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焦虑与应对对于许多英语学习者来说,语言焦虑是一个普遍存在但常被忽视的问题。
当面对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各项任务时,内心的紧张、不安甚至恐惧可能会悄然袭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进程。
语言焦虑究竟为何产生呢?首先,对于大多数学习者而言,英语并非母语,缺乏自然的语言环境是一大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没有像使用母语那样频繁且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使得在真正需要用英语表达时,感到生疏和不确定。
其次,对英语语法规则、词汇量的担忧也是焦虑的来源之一。
担心犯错、害怕被嘲笑或批评,这种心理负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再者,考试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无论是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各种英语等级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常常给学习者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引发焦虑。
语言焦虑给英语学习者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学习过程中,焦虑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者会过度关注自己的表现和可能出现的错误,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内容中。
这不仅影响对新知识的吸收,还会降低学习效率。
在口语表达方面,焦虑会使学习者变得紧张结巴,甚至大脑空白,原本熟悉的单词和句子也难以流畅地说出来。
而在听力理解时,过度的焦虑可能会干扰对语音、语调以及关键信息的捕捉,导致理解困难。
阅读和写作同样会受到影响。
焦虑可能导致阅读速度减慢,难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在写作时,则可能出现思路阻塞,语法错误增多等问题。
那么,面对语言焦虑,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认识到犯错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部分,每个人都会犯错,不必过分苛求自己。
同时,要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取得高分,更是为了能够有效地交流和获取知识。
其次,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可以参加英语角、与外教交流、观看英语电影或剧集等,让自己逐渐适应英语的语言环境,减少生疏感。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可行的目标,逐步提高英语水平。
避免目标过高,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压力。
英语学习中五种常见的焦虑及应对建议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焦虑。
这些焦虑可能来自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环境不利等等。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见的焦虑,并提供相应的应对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英语学习中的困惑。
一、听力焦虑很多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感到困惑和焦虑。
他们可能觉得听不懂外国人说话,听力成绩不理想,或者在听力考试中总是无法做到准确无误地听出每个单词。
针对这种焦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策略:1. 多听多练:通过多听英语材料,如英语电影、英语歌曲、英语新闻等,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听力练习,如听写、听力填空等。
2. 分段训练:将一段较长的英语材料分成若干小段进行训练,逐渐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
3. 注意细节:在听力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和重要信息,不要被一些细节所困扰。
很多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感到焦虑,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足,无法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针对这种焦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策略:1. 多说多练:通过多与他人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参加英语角、找外教进行口语练习等。
2. 模仿学习:可以模仿一些标准的英语口音和表达方式,通过模仿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3. 多积累词汇和句型:通过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常用句型,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阅读焦虑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感到困惑和焦虑。
他们可能觉得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或者在阅读考试中总是无法做到准确无误地理解每个句子。
针对这种焦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策略:1. 多读多练:通过多读英语材料,如英语文章、英语小说等,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阅读练习,如阅读理解题等。
2. 划重点: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划重点,抓住关键词和重要信息。
3. 扩大词汇量:通过积累更多的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感到焦虑,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写作能力不足,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浅析外语语言学习焦虑与大学英语教学摘要:语言学习焦虑现象在很多语言学科学习中普遍存在。
本文分析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帮助英语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语言学习焦虑大学英语教学成因解决对策一、引言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发现一些一反常态、焦躁不安、神情呆滞、不敢与教师目光交流的学生,他们的表现或是低头,或是心不在焉,或是行为完全与课堂无关,等等。
这些消极的学习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语言学习焦虑的行为表现。
这种语言焦虑对学习有负面影响,所以探讨其成因和对策对减轻学生的语言焦虑从而增强外语学习的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
二、外语语言焦虑的成因焦虑,是指人预感到不良的后果而产生的恐惧而又有所期待的负面情感。
而外语语言焦虑(forein lanuae anxiety)不同于一般焦虑,它指的是学习者需要用目标语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李炯英,2004:46);“一种由外语学习过程的独特性而引起的与课堂外语学习有关的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情结”(horwitz horwitz&cope,1986:128)。
horwitz认为美国大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的焦虑与其学习成绩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大约为0.5。
spielberer (1996)研究表明,20%以上的学生因为典型的焦虑导致学习失败逼迫中途辍学,而在低焦虑的学生中,因学习失败而辍学者只有6%。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原因有多个方面,可能是学生个体性格特征,也可能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亦或可能是文化和认识上的差异,等等。
