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种次数对牛血清及乳汁中特异性抗体效价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85.04 KB
- 文档页数:3
影响畜禽免疫抗体效价的因素及措施杨美翠【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年(卷),期】2016(032)005【总页数】1页(P110)【作者】杨美翠【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新疆昌吉831100【正文语种】中文畜禽免疫抗体效价是衡量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畜禽免疫抗体效价是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爆发、流行,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各别养殖户及养殖场的畜禽免疫抗体效价比较低。
1.1 疫苗因素1.1.1 疫苗运输保管不当在疫苗运输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温控措施。
冻干疫苗在-15℃的冰箱冷冻室保存。
灭火油乳疫苗要求2-8℃、干燥、避光保存。
有的养殖户将冻干疫苗和油乳疫苗不按照规定存放,导致疫苗破乳分层或者强光直射疫苗。
有的按照规定储藏疫苗,但在疫苗储藏过程中断电,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疫苗效价下降,影响免疫质量。
1.1.2 疫苗间相互干扰不同疫苗要采取不同的接种方法.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时,疫苗在动物机体内会产生相互干扰,相应动物机体的免疫应到,结果会导致免疫质量下降或者免疫失败,动物机体产生的免疫效价降低或者不产生抗体。
1.2 畜禽个体因素影响1.2.1 饲养管理因素畜禽机体在不同的饲养条件及不同的生长阶段,接收免疫抗原的刺激的反应不同。
如在饲养过程中气温变化大,更换饲草饲料,转群换圈舍等应激因素,影响畜禽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导致畜禽免疫效果下降。
1.2.2 畜禽免疫机能缺陷畜禽在进行免疫注射过程中,畜禽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者正处于发病潜伏期,畜禽机体正常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收到破坏,接种疫苗的抗体形成受阻,影响畜禽的免疫效果。
1.2.3 畜禽机体受到野毒感染畜禽机体在免疫后抗体未达到免疫保护值时,畜禽机体感染入侵了野毒,导致免疫失败。
1.2.4 母源抗体干扰幼畜禽出生后体内含有一定量的母源抗体,在母源抗体处于高水平时期进行免疫接种,疫苗病毒被母源抗体中和,影响免疫应答,导致免疫效价降低或者失败。
22 ·2018.2畜禽免疫接种是保证动物健康成长,控制疫病传播流行的主要手段。
免疫接种后免疫应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禽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
在畜禽免疫接种过程中,影响抗体检测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涵盖了疫苗生产、流通、储存、使用全过程。
因此,深入分析影响需经免疫效果和抗体检测效果的因素,对更好提高免疫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影响疫苗质量的因素1.1疫苗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在进行动物免疫过程中,不管是强制性免疫接种,还是非强制性免疫接种,相应的疫苗可能来自不同生产企业,而不同生产企业使用的生产技术、添加剂、毒株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性。
不同企业生产的动物疫苗也存在很大的价格差异,一般情况下,市场零售的疫苗比政府招标采购的疫苗贵,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贵。
但动物疫苗选择过程中,不能单从价格方面考虑,要结合本地区疫苗流行趋势,毒株类型合理选择疫苗。
疫苗自身质量好坏和毒株是否适合本地区疫病流行特点直接影响到免疫效果。
1.2疫苗运输储存问题疫苗从生产厂家到养殖户手中往往需要经历很多道程序。
对于国家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因为疫苗需求量大,大多数厂家能够直接应用自己的冷链系统配送。
但在非常强制性疫病免疫过程中,很多厂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常将冷藏和冷冻疫苗一车运输,到达地点后所提供的疫苗运输温度记录存在记录不规范,不正确,不合理现象。
大多数非强制性疫苗运输都采用货运中转,运输需要很长的时间。
对一些低温保存的疫苗,长时间运转,很可能导致变质失效。
当疫苗能够安全达到经销商手中,经销商冷链系统的好坏,电力供给是否充足也会影响到疫苗质量。
从区县在配送到基层动物养殖户中,由于基层没有配置比较完善的冷藏设备,导致疫苗达不到相应的保存条件,而导致疫苗变质现象十分明显。
使用这些疫苗进行动物免疫并不能发挥很好的免疫效果,有时还会对动物身体造成危害。
2疫苗免疫操作技术问题2.1消毒处理在对动物进行疫苗免疫接种之前,需要按严格按照相关规程,给相应的注射部位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X u m u s h o u y i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该病菌主要寄生在网状的淋巴细胞中,除了会攻击免疫系统外,还会引起菌血症,对动物的骨骼系统带来严重的损伤,导致母畜流产,生殖能力下降。
现阶段接种疫苗是控制和预防布鲁氏菌病的主要途径,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重视牛羊布鲁氏菌疫苗的研究工作,加强对疫苗抗体的评估,为后续疫苗的研制工作夯实基础。
一、牛羊布鲁氏菌疫苗实验分析为了准确评价牛羊布鲁氏菌疫苗的接种情况,本文以我省某市牛羊布病接种的抗体疫苗情况为例,该市接种的是哈药六厂研发的S2疫苗,生产批号为201814、201716以及201717,另外,还使用了该企业生产的A19株疫苗,实验还调查了其他6个试验点疫苗的接种情况。
该试验中肉牛标本数量为84头,肉羊为38头,可以充分观察抗体消长规律。
另外,本试验中使用的检测试剂是PBRP。
二、牛羊布鲁氏菌免疫后抗体水平消长规律的实验方法研究1、抗体的筛查分析需要对牛羊开展布病抗体的筛查工作,本实验中主要利用布病阴性场的方式进行免疫实验,每头牛均需要先口服500亿的S2活菌疫苗,每只羊则需要口服100亿的S2活菌疫苗,而A19疫苗则需要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本实验中对肉牛84头、肉羊38只进行了注射。
在抗体筛查时发现,其中有50头牛对于A19疫苗免疫,36只羊对S2疫苗免疫。
另外,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本实验还在该省份其他6个地区,也进行了牛羊布鲁氏菌疫苗的免疫实验。
2、样品的采集分析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在对肉牛采集时,除了在免疫前采集血液外,同时在接种后的15天、30天以及45天均分别采集了血液,并将血清进行分类;在对羊采集时,也采集了免疫前的血液,同时在免疫后的7天、15天、30天、45天以及135天均采集了血液,用于提取血清。
3、抗体的检测方法分析本实验根据相关的标准,采用RBPT方式对抗体进行检测,首先工作人员取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30μL放在玻璃平面上,然后再将其和30μL的血清混合均匀,观察其在4分钟内是否存在凝结的现象,一旦出现凝集的颗粒,则表示布病的抗原体呈现阳性。
影响畜禽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及对策影响畜禽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及对策畜禽疫苗免疫效果是保证畜禽健康生长,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手段,免疫应答是一种生物学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接种疫苗的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免疫应答程度都有差异,有的强一些,有的较弱,免疫应答的强弱或水平的高低呈正态分布,因而绝大多数动物在接种疫苗后都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但因个体差异,会有少数动物应答能力差,因而在有强毒感染时,不能抵抗攻击的而发病。
