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6残疾儿童帮扶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0
帮扶残疾儿童记录学生姓名:XXX残疾程度:智力残疾二级一、帮扶背景XXX在学习和生活自理方面都存在较大困难。
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很慢,简单的计算和文字认知都需要反复教导。
在生活中,不能独立穿衣、洗漱,个人卫生习惯较差。
二、帮扶目标1. 提高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如认识常见的汉字20 个,掌握10 以内的加减法。
2. 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在协助下完成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
三、帮扶过程(一)认知能力训练1. 每周一、三、五利用课余时间,在安静的教室进行一对一教学。
使用简单易懂、色彩鲜艳的识字卡片,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名称开始教起,如“苹果”“香蕉”等,每次教学3 - 4 个汉字,反复认读、书写,加强记忆。
一个月后,学生能够认识15 个左右的汉字。
2. 对于数学计算,采用实物演示法。
用小棒、积木等道具,演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过程,如 3 根小棒加上2 根小棒等于 5 根小棒。
每天练习 5 - 10 道简单计算题,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学生对10 以内加减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计算准确率达到60%左右。
(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1. 每天早上,生活老师在宿舍指导学生穿衣。
先从区分衣服的前后、上下开始教起,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穿脱。
一开始学生完全依赖老师帮助,经过一个半月的耐心指导和反复练习,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口头提示下完成简单的穿衣动作。
2. 在洗漱方面,老师先示范正确的刷牙、洗脸步骤,然后手把手地教学生操作。
从挤牙膏、接水这些基础动作开始,逐渐让学生独立完成。
两个月后,学生基本能在协助下完成洗漱过程,但还需要老师监督确保清洁到位。
四、帮扶效果经过三个月的帮扶,学生在认知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在认知上,能够认识18 个常用汉字,10 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准确率提高到70%。
生活中,穿衣、洗漱虽然还不够熟练,但已经能够在他人的协助下完成基本步骤,个人卫生习惯也有所改善。
残疾学生帮扶记录
残疾学生帮扶记录
学生姓名:XXX
学籍号:XXXXX
所属班级:XXXX
残疾情况:XXXX
帮扶记录:
1、XXXX年XX月XX日,校园残疾学生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师生走访残疾学生家庭,并为该学生提供心理指导和生活技能培训;
2、XXXX年XX月XX日,该学生缺席学习,校园残疾学生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志愿者登门探访,并安抚该学生情绪,督促该学生正常参加课堂学习;
3、XXXX年XX月XX日,该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由于身体残疾造成活动不便,校园残疾学生综合服务中心安排志愿者陪同该学生参与团体活动,使其受益;
4、XXXX年XX月XX日,校园残疾学生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学生参与到该学生的学习环境建设中,以改善该学生的学习环境;
5、XXXX年XX月XX日,该学生需要轮椅出行,校园残疾学生综合服务中心为其提供了轮椅服务,方便该学生出行;
6、XXXX年XX月XX日,校园残疾学生综合服务中心安排志愿者及时向该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帮助该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 和平小学残疾学生帮扶记录时间2014. 10.23地址办公室帮扶老师吴萍帮扶内容指导学习帮扶状况胡程洋和邓维森同学由于智力残疾,学习上比较费劲,关于讲堂上新授的内容,有些不可以当堂消化,所以利用正午时间给他补课。
经过老师的有针对性的解说,胡程洋同学基本可以独立达成这节课的作业了。
.\ 和平小学残疾学生帮扶记录时间2015.4.5地址办公室帮扶老师吴萍帮扶内容指导学习帮扶状况胡程洋和邓维森因智力残疾,考试成绩不好,帮助学生更正错题的同时把知识点再帮助学生稳固一下先让学生自已独立改题,发现学生改题时犯错的原由,实时指正并解说相应的知识点。
再出示对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稳固时间2014. 9.12地址办公室帮扶老师黄杰帮扶内容指导学习帮扶状况曹糯文和曹继丹同学功不扎实,基础知识掌握不好,错误百出。
指导书写规范,稳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帮学生找出原由,进行练习。
时间2015.4.5地址办公室帮扶老师黄杰帮扶内容指导学习帮扶状况有针对性的对曹继丹和曹糯文进行纠错教育:1、生谈谈对做题的疑惑。
