥⎥⎥⎦⎤⎢⎢⎢⎢⎢⎢⎣⎡=17.015.04.015.04.05.014.05.06.04.01~R 试判定该模糊关系是否为等价关系,为什么?3、已知某地区七个县的统计数据如下表,试用模糊聚类分析进行聚类区划。
复习参考题1、农业系统工程的概念和任务?2、农业系统工程:运用系统学的思想和理论、工程学的方法, 研究农业系统结构与功能、运行原理, 制定宏观农业决策与专业农业决策, 建立农业综合体系和技术体系。
农业系统任务:1.阐明农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系统的整体运行原理。
即建立农业系统理论;2.阐述农业系统的研究方法。
即建立系统方法;3.阐述农业经营与农业技术、农业环境的关系。
即制定农业宏观决策与专业决策。
列举1-2个世界震惊的系统工程应用事件?1、20世纪四十年代, 贝尔电话公司首先使用“系统工程”这个名称, 并在设计电话自动交换机等项工作中开始使用系统工程方法。
2.几乎同时, 美国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实施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3.20世纪六十年代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正式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的伟大胜利。
3、系统论包括哪几个主要观点?系统论:认为自然界、社会界各种事物广泛地以系统的形式存在, 系统具有整体性的功能, 整体性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灰色系统理论创始人?系统论: 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耗散结构理论: 比利时普里高津提出信息论: 美国坎农提出控制论: 美国维纳创立灰色系统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邓聚龙提出。
农业的概念?包括哪些部门和要素?农业:是人类对植物、动物进行种植、饲养, 并将其产品为人类利用的一种综合性产业。
农业所包含的范围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八个部门。
4、农业结构研究的任务和准则?5、农业结构方面的研究任务是: (1)纵向协调不同层次各子系统的关系;(2)横向协调同一层次各子系统的关系;(3)总体协调整个农业系统的关系。
准则: 总体最优化是评价结构优劣的唯一标准。
6、农业系统功能分析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各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 (1)同一级子系统在实现上一层系统功能中所起的作用;第一个问题可用计算功能评价系数方法解决。
(2)不同层次子系统在实现系统整体功能中的作用。
1. 农业系统: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各部门或各种作物的生产要素按各种比例、采用不同方式结合而成的系统。
2.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3. 系统平衡:物理学平衡指系统处于某一特定状态(位置),在没有外界干扰时,其状态(位置)不随时间而变化。
平衡又分静态平衡(指系统内部各要素都保持不变)和动态平衡两种(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不断变化,但由于要素间相互作用,宏观上呈现不随时间而变化)。
4. 系统预测:从过去和现在已知的情况出发,利用一定的方法或技术去探索或模拟不知的、未出现的或复杂的中间过程,推断出未来的结果。
系统中的因素很多,进行预测的因素,一是系统决策关系较大;二是本身时间的变化较大5.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综合学科。
6. 系统优化:通过算法得到要求解问题的更优解。
数学最优化系指运用现代数学规划对农业系统各要素配置量求最优解的方法。
数学最优化、生态最优化、经济最优化、决策最优化。
7.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农业地域,人类根据生态系统原理,利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机能,进行农业生产的综合体系,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
由一定农业地域内相互作用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构成的功能整体,人类生产活动干预下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一、农业系统工程研究任务:阐明农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系统的整体运行原理。
即建立农业系统理论;阐述农业系统的研究方法。
即建立系统方法;阐述农业经营与农业技术、农业环境的关系。
即制定农业宏观决策与专业决策。
农业系统工程研究方法:基础主要是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解决问题的工具主要是数学,尤其是运筹学、统计学、最优化方法等;技术支撑是微电子技术。
目前,在农业系统工程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模型法建立和实现农业系统具有相同性质和功能的模型,运用其来分析研究现实农业系统,进而明确各部分系统的功能。
2023最新农业系统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根据您的要求,我整理了以下农业系统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供您参考:农业系统基础知识1. 农业系统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农业系统是指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业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2. 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哪些?答案: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管理技术。