如果群体免疫力强,则不会发生流行;如果群体抵抗力弱,则会发生较大的疾病流行。
现将谈一谈影响畜禽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1、疫苗在畜禽疫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在畜牧业生产中,疫苗对于动物疾病的防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减毒苗或灭活苗到基因工程苗,再到核酸疫苗[1]。
兽用疫苗的使用在预防畜禽传染病,确保畜禽健康生长,促进养殖业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按照疫苗免疫接种的应用时机,可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
预防接种根据疫病流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免疫计划地给健康畜群进行免疫接种。
紧急接种是在突发传染病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应急性免疫接种。
通常进行紧急接种时,应用高免血清或血清与疫苗共同接种。
2、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疫苗因素。
一是疫苗本身有质量问题,目前一些非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原料来源、生产T艺、质量认证等环节不规范,导致疫苗质量不合格。
二是疫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没有按照保存条件的要求进行妥善保存,引起疫苗失效变质,影响疫苗的效价和作用。
三是疫苗选择不当,有些传染病的血清型较多.如果选择疫苗的血清型与本地流行毒株不相对,也会造成免疫失败。
四是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将两种及以上的疫苗同时进行免疫接种时,疫苗在畜禽机体内会相互作用,引起机体对某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屁著降低,从而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
畜禽个体因素。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当气温骤变,更换饲料,转群、拥挤、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存在时候,导致畜禽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畜禽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明显对T淋巴细胞造成损伤,对巨噬细胞生成起到抑制作用,还能造成IgG物质的分解代谢。
牛血清在疫苗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牛血清作为细胞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对细胞生长起着提供生长激素和特殊营养的作用,因此,其质量的高低在疫苗的生产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保证细胞能否培养成功的关键。
该文主要通过对牛血清在疫苗生产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从而找出影响牛血清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及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加强牛血清在疫苗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标签:牛血清;疫苗;质量控制;培养基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医学的进步都离不开细胞培养,牛血清具有解毒、终止胰蛋白酶,提供贴壁因子,缓冲酸碱的作用。
是细胞培养基中很重要的组成成分,但是目前的牛血清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来源广泛杂乱、质量差别太大、检测工艺较低、管理不严格,储存不重视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严格的把控,最大程度上地解决这些影响、干扰牛血清质量的因素,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牛血清质量的控制,从而最终提高疫苗的质量。
1 牛血清质量对疫苗质量的影响及作用动物血清一直是生物细胞工程培养基的主要构成成分,而在动物血清中牛血清又是最常用、最合适、最有效的培养基成分。
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牛血清,可以为细胞成长提供很多有利的条件,例如生长激素、贴壁因子等等。
它不仅可以促进细胞的贴壁、分裂、影响细胞的生长繁殖,进而影响疫苗的质量。
还能够缩短细胞的生长周期从而加快疫苗的生产,提高疫苗的产量,为疫苗生产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2 影响牛血清质量的原因分析牛血清作为细胞培养的关键性因素,虽然在细胞生长和疫苗生产上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其质量的高低才是影响细胞生长和疫苗生产的关键。
质量不过关的牛血清只会对细胞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使疫苗生产出现问题。
所以对于牛血清的质量控制,才是疫苗生产中的关键性问题。
目前牛血清的來源广泛,从国内到国外,因为从来源产地上就存在着极大的可能性,质量就更是参差不齐,加之时间的因素,或者其他方面的影响,即使同一来源的牛血清在批次上也存在这很大的质量差异。
动物营养学报2018,30(4):1603⁃1610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㊀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46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辛小月㊀曲永利∗㊀袁㊀雪㊀高㊀岩㊀王㊀璐㊀张㊀帅㊀殷术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163319)摘㊀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㊂选用18头3日龄㊁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公犊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犊牛饲喂β-内酰胺类有抗奶,试验组犊牛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每组9头㊂巴氏杀菌条件为63 65ħ加热30min,犊牛61日龄断奶,试验期为180d㊂结果表明:1)与β-内酰胺类有抗奶相比,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中总细菌㊁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在3 60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㊁15和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降低(P<0.05),15日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7日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㊂结果提示,饲喂经过巴氏杀菌的β-内酰胺类有抗奶提高了哺乳期犊牛的生长发育,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犊牛免疫系统,但无法确定有增强或抑制作用㊂关键词:荷斯坦公犊牛;有抗奶;巴氏杀菌;生长发育;血清免疫指标中图分类号:S823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267X(2018)04⁃1603⁃08收稿日期:2017-09-1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基金 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瘤胃菌群结构㊁耐药基因影响机制 (C2017044);垦区奶牛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HNK135⁃04⁃02)作者简介:辛小月(1993 ),女,内蒙古通辽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反刍动物营养研究㊂E⁃mail:1299245520@qq.com∗通信作者:曲永利,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Ylqu007@126.com㊀㊀患病的奶牛临床治疗通常采用注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等[1],这使得患病奶牛所产的奶中带有抗生素,即使治疗结束,奶牛所产的牛奶中仍然有抗生素残留,所以将含有抗生素㊁高体细胞数的牛奶统称为有抗奶,国外也称之为废奶㊂在德国,每年产生的有抗奶产量占总产奶量的1% 4%[2-3],这些奶足够饲喂给所有牛场的犊牛㊂有抗奶作为不计入成本的饲料,饲养者们选择将其饲喂给犊牛来降低饲养成本㊂对于有抗奶的利用方式,根据作者所在研究小组2016年对黑龙江省300多个牛场调查的结果显示,约95%的牛场使用有抗奶饲喂犊牛,而且其中66%的牛场不对有抗奶进行相关处理㊂然而牛奶质量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㊂按多数国家的标准定义,巴氏杀菌工艺是指 生牛奶中天然存在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被钝化而乳过氧化物酶活性依然得以保留的一大类热处理工艺 ,其目的在于杀灭牛奶中致病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4]㊂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液态奶主要以巴氏杀菌奶的形式被消费,巴氏杀菌奶在奶业发达国家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在加拿大占99.9%㊁在美国占99.7%,英国㊁澳大利亚㊁新西兰等国也在95%以上[5],但我国仅占30%[6]㊂刘根涛等[7]通过饲喂巴氏杀菌初乳研究对犊牛生长性能及胃肠道发育的变化,结果显示巴氏杀菌初乳显著降低复胃重与活体重的比值,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促进犊牛生长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0卷发育㊁降低腹泻率㊂韩云胜等[8]通过饲喂有抗奶研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喂有抗奶显著降低犊牛哺乳前期平均日增重,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犊牛断奶前后的血清免疫指标水平㊂国内外学者对有抗奶在犊牛生长性能方面的研究结果不一,我国关于有抗奶在犊牛中的研究鲜有报道,对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在犊牛生长发育及血清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更为少见㊂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为国内奶牛场有抗奶的科学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㊀㊀选用18头3日龄㊁体重[(42.82ʃ0.35)kg]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公犊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头㊂对照组饲喂β-内酰胺类有抗奶,试验组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β-内酰胺类有抗奶和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的饲喂温度均控制在37 39ħ㊂试验期为180d㊂1.2㊀试验饲粮㊀㊀试验饲喂犊牛的奶均来源于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的处于治疗期和停药期的泌乳奶牛所产的牛奶,牛奶中含有抗生素㊂巴氏杀菌的条件为63 65ħ下加热30min㊂犊牛饲粮由颗粒料和优质羊草组成,配方均采用CPM软件优化形成㊂犊牛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㊂1.3㊀饲养管理㊀㊀试验犊牛出生0.5h内饲喂初乳4kg/头;β-内酰胺类有抗奶和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的饲喂量:3 7日龄每日饲喂3次,5kg/d;8 20日龄每日3次,5.5kg/d;21 40日龄每日2次,4kg/d;41 50日龄每日2次,3kg/d;51 60日龄每日1次,1kg/d㊂各组8日龄开始添加犊牛饲粮,每头添加量为0.3kg/d,61日龄断奶后添加量为1.0kg/d㊂提供充足的饮水,犊牛培育舍每天进行清理,并定时进行消毒,以确保为犊牛提供干净的卫生条件㊂表1㊀犊牛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Table1㊀Compositionandnutrientlevelsofthedietforcalves(DMbasis)%项目Items含量Content原料Ingredients玉米Corn30.60麦麸Wheatbran5.40乳清粉Wheypowder3.00豆粕Soybeanmeal8.10花生粕Peanutmeal9.30石粉Limestone1.80赖氨酸Lys0.90蛋氨酸Met0.30预混料Premix1)1.00羊草Chinesewildrye39.60合计Total100.00营养水平Nutrientlevels2)干物质DM90.13产奶净能NEL/(MJ/kg)7.19粗蛋白质CP15.38粗脂肪EE3.11粗灰分Ash10.84钙Ca1.85磷P0.67㊀㊀1)预混料为每千克饲粮提供Thepremixprovidedthefollowingperkgofdiets:VA29801IU,VD38278IU,VE83mg,Fe132mg,Cu20mg,Zn132mg,Mn83mg,I1.66mg,Se0.66mg,Co0.66mg㊂㊀㊀2)产奶净能为计算值,其余营养水平为实测值㊂NELwasacalculatedvalue,whiletheothernutrientlevelsweremeasuredvalues.1.4㊀奶样采集与分析测定方法㊀㊀每10d采集1次奶样,每天采集3次(早㊁中和晚),将采取的奶样按4ʒ3ʒ3混合㊂取混合后奶样50mL于加入5%重铬酸钾防腐剂的测定管中,于4ħ保存,用于乳成分测定㊂同样取混合后奶样50mL于无菌瓶中,于4ħ保存,用于收集后2h内总细菌㊁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的测定㊂1.4.1㊀乳成分㊀㊀乳成分等采用FossMilkoscan133B乳成分分析仪(FossElectric,丹麦)测定㊂1.4.2㊀体细胞数㊀㊀奶中体细胞数采用Foss(r)BentleySoma⁃countCC-5000体细胞测定仪(FossElectric,丹麦)进行测定㊂40614期辛小月等: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1.4.3㊀抗生素含量㊀㊀奶中抗生素含量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AgilentTechnologies,美国)进行测定㊂1.4.4㊀细菌数㊀㊀将奶样以1ʒ10的比例梯度稀释到10-7,每个梯度各取1mL加入无菌培养基中,奶样中的总细菌用平板琼脂计数培养基(PCA)在37ħ培养箱中培养48h,大肠杆菌用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培养基在37ħ培养箱中培养24h,沙门氏菌用SS培养基在37ħ培养箱中培养24h,计数㊂1.5㊀生长发育指标测定㊀㊀分别于犊牛30㊁60㊁90㊁180日龄晨饲前测定犊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计算犊牛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㊂1.6㊀血清免疫指标测定㊀㊀在犊牛饲养期的7㊁15㊁30㊁60㊁90及180日龄晨饲前对犊牛进行空腹颈静脉采血,离心(4000r/min,10min)分离血清,分装于离心管并于-20ħ冰箱保存备测㊂犊牛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㊁免疫球蛋白G(IgG)㊁免疫球蛋白M(IgM)㊁白细胞介素1β(IL⁃1β)㊁白细胞介素2(IL⁃2)㊁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试剂盒均购于美国RD公司㊂1.7㊀统计分析㊀㊀整理后的数据采用SAS9.2统计软件中的GLM过程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试验数据用 