2、用实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课后练习题,学生先独立做,师发现问题实时指正。
和平小学残疾学生帮扶记录.\时间2015.12.8 地址办公室帮扶老师吴萍帮扶内容指导学习帮扶状况常常称作业忘掉带,学习态度不正直,做题错误多、举事实,讲道理,正直学习态度。
针对个人简单犯错的地方进行独自指导。
时间2015.12.26地址办公室帮扶老师黄杰帮扶内容指导学习帮扶状况针对曹糯文和曹继丹同学存在的问题解决:1、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真切想法。
摸清楚学生思想动向。
2、师讲例子,用事实说明此刻学习生死关头,不该有这思想,要实时更正。
3、学生说一说此后自已应当怎么做。
4、给学生建立短期可以实现的目标,让学生有信心去实现,增强学生的学习欲念。
5、对学生难解决的问题,进行独自解说时间2016.6.12地址办公室帮扶老师吴萍帮扶内容指导学习帮扶状况关于胡程洋和邓维森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1、把卷子上边的错题每题必改,改完说明犯错原由。
智力残疾儿童帮扶记录范文帮扶对象:[儿童名字]帮扶日期:[具体日期]帮扶人员:我([你的名字])一、帮扶背景。
[儿童名字]是社区里一个患有智力残疾的小朋友。
他在生活自理、学习认知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但他是个特别可爱且有潜力的孩子,所以我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帮扶他。
二、初次见面。
今天第一次去见[儿童名字],心里还有点小紧张呢。
刚到他家,他躲在妈妈身后,眼睛怯生生地看着我,像一只受惊的小松鼠。
我赶紧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拼图,蹲下身子,用最温柔的声音对他说:“宝贝,看姐姐(哥哥)给你带了好玩的东西哦。
”他犹豫了一会儿,慢慢地从妈妈身后走出来,眼睛紧紧盯着拼图。
我心想,有戏!然后开始教他怎么拼简单的图形,一开始他总是把拼图块放错地方,急得小脸通红。
我就安慰他说:“没关系呀,这个小拼图就像调皮的小精灵,我们要多试几次才能把它们都送回家呢。
”在我的不断鼓励下,他终于拼好了一个小方块,那开心的笑容就像一朵盛开的小花,把我的心都融化了。
三、日常帮扶进展。
# (一)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1. 穿衣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开始尝试教他自己穿衣服。
这可真是个大工程啊!每次我先示范一遍,一边做一边像个话痨一样解说:“先把衣服平放在床上,就像给小床盖被子一样。
然后找到小脑袋的洞洞,把自己的小脑袋钻进去。
”[儿童名字]一开始总是把袖子当成裤腿,或者怎么也找不到领口在哪里。
我就耐心地帮他调整,还给他编了个小口诀:“衣服衣服真奇妙,领口袖子别混淆。
”慢慢地,他能分清衣服的前后了,虽然穿起来还是有点慢,但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啦。
2. 洗手训练。
洗手也是个重点项目呢。
我带着他走到洗手池边,打开水龙头,水流出来的时候,他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在看魔法一样。
我握住他的小手,一边搓一边唱:“手心手背搓搓搓,手指缝里也别落。
”刚开始他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搓来搓去,还总是想玩水。
我就跟他说:“小手上面有好多小细菌,我们要把它们都赶走,不然小细菌会让我们生病的。
残疾儿童帮扶记录内容
残疾儿童帮扶记录。
残疾儿童是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之一,他们面临着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帮扶
工作,记录如下:
首先,我们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建立了残疾儿童帮扶基地。
基地内设有专业的医疗团队,为残疾儿童提供免费的康复治疗和心
理咨询服务。
同时,我们还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教育培训课程,帮助
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支志愿者团队,定期走访残疾儿童家庭,
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志愿者们不仅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还给
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旨在提高社会对残疾
儿童的关注度。
我们举办了残疾儿童艺术展览、公益义卖等活动,
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并关爱这些孩子。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能够
改变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偏见,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得到更多的关
爱和支持。
最后,我们还积极争取各种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
我们与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与学校合作,为他们提供
