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执信、广雅、二中、六中四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48.00 KB
- 文档页数:9
2015届高二上学期期末执信、广雅、二中、六中四校联考文科数学命题学校:广州市第六中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共4页,总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Sh V 31=,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须知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一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完毕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一小题5分,总分为50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y=log 2(x-1)的定义域为A ,实数集R 为全集,如此R C A = 〔 〕A .〔1,+∞〕B .〔-∞,1]C .[1,)+∞D .(-∞,1) 2.等比数列{}n a 满足5280a a -=,如此{}n a 的公比为〔 〕A .8B .-8C . 2D .-2 3.向量(1,1),(,2)a b m = - = ,假设//a b ,如此实数m的值为〔 〕A .0B .2C .2-D .2或2-4.假设函数f (x )=2xb -有零点,如此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 ) A .〔1,+∞〕B . (-∞,1)C .〔0,+∞〕D .(-∞,0)5.在长为4的线段上任取一点,如此该点到两端点的距离均不小于1的概率为 〔 〕 A .12 B .13 C .14 D .346.如图1,M 、N 、P 为正方体AC 1的棱AA 1、A 1B 1、A 1D 1的中点,现沿截面MNP 切去锥体A 1-MNP ,如此剩余几何体的侧视图〔左视图〕为〔 〕7.对于任意实数k ,直线l :0x ky k -+=与圆C :221x y +=的位置关系为 〔 〕A .可能相交也可能相切B .只可能相交C .只可能相切D .相离 8.当双曲线C 不是等轴双曲线时,我们把以C 的实轴、虚轴的端点作为顶点的椭圆称为双曲线C的“伴生椭圆〞。
2024届广东省执信中学、广州二中、广州六中、广雅中学四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pH分别为8、9、10的三种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溶液NaA、NaB、NaC,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三种酸HA、HB、HC中以HC酸性相对最弱B.中和1mol三种酸,需要的NaOH均为1molC.在A-、B-、C-三者中,A-结合H+的能力最强D.HA、HB、HC三者均为弱酸2、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Cr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44s2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C.1s22s22p3 和 1s22s22p4能形成AB2型共价化合物D.比例模型为可以同时表示CH4和CCl4分子3、下列物质一定是同系物的是A.乙二醇和丙三醇B.和C.CH2=CH2和C4H8D.CH4和C4H104、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M(如图Ⅰ)和恒温恒容密闭容器N(如图Ⅱ)中,两容器中均加入a molA和a molB,起始时两容器体积均为V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A(?)+ B(?)xC(g)ΔH<0,平衡时M中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x=2B.若N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则A、B只有一种是气态C.A为气体,B为非气体,则平衡时M、N中C的物质的量相等D.若A、B均为气体,平衡时M中A的转化率小于N中A的转化率5、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A.Cl2+H2O=HClO+HClB.Mg3N2+6H2O=3Mg(OH)2↓+2NH3↑C.2Na2O2+2H2O=4NaOH+O2↑D.NH4Cl+NaOH NaCl+NH3↑+H2O6、已知反应:① KClO3+6HCl=3Cl2+KCl+3H2O ② 2KBrO3+Cl2=Br2+2KClO3③ Cl2+2KBr=2KCl+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产,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 >KClO3 >Cl2 >Br2C.反应①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若反应②中有1 mol还原剂参加反应,则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7、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足量) 分离方法A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分液B 乙烷(乙烯) 酸性KMnO4溶液洗气C 苯(苯酚) Na2CO3溶液分液D 乙酸(乙醛) 新制Cu(OH)2悬浊液过滤A.A B.B C.C D.D8、反应C(s)+H2O CO(g)+H2(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B.减小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C.增大C的量,H2O的转化率增大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9、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针对的是()的反应A.一切化学反应B.有固体参加或有固体生成的反应C.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D.有液体参加或有液体生成的反应10、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浓硫化钠溶液有臭鸡蛋味D.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1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3COOH(l)+2O2(g)= 2CO2(g)+2H2O(l)ΔH1=-870.3 kJ/mol(2)C(s)+O2(g)= CO2(g)ΔH2=-393.5 kJ/molO2(g)= H2O(l)ΔH3=-285.8 kJ/mol(3)H2(g)+12则反应2C(s)+2H2(g)+O2(g)= CH3COOH(l)的焓变为().A.-488.3 kJ/mol B.-244.15 kJ/mol C.488.3 kJ/mol D.244.15 kJ/mol12、从2011年3月1日起,欧盟禁止生产含双酚A的塑料奶瓶。
2015届高二上学期期末执信、广雅、二中、六中四校联考数 学(理科)命题学校:广东广雅中学 命题:高二理数备组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13V Sh =棱锥 (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A 为函数21y x =的值域,集合{|02}B x x =<<,则A B 等于( ) A .(0,2) B .(1,2) C .(0,1) D .(0,1]2.双曲线222214x y m m-=的两渐近线方程为( ) A .12y x =±B .2y x =±C .14y x =± D .4y x =±3.已知、a b 均为单位向量,且|+2|=a b ,那么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A .6π B .3π C .56π D .23π 4.下列函数既有零点,又是单调函数的是( )A .1x y e -=B .ln ||y x =C .11y x=- D .1y =- 5.将函数()cos 2f x x =的图象向右平移4π个单位,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则( )A .()cos(2)4g x x π=-B .()cos(2)4g x x π=+C .()sin 2g x x =D .()sin 2g x x =-6.