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 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花城版
- 格式:docx
- 大小:15.62 KB
- 文档页数:2
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内容: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对象:五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新疆民族歌曲的独特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绪,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进一步训练学生控制气息和声音强弱的能力,训练声音的弹性,使之更好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圆润、自然的声音,充满感情地演唱全曲。
教学难点:衬词部分的音准,强弱变化时气息的控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钢琴等。
1.播放《打起手鼓唱起歌》的舞蹈视频,学生模仿动作,学生观看视频;学习新疆舞蹈动作。
学生跟随教师挥拍子。
2. 教师引导学生练习弱起、复拍子的节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在《青春舞曲》歌声中进教室(新疆民歌)(2)欣赏欢快的新疆歌舞片段(多媒体课件播放)二、导入新课1、导言:刚才我们通过欣赏歌曲和歌舞。
感受到了这组新疆民歌带给我们的欢快热烈情绪。
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又会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情绪呢?(多媒体显示课题及词、曲作者简介)。
设想:用多媒体显示课题和词曲作者简介,并以本课的难点、衬词部分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
这种导入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解决本课难点做准备。
2、演示与讨论(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
(多媒体显示讨论题:a、这首歌曲表现什么内容和情绪?b、这首歌具有哪个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2)简短讨论。
(3)多媒体播放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多媒体显示讨论题C、这首歌的曲式结构;d、歌者的演唱有何特点?)。
(4)简短讨论。
师归纳、讲授。
设想:通过演示和讨论以及教师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该曲的情绪、内容和演唱特点,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歌唱者的表情、气息控制及强弱变化的处理,对该曲有较深的印象。
3、发声练习:(1)急吸急呼的练习;(2)渐强渐弱的练习;(3)把歌曲的衬词部分作为练声曲进行发声练习。
音域1-C1-->f1(移调练习)。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7课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音乐五下第7课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以手鼓为伴奏,旋律欢快,节奏鲜明。
歌曲描绘了草原牧民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有对手鼓节奏的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对手鼓节奏的掌握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2.使学生掌握手鼓的基本节奏。
3.培养学生对手鼓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音乐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学会:重点在于让学生熟练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2.手鼓节奏的掌握:难点在于让学生灵活运用手鼓,遵循正确的节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歌曲和手鼓节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的演奏方法。
2.互动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手鼓乐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乐器。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示范。
3.准备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手鼓,讲解手鼓的基本节奏,并进行示范。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击打手鼓,感受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手鼓节奏,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手鼓表演,其余学生演唱歌曲。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演奏其他民族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同时,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和手鼓节奏的重要性。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手鼓为伴奏,旋律欢快,节奏明快,表现了草原牧民的幸福生活。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自由,富有舞蹈性;第二乐段节奏规整,旋律优美。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他们喜欢富有节奏感和生动形象的乐曲,对于民族音乐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草原文化和手鼓伴奏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和手鼓伴奏,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并能用手鼓为歌曲伴奏。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了解手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手鼓伴奏的感知和协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草原文化和手鼓伴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用手鼓为学生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手鼓伴奏和演唱练习,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视听结合法:结合歌曲欣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和民族特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手鼓乐器,确保每组学生都有机会练习。
2.准备草原文化和手鼓伴奏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3.准备教学PPT,展示歌曲旋律和歌词。
4.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草原文化和手鼓伴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手鼓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2.呈现(5分钟)教师用手鼓演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随后,展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1、教师演唱导入。
孩子们喜欢音乐吗?喜欢上音乐课吗?那在上课之前老师演唱一首歌送给大家。
希望你们每天都有一个美丽的心情。
(教师演唱)师:谢谢大家的掌声,听过这首歌吗?这是一首女高音歌曲,歌名叫《美丽的心情》。
现在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一起进入今天的音乐之旅好吗?好,上课。
孩子们,音乐具有神奇的魔力,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人的喜怒哀乐它都能淋漓尽致表现出来,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大家想听吗?好,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