更好的教育资源;与医院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我们
希望能够为这些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
成长。
总之,残疾儿童是社会的脆弱群体,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
关爱和帮助。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这些孩子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温暖,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其他孩子一样的权利和机会。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小学残疾学生帮扶记录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小学残疾学生,我特地记录了一次我在帮扶中遇到的一些事情。
以下是我对这次帮扶的记录。
日期:2024年5月10日地点:XX小学事情是这样的,在这天的早上,我来到了XX小学,准备进行帮扶活动。
我被安排到了五年级一班,这个班级里有一名身体残疾的学生小明。
小明由于患有遗传性疾病,导致他的四肢活动受限,需要使用轮椅。
当我第一次和小明见面时,我注意到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害怕和担忧的表情。
我走过去,微笑着向他打招呼,并告诉他我是来帮助他的。
看到我友好的态度,小明放松了下来,并回应了我的问候。
在课堂上,我观察到小明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自由地写字。
他的笔字相对比较慢,而且书写的字迹也不够清晰。
为了帮助他提高书写能力,我决定跟他一对一地进行指导。
在课后,我专门找到了小明,带他去了一个相对安静的教室。
我和他一起坐下来,放下一大张练习纸。
首先,我教他如何稳定手部,正确握笔。
然后,我示范如何书写,教他一笔一画地慢慢跟着我写。
我鼓励他慢慢改进,不断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书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尽管他的进步相对较慢,但我相信只要他努力坚持下去,他一定能达到一个更好的水平。
我总是告诉他,相信自己,不要放弃。
除了帮助小明提高书写能力,我还鼓励他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
在学校的体育活动中,我陪他一起观看比赛,并鼓励他与同学们一起加入小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小明开始与同学们建立起了更多的友谊,增强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在这次帮扶中,我认识到残疾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他们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和鼓励。
我们应该在教育体制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让他们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通过这次帮扶记录,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残疾学生的困境和需求。
我希望未来还能继续投入到帮助他们的事业中,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友善的学习环境。
智力残疾儿童帮扶记录范文一、帮扶对象基本信息。
姓名:小明。
性别:男。
年龄:8岁。
家庭住址:[具体住址]二、帮扶起始日期。
[开始帮扶的日期]三、帮扶背景。
小明是一个智力残疾儿童,在认知、语言表达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在学校很难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和同学们的交流也比较少,性格比较内向。
他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忙于工作,对他的特殊教育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方法。
四、帮扶目标。
1. 提高小明的认知能力,例如认识简单的数字、颜色、形状等。
2. 增强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3. 逐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像自己穿衣、洗手等。
五、帮扶人员及分工。
帮扶人员:我(一名社区志愿者,有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和经验)、小明的班主任李老师。
分工:我:主要负责在课余时间和周末陪伴小明,进行一对一的认知和生活技能训练。
李老师:在学校里给予小明更多的关注和引导,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他的学习进度。
六、帮扶过程记录。
# (一)第一次帮扶([日期])今天是我第一次和小明正式接触。
刚见到他的时候,他躲在妈妈身后,眼睛怯生生地看着我。
我拿出准备好的彩色卡片,上面画着各种形状。
我笑着对他说:“小明呀,咱们来玩个好玩的游戏,看这些卡片上的东西哦。
”他犹豫了一下,慢慢地靠近我。
我指着圆形卡片说:“这个像个大皮球一样,是圆形的呢。