3. 请简要描述农业系统的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土地提供种植和养殖的场所;劳动力进行耕种、种植、养殖和管理;资本用于购买农业设备和投资农产品加工等;管理技术则是指合理规划和组织农业生产过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1. 农业资源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植物资源等。
2. 农业生产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答案:农业生产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环境问题。
3. 请列举一些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措施。
答案: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农作物轮作、生态农业等。
农业技术与创新1. 列举几种常见的农业技术创新。
答案:精准农业技术、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智能农机、温室技术等。
2. 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答案: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1. 农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农业经济的特点包括剩余农业人口、农产品定价受市场波动影响等。
2. 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是什么?答案: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是科学合理的农业市场运作和农产品供求平衡。
以上是部分2023最新农业系统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请您参考使用。
注: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实际内容进行判断。
以上。
农业系统笔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A. 土壤B. 植物C. 动物D. 工厂2.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A. 农产品质量B. 农业生产效率C. 农业劳动力数量D. 农业土地面积3. 绿色革命主要指的是:A. 农业机械化B. 农业信息化C. 农业生物技术D. 农业可持续发展4.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钾肥C. 磷肥D. 堆肥5. 农业灌溉中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是:A. 漫灌B. 喷灌C. 滴灌D. 渗灌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环境效益7.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A. 基因工程B. 细胞工程C. 组织培养D. 机械化耕作8.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A. 单向的B. 可逆的C. 双向的D. 循环的9. 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A. 劳动力成本B. 土地成本C. 种子成本D. 肥料成本10. 农业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农产品价格B.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C. 增加农业劳动力D. 扩大农业土地面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 土壤B. 植物C. 动物D. 微生物2. 农业机械化可以带来以下哪些好处?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生产成本C. 增加农产品质量D. 减少农业污染3. 绿色革命的成果包括:A. 农作物产量的显著提高B.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C. 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D. 农业劳动力的减少4. 以下哪些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A. 基因工程B. 细胞工程C. 组织培养D. 机械化耕作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C. 环境保护D. 社会公平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
2. 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但同时也需要________的投入。