1.学生性格的内外向与焦虑程度的高低有关系。
外向性格者往往表现为活泼大方、善于交际、情感外露、适应力强、不介意别人的评价等,而内向性格者则表现为遇事沉稳、言行谨慎,但反应稍显缓慢、适应能力不够强、比较在乎别人的评价等。
外语学习作为一门语言交流类的学科,需要学习者大胆实践、善于表现、有极高的容忍度并且不怕犯错,能做到不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老师们经常说到的“胆大‘脸皮厚’”的学习方法。
英语学习焦虑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国际语言,它被广泛使用于商务、科技、文化和学术交流等领域。
英语的学习成为了许多人的必修课程。
许多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会遇到焦虑的问题。
英语学习焦虑不仅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语学习焦虑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英语学习焦虑的成因1.学习压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
学校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同时还需要进行听、说、读、写各项训练。
这些要求使得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从而导致焦虑情绪产生。
2.自身能力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学校或考试的要求。
他们担心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足以应对考试或实际应用场景,因此产生焦虑情绪。
3.语言环境在中国,学生很难接触到纯正的英语环境,这使得学生感到自己无法真正融入英语的学习和应用。
缺乏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到语言的魅力,从而增加了对英语学习的焦虑。
4.教学方式有些教师过于严厉或者过于宽松,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严厉的教师让学生感到害怕和紧张,宽松的教师则让学生觉得没有学习的压力。
这些都会导致学习者产生焦虑情绪。
1.多维度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的学习方法,比如多媒体教学、口语练习、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接触英语,提高学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减少焦虑情绪。
2.加强自信心学生需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握好英语。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学不好。
学习者需要告诉自己:“我有能力学好英语”,并且通过不断的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
3.创造语言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参加外语培训等方式,创造更多的英语学习和交流机会。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分阶段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以将学习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的小目标,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后,都可以感到一定的成就感。
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焦虑与应对策略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许多人都会经历一种困扰——语言焦虑。
这种焦虑情绪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阻碍着学习者前进的步伐,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那么,什么是英语学习中的语言焦虑?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语言焦虑,简单来说,就是在学习或使用英语时产生的紧张、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
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这种焦虑可能在听说读写的任何一个环节中出现。
比如,在口语交流中,害怕犯错、担心发音不标准而被嘲笑;在阅读复杂的英文文章时,因为理解困难而感到焦虑;在写作时,对语法错误的担忧以及对自己表达能力的不自信等。
造成英语学习语言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个人的性格特点起着重要作用。
性格内向、害羞的人往往更容易在面对他人时感到紧张和焦虑。
其次,学习环境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例如,在竞争激烈的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因为担心成绩不如他人而产生焦虑。
再者,过往的学习经历也会有影响。
如果曾经在英语学习中遭遇过挫折或批评,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导致后续学习时产生焦虑。
语言焦虑给英语学习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
它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学习者总是处于焦虑状态时,他们可能会逃避学习任务,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或练习。
同时,焦虑会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在紧张的情绪下,难以集中精力理解和记忆知识,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此外,长期的语言焦虑还可能损害学习者的自信心,使其对自己的英语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
为了克服英语学习中的语言焦虑,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策略。
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者要相信自己能够学好英语,要认识到犯错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要过分苛求完美。
给自己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逐步实现,每一次的小进步都能增强自信心。
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也能有所帮助。
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宽松、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减少批评和指责。
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支持和鼓励,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进步。
语言焦虑对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
本文探讨了语言焦虑的定义,介绍了影响语言焦虑的相关因素,并且提出了减轻学生英语语言焦虑的可行性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焦虑焦虑情绪大学生口语1 引言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许多大学生之所以英语口语薄弱,并不是智商低或学习不努力,而是因为情感因素制约着其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
外语学习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年龄因素,其中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忽视,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而语言焦虑就属于情感状态的一种。
因此,深入研究语言焦虑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对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及提高教学效果是相当必要的。