”然后拉着他的小手去摸卡片上圆形的轮廓。
他一开始不太理解,我就重复了好几遍,还拿了一个真的皮球给他看。
过了一会儿,他居然小声地说:“圆……圆。
”那一瞬间,我可高兴了,就像挖到了宝藏一样。
# (二)第三次帮扶([日期])这几次帮扶下来,我发现小明对数字特别不敏感。
我想了个有趣的办法,把数字1 5写在小卡片上,然后在地上画了几个小方格。
我对小明说:“小明,咱们来玩跳房子,不过这个房子有点特别哦。
”我把卡片放在每个方格里,然后自己先示范,跳到有“1”的方格就大声说“1”。
小明看着我,眼睛里有了点好奇的光。
困境儿童帮扶工作记录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小伙伴,他们就像角落里的小花,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风雨,他们就是困境儿童。
我们学校开展了对困境儿童的帮扶工作,这是一件特别温暖又充满意义的事情。
我们班有个叫小宇的同学,他就是被帮扶的困境儿童之一。
小宇的爸爸妈妈因为生病,不能像其他同学的家长那样照顾他。
他家里的经济也很困难,有时候连新的文具都买不起。
小宇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看起来有点孤单。
我们的帮扶工作就从了解小宇开始。
老师带着我们几个同学去小宇家。
一进门,我们就看到屋子里暗暗的,东西摆放得很杂乱。
小宇看到我们来,有点害羞地低下了头。
那时候,我的心里就像被什么揪了一下,很心疼他。
我们开始想办法帮助小宇。
同学们纷纷把自己多余的文具拿出来送给小宇。
我把我最喜欢的一支卡通铅笔送给了他,小宇接过铅笔的时候,眼睛里闪着光,小声地说:“谢谢。
”那声音就像一只小蚊子在哼哼,但我能感觉到他很开心。
我们还帮小宇打扫屋子。
大家有的擦桌子,有的扫地,有的整理东西。
我负责擦窗户,窗户上有好多灰尘,擦了好久才擦干净。
当阳光透过干净的窗户照进屋子的时候,整个屋子都变得明亮起来了,小宇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除了物质上的帮助,我们还陪小宇一起玩。
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会拉着小宇一起跳绳、踢毽子。
刚开始的时候,小宇不太会玩,总是笨手笨脚的。
但是我们没有笑话他,而是耐心地教他。
慢慢地,小宇玩得越来越好了,他的笑声也越来越响亮了。
有一次学校举办绘画比赛,小宇很想参加,可是他没有彩笔。
我们几个同学就凑钱给他买了一盒彩笔。
小宇拿着彩笔,高兴得像得到了宝贝一样。
他画了一幅一家人在一起的画,虽然画得不是特别精美,但是能看出他对家庭的渴望。
在帮扶小宇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很多。
我们学会了关心别人,懂得了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生活。
小宇也变得开朗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
学校的帮扶工作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像小宇这样的困境儿童的生活。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加入到这个温暖的行动中来,让每一个困境儿童都能感受到爱和关怀,让他们的生活也充满阳光和欢笑。
智力残疾儿童帮扶记录范文一、帮扶对象基本情况。
小明,男,8岁,经专业机构鉴定为智力残疾二级。
他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平时工作比较忙,对小明的教育和康复训练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小明在生活自理、语言表达和认知学习方面都存在较大困难。
二、帮扶目的。
1. 提高小明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洗漱等基本技能。
2. 促进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让他能够简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3. 提升小明的认知能力,例如认识颜色、形状、数字等。
三、帮扶过程。
# (一)第一次帮扶([帮扶日期1])1. 见面初印象。
今天第一次见到小明,这小家伙眼睛亮晶晶的,就是有点害羞,躲在妈妈身后不肯出来。
我拿了个小玩具晃了晃,他的眼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嘿这就对了嘛。
2. 生活自理训练。
开始教他穿衣服,我把衣服平铺在床上,一步一步地示范给他看。
先把衣服套在头上,然后找到袖子伸进去。
小明一开始有点懵,手不知道该往哪儿放,我就拿着他的小手,慢慢地引导他。
就像教一个超级可爱但有点迷糊的小木偶,在我的帮助下,他终于成功穿上了一只袖子,虽然费了好大劲儿,但这可是个好的开始呢!3. 互动交流。
在休息的时候,我试着和他聊天。
我问他:“小明,你喜欢这个小玩具吗?”他只是看着我,不说话。
我就指着玩具,又重复了一遍问题,然后等了一会儿。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轻轻地点了点头。
哈哈,这也算一种回应啦。
# (二)第二次帮扶([帮扶日期2])1. 复习穿衣技能。
一见面,我就和小明说:“咱们再穿一次衣服好不好?”他似乎还记得上次的事情,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抗拒。
这次他自己能主动把衣服套在头上了,虽然找袖子的时候还是有点困难,但比上次进步多啦。
我在旁边给他加油:“小明,你可真棒,马上就成功了!”他听了我的话,脸上居然露出了一点点笑容,就像一朵小小的太阳花慢慢绽放,可把我乐坏了。
2. 语言训练。
我拿出一些水果卡片,指着苹果卡片对他说:“小明,这是苹果,你跟着我说,苹果。