系统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系统工程的定义是:A. 研究大型复杂系统的科学B. 研究系统的建模、分析、设计和实施的方法C. 研究系统管理的技术和理论D. 研究系统优化和决策的科学答案:B2. 系统工程的目的是:A. 提高系统的性能B. 降低系统的成本C.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系统工程的基本要素:A. 系统目标B. 系统环境C. 系统结构D. 系统资源答案:D4. 系统工程的建模方法不包括:A. 结构模型B. 功能模型C. 行为模型D. 数学模型答案:D5. 在系统工程中,以下哪个阶段是最重要的:A. 系统分析B. 系统设计C. 系统实施D. 系统评价答案:A6. 系统工程的决策分析方法不包括:A. 多目标决策B. 确定性决策C. 风险决策D. 模糊决策答案:B7. 以下哪个不是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A. 线性规划B. 非线性规划C. 动态规划D. 网络优化答案:D8. 系统工程中的系统评价方法不包括:A. 成本-效益分析B. 价值工程C. 生命周期评价D. 质量功能展开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系统工程的主要应用领域:A. 信息系统B. 环境保护C. 城市规划D. 人力资源管理答案:D10. 系统工程的发展趋势不包括:A. 大数据技术B. 云计算C. 人工智能D. 传统制造业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系统工程的三个基本阶段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______。
答案:系统实施2. 系统工程的核心方法是______。
答案:建模与仿真3. 在系统工程中,多目标决策问题的解决方法有:线性加权法、______、理想点法。
答案:妥协法4. 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______。
答案:动态规划5. 系统工程中的系统评价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价值工程、______。
答案:生命周期评价6. 系统工程的决策分析方法包括:确定性决策、风险决策、______。
农业系统工程第二版课后答案答案均来自本人收集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还需要其它答案的同学,可以直接发私信哦,私信都会一一回复的,评论不回复哈!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贝塔朗菲总结的系统的基本特性?A、整体性B、相关性C、复杂性D、层次性答案:复杂性--------------------------------2、西方围绕复杂系统产生的“新三论”包含以下哪一项内容?A、信息论B、控制论C、一般系统论D、突变论答案:突变论--------------------------------3、满意就是总体最优,而不是各子系统的要素最优。
答案:对--------------------------------4、系统工程的核心思想认为发明就是创造。
A.正确B.错误答案:B--------------------------------5、日本丰田公司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模式,有效的降低了汽车的制造成本。
A.正确B.错误答案:B--------------------------------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霍尔三维结构?A、时间维B、空间维C、逻辑维D、知识维答案:空间维--------------------------------2、系统分析流程不包含以下哪一项内容?A、初步分析B、规范分析C、综合分析D、决策分析答案:决策分析--------------------------------3、软问题是指目标、边界、约束均不清晰,但所有变量都可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
答案:错--------------------------------4、西安交通大学怀祖教授将模型分为4类,其中判断模型是指用数学关系式来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
A.正确B.错误答案:B--------------------------------5、与会者越多,头脑风暴法的效果越好。
A.正确B.错误答案:B--------------------------------1、静态结构技术有哪些方法?A、关联树法B、解释结构模型法C、交叉影响分析法D、系统开发计划程序法答案:关联树法;解释结构模型法;系统开发计划程序法--------------------------------2、建模的方法有哪些?A、图解法B、机理法C、拟合法D、经验法答案:图解法;机理法;拟合法;经验法--------------------------------3、建立递阶结构模型的两种方法是规范方法和实用方法。
《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3.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主要指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4.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5.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和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6.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三、简答1.为什么说系统工程时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答: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工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用的定量方法、模型方法、模拟实验方法和优化方法。
系统工程为从事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的相互合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简述系统的一般属性答:(1)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2)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
