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4课《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4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易懂的旋律展现了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
歌曲共两句,旋律重复出现,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新疆的音乐特色,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可能对新疆的音乐特色和民族文化感兴趣,但同时可能对一些音乐符号和节奏有一定的难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唱准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2.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新疆的音乐特色和民族文化。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4.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和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2.对新疆音乐特色和民族文化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分组演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让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料,包括新疆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相关图片、视频等。
3.准备手鼓等乐器,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疆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相关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和优美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旋律和节奏。
可以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音乐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
教案:打起手鼓唱起歌
目标:通过打手鼓唱歌,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力和节奏感。
材料:
1. 手鼓
2. 儿童歌曲CD或音乐设备
步骤:
1. 引入活动:与孩子们打招呼,并介绍今天要进行的音乐活动。
解释手鼓的使用方法和打击技巧。
2. 音乐欣赏:播放一段欢快的儿童歌曲。
让孩子们跟着节奏一起拍手鼓,感受音乐的节奏。
3. 教唱歌曲:选择一首简单易唱的儿童歌曲,如《小星星》或《小毛驴》。
先带领孩子们跟着CD或音乐设备的节奏哼唱歌曲,然后再带领孩子们教唱歌词。
4. 练习打击手鼓:让孩子们拿起手鼓,并按照歌曲的节奏打击手鼓。
可以先给孩子们示范一下,然后让他们自己尝试。
5. 打鼓合奏:让孩子们站在圈子里,带领他们一起打鼓伴奏唱歌。
教导他们要注意与其他孩子的配合,保持整齐的节奏。
6. 创编:以故事、游戏或其他音乐活动的方式,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一段简短的鼓曲或歌曲。
7. 结束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合唱一首欢快的歌曲,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歌曲。
表扬孩子们的参与和表现,并告诉他们下次再见。
注意事项:
- 在活动过程中保持秩序,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要求。
- 调整节奏和音量,以使孩子们能够适应和参与活动。
《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新疆音乐的热情、欢快。
2. 学会用手鼓伴奏演唱新疆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我国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2. 手鼓的基本节奏和演奏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能用手鼓为歌曲伴奏。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手鼓的演奏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乐谱、手鼓2. 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手鼓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新疆音乐,让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歌曲学习:a.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b. 分组进行歌曲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歌唱能力。
3. 手鼓学习:a. 教师介绍手鼓的基本节奏和演奏技巧。
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手鼓节奏,体会手鼓的音乐表现力。
c. 学生分组进行手鼓演奏,培养合作意识。
4. 歌曲与手鼓的结合:a. 学生尝试用手鼓为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伴奏。
b.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节奏与手鼓节奏的协调,提高音乐表现力。
5. 课堂展示:a.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手鼓演奏,展示学习成果。
b.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新疆音乐的特点和手鼓的基本技巧。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新疆音乐的喜爱。
c. 教师推荐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旋律和节奏。
2. 评价学生对手鼓的基本节奏和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观察学生在课堂展示中的表现,包括演唱、演奏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掌握程度等。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生动的手鼓节奏和欢快的旋律,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共四句,旋律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维吾尔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然而,由于民族音乐的特殊性,学生可能对维吾尔族的音乐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民族音乐知识的渗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了解维吾尔族文化。
2.学会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手鼓的节奏特点。
2.学会演唱歌曲,特别是第二、四句的高音部分。
3.理解歌曲的内涵,体会维吾尔族音乐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个人展示,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的内涵,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手鼓,让学生感受节奏。
2.准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音乐资料。
3.准备乐谱,方便学生学习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维吾尔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谈论对民族音乐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手鼓,介绍手鼓的特点和节奏。
让学生用手鼓跟随教师的节奏敲击,感受手鼓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引导学生跟唱。
重点指导第二、四句的高音部分,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4.巩固(5分钟)分组进行歌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歌唱技巧。
五年级音乐《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手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打起手鼓唱起歌》这首歌曲,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我国新疆地区的音乐特色,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打起手鼓唱起歌》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节奏和唱法。
难点:正确运用手鼓为歌曲伴奏,感受并表现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手鼓教材、乐谱和录音机等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手鼓,引导学生谈论对手鼓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1)教师讲解手鼓的起源、特点和基本演奏方法,示范演奏,让学生初步感受手鼓的魅力。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手鼓的基本节奏,培养节奏感。
3. 歌曲学习:(1)教师播放《打起手鼓唱起歌》歌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教师教唱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学生跟唱。
(3)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手鼓为歌曲伴奏,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4. 练习与展示:(1)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足之处。
(2)每组选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谈收获,分享学习心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 熟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歌曲,巩固所学唱法。
2. 练习手鼓伴奏,提高节奏感。
3. 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音乐特色,丰富音乐文化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和表演,评价学生在歌曲学习和手鼓演奏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鼓励积极发言和主动展示。
3. 综合评价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教案标题: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打手鼓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打手鼓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手鼓、CD播放器、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活泼欢快的音乐,帮助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教师将手鼓分发给学生,并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地抓手鼓。
Step 2:学习打手鼓的基本技巧1.教师向学生介绍手鼓的基本结构,并让学生观察手鼓上的线条和图案。
2.教师示范如何正确地握住手鼓,然后邀请学生按照示范的方式握住手鼓。
3.教师教学生如何运用手腕和手指打击手鼓,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练习。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让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
Step 3: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1.教师向学生介绍唱歌的基本技巧,例如正确呼吸和发音等。
2.教师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唱歌。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唱,让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演唱成果。
Step 4:合作创作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首歌曲,并编写一段简单的打击乐伴奏。