平均值ʃ标准误 表示,以P<0.05表示为差异显著,P<0.01表示为差异极显著㊂2㊀结㊀果2.1㊀β-内酰胺类有抗奶和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的成分㊀㊀由表2可知,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中总细菌㊁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较β-内酰胺类有抗奶均极显著降低(P<0.01),但乳糖率㊁乳蛋白率㊁乳脂率㊁乳总固形物率㊁尿素氮含量和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㊂表2㊀β-内酰胺类有抗奶和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的成分Table2㊀Compositionofantibioticmilkwithβ⁃lactamandpasteurizedantibioticmilkwithβ⁃lactam项目Itemsβ-内酰胺类有抗奶Antibioticmilkwithβ⁃lactam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Pasteurizedantibioticmilkwithβ⁃lactam乳糖率Lactosepercentage/%4.85ʃ0.364.78ʃ0.06乳蛋白率Milkproteinpercentage/%3.42ʃ0.133.34ʃ0.08乳脂率Milkfatpercentage/%3.57ʃ0.373.43ʃ0.48乳总固形物率Milktotalsolidspercentage/%13.21ʃ1.0813.01ʃ0.69尿素氮UN/(mg/dL)20.40ʃ0.6419.41ʃ1.54体细胞数SCC/(ˑ103个/mL)1244.17ʃ47.271137.17ʃ59.02抗生素Antibiotics/(μg/L)268.58ʃ13.46268.53ʃ13.40总细菌Totalbacterial/(ˑ103CFU/mL)8922ʃ532A36ʃ6B大肠杆菌E.coli/(CFU/mL)53200ʃ159A134ʃ20B沙门氏菌Salmonella/(CFU/mL)243ʃ110A12ʃ3B㊀㊀同行数据肩标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的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的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㊂表3同㊂㊀㊀Inthesamerow,valueswiththesameornolettersuperscriptsmean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whilewithdiffer⁃entsmalllettersuperscriptsmean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andwithdifferentcapitallettersuperscriptsmeanextreme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1).ThesameasTable3.5061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0卷2.2㊀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㊀㊀由表3可知,试验组犊牛在3 60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犊牛60 180日龄和3 180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及30㊁60㊁90和180日龄的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均略高于对照组㊂表3㊀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体重的影响Table3㊀Effectsofpasteurizedantibioticmilkwithβ⁃lactamonbodyweightofcalveskg项目Items对照组Controlgroup试验组Experimentalgroup体重BW30日龄30daysofage55.93ʃ0.8857.45ʃ1.0460日龄60daysofage78.34ʃ3.2981.72ʃ3.0590日龄90daysofage93.65ʃ3.0295.53ʃ5.06180日龄180daysofage185.93ʃ3.32189.83ʃ3.53平均日增重ADG3 60日龄3to60daysofage0.59ʃ0.04b0.68ʃ0.02a60 180日龄60to180daysofage0.87ʃ0.010.91ʃ0.043 180日龄3to180daysofage0.80ʃ0.020.83ʃ0.02㊀㊀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60日龄体高及90和180日龄胸围均显著提高(P<0.05);2组间其他各时间点的体斜长㊁体直长㊁管围㊁腿围和胸深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㊂表4㊀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体尺的影响Table4㊀Effectsofpasteurizedantibioticmilkwithβ⁃lactamonbodymeasurementsofcalvescm日龄Daysofage组别Groups体高Bodyheight体斜长Bodyobliquelength体直长Bodystraightlength胸围Heartgirth管围Cannonbonecircumference腿围Legcircumference胸深Chestdepth30对照Control78.18ʃ0.6683.17ʃ1.2473.93ʃ0.8788.18ʃ0.6213.00ʃ0.1425.40ʃ0.2338.18ʃ0.29试验Experimental79.87ʃ0.7981.75ʃ0.8775.00ʃ0.7788.80ʃ0.5413.17ʃ0.1624.98ʃ0.3537.98ʃ0.5260对照Control82.28ʃ1.59b90.77ʃ0.9382.27ʃ0.7596.02ʃ2.7913.83ʃ0.4626.75ʃ0.4240.87ʃ1.22试验Experimental86.95ʃ1.17a88.08ʃ2.9881.08ʃ2.31100.18ʃ1.1713.60ʃ0.2727.60ʃ0.5942.12ʃ0.9390对照Control91.53ʃ1.4395.18ʃ2.7888.28ʃ2.61101.43ʃ1.31b14.48ʃ0.4128.65ʃ0.8545.33ʃ0.63试验Experimental93.03ʃ0.8795.53ʃ1.0488.78ʃ1.28105.08ʃ0.81a14.55ʃ0.3829.90ʃ0.4145.55ʃ1.01180对照Control100.83ʃ2.17108.10ʃ2.5499.47ʃ2.28130.13ʃ3.58b15.43ʃ0.3431.50ʃ1.5948.90ʃ0.40试验Experimental103.43ʃ2.07106.83ʃ3.4798.77ʃ2.55135.33ʃ3.84a15.53ʃ0.1431.43ʃ1.7649.50ʃ0.29㊀㊀相同时间点㊁同列数据肩标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的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的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㊂下表同㊂㊀㊀Inthesamecolumn,valuesatthesametimepointwiththesameornolettersuperscriptsmean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whilewithdifferentsmalllettersuperscriptsmean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andwithdifferentcapitallettersuper⁃scriptsmeanextreme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1).Thesameasbelow.2.3㊀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㊀㊀由表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30日龄血清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15和30日龄血清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