2 语言焦虑的定义和影响语言焦虑是一种特殊的焦虑现象。
国内外很多研究者都对语言焦虑给出了定义。
Gardner and MacIntyne(1993)指出语言焦虑就是学习者需要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和不安心理。
根据Horwitz 等定义,外语学习中的语言焦虑是“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的心理活动”。
焦虑感与外语口语表达的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
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焦虑感干扰大学生作正常、连贯的语言表达。
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学生即使对问题作了充分准备,一旦站起来,在班上同学的注视下用英语表达时,却总是会“吞吞吐吐”,语言模糊不清。
紧张感导致他们口语语音的不准确,甚至变调。
其次,焦虑感影响大学生的“可理解输入”及短时组织语言的能力。
第三,焦虑感容易威胁到学生的“语言自我”,从而对课堂口语训练产生抑制情绪。
我们注意到,课堂焦虑感对学生最消极的影响便是它直接引发学生抑制情绪的产生,弱化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体能动性,导致最终的逃避行为。
如何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绪英语学习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尤其是对于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来说,面对陌生的语言和文化,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然而,焦虑情绪会影响学习效果和积极性,因此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习者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绪。
一、了解焦虑的原因首先,了解焦虑的原因是克服焦虑情绪的第一步。
焦虑情绪可能源于对自己英语水平的不自信,担心犯错或被他人嘲笑。
也可能是对学习进度的不满意,觉得自己进展太慢。
了解焦虑的原因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是克服焦虑情绪的关键。
学习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时间安排,设定具体、可量化的学习目标。
例如,每天学习30分钟,掌握5个新单词,或者每周完成一篇英语作文等。
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习者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并逐步提高英语水平。
三、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步骤。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每天、每周或每月的学习计划。
在学习计划中,可以包括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方法等。
制定学习计划有助于学习者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
四、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是克服焦虑情绪的重要途径。
学习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教材、课程或者学习网站等。
此外,还可以参加英语角、英语俱乐部或者找一个语言交换伙伴,与他人一起学习和练习英语。
通过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克服焦虑情绪的重要方法。
学习者应该养成每天坚持学习的习惯,不断积累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
此外,还应该多听、多读、多写、多说,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者可以逐渐提高英语水平,增强自信心,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
六、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是克服焦虑情绪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与应对策略摘要: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多个角度,挖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从语言能力、自我评价和社会压力、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环境和教师角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时,提供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帮助大学生有效地管理和缓解英语学习焦虑,以实现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关键词:英语学习;大学英语;学习焦虑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大学教育中,英语学习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学生的学术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许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面临焦虑情绪,这对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英语学习焦虑指的是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包括对英语学习的担忧、紧张、恐惧和自我怀疑等。
这种焦虑情绪可能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从而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英语学习焦虑的特征表现为情感层面和认知层面的症状。
情感层面上,学生可能感到紧张、焦虑、担心犯错误或被他人评价。
在认知层面上,学生可能对自己的英语能力产生怀疑,担心无法达到期望的水平,对学习成绩和评价结果过度关注,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期待。
大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原因:(一)语言能力不足语言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一个主要原因。
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英语的学习可能存在不足,无法达到大学水平所要求的语言能力。
这种语言能力不足会让他们在课堂上难以理解教学内容,无法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增加焦虑情绪。
同时,担心自己的语言能力不足可能导致大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和不自信情绪。
(二)自我评价和社会压力自我评价和社会压力也是导致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之一。
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语言焦虑是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流利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无法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对大学英语课堂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为改变这一情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分析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以及有的放矢地探讨解决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语言焦虑原因策略大学英语教学中体现的语言焦虑,是指学生在综合运用英语时会感到紧张、心跳加速,对大声说英语感到恐惧,经常说不出完整的句子,甚至忘记已经学会的内容。
产生这种现象的症状,也可称为语言焦虑症。
事实上,我们可以辩证地看待语言焦虑。