残疾学生帮扶记录背景介绍:在我所任教的学校中,有一名残疾学生,名叫小明。
小明是一名身体残疾学生,患有脊髓灰质炎,导致他的双腿无法活动。
这给他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小明一直以来都非常努力和积极,渴望获得教育的机会。
帮扶记录:第一阶段:了解和建立信任在帮扶小明的过程中,首先我需要了解他的残疾情况以及他所面临的挑战。
我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了他的病情和治疗经历。
同时,我还与小明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和目标。
通过这个过程,我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信任基础。
第二阶段:个性化教学计划的制定针对小明的特殊情况,我和学校的特殊教育专家一起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我们考虑到小明的身体障碍,提供了一些适应性较强的学习工具和设备,如辅助听力设备和可移动式书桌。
此外,我们还确定了小明的学习目标,并为他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
第三阶段:提供适应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小明的学习需求。
我结合教材内容和小明的学习风格,通过口头讲解、视觉展示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我还鼓励他参加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
同时,我还为他安排了特殊支教老师的辅导,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四阶段:心理、情感支持第五阶段:家庭与学校合作总结: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在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他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帮助残疾学生仍然存在很多挑战和困难,需要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我们的帮扶计划,为每个残疾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环境。
残疾儿童帮扶记录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也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然而,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残疾儿童却是一个较为被忽略的群体。
他们因残疾无法融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常常遭受歧视和孤立。
为了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和教育资源,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帮助。
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儿童的现状与需求,我们在某市开展了一次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该市的残疾儿童及其家庭,主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教育状况、经济状况和生活情况等。
调查目标调查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残疾儿童的残疾种类、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了解残疾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教育状况,包括父母的工作、收入、教育程度等;•了解残疾儿童的日常生活情况,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医疗保障情况等。
调查方法我们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该市的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发放问卷,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电话访谈。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和医疗保障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等。
调查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基本情况•调查对象共计246名,男性141人,女性105人;•年龄分布:0-3岁(35人)、4-6岁(76人)、7-9岁(57人)、10-13岁(54人)、14-16岁(24人);•残疾种类:听力障碍(43人)、智力障碍(35人)、肢体障碍(142人)、多重障碍(26人)。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年收入低于2万元的占比为58.5%;•父母双方都有稳定的工作的仅有28.5%。
教育状况•31.3%的调查对象没能正常入学;•24.3%的调查对象因病暂停或耽误过学业。