30日龄血清IgG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这2组间在其他时间点血清IgA㊁IgM和IgG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5日龄血清IL⁃1β含量显著提高(P<0.05),7日龄血清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2组在各时间点血清IL⁃1β和IL⁃6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㊂试验组和对照组7㊁15㊁30㊁60㊁90和180日龄血清IL⁃2和TNF⁃α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㊂60614期辛小月等: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表5㊀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Table5㊀Effectsofpasteurizedantibioticmilkwithβ⁃lactamonserumimmuneparametersofcalves日龄Daysofage组别Groups免疫球蛋白AIgA/(ng/mL)免疫球蛋白MIgM/(ng/mL)免疫球蛋白GIgG/(ng/mL)白细胞介素1βIL⁃1β/(ng/L)白细胞介素2IL⁃2/(ng/L)白细胞介素6IL⁃6/(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g/L)7对照Control47.95ʃ1.4697.35ʃ3.02474.62ʃ20.4239.23ʃ3.83303.71ʃ29.4514.65ʃ0.72a255.28ʃ9.61试验Experimental54.18ʃ1.0398.69ʃ2.49469.07ʃ33.3242.14ʃ4.40273.26ʃ14.2512.27ʃ0.61b216.63ʃ18.0315对照Control50.18ʃ3.9277.51ʃ4.35b450.65ʃ41.6639.40ʃ1.94b310.97ʃ14.0714.22ʃ0.89262.99ʃ9.10试验Experimental52.35ʃ2.5598.80ʃ4.07a410.03ʃ26.5049.77ʃ1.41a301.07ʃ16.1613.02ʃ0.90265.52ʃ6.3130对照Control51.20ʃ0.75b85.13ʃ1.04b452.05ʃ9.04a43.99ʃ2.68327.66ʃ9.8114.17ʃ0.87238.60ʃ15.93试验Experimental57.30ʃ2.51a100.72ʃ1.61a409.74ʃ13.53b42.06ʃ2.38293.80ʃ20.5315.86ʃ1.25235.92ʃ12.5160对照Control54.54ʃ2.8586.34ʃ4.56472.69ʃ29.8342.87ʃ2.17306.48ʃ16.1913.83ʃ0.76234.81ʃ12.12试验Experimental48.43ʃ2.1384.62ʃ5.13422.99ʃ27.4641.74ʃ3.16285.46ʃ20.4714.05ʃ0.76227.21ʃ14.0590对照Control56.66ʃ2.4594.62ʃ5.18430.98ʃ41.9446.28ʃ3.31300.74ʃ24.8813.92ʃ1.17232.47ʃ13.44试验Experimental50.69ʃ3.5097.35ʃ6.86479.67ʃ21.0144.91ʃ1.87278.44ʃ18.0313.05ʃ1.18231.19ʃ15.74180对照Control49.52ʃ5.7981.92ʃ2.05455.38ʃ10.2152.86ʃ0.26281.67ʃ41.8412.65ʃ1.24192.22ʃ9.41试验Experimental54.44ʃ7.2382.90ʃ7.82467.14ʃ34.9749.46ʃ2.89275.68ʃ32.3414.61ʃ0.57225.83ʃ17.863㊀讨㊀论3.1㊀β-内酰胺类有抗奶和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的成分比较㊀㊀β-内酰胺类药物因其广谱低廉㊁使用方便及毒性低被用作奶牛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乳房炎及子宫内膜炎的首选药物㊂本试验中,2种奶中的抗生素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巴氏杀菌未对奶中抗生素含量造成影响,与Jorgensen等[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㊂本试验中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中的乳脂率㊁乳蛋白率均达到了国际标准㊂虽然像乳蛋白等乳成分经巴氏杀菌后有一定程度损失,但这2种奶之间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与臧长江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㊂乳糖受巴氏杀菌的影响较小,其含量相对稳定并可小范围变化,这与本试验的结果相同[11]㊂朱正鹏等[12]研究表明,牛奶中的乳脂和乳糖等乳成分与牛奶中体细胞数呈负相关㊂然而,本试验中并未表现出这种负相关性㊂奶中体细胞数是评价奶牛健康的重要指标㊂当奶牛乳房受细菌侵染或是由挤奶机造成机械性损伤时,血液会分泌大量的白细胞来抵抗外来的感染并修复损伤组织,此时大量增幅的白细胞也会伴随牛奶排出体外㊂因此,奶牛乳房发生炎症时,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会迅速升高,甚至乳成分会随之发生变化㊂本试验中的β-内酰胺类有抗奶和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的体细胞数没有显著差异,且均超过1ˑ106个/mL,这符合泌乳奶牛所处的病理状态,也说明巴氏杀菌对奶中体细胞数没有影响㊂奶牛临床型及亚临床型乳房炎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13]㊂细菌在感染乳腺组织时能够吸附在上皮细胞上,从而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其特征为红肿㊁发炎和产奶量下降[14]㊂总细菌数量是牛奶中总微生物污染的指标,也是反映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㊂总细菌数量越高说明奶牛健康状况越差,牛奶的品质越差㊂本试验中,β-内酰胺类有抗奶经巴氏杀菌后,总细菌㊁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数量均极显著降低,这与李龙柱等[15]的研究结果相符㊂根据Jorgensen等[16]的研究结果,巴氏杀菌可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㊂本研究的结果也清楚地表明这一点,说明巴氏杀菌能够有效地杀灭致病菌,降低通过牛奶传播给犊牛疾病的风险,从而提高了奶的质量㊂3.2㊀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㊀㊀体重是反映犊牛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㊂Aust等[17]研究结果表明,犊牛饲喂废弃奶后,没有对犊牛的生长造成影响㊂有研究表明,饲喂巴氏杀菌有抗奶的犊牛在断奶前后的体重均高于饲喂未经巴氏杀菌有抗奶的犊牛㊂本试验中,试验组犊牛在3 60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宋健等[18]研究结果相似,说明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7061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0卷犊牛的生长㊂这可能是由于巴氏杀菌使牛奶中总细菌及有害菌数量大量减少,降低了犊牛的潜在发病率,使犊牛处于健康生长状态㊂本试验中,各时间点时犊牛的体重及60 180日龄和3 180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表明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主要影响了犊牛哺乳期的增重,或者说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可潜在提高犊牛的生长㊂㊀㊀体尺是衡量犊牛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可反映犊牛的骨骼发育情况和饲养管理水平[19-20]㊂Hill等[21]给出了部分荷斯坦犊牛的体尺数据:体高86.4 93.1cm,体斜长82.3 