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路线图敲定 未来十年中央投千亿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装备制造与教育第三十四卷二O 二O 年第四期︵总第一百二十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10月2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行业1000余名专家历时一年半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2.0)在上海发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就技术路线图2.0的编制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发布。
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研究确认了全球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客观评估了技术路线图1.0发布以来的技术进展和短板弱项,深入分析了新时代赋予汽车产业的新使命、新需求,进一步深化描绘了汽车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核心环节安全可控、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新型产业生态构建完成、汽车强国战略目标全面实现的产业发展愿景,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即: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左右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至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国际领先,产品大规模应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协同高效、安全可控的产业链;建立汽车智慧出行体系,形成汽车、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态;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成熟,具备引领全球的原始创新能力。
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强调了纯电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至203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过50%,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节能汽车全面实现混合动力化,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
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明确了构建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和新型产业生态,提出到2035年,各类网联式自动驾驶车辆广泛运行于中国广大地区,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技术路线图2.0延续了“总体技术路线图+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框架,并将“1+7”的研究布局深化拓展至“1+9”,形成了“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的“1+9”研究布局。
本报告由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编制谨请参阅尾页的重要声明【川财研究】钢铁行业周报:钢铁产能置换新规发布国内外 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喜人,2020融资总额破千亿证券研究报告所属部门 । 行业公司部报告类别 । 行业周报所属行业 । 制造/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报告时间 । 2021/01/09分析师 黄博 证书编号:S1100519090001 **************** 张天楠 证书编号:S1100520070001 *********************川财研究所 北京 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8号中海国际中心15楼,100034 上海 陆家嘴环路1000号恒生大厦11楼,200120 深圳 福田区福华一路6号免税商务大厦32层,518000 成都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大道177号中海国际中心B 座17楼,610041——新能源汽车行业周报(20210109)❖ 周报观点: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喜人,2020融资总额破千亿 新能源汽车:据各公司已披露的产销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12月销量喜人。
比亚迪1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56332辆,同比增长220.18%;蔚来12月单车交付7007台,首破7000;理想12月交付6162台理想ONE ,同比增长529.6%;小鹏12月交付2588台,全年交付2.25万辆,同比增长33.3%。
据公安部统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00万辆。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下半年分化明显,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导致的产销量大幅下滑在下半年政策利好、领头企业拉动以及国内外新能源市场共振、电动化趋势加速下持续收窄,2020年新能源市场融资总额近十年来首次突破千亿也反映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普遍看好,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处于发展的风口,预期2021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建议关注: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国轩高科等优质电池厂商,以及德方纳米、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恩捷股份、璞泰来、杉杉股份、新宙邦、天赐材料等关键材料环节企业。
中国推动能源革命的动因、实践进展与未来取向目录一、内容概要 (2)1. 能源革命的重要性 (3)2. 中国能源革命的背景 (4)二、中国推动能源革命的动因 (4)1. 经济发展需求 (5)2. 环境保护要求 (7)3. 国际竞争压力 (8)4. 科技创新驱动 (9)三、中国能源革命的实施进展 (10)1. 清洁能源发展 (12)2. 传统能源清洁化改造 (13)3.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14)4. 能源效率提升 (15)5. 新能源汽车推广 (17)四、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取向 (18)1. 低碳化转型 (19)2. 分布式能源发展 (21)3. 智能能源系统 (22)4. 能源国际合作 (23)五、结论 (24)1. 能源革命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25)2.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7)一、内容概要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中国推动能源革命的动因、实践进展及未来取向,以期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能源革命动因方面,文档分析了中国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问题的严峻性以及全球能源格局的重塑。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
在实践进展方面,文档详细介绍了中国在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成就。
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等。
在未来的取向方面,文档提出了中国能源革命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包括继续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完善能源治理体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等。
中国推动能源革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能源革命的动因、实践进展及未来取向,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为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能源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简介近年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影响着地球的健康及人类的生活。
各国政府纷纷提出减排与节能的措施,加快发展新能源技术。
汽车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也需要节约能源,减低排放。
因此,到了今天,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面向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电池、燃料电池等较为环保的动力源,具有减少燃料消耗量、降低排放更干净、静音更舒适等优点。