《农业系统工程》课程作业第一讲1、简述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怎样理解“系统的元素、结构、环境三者共同决定系统的功能”?答:系统的功能:系统行为所引起的环境中某些事物的有益变化称为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元素之间一切联系方式的总和称为系统的结构。
任何一个系统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且与环境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
系统的输出可以改变环境,而环境则对系统的运动与发展有约束和制约作用,当系统与环境相适应时,系统则能很好地发展,当系统与环境不相适应时,系统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系统的功能就不能充分发挥,这就是系统环境互塑共生理论。
也就是说环境塑造者环境中的每个系统,环境又是有组成它的所有系统共同塑造的,不适应环境的系统是不能健康发展或维持的。
2、举例说明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
答:公路生态系统,三北防护林工程,春捂秋冻,地球存在过的生物等。
环境塑造着环境中的每个系统,环境又是组成它的所有系统共同塑造的。
为了生存发展,系统必须有效的开发利用环境,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同时要限制对环境的开发,利用,改造,把保护和优化环境作为系统自身的重要功能目标,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最后提出了一些监控管理生态系统的方法。
提出了现实环境中的问题。
还有一个企业的发展问题,必须经常了解同类企业和有关企业的动向,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市场价格变化等信息,并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确保在激烈的竞争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3、如何理解农业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答:农业系统的结构是指构成系统的元素及元素间关联方式的总和,农业系统由若干组成部分相互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功能的综合体,包括人工生物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人工控制系统等。
农业系统的功能实际就是指系统的功用和效能,通过人类的劳动,利用生物来转化和积蓄太阳能,生产人们所需要的食物、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同时改造自然,提供一个人类及生物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
2024年农业学:农村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选择题1 .现代农业中,为什么需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A、增加作物种类B、提高作物产量C、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D、增加灌溉次数试题答案:C2 .作物轮作对土壤有何益处?A、增加土壤湿度B、减少土壤有机质C、保持土壤肥力D、增加土壤盐碱度试题答案:C3 .农业推广人员个体和群体的知识的合理组合称为()A:专业结构B:年龄结构C:知识结构D:能力结构试题答案:C4 .下列哪项是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A、大量使用化肥B、单一作物种植C、生物多样性高D、过度使用农药试题答案:C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转包B、互换C、转让D、出售试题答案:D6 .最原始的农业推广活动是()。
A:跳跃式B:辐射式C:父传子、师传徒D:波浪式试题答案:C7 .我国农业推广的第一个程序是()A:试验B:培训C:项目选择D:示范。
试题答案:C8 .对水稻催芽的要求是()A、慢、弱、乱B、快、齐、壮C、齐、壮、慢D、快、齐、弱试题答案:B9 .不计成本而取得的每亩最高产量称为O A:技术上限B:成果分布C:经济上限D:空自潜力试题答案:A10 .我国县级农业推广中心是。
型农业推广组织A:项目B:行政C:教育D:企业试题答案:B11 .社会主义农业企业大多数是()A:全民所有制企业B:私营企业C:集体所有制企业D:个体企业试题答案:C12 .在农业生产中,哪种作物是主要的粮食作物?A、大豆B、棉花C、玉米D、甘蔗试题答案:C13 .下面肥料一般在作物收获后期应少施用的是OOA、氮肥B、钾肥C、有机肥D、微肥试题答案:A14 .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什么?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农民家庭经营D、合资企业试题答案:C15 .在农业生产中,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A、耕地面枳的扩大B、农产品种类的增多C、农业生产机械化D、农产品价格的提高试题答案:C16 .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现代农业科技?A、基因工程技术B、灌溉技术C、太阳能发电技术D、传统手工耕作技术试题答案:D17 .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需要进行作物轮作?A、提高作物产量B、增加土地面积C、防治病虫害D、缩短作物生长周期试题答案:C18 .育成猪和育肥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已经比较强,适宜温度在O℃,猪舍设计必须同时重视防暑和保温。
复习参考题1、农业系统工程的概念和任务?农业系统工程:运用系统学的思想和理论、工程学的方法,研究农业系统结构与功能、运行原理,制定宏观农业决策与专业农业决策,建立农业综合体系和技术体系。
农业系统任务:1. 阐明农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系统的整体运行原理。