它一方面,使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自己时手足无措;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增加其学习英语的动力。
作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国内外很多学者也对之很重视,也做了很多的研究。
结果表明,这种现象在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也与学生的成绩息息相关。
我们通过对学生的现状调查,了解到学生如果感到无法达到目标或感到与他人的巨大差异,而且还无法克服这种困难,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会心烦气躁、心灰意冷,对英语的兴趣大大降低,甚至不愿意参与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不愿意进行任何的英语交流。
大学英语课堂不是教师单纯地进行教授的过程,语言需要交流,课堂需要互动。
如果教师仅依靠一小部分学生来进行教学,那么这个课堂也就没有了生气,价值很低。
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焦虑这一现象,度过这一难关,为其语言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爱学、乐学才能主动地掌握语言知识,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在了解了语言焦虑现象对大学英语的影响之后,我们将结合学生的现状及心理特点,分析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
首先,多年学习英语的习惯和惯性思维,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认知过程和思维上存在误解。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调查时,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问及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进行评价时,大多数的学生会给出“不好”这样的答案。
究其原因,大多与其认知和思维有关。
学生在学习英语之时,仅注重吸纳,如背生词、句子,却不会将之输出,即能够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不是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
这些都直接导致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会表现出张不开口,一开口就紧张的状态。
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恐惧,淹没自信,将任务和问题的难度扩大化,不断增加焦虑程度。
其次,对于大学英语课堂的不适应以及对于周围同学状况的错误评估,会产生焦虑。
大学英语课堂不再是语法、词汇、做题的天下,它要求学生参与课堂,
不是单纯的发言,而是真正地综合运用语言。
很多学生对于这一改变的适应过程较慢,或者根本不适应,认为这不是学习英语。
这种现状导致学生的焦虑程度不断增加。
而有些学生或因为适应能力强,或因为很好地转变了认知,能够很好地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这样使得一些原本水平相近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学生明确地表示出熟悉环境的消失以及周围同学良好的英语水平也是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
最后,学生固有的性格以及应激事件也是学生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
学生在谈及自己的性格与大学英语课堂的关系时,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内向性格和自信心不足。
这种气质型焦虑,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勇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在心理上给自己造成过大压力,产生较高的语言焦虑。
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竞争心理,即希望自己在综合运用语言方面有良好表现。
而一旦事实与愿望不相符时,就会有不安感,就会产生语言焦虑。
这两类性格在遇到应激事件时,会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或者盲目、冲动。
这都是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即语言焦虑状态。
除了在课堂上的表现之外,我们也了解到学生的语言焦虑还体现在对于考试的恐惧、对于英语思维的恐惧、开口表达自己的恐惧等诸多方面。
大学英语课堂不是让学生产生语言焦虑的课堂,而是在了解学生、弄清楚原因之后,帮助学生降低焦虑至合理程度的课堂。
针对以上的这些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言焦虑现象。
首先,改变已有认知,明确英语的交流作用。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英语也不例外。
它不是考试,不是我们死记硬背的对象。
我们要让学生清楚英语是用于交流的,是用来说话的。
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问题来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只要学生能够开始用英语表达自己,这种交流焦虑就不复存在。
加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基本功训练,让弱项转化为强项,消除语言心理焦虑。
积极向上、在难题面前不退缩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消除语言焦虑的条件,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恐惧老师,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上也不会恐惧英语语言。
其次,明确大学英语课堂的性质和任务,营造宽松课堂气氛,化焦虑为动力。
大学英语课堂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扩大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知识面的。
我们注重多方面的知识传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美感。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乐于沟通、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享受英语课堂、取得成功感,可以逐渐消除语言焦虑状况。
最后,建立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教师帮助学生应对应激事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给予学生良好的导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具体内容,维护好学生的心理。
我们可以从简到繁,在布置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逐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拥有良好的自信心,是我们克服心理焦虑的关键,它能够帮助学生甩掉心虚、胆小的心理状态。
在出现新问题、新任务时,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学生指导,明确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步骤,消除茫然感,消除不知所措。
同时,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适当激励学生,给予学生中肯、客观的评价。
以欣赏的眼光提出问题,
对于学生的错误要抱有宽容的态度,以能够为学生接纳的方式来指导学生,从而消除语言焦虑心理。
总之,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营造激励模式,要采取有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消除语言焦虑,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2).
\[2\]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和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02).
\[3\]Horwitz,E.K.,Horwitz,M.B.,and Cope,J.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