三棱锥P ABC -的主视图和俯视图为如图所示的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其中底边长为4,腰长为3,则该三棱锥左视图的面积为( ) A .52B.CD .5 7.A 为y 轴上异于原点O 的定点,过动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B ,动点P满足||2||PA PO PB +=,则点P 的轨迹为(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8.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任意两点11(,),(,)A x y B x y ,22(,),(,)A x y B x y 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 AB 2121.x x y y =-+-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则AB CB AC =+; ②在ABC ∆中,AB CB AC >+; ③在ABC ∆中,若 90=∠A ,则222BC ACAB=+.其中错误..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广东省执信、广雅、二中、六中四校2013-2014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新人教版命题: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二英语备课组本试卷共11页,8大题,总分为为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须知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一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请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答案无效。
Ⅰ听力〔共两节,总分为10分〕第一节听力理解 (4段共10小题;每一小题0.5分,总分为5分)每段播放两遍。
各段后有几个小题,各段播放前每一小题有5秒钟的阅题时间。
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与其相关小题,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B、C项中,选出最优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2题。
1.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her past bonfire party?A.It was to be fun.B.It was a mixture of fear and excitement.C.It was like a frightening fox-hunting story.2.Where did the man’s most exciting memory with fire happen?A.In a small village in the country.B.In his family in the countryside.C.Around flickering candles in the garden.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3-5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者签字笔将字迹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3 K-39 S-32 Fe-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常温下,下列变化过程不是..自发的是A.原电池产生电流 B.石灰石的分解C.在密闭条件下体系从有序变为无序 D.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2.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 = 7的溶液 B.K w = c(H+)·c(OH-) = 1.0×10-14的溶液C.c(H+) = c(OH-) D.pH = 3的酸与pH = 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4.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将FeCl3溶于盐酸配制FeCl3溶液 B.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降低C.用低浓度铁盐溶液获得纳米氧化铁 D.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5.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10 mL量筒量取7.13 mL稀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 g NaCl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D.用25 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 mL6.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中加入一种碱MOH,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的碱过量 B.生成的盐发生水解C.反应后溶液中c(A-) = c(M+) D.混合前酸与碱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8.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酸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混合后,由于生成物对反应有催化作用,会使反应速率加快B.KI、H2SO4、淀粉溶液混合后,高温时出现蓝色时间反而较短,可能是因为高温时此反应较慢C.恒温下,将盛有NO2和N2O4的平衡体系加压,体系颜色最终变浅D.在K2Cr2O7溶液中滴加浓硫酸,溶液颜色由橙变黄(Cr2O72-为橙色)10.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 = 1的溶液中:NH4+、K+、ClO-、Cl-B.有SiO32-存在的溶液中:Na+、Mg2+、Al3+、Cl-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D.在c(H+) = 1.0×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32-11.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 + O3(g)N2O5(g) + 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12.强酸溶液A 与强碱溶液B ,在常温下其pH 之和为15,当它们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时,溶液的pH 恰好为7,则A 与B 的体积比为A .1∶1B .2∶1C .1∶10D .10∶1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015-2016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广雅中学、广州二中、广州六中四校联考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 小题,每题3 分,共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 分)下列有关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利于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同一反应消耗相同量的物质而放出更多的热,提高化学能的利用率B.任何放热的化学反应,均可以利用原电池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利于指导实际生产中达到“多,快,好,省”的生产效率D.使用催化剂常常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较少使用催化剂2.(3分)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已知在25℃、101kPa 下,1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1)H2(g)+O2(g)═H2O(g)△H1=akJ/mol(2)2H2(g)+O2(g)═2H2O(l)△H2=bkJ/mol(3)H2O(l)═H2(g)+O2(g)△H3=ckJ/mol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正确的是()A.2c=bB.c=+285.8C.