即建立农业系统理论;2.阐述农业系统的研究方法。
即建立系统方法;3.阐述农业经营与农业技术、农业环境的关系。
即制定农业宏观决策与专业决策。
2、列举1-2个世界震惊的系统工程应用事件?1、20世纪四十年代,贝尔公司首先使用“系统工程”这个名称,并在设计自动交换机等项工作中开始使用系统工程方法。
2、几乎同时,美国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实施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3、20世纪六十年代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正式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的伟大胜利。
3、系统论包括哪几个主要观点?系统论:认为自然界、社会界各种事物广泛地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系统具有整体性的功能,整体性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4、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灰色系统理论创始人?系统论: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耗散结构理论:比利时普里高津提出信息论:美国坎农提出控制论:美国维纳创立灰色系统理论:华中科技大学邓聚龙提出。
5、农业的概念?包括哪些部门和要素?农业:是人类对植物、动物进行种植、饲养,并将其产品为人类利用的一种综合性产业。
农业所包含的围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八个部门。
6、农业结构研究的任务和准则?农业结构方面的研究任务是:(1)纵向协调不同层次各子系统的关系;(2)横向协调同一层次各子系统的关系;(3)总体协调整个农业系统的关系。
准则:总体最优化是评价结构优劣的唯一标准。
7、农业系统功能分析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各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1)同一级子系统在实现上一层系统功能中所起的作用;第一个问题可用计算功能评价系数方法解决。
(2)不同层次子系统在实现系统整体功能中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可用目标树的方法解决。
8、农业系统包括哪些流?农业系统中存在着四种流通:能量流、物质流、财富流与信息流。
9、如何理解劳动能是农业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理解:(1)人类的劳动改变了农田生物结构。
通过防病、治虫、除草等劳动,使照射到农田的太阳能集中为农业植物所利用。
(2)通过施肥、浇水等措施提高太阳能的农业利用率。
因此没有劳动能投入,农业系统就不存在。
10、农业财富包括哪5个方面的财富:农业财富:自然财富资金财富劳动财富科技财富管理财富11、信息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信息的严格定义:一种用来消除接收者知识不确定性的事物。
信息可用信息量来衡量:信息量=-log2P(式中P为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信息量的单位:bit(比特)。
12、静态平衡、动态平衡、稳定平衡、非稳定平衡、随遇平衡、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耗散结构等概念?静态平衡:指系统部各要素都保持不变。
动态平衡:指系统部各要素不断变化,但由于要素间相互作用,宏观上呈现不随时间而变化。
稳定平衡:干扰影响使系统偏离平衡位置,但又能自动返回平衡位置,系统在平衡附近摆动。
非稳定平衡:在没有干扰时系统保持平衡,而遇到干扰系统失去平衡。
随遇平衡:系统的状态随干扰而定,不同的干扰就使系统停留在不同的平衡状态。
孤立系统——与外界完全隔绝;封闭系统——与外界仅有能量交换;开放系统——与外界有能量、物质、信息交换耗散结构:由于开放系统一般是非平衡的和有序的,在非平衡状态下主要依靠负熵流维持有序结构。
在这种非平衡状态下的有序结构,就称为耗散结构。
13、孤立系统与封闭系统稳定平衡时的无序、有序性有何区别?孤立系统:(1)状态机率愈小,熵愈小,有序性愈高,非平衡;状态机率愈大,熵愈大,无序性愈高,平衡。
(2)孤立系统中熵与无序性是相对应的,熵是无序性的量度。
高熵与无序能达到稳定平衡。
封闭系统:除高熵与无序能达到稳定平衡外,低熵与有序也能达到稳定平衡。
14、传递函数的概念及其在串、并联系统中的算法?传递函数:就是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时间t的微分方程的拉普拉斯变换Y(s)与输入量时间t的微分方程的拉普拉斯变换X(s)之比,即:G(s)=Y(s) / X(s)串联式系统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之乘积。
即:G(s)= G1(s)•G2(s)•G3(s)并联式系统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之和。
即:G(s)= G1(s)+G2(s)+G3(s)15、给你一些资料,你能建立状态方程吗?16、确定性系统与随机系统、自由系统与控制系统、时间连续系统与时间离散系统等概念?①确定性系统与随机系统(1)在规定X,Y,S之后,给定时刻t0的状态和输入X就能确定t0时刻相应的输出,或给定时刻t0的状态和从t0到t1时刻的输入就能确定t1时刻的新状态,这类系统称为确定性系统。
(2)相反,不管把系统的状态规定在如何充分,随后的输入规定得如仔细,总无法精确地确定它随后的状态及输出,最多也只能在可能的围给出相应的概率,这类系统称随机系统。
②自由系统与控制系统:(1)系统若无外界输入,就称它为自由系统或无强迫作用系统。
(2)相反称为控制系统或有强迫作用系统。
③时间连续系统与时间离散系统:(1)一个系统如果它的状态变化在时间上是连续的,称它为时间连续系统。
(2)如果它的状态变化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如时间单位为年、月、季节称它为时间离散系统。