91.0cm㊂本试验中犊牛60日龄体高和体斜长基本处于其给定的范围内,说明2组犊牛均属于正常发育㊂另外,本试验中试验组犊牛60日龄的体高及90和180日龄的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试验组犊牛各时间点的体重和各时间段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有关㊂因此,综合体重㊁体尺来看,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的生长发育有所促进㊂3.3㊀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㊀㊀免疫功能对于任何生物体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使生物体免受细菌㊁病毒及潜在微生物的侵袭㊂体液免疫是由免疫球蛋白来实现的,一定水平的免疫球蛋白能抵抗疾病且保证犊牛的健康[22]㊂IgA在局部黏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IgM起到溶菌的作用且是新生动物消化道出现最早的免疫球蛋白,IgG含量高㊁半衰期长且是体液免疫中最主要的成分[23]㊂Daniels等[24]测定新生荷斯坦犊牛血清IgG含量为1385 2182mg/dL㊂本试验中犊牛血清IgG含量低于上述范围㊂另外,本试验中试验组犊牛30日龄血清IgG含量显著降低,这可能是因为未经巴氏杀菌的β-内酰胺类有抗奶中细菌数量高于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从而激发犊牛免疫系统产生IgG㊂在本试验中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显著提高了犊牛30日龄血清IgA含量以及15和30日龄血清IgM含量,这可能是由于对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的保存控制不得当㊁饲喂不够及时规范,未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导致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发生了再污染[25]㊂Zou等[26]指出,饲喂未处理的有抗奶给犊牛,导致犊牛血清中高含量的IgA和IgM,这与本试验结果不符㊂所以,犊牛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其变化范围较大㊂㊀㊀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免疫调节,主要起促进细胞分化增殖并产生抗体的作用㊂Kidd[27]报道,细胞因子IL⁃1β㊁IL⁃2㊁IL⁃6和TNF⁃α常用来衡量和评价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状态㊂金宁一等[28]研究表明,IL⁃6能显著提高免疫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效地发挥IL⁃6的免疫辅佐剂的作用㊂本试验中,试验组犊牛7日龄血清IL⁃6含量显著降低,根据其功能,这或许是导致试验组犊牛30日龄血清IgG含量下降的一个原因㊂另外,本试验中试验组犊牛血清IL⁃1β含量在15日龄时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说明试验组犊牛机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可能被激活,可能与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的再污染有关,同时也表明犊牛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改善㊂IL⁃2能显著增强免疫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生成,增加自然杀伤细胞和毒性T细胞数量[29],这与本试验结果不符㊂综合来看,本试验中犊牛血清免疫指标的变化时间点较为分散且没有规律性可寻,再者免疫系统本就是一个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系统㊂所以,本试验并不能说明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免疫系统是否有增强作用㊂4㊀结㊀论㊀㊀①从犊牛生长发育看,应用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饲喂犊牛会显著提高其哺乳期的平均日增重㊂㊀㊀②从血清免疫指标来看,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能够引起犊牛断奶前的免疫反应,但无法明确给出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免疫系统有增强或抑制作用的相关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㊂参考文献:[1]㊀张致平.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的进展(Ⅰ)[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0,25(2):81-86.[2]㊀SCHAERENW.FaktenzurVerfutterungvonantibi⁃otikahaltigerMilchanKalber[J].ALPForum,2006,35,1-2.[3]㊀Milcherzeugungund⁃verwendung[M].Wiesbaden,Germany:StatistischesBundesamt.2008.80614期辛小月等: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4]㊀顾佳升,张书义,韩荣伟.巴氏杀菌工艺是引领我国奶业走出困境的核心技术[J].中国奶牛,2016(8):60-65.[5]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5408.1 1999巴氏杀菌乳[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6]㊀姚新奎,车驰.巴氏杀菌乳营养价值及发展前景[J].新疆畜牧业,2010(6):10-13.[7]㊀刘根涛,卜登攀,赵连生,等.巴氏初乳对犊牛生长性能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7,44(6):1714-1719.[8]㊀韩云胜,曲永利,吴健豪,等.含β-内酰胺类药物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7,44(7):2009-2015.[9]㊀JORGENSENM,HOFFMANP,NYTESA.Efficacyofon⁃farmpasteurizedwastemilksystemsonupperMidwestdairyandcustomcalfrearingoperations[J/OL].ProfessionalAnimalScientist,2005.http://www.extension.umn.edu/agriculture/dairy/beef/on⁃farm⁃pasteurized⁃waste⁃milk⁃systems.pdf[10]㊀臧长江,王加启,杨永新,等.热处理牛乳中乳蛋白变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2,43(11):1754-1759.[11]㊀WELPERRD,FREEMANAE.Geneticparametersforyieldtraitsofholsteins,includinglactoseandso⁃maticcellscore[J].JournalofDairyScience,1992,75(5):1342-1348.[12]㊀朱正鹏,单安山,薛艳林,等.牛乳体细胞数对牛奶品质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3):47-50.[13]㊀SHARMAN,SINGHNK,BHADWALMS.Rela⁃tionshipofsomaticcellcountandmastitis:anover⁃view[J].Asian⁃AustralasianJournalofAnimalSci⁃ences,2011,24(3):429-438.[14]㊀CECILIANIF,CERONJJ,ECKERSALLPD,etal.Acutephaseproteinsinruminants[J].JournalofPro⁃teomics,2012,75(14):4207-4231.[15]㊀李龙柱,张富新,葛萍,等.巴氏杀菌对原料羊乳卫生质量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223-226.[16]㊀JORGENSENMA,HOFFMANPC,NYTESAJ.Afieldsurveyofon⁃farmmilkpasteurizationefficacy[J].ProfessionalAnimalScientist,2006,22(6):472-476.