生活情况•44.7%调查对象需要依靠家人或照护人员照料生活需求。
帮扶计划将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我们制定了一项残疾儿童帮扶计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策配套•加强残疾儿童福利政策和医疗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多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改善残疾儿童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智力残疾儿童帮扶记录范文帮扶对象:[儿童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一、帮扶背景。
[儿童姓名]是我们社区里一个特殊的孩子,由于智力残疾,他在学习、生活自理和社交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少挑战。
为了能让他更好地融入生活,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我们组织了这次帮扶活动。
二、帮扶团队成员。
我([你的名字]),还有几个热心的邻居,包括李大妈,她是个超级有耐心的人,带孩子可有一套了;张大哥,力气大,能帮着搬搬东西啥的;还有王姐,心灵手巧,做手工那叫一个厉害。
三、帮扶过程。
# (一)初次见面([具体日期1])我们第一次去[儿童姓名]家的时候,他有点害怕,躲在角落里不敢出来。
我就像个小丑一样,做了个超级搞笑的鬼脸,逗得他“咯咯”直笑。
这一笑啊,气氛就轻松多了。
我们给他带了一些小礼物,像拼图、彩色画笔之类的。
李大妈坐在他旁边,轻声细语地跟他聊天,虽然他回答得不是很清楚,但李大妈一点也不着急,就那么耐心地听着,还时不时夸他几句。
# (二)生活自理训练([具体日期2 3])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重点教他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
怎么自己穿衣服。
这可不容易,一开始他总是把衣服穿反,或者找不到袖子在哪里。
张大哥就会把穿衣服的步骤编成一个好玩的儿歌:“衣服前面有口袋,脑袋钻进大洞来,小手伸进小袖口,整整齐齐真可爱。
”我们一边唱着儿歌,一边给他示范,慢慢地,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王姐负责教他洗手。
她把洗手池当成一个魔法池,肥皂就是魔法棒。
“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手指缝里也搓搓,细菌都被冲走喽。
”在这种有趣的氛围下,[儿童姓名]开始对洗手感兴趣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抗拒。
# (三)认知与学习([具体日期4 5])为了提高他的认知能力,我们用那些彩色画笔和拼图开始了新的“课程”。
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然后问他这是什么。
他歪着头想了半天,说出了一个谁也听不懂的词。
我没有放弃,指着太阳说:“这是太阳公公,它会发光,暖暖的。
”然后拉着他的手去感受阳光。
智力残疾儿童帮扶记录范文一、帮扶对象基本情况。
姓名:小阳(化名)年龄:8岁。
性别:男。
家庭住址:[具体住址]小阳是一个智力残疾儿童,他在生活自理、认知学习和社交沟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
但是小阳是个特别可爱的孩子,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月牙儿一样。
二、帮扶目的。
1. 提高小阳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自己穿衣、吃饭、洗漱等。
2. 增强他的认知能力,包括认识颜色、形状、数字等基础内容。
3. 帮助小阳学会简单的社交技巧,能够与他人进行基本的互动交流。
三、帮扶计划与实施过程。
# (一)第一阶段(第1 2周):建立信任关系。
第1周:初次见面的小插曲。
第一次去见小阳的时候,他特别害羞,躲在妈妈身后,只露出一双小眼睛偷偷地看我。
我就拿了一个可爱的小玩偶,蹲在他面前,轻声说:“小阳呀,这个小玩偶可好玩啦,它想和你做朋友呢。
”小阳慢慢伸出小手,拿过了玩偶,然后看着我笑了。
这一笑,可算是打开了我们之间的大门。
第2周:寻找共同兴趣。
我发现小阳对小动物特别感兴趣,只要一提到小狗、小猫,他的眼睛就亮晶晶的。
于是我带了一些小动物的卡片去他家。
我们一起坐在地上,我拿着卡片给他讲小动物们的故事,小阳听得可认真了,还时不时地指一指卡片上的小动物,嘴里嘟囔着一些我听不太懂的话,但我知道,他已经开始信任我了。
# (二)第二阶段(第3 6周):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第3周:穿衣练习。
开始教小阳自己穿衣服啦,这可真是个“大工程”。
我先拿了一件他最喜欢的T 恤,把T恤平铺在床上,然后一步一步地给他示范。
我一边做一边说:“小阳,看,先把小脑袋伸进这个洞洞里,就像小老鼠钻洞一样。
”小阳看着我,似懂非懂地学着我的样子,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脑袋伸进去,不过穿反了,哈哈。
但是没关系,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啦。
第4 5周:反复练习与强化。
接下来的这两周,我们每天都会进行穿衣练习。
小阳有时候会不耐烦,不想穿了。
我就会跟他说:“小阳呀,如果你自己穿好衣服,我们就去看外面的小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