听听这首歌曲是男声演唱的还是女声演唱的?2、初听歌曲,讨论女中音的特色。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你知道演唱者是男声还是女声?(这是一首女声歌曲)你觉得这个女声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生:深沉,有点像男生的声音。
师:你能模仿一下这样的声音吗?还有哪些孩子对这种声音的音色有不同的感受?来说说。
生:宽广,饱满。
师:你能模仿一下这种声音吗?大家一起来模仿一下这种声音,气息往下沉,声音靠后。
大家一起用这种声音来视唱一段。
(播放视频)孩子们,这种声音就是女中音,刚才这首歌曲就是我国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演唱的,(出示关牧村简介)。
我们一起来看看关牧村的简介。
孩子们,前面的歌曲是关牧村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名叫《打起手鼓唱起歌》。
3、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分段讨论。
师:下面让我们在关牧村老师的美妙歌声中再次感受歌曲,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欣赏,(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读出问题)请同学们看着歌谱认真聆听,(出示歌谱,欣赏歌曲)师:(课件撤回问题)孩子们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谁来说说?你在聆听歌曲时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从哪儿感受到这样的情绪?旋律给你欢快的感觉,是吗?你说的真好,孩子们给他热情的掌声。
孩子们,这首欢快,热情的歌曲是由韩伟作词,施光南作曲的,(手指歌谱)请大家仔细观察歌谱,这首歌曲有三段,根据歌曲的结构,你认为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切回到歌谱)你是怎么分的?能上来给大家指一指吗?孩子们你们同意他这样的分法吗?观察真仔细,好,请回位置。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五年级下册《打起手鼓唱起歌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
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打起手鼓唱起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感知新疆民族歌曲的独特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2.能够熟练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掌握弱起、复拍子的节奏节拍特点。
能用声势、律动等表现形式表现新疆节奏;学习基本的新疆舞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1.感知新疆民族歌曲的独特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2.能够熟练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问好,语言导入,引出新疆,聆听新疆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感受其情绪。
(二)新授
1、随音乐律动,感受变换拍子的节拍特点。
2、师拍打手鼓,引导学生说出节奏特点,师小结:密集、紧奏是新疆音乐节奏的特点。
3、解决节奏难点及弱起小节。
4、师完整范唱,请感受哪一句最特别。
5、发声练习。
6、解决歌曲较难唱的衬词部分,先简化旋律,再增加难度,加上衬词。
7、跟琴用“来”哼唱旋律。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生动的手鼓节奏和欢快的旋律,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喜庆场景。
歌曲节奏感强,旋律富有特色,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高,同时,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也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对于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节奏和音高,以及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歌曲中的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合作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以及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
六. 教学准备准备手鼓、音乐教材、音频设备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新疆的音乐特色。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跟唱,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
3.操练(10分钟)教师用手鼓演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模仿和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如颤音、滑音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段歌曲进行演唱和演奏,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新疆维吾尔族的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新疆的音乐特色。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以及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7课打起手鼓唱起歌》选自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本节课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歌曲以手鼓为伴奏,旋律欢快,节奏鲜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不足,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此外,学生对手鼓这种乐器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介绍手鼓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会用手鼓伴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用手鼓伴奏,掌握正确的打击节奏。
2.学会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用手鼓伴奏,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手鼓乐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乐器。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演示。
3.准备相关民族音乐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民族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然后简要介绍手鼓的特点和演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第7课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风格。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用手鼓伴奏,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讲解打击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演奏。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演奏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5.拓展(5分钟)教师播放其他民族音乐,让学生欣赏并分析民族音乐的特点。
《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教学目标一、遵循音乐教育以听为原则,全方位感受、欣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训练培养发展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多层面了解,探究新疆手鼓的节奏,新疆特色歌曲的旋律等音乐要素,感受新疆民族音乐风格的特色。