通过原电池可以实现反应(3)D.氢气的燃烧热为a kJ/mol3.(3 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A.碳酸氢钠水解:HCO3 +H2O⇌H3O +CO3B.醋酸铵溶于水:CH3COONH4+H2O⇌CH3COOH+NH3•H2O2﹣2﹣(aq)═CaCO3(s)+SO4 C.硫酸钙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钠:CaSO4(s)+CO3(aq)﹣﹣2﹣D.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呈中性:HSO4+OH ═SO4+H2O4 4 3 24.(3 分)关于浓度均为0.1mol/L 的四种溶液:①NH3•H2O、②HCl、③NH4Cl、④(NH4)2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水电离出的c(H+):④>③>①>②B.①、②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pH=7C.c(NH +):③>④>①D.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 +)+c(NH •H O)=0.1mol/L5.(3 分)常温下,K sp(CaSO4)=9×10﹣6,常温下CaSO4 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见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3A.CaSO4 溶解在水中,c(Ca2+)=c(SO4)=3×10 mol/LB.在d 点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Cl2 可能会有沉淀析出C.a 点对应的Ksp 等于c 点对应的Ksp2﹣﹣3D.b 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等于3×10 mol/L6.(3 分)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A B.B C.C D.D7.(3分)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测定锌粒与1 mol/L 稀硫酸反应速率,只需测定量筒中收集氢气的体积B.装置中进行50 mL 0.50 mol/L 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 溶液测定中和热,使温度计温度升高的热量就是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的热量C.酸碱中和滴定中,可以在滴定过程中用少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以减小实验误差D.滴定管中读数为26.50mL8.(3分)某温度时,在2L 恒容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态物质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其变化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Y⇌2ZB.反应开始至2min,Z 的平均反应速率:0.1mol/(L•min)C.若在3min 后,把Z 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平衡不移动D.用X 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比用Y 表示的要快9.(3 分)下列实验现象以及结论均合理的是()A.在一块镀锡铁板刻一划痕,滴加酸化的食盐水浸泡及KSCN 溶液,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判断其具有好的耐腐蚀性B.测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NaA 溶液的pH,pH>7,可以说明HA 是弱酸C.在氯化银的悬浊液中加入碘化钠溶液,沉淀颜色不变,说明氯化银的溶解度比碘化银大D.在酸碱中和滴定中,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测定醋酸溶液的浓度时,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对滴定终点的判断比用酚酞的更准确10.(3 分)常温下pH=3 的二元弱酸H2R 溶液与a L pH=11 的NaOH 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 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混合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c(R2﹣)+c(OH﹣)=c(Na+)+c(H+)B.c(R2﹣)>c(Na+)>c(H+)=c(OH﹣)C.2c(R2﹣)+c(HR﹣)=c(Na+)D.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a L11.(3 分)一定温度下,在2.5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2(g)+H2S(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607K 时,把物质的量均为0.1mol 四种反应物加入该反应器中,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3 34 C .实验Ⅱ达到平衡时容器中 COS 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 D .实验Ⅲ中,无论是开始还是至化学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12.(3 分)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广东省执信中学、广州二中、广州六中、广雅中学四校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它们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它们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2、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中(常温)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失去的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的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3、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广谱消毒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并且用于除甲醛。
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则反应后Na2SO3转化为()A.Na2SO4B.SO2C.S D.Na2S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B.2 L 0.3 mol·L-1Na2SO4溶液中含0.6N A个Na+C.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5、已知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将质量分数分别为80%和2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50%B.小于50%C.等于50%D.不能确定6、浓度为2.00 mol/L的盐酸溶液1L,欲使其浓度变为4.00mol/L,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蒸发掉0.5L水B.标况下通入44.8L HCl气体C.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L D.加入10mol/L盐酸0.6L,再将溶液稀释至2L7、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分子,但不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SiO2B.CaO C.HD D.H2O8、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能储存和高效转化装置。