[17]㊀AUSTV,KNAPPSTEINK,KUNZHJ,etal.Feedinguntreatedandpasteurizedwastemilkandbulkmilktocalves:effectsoncalfperformance,healthstatusandantibioticresistanceoffaecalbacteria[J].JournalofAnimalPhysiology&AnimalNutrition,2013,97(6):1091-1103.[18]㊀宋健,韩盈利,周波,等.规模奶牛场哺乳犊牛饲喂巴氏消毒奶的效果观察[J].新疆畜牧业,2013(10):39-40.[19]㊀STROETDL,DÍAZJAC,STALDERKJ,etal.As⁃sociationofcalfgrowthtraitswithproductioncharac⁃teristicsindairycattle[J].JournalofDairyScience,2016,99(10):8347-8355.[20]㊀莫放.养牛生产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21]㊀HILLSR,KNOWLTONKF,DANIELSKM,etal.Effectsofmilkreplacercompositionongrowth,bodycomposition,andnutrientexcretioninpreweanedhol⁃steinheifers[J].JournalofDairyScience,2008,91(8):3145-3155.[22]㊀MCEWENSA,FEDORKA⁃CRAYPJ.Antimicrobialuseandresistanceinanimals[J].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02,34(Suppl.3):S93-S106.[23]㊀HORTONRE,VIDARSSONG.Antibodiesandtheirreceptors:differentpotentialrolesinmucosaldefense[J].FrontiersinImmunology,2013,4:200.[24]㊀DANIELSKM,HILLSR,KNOWLTONKF,etal.EffectsofmilkreplacercompositiononselectedbloodmetabolitesandhormonesinpreweanedHolsteinheif⁃ers[J].JournalofDairyScience,2008,91(7):2628-2640.[25]㊀陈庆华,王欣.冷藏温度及时间对巴氏杀菌乳品质的影响研究[J].食品科技,2009(1):84-87.[26]㊀ZOUY,WANGYJ,DENGYF,etal.Effectsoffeedinguntreated,pasteurizedandacidifiedwastemilkandbunktankmilkontheperformance,serummeta⁃bolicprofiles,immunity,andintestinaldevelopmentinHolsteincalves[J].JournalofAnimalScienceandBi⁃otechnology,2017,8(1):53.[27]㊀KIDDP.Th1/Th2balance:thehypothesis,itslimita⁃tions,andimplicationsforhealthanddisease[J].Al⁃ternativeMedicineReview,2003,8(3):223-246.[28]㊀金宁一,王宏伟,方厚华,等.中国流行株HIV⁃1gag⁃gp120与IL⁃2/IL⁃6共表达核酸疫苗质粒的构建和实验免疫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1,23(1):1-51.[29]㊀LOWENTHALJW,O NEILTE,BROADWAYM,etal.CoadministrationofIFN⁃γenhancesantibodyre⁃sponsesinchickens[J].JournalofInterferon&Cyto⁃kineResearchtheOfficialJournal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Interferon&CytokineResearch,1998,18(8):617-622.9061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0卷∗Correspondingauthor,professor,E⁃mail:Ylqu007@126.com(责任编辑㊀王智航)EffectsofPasteurizedβ⁃LactamAntibioticMilkonGrowth,DevelopmentandSerumImmuneParametersofCalvesXINXiaoyue㊀QUYongli∗㊀YUANXue㊀GAOYan㊀WANGLu㊀ZHANGShuai㊀YINShuxin(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HeilongjiangBayiAgriculturalUniversity,Daqing163319,China)Abstract:Thisstudywasperformed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feedingpasteurizedβ⁃lactamantibioticmilkongrowth,developmentandserumimmuneparametersofcalves.Eighteenhealthy3⁃day⁃oldHolsteinmalecalveswithsimilarbodyweightwasrandomlydividedinto2groupswith9calvespergroup.Calvesincontrolgroupwerefedβ⁃lactamantibioticmilk,andthoseinexperimentalgroupwerefedpasteurizedβ⁃lactamantibioticmilk.Thepasteurizationconditionwasasfollows:milkwasheatedat63to65ħfor30min.Calveswereweanedat60daysofage,andtheexperimentperiodwas180days.Theresultswereasfollows:1)comparedwithβ⁃lactamantibioticmilk,thecountsoftotalbacteria,EscherichiacoliandSalmonellainpasteurizedβ⁃lactamantibioticmilk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P<0.01);2)comparedwithcontrolgroup,averagedailygainofcalvesduring3to60daysofageofexperimental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P<0.05);3)com⁃paredwithcontrolgroup,serumimmunoglobulinA(IgA)contentat30daysofage,andserumimmunoglob⁃ulinM(IgM)contentat15and30daysofagewassignificantlylower(P<0.05),serumimmunoglobulinG(IgG)contentat30daysofagewassignificantlydecreased(P<0.05),seruminterleukin1β(IL⁃1β)contentat15daysofagewassignificantlyincreased(P<0.05),andseruminterleukin6(IL⁃6)contentat7daysofagewassignificantlydecreased(P<0.05).Theresultsprovethatthefeedingofpasteurizedβ⁃lactamantibioticmilkcanimprovegrowthanddevelopmentoflactatingcalves,andhaseffectsonimmunesystem,however,theconclusionsofpromotionorinhibitioncannotbemade.[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2018,30(4):1603⁃1610]Keywords:Holsteinmalecalve;antibioticmilk;pasteurisation;growthanddevelopment;serumimmunepa⁃rameter0161。
畜禽免疫接种中出现得问题在畜禽饲养和经营过程中,免疫接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免疫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种疫病,保障家禽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在免疫接种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诱发一定的风险和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畜禽免疫接种中出现的问题。