17、状态矩阵(A )的含义?其特征值的含义?系统渐近稳定的特征值?A 为系统的增长率 A 的λ为系统的增长率18、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性?什么是完全可控与部分可控,完全可观与部分可观?系统的可控是指在输入的作用下,在有限时间能使系统从任意的初始状态S(0)转移到任意停止状态S(t)。
系统的可观是指能从系统的输出中推导出它所处的全部状态。
完全可控:若所有输入 X 对系统的状态都产生影响, 则对X 来说这个系统是完全可控制的。
部分可控:若部分 X 对系统的状态产生影响, 则对 X 来说这个系统是部分可控制的。
完全可观:若系统状态的变化能在所有的输出 Y 上得到反映,则对输出 Y 来说系统是完全可观测的。
部分可观:若系统状态的变化仅能从部分输出上得到反映,则这个系统是部分可观的。
19、因子选择有哪3种方法?各自的应用条件或解决什么问题?因子选择方法有:1、变量间相关分析:平行关系,因果关系2、主成分分析:将许多因子组合成少数新因子的方法,少数新因子称为主成分3、组变量间典型相关分析:用典型相关系数表示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的方法,研究两类不同性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4、层次分析:将系统分成若干有序层次,根据人们对每一层次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做出定量分析,构成比较判断矩阵。
20、给你一通径图,图上缺几个系数,你能填上吗?例1:求P1、P2、P3 ry1 = P1+ r12P2+r13P3ry2 = r12P1+P2+r23P3 ry3 =r13P1+r23P2+P321、能看懂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并作出专业解释吗?22、层次分析比较判断矩阵(B)特征值的含义?打得分数23、模糊聚类解决了系统聚类法中存在的什么问题?相关传递矩阵自乘r12 r13 r23 x y P2P1P3 x x系统聚类法是根据样品之间逐对对比的相似量来分类的,往往会出现传递性。
例如A与B直接对比是不相关的,但A与C相关,B也与C相关,那么A与B通过C就存在一定关系,而系统聚类则不能很好地考虑这一问题。
模糊聚类就是在各样品进行对比时充分地考虑样品之间的直接与间接关系的一种分类方法。
24、惯性原则,类推原则,相关原则和概率推断原则的含义?惯性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与过去的行为是有联系的,过去的行为影响到现在,未来,惯性越大,过去获得的信息对研究未来越有帮助。
类推原则:许多事物相互之间在发展变化上有相似的地方,利用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的相似之处,推断该事物的未来状况。
相关原则: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概率推断原则:当推数成立和可利用的。
断预测的结果能以较大概率出现时,认为此25、农业系统预测的特点?预测的特点:1、预测的时效性。
分为短期预测(一年之)、中期预测(3-10年)、长期预测(10年以上)。
2、多因素预测。
例如作物产量预测是作物、环境、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的综合预测。
3、概率性和模糊性预测。
农业系统预测很多是定性的,例如增产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26、特尔菲法用什么方法使专家的意见统一?调查表的方法:预测某一事物的定性发展,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预测要求,编制调查表,提出与预测对象有关的各项问题(最好采用选题的方法,以便统计),寄给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征集他们对预测对象发展的看法。
(2)收集调查表,将各种意见统计整理出来,使分散的意见有一定的集中,将整理过的数据资料再编制出新的调查表,重新发给专家征集看法,此时专家可以参考其他多数专家的意见填写。
上述过程回复2-3次直到意见基本一致为止。
27、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因为各种经济现象或社会现象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在演变过程中它们在时间序列上有先后。
先行指标法就是将各种时间序列分为领先指标和滞后指标,通过领先指标来预测滞后指标。
28、非线性模型回归拟合的基本思路?对非线性模型求解的基本思路:是将曲线函数转化为线性形式。
29、时间序列?趋势变动与周期变动、平稳随机变动与非平稳随机变动?时间序列:是指一组按时间先后次序排列起来的数据,常用{y1,y2,…,yn}表示。
①趋势变动。
是一种确定性的变动,指时间序列朝着一定方向持续上升或下降或停留在某一水平上的倾向。
②周期变动。
是一种确定性的变动。
包括季节变动和循环变动两种。
季节变动通常指一年在特定月份或季节出现的需求或生产高峰。
循环变动通常指长达数年的周期波动。
③不规则变动。
是一种随机性的变动。
包括突然变动和随机变动两种。
突然变动指如战争、自然灾害或其它社会因素等意外事件引起的变动,它不属这里讨论的围。
随机变动是指由于大量的随机因素产生的宏观影响。
随机变动又可分为平稳与非平稳两种。
平稳指在相当时间的观测值总是围绕某一个固定的水平上下波动,这种波动在有限时间可以找到一个平均水平。
30、自回归是什么意思?自回归:是一种没有自变量的随机型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对于平稳随机型时间序列{y1,y2,…,yn}的P阶自回归方程为:Yt=b1yt-1+b2yt-2+…+bpyt-p31、灰色系统预测技术采用什么方法使时间序列数据的随机性弱化,规律性强化?累加生成:用数据的累加形式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随机性弱化,规律性强化的数据,灰色系统理论称此为累加生成32、马尔可夫过程分析的基本假设(应用条件)?基本假设:当我们要预测某种农业技术或生物群的未来状态,且该系统符合假设条件:转移概率P和预测期间的状态个数n保持不变;状态的转移仅受前一周期的影响,则可用马尔可夫过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