重点难点通过对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的分析,感受具有浓郁新疆风格歌曲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打起手鼓逛新疆》——情景渲染1、欣赏关于新疆风土人情的图片,师随着《打起手鼓唱起歌》背景音乐与生交流介绍图片:师:透过历史的天空,我们来了解一个神奇的地方。
(手势)看,在“古丝绸之路”上依稀还回荡着张骞出使西域的阵阵驼铃声,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生:楼兰古城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我在书上见过。
师:噢,看来你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噢。
在这座楼兰古城的遗址里,任然蕴藏着人们不可探知的神秘。
看到火焰山你想到了什么?生:我想到了《西游记》。
生:我还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找牛魔王三借芭蕉扇的神话传说。
师:想到这个神话故事我们还能感受火焰山的炎热气息,你感受到了吗?看!辽阔的草原牛羊成群,葡萄沟里硕果累累、金色的哈密瓜,还有独具风味的烤羊肉串等,你们尝过吗?用你们的表情告诉我。
哇,这些都是令我们难以忘怀的。
这的确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个地方叫(新疆),对!新疆的神奇更在这里!你们听,你们看!2、观看《打起手鼓唱起歌》视频。
师:看完这个视频,大家觉得新疆人民留给你们什么样的印象?生:能歌善舞师:来,今天啊,我们就从这首具有浓郁新疆风味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来进一步了解新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新疆歌曲的情绪吧!二、讲授《打起手鼓唱起歌》——情感感知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风格。
师:唉,刚才聆听了,它的情绪如何?生:很欢快很活泼。
师:哎,对,这种欢快的氛围往往能够感染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还想再听一听,甚至想随着歌曲摇起来动起来。
师:下面让我们随着这欢快的音乐曲子再来聆听一遍,同时啊,请你们用手势把它的旋律线划出来吧。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7课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五下第7课。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简单的旋律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歌曲共两句,旋律重复出现,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能够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乐意探索。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学唱歌曲,增进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弘扬民族团结。
四. 教学重难点1.准确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2.理解并体会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维吾尔族的生活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优秀音乐作品,提升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手鼓乐器。
3.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维吾尔族的生活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
激发学生对维吾尔族音乐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高。
分组进行演唱,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让学生再次集体演唱,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维吾尔族音乐还有哪些特点?欣赏一些维吾尔族优秀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打起手鼓唱起歌
教学内容:第7课打起手鼓唱起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感知新疆民族歌曲的独特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2)能够熟练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掌握弱起、复拍子的节奏节拍特点。
能用声势、律动等表现形式表现新疆节奏;学习基本的新疆舞步。
(3)了解作曲家施光南及歌唱家关牧村的有关知识,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
(1)感知新疆民族歌曲的独特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2)能够熟练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复拍子的节奏节拍特点。
能用声势、律动等表现形式表现新疆节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光盘、琴、卡片、铃鼓、打击乐器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了解新疆的舞蹈。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二、《青春舞曲》律动
1.律动导入:
欢迎同学们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开始我们今天愉快的音乐课。
首先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让我们随着音乐活动活动。
这是一首歌什么地方的歌曲?那新疆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呢(欢快热情)
2.引入新歌:
刚才我们感受到了新疆音乐带给我们热烈欢快的情绪。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也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歌特色的歌曲,叫做《打起手鼓唱起歌》(板书课题)
三、学习歌曲
1.了解作曲家施光南。
(课件出示)
2.听听,想想
初听歌曲,了解歌曲结构及拍子。
带着下面的问题初听歌曲:
(1)歌曲给我们怎样的情绪?
(2)这首歌具有什么的民歌的风格?
(3)大家看看这首歌由几部分构成的?
(4)这首歌是什么拍子?
3.听听,唱唱(突破难点,学习副歌部分)
(1)(课件出示旋律)在学习新歌之前,我们先来视唱练习。
(2)学习第二句旋律(课件出示第二部分旋律第二句),
(3)随琴学唱副歌(出示副歌全部旋律、词),
4.唱唱,拍拍(学习主歌部分)
(1)找出歌曲中三拍子的小节(板书)生答,师板书
(2)跟着老师学一学打三拍子的拍法;给歌曲打拍子
(3)朗读歌词:师生合作朗读歌词。
老师四二拍的歌词,同学们读四三拍的歌词。
(4)随琴轻声唱歌词。
指导用自然、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演唱。
(5)全班齐唱,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听听,看看(拓展教学)
欣赏关牧村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
下面我们来听听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来演唱这首《打起手鼓唱起歌》。
(播放视频)
五、唱唱,谈谈(表现歌曲)
1.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进行讨论一下,根据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选择喜欢合适的演唱形式来演唱这首歌。
2.下面我们每组派一位代表说说讨论的结果。
3.请一组学生上台表演
六、唱唱,跳跳
1.学习几个简单的新疆舞动作。
2.为歌曲配上动作。
好,下面让我们唱起《打起手鼓唱起歌》跳起舞来吧!
七、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谈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打起手鼓唱起歌》这首具有浓郁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感受了新疆音乐的特点——热情欢快。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接触到很多其他民族的音乐特色,期待我们的下一次音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