一、接种剂次不足在免疫接种中,接种剂次不足是一个很容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例如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接种人员不能按规定时间和剂次对家禽或畜牧兽进行接种。
这会导致免疫抗体不能给予充分的保护,使得家禽或畜牧兽容易感染疫病,甚至危及安全。
二、接种时机不当在进行免疫接种时,应该在治疗期结束后进行。
如果在治疗期内或接种前进行接种,可能会导致相互干扰或影响疾病的恢复和预防。
严重的话,可能会引起免疫反应不理想,或者削弱接种效果。
三、接种剂量错误接种剂量的不正确给动物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剂量选择应基于肉畜或家禽的体重,根据使用说明进行严格控制。
如果接种量不足,接种效果会降低,如果接种过量,动物的身体健康会受到损伤,后果都非常严重。
四、接种过度虽然接种是保护家禽和畜牧兽健康的重要手段,但是过度接种或者接种不当也会给动物带来一些负面效果。
例如,如果家禽或畜牧兽接种过度,体内免疫抗体的水平可能会太高,这会降低它们在生产时的免疫力,因此出现各种疾病的风险依然存在。
五、药物不当使用在畜禽养殖中,有时还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如果不按规定的用量、用途、用法使用药物,或者使用过期、变质的药物,会导致家禽、畜牧兽生命健康的极大威胁。
严重的可能导致畜禽禽死兽殇。
六、免疫抗体异常在家禽、畜牧兽进行免疫接种的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营养不良、环境污染、抗体遗传等因素会导致接种后的免疫抗体出现异常。
这种异常会导致免疫反应不正常,甚至免疫抗体被破坏。
此时,免疫接种的意义就被削弱甚至失去。
综上所述,畜禽免疫接种是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但是,在进行免疫接种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1.接种剂量一定剂量范围内,免疫力产生和接种剂量成正比,即:疫苗接种剂量越大,产生的免疫应答越强,免疫效果越好。
但接种剂量不能任意增减,应按生物制品规定进行。
剂量过大过小均可造成免疫耐受性,影响免疫效果,剂量过大还容易出现接种反应。
2.接种次数活疫苗在体内得到繁殖,产生较好免疫效果,故活疫苗一般接种一次。
死疫苗、灭活疫苗及类毒素注人人体后不能繁殖,且反应迅速、消失快,如不进行多次注射,常常达不到免疫效果。
需强化l~2次才能产生较好免疫力。
3.接种间隔时间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间的间隔。
前者的时间长短根据预防接种制剂的性质、产生免疫反应的快慢、注射后机体吸收快慢而定。
我国目前规定:不加吸附的疫苗,最低限度间隔7~10天注射一次;类毒素或吸附制剂,间隔4~8周。
若免疫计划安排有困难,应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缩短间隔时间可能影响免疫效果。
加强免疫间隔需根据体内抗体消失的快慢而定。
按时进行加强免疫,能很快提高体内抗体水平,增强免疫效果。
4.免疫途径每种生物制品均有最适宜的途径。
如小儿麻痹糖丸口服效果最好、最方便,麻疹疫苗、白百破二联疫苗则以皮下注射效果最好。
应根据疫苗的免疫机理,选择最适宜的接种途径。
5.年龄新生儿期开始合成抗体,可成功接种卡介苗。
母体特异性IgG一般持续到生后6个月,故8个月后才需接种麻疹疫苗,否则干扰抗体形成,影响免疫效果。
6.冷链系统管理疫苗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方法制成。
大部分为是蛋白质,或由脂类、多糖和蛋白质合成复合物,有的还是活微生物,一般均怕热、怕光,需要冷藏。
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在适当的冷藏条件下进行,需要的多环节链式贮存、运输设备称为冷链。
冷链设备的短缺或管理不善会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效果,甚至因此出现接种反应。
疫苗效价的影响因数免疫是给动物注射疫苗,使动物获得特异性抵抗力的技术常规措施,以达到增强猪体免疫力,抵抗疾病的目的。
然而,免疫受疫苗、动物体质、病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免疫失败的原因导致动物发病的事例经常发生。
下面笔者就影响免疫效果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免疫存在的问题(一)疫苗本身质量问题比如,疫苗含毒量不符合要求,免疫效价低、佐剂不佳、疫苗纯度不高以及活苗中病毒发生失活等原因均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二)疫苗在运输、保存和使用操作中方法不当疫苗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如果长时间在强光和高温环境下,就会失效。
在使用过程中,稀释后长时间不注射;一些疫苗没有使用专用稀释剂;由于接种人员及接种用具消毒不严带入其他病原微生物;免疫剂量和注射时间不准确等等都可能成为免疫失败的原因。
(三)疫苗使用上的问题1.使用稀释液不当。
未加疫苗保护剂,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或在稀释液中直接加入全脂奶粉,而如新城疫、传支、喉气管炎等亲脂性病毒主要存在于表面的脂肪层中,致使先饮水的鸡饮进超量病毒,后饮水的鸡病毒剂量不够,而且有包膜的病毒可迅速被脂溶液破坏,严重影响免疫的一致性。
2.稀释浓度不当。
有些人为了补偿疫苗接种过程中的损耗,有意加大稀释液的用量;有时操作后期发现已稀释的疫苗不够用,随意加水增量;也有人为了降低防疫成本而任意减少免疫剂量,致使疫苗剂量不足,降低对抗原的应答功能,不能产生良好的抗体水平。
疫苗浓度过高的情况也偶有发生;有人认为增加剂量可以提高免疫水平,因而盲目超量应用,引起免疫麻痹,降低或丧失对抗原的应答功能,影响免疫效果,甚至超量应用引起发病。
生产中因盲目加大疫苗剂量而发病的时有发生。
而适当加量可提高免疫效果,如饮水免疫时,只有疫苗进入鼻孔与咽部,接触上呼吸道粘膜才能引起免疫反应,而进入鸡腺胃的很快失效,故饮水免疫时就需要加量,但剂量大小要由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3.疫苗稀释后,接种间隔时间太长。
张廷青GEA奶牛场咨询顾问陈鸣雷奥氏集团技术支持一、为什么要讨论这一主题?众所周知,哺乳犊牛被动免疫系统的顺利建立主要依赖出生后及时给予充足合格初乳;而自身免疫系统如何成熟过程和机理则比较复杂。
好在于娜曾在2011年11月荷斯坦杂志发表相关译文给予详尽说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重温那篇译文。
那么,今日为何又旧话重提呢?请读QQ奶牛群某些奶牛场高层管理人员(行业专家、大型奶牛养殖集团兽医部门领导、场长等)的以下论述:问题1:我现负责育成牛场,犊牛断奶后转群,防疫效果不好,转群风险会很大,到底多大日龄开始免疫会好些?犊牛到底多大可以产生免疫抗体,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也不要紧。
如果能产生免疫力,也会有保护作用,我想总比受到毒株攻击不产生免疫力要好啊。
答复问题1:如果受到母源抗体干扰的话,犊牛就没有必要进行口蹄疫免疫了,因为免疫抗原进入机体后就被母源抗体中和了。
犊牛4月龄就可以进行免疫注射了,应在转群前一周进行,不要转群和免疫注射同时进行,一定要减少应激。
问题2:我们这儿2.5~3月龄就要转群,所以来不及免疫就有可能发病,如果不进行早期免疫,经常转牛,存在批批发病的风险,不知如何是好?如果6周龄首免,9周龄加强。
11周龄转群是否可行?答复问题2:可以,建议尽量在转群前免疫。
问题3:事实上哺乳犊牛发病率并不低,到底母源抗体能起多大保护作用和保护多长时间还真不好说?犊牛哺乳期间进行疫苗免疫是否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而导致免疫应答受阻?答复问题3:40日龄母源抗体水平与60日龄没有多大差距,我检测过,免疫注射后产生抗体效果还不错。
一般建议6月龄内不检测抗体。
以前做过,4月龄后母源抗体水平下降。
关于犊牛母源抗体以及口蹄疫免疫后抗体检测问题,确实出现理论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原因众说纷纭,但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据结果是:(1)哺乳犊牛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无法检测出抗体。
(2)断奶(60日龄)时首免后30天检测也无法检出。
(3)90日龄强免后继续检测,抗体上升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