2.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成创作。
3.每个小组轮流演示自己的创作成果,然后由全班共同评价。
Step 5: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打手鼓和唱歌的基本技巧。
2.教师邀请学生表达对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里练习打手鼓和唱歌,并准备下节课的表演。
2.组织学生在学校举办小型音乐会,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演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打鼓和唱歌技巧是否进步。
2.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结合打手鼓和唱歌的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4课《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4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歌词描绘了草原上的美丽景象,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感强。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感受草原的辽阔和美丽。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如节奏、音高、唱名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一些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这首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草原美丽的景象,体验唱歌的乐趣。
2.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正确地把握节奏和音高。
3.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特别是附点节奏和跳进音的准确演唱。
2.学生对民族音乐特色的理解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视听法:观看与歌曲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资料。
2.手鼓乐器:用于辅助教学。
3.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引导学生谈论歌曲中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观察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教师简要讲解歌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准确地把握节奏和音高。
特别是附点节奏和跳进音的演唱,教师要给予个别辅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族音乐,让学生谈谈对民族音乐的感受。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生动的手鼓节奏和欢快的旋律,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喜庆场景。
歌曲节奏感强,旋律富有特色,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高,同时,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也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对于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节奏和音高,以及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歌曲中的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合作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以及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
六. 教学准备准备手鼓、音乐教材、音频设备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新疆的音乐特色。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跟唱,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
3.操练(10分钟)教师用手鼓演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模仿和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如颤音、滑音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段歌曲进行演唱和演奏,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新疆维吾尔族的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新疆的音乐特色。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以及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二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新疆民歌为素材,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旋律欢快,节奏感强。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洁;第二乐段节奏丰富多变,旋律更加欢快。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但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民族音乐素养的培养。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模仿、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新疆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4.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变化较多,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节奏型。
2.歌曲中的民族特色音乐符号,如新疆手鼓的节奏表现,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
3.歌曲的高音部分,学生需要正确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
3.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合作演唱。
4.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作品。
3.手鼓:用于演示和练习新疆民族音乐特点。
4.乐谱:分发给学生,方便练习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新疆民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然后简要介绍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然后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打起手鼓唱起歌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2. 通过学习手鼓的基本敲击技巧,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学会一首新疆民歌,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手鼓的基本敲击技巧,能够跟随歌曲节奏敲击手鼓。
2. 教学难点:掌握手鼓的演奏技巧,能够独立完成手鼓伴奏。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手鼓、音响设备、乐谱。
2.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以便学生自由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新疆民歌,引导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基本敲击技巧学习:a. 教师讲解手鼓的基本敲击技巧,包括击打、揉音等。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手鼓的演奏技巧。
3. 歌曲学习:a. 教师教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引导学生跟唱。
b. 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指导学生用手鼓为歌曲伴奏。
4. 集体表演:a.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指挥,其他学生用手鼓为歌曲伴奏。
b. 教师选一首歌曲,全体学生一起表演。
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手鼓的基本敲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手鼓伴奏。
2. 学生能够跟上歌曲节奏,正确敲击手鼓。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集体表演,展现自己的才华。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尊重。
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其他民族的手鼓文化,分享给同学们。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手鼓的基本敲击技巧,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学会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后,可以在家中为家人表演,提高胆量和自信心。
八、教学反思: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反馈:1. 教师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询问学生对手鼓学习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2.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2.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手鼓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了基础。
《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欣赏和民族打击乐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
2、通过乐曲欣赏来表现农村丰收的场景,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深入品味歌曲创作巧妙的同时能较好的解决歌曲难点。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农村丰收的景象。
2、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女中音独唱):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介绍了民族打击乐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欣赏一首歌曲,在欣赏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哪一种打击乐器,请你到黑板上写下来。
1、放音乐《打起手鼓唱起歌》,找同学到黑板上写出乐器名称。
2、听了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了什么?(农民丰收)那是什么场面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有割稻子的,有堆谷子的……)谁能用动作给大家表演一下。
三、听听想想:
1、乐曲中以手鼓为主担任演奏的地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气氛?(热烈欢腾的情绪和气氛)
2、讨论:
(1)通过欣赏这首乐曲,你感受到了什么?(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2)那他们为什么高兴呢?(这是一个丰收年,体会到劳动成果的乐趣)
(3)农民是怎样劳动的?(面朝黄土背朝天)
(4)那粮食长成需要哪些过程?(播种,浇水,施肥,除虫……)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女中音独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又复习了民族打击乐器,既巩
固了打击乐器的表演功能,又感受到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有一首诗叫《锄禾》,你们还记得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你们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