在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各国都纷纷制定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来指导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国政府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从2014年的76,000辆提高到50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比例达到20%左右。
从技术路线上看,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车共同发展;•借鉴国外技术模式,推进产业化;•强化电池、电驱动、充电设施等核心技术的攻关。
美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也十分清晰,其中重点是加速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的商用化进程,提高动力电池运用技术,优化电网与充电设备结构,建设氢气供应设施等。
其中,加速商用化的措施包括:•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并修订交通政策规划,强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加强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开发;•通过增加补贴等市场手段,减轻消费者购买新车的成本;•为推广针对民用、公共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建立专业的车辆维修与服务人员队伍。
欧洲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欧洲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鼓励与发展方面,也制定了类似于中国、美国的具体技术路线。
在欧盟2020宏观经济增长策略中,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举措主要包括:•提高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工业研究和创新的投资,并扶持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动力电池性能与安全,并逐渐将这种电池材料循环利用率提高到至少50%;•安装新的充电设备,并确保这些设备满足普通电动汽车和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充电需求;•推动国际标准并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业路线图敲定未来十年中央投千亿
日前,《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经过数月的进一步调研和论证,由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参与制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最终改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并已上报国务院。
根据《规划》,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两轮驱动,未来十年产业核心技术投资将达千亿元。
“汽车行业的预期是,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从2009年的6280多万辆跃升到2020年的2亿辆,未来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交通压力等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助于解决矛盾。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
据透露《规划》的目标包括两大块,一是2015年前,将大力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的发展。
在电机、电池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力争形成3至5家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产业集中度超过60%。
到2015年(《规划》中的中期目标),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2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2元/瓦时;到2020年,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1.5元/瓦时。
二是实现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力争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以上。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范围是,传统燃料的节能环保型汽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及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汽车。
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要达到500万辆,其中,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
据了解,2010年8月,《规划》起草工作便完成了征求意见。
按照计划,在对《规划》做进一步完善后,本应在2010年年底前正式出台,但目前《规划》仍然在国务院的审批之中。
据有关人士透露,《规划》推迟出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前一阶段各方面对新能源的准确路线以及相关标准和措施无法看清和统一意见。
目前已上报的《规划》稿对行业内的主要争议进行梳理,并包容、统一了有关方面的合理意见。
“新能源的发展规划是一个动态的方案,是随着国内新能源本身的技术进展以及市场动态不断调整的一个政策。
目前已得到《规划》协调和包容的争议主要有三方面。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一位专家表示。
首先《规划》明确界定了发展范围。
前一阶段,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范围,行业内有两大阵营“电动车派”认为,经过国家863计划电动车专项十年的研发,国内汽车工业在电动车领域已和国际汽车工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应主力发展纯电动汽车。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仅就纯电动汽车而言,没有一个国家实现了产业化。
即使在相对成熟的日本,也明确地将2010年至2015年定义为起步阶段,在这场马拉松长跑中,我们巨大的市场和成本优势将成为赢取胜利的战术武器。
”
而“混合动力派”则认为,基于成本和技术成熟度,在传统动力汽车向终极目标燃料电池车实现的过程中,混合动力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最终,混合动力被看作一项节能技术,而原《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也最终变身为现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
“我们现在的提法是,混合动力是一种节能技术。
在现阶段,节能减排是最为现实的目标。
”中汽协有关专家解释说。
其二,对关键技术的争议进行了最后的界定。
据了解,去年底,工信部组织专家对6
项与电动汽车有关的标准进行讨论,涉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分类、超级电容、电动车充电接口以及动力电池产品规格等内容。
“充电接口标准和动力电池产品规格尺寸很难统一。
其背后,隐现的则是利益之争。
目前已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统一的意见。
虽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有进一步的协调和完善。
”一位参加起草的专家告诉记者。
最后,《规划》对备受争议的小型低速电动车网开一面,规定“选择2至3个典型城市,组织开展小型低速纯电动汽车示范运行”。
同时,又明确了要发展电动车驱动电池核心技术,并力争位居国际前列。
业内人士表示,小型低速电动车的电驱动系统和高速电动车相差甚远。
单从技术角度,这样的条文恐会让部分动力电池研发生产企业感到困惑“在《规划》中关于低速电动车的示范运行只是我个人的建议,不是政府部门的意志。
”一位参与《规划》起草的业内专家表示,虽然业界目前对低速电动车争议颇多,不妨先给予一定的试验空间。
“发展新能源汽车应建立足够资金额度的国家节能、新能源汽车的专项资金,资金总额达到千亿数量级。
”中汽协助理秘书长叶盛基表示“如果到2015年,…十二五‟期末,国家针对汽车投入两万亿元,有关节能新能源汽车投入额至少在10%以上。
”
《规划》明确,2011到2020年的十年间,中央财政投入1000亿元,其中,500亿元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公共平台等联合开发机制;30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200亿元用于推广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
另外100亿元用于扶持核心汽车零部件业发展;50亿元用于试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规划》还从财政税收、搭建技术平台等多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产业支持措施。
未来10年,税收政策给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以很大优惠。
比如,免征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和消费税。
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整车企业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将享受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