【解析】广东省广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2014年1月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内容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Ca 40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分。
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A.Al3+B.H+C.OH-D.NO3-1、【答案】D2、【知识点】水的电离影响3、【难度值】44、【基础试题☆】5、【优质试题□】6、【易错试题○】7、【解析】A中Al3+能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影响水的电离平衡;B中H+抑制水的电离,影响水的电离平衡;C中OH-抑制水的电离,影响水的电离平衡;D中NO3-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满足题意,选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O燃烧是放热反应B.升高温度,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1 mol CH3COOH与1 mol NaOH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D .1 mol H 2在足量Cl 2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H 2的燃烧热1、【答案】A2、【知识点】化学反应与反应热 燃烧热 燃烧热、中和热及其计算3、【难度值】54、【基础试题☆】5、【优质试题□】6、【易错试题○】7、【解析】A 、CO 燃烧是放热反应,正确;B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受外界条件影响,主要有压强和温度,所以升高温度,反应热不一定改变,还有压强的影响,错误;C 、醋酸是弱酸,电离需要吸热,1 mol CH 3COOH 与1 mol NaOH 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小于中和热的数值,错误;D 、氢气的燃烧热是指的生成液态水,不是生成HCl ,错误。
中、六中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四校期末联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广东广雅、智信二中和六中14-15学年上学期高中199四中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99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耗时90分注:在回答之前,考生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密封行内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号码。
为多项选择题中的每一项选择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问题的答案标签涂黑。
如果你需要改变,用橡皮擦擦干净,然后选择另一个答案。
不能在试卷上回答非多项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墨水笔或签字笔回答,答案必须写在单独答题纸上每个问题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
如果需要任何修改,在写新答案之前,必须划掉原来的答案。
铅笔和修正液是不允许的。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答题卡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al-23k-39s-32fe-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1、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12项,每项有2分,共24分每个项目只有一个选项...1.在常温下,以下变化过程不是自发的..a。
原电池产生电流b。
石灰石分解c。
在封闭条件下,系统由有序变为无序。
d ba(oh)2·8h2o与NH4Cl 2的反应。
以下几组都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分类有关,完全正确的是选择甲、乙、丙、丁强电解质碳酸钙、氯化钠、铁、硝酸、弱电解质氢氧化硅、氨、氯、铁、氢氧化物、非电解质醇、硫酸钡、蔗糖、过氧化氢。
下列溶液必须是中性溶液,在等体积混合酸碱度为3的酸和酸碱度为3的碱后,酸碱度为7的中性溶液kw = c(h)c(oh)= 1.0×10+---14溶液c(h)= c(oh)d溶液以下过程或现象是a,与盐水解无关。
将三氯化铁溶于盐酸中制成三氯化铁溶液b .加热稀醋酸溶液,使其ph值降低℃..用低浓度铁盐溶液获得纳米氧化铁。
将碳酸氢钠溶液与三氯化铝溶液混合以产生气体和沉淀5。
2015届高二上学期期末执信、广雅、二中、六中四校联考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2B铅笔涂考号。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它填涂黑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Cu 64一、选择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热就是反应放出的热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化学反应中的焓变仅含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能量变化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 △H,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反应,△H相同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锈钢不易生锈是因为表面有致密保护层B.纯银的器皿在空气中久置表面变暗是因为发生电化学腐蚀C.当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还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Zn(s)+O2(g) =2ZnO(s)ΔH=-702.2 kJ·mol-1Hg(l)+1/2O2(g) =HgO(s)ΔH=-90.7 kJ·mol-1由此可知Zn(s)+HgO(s) =ZnO(s)+Hg(l)的反应热ΔH为A.-260.4 kJ·mol-1B.+260.4 kJ·mol-1C.-611.5 kJ·mol-1D.+520.8 kJ·mol-14.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很多过程,均与水的电离相关。
下列选项中叙述的事实与水的电离无关的是A.TiCl4溶于水制备TiO2B.电解法制备金属镁C.稀释NaOH溶液,pH降低D.Na2SiO3溶液呈碱性5.有关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a和b连接构成原电池,溶液中SO42-移向Cu极B.a和b连接构成原电池,Cu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a、b分别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子从Cu片流向bD .a 、b 分别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可以在Fe 片上镀Cu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5℃时,向饱和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 值变大B .25℃时,向CaCO 3饱和溶液通入CO 2,有沉淀生成C .25℃时,AgCl 水溶液中,c(Ag +)和c(Cl -)的乘积是一个常数D .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 4Cl 固体,c (Mg 2+)增大7.已知反应:①101 kPa 时,2C(s)+O 2(g)=2CO(g) ΔH =-221 kJ·mol -1②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 kJ·mol -1B .2mol C(s)在1 mol O 2(g)燃烧,放出221 kJ 热量C .1L0.1 mol/L H 2SO 4溶液与1L0.1 mol/L NaOH 溶液反应,放出5.73 kJ 热量D .pH =3的醋酸与pH =11的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3 kJ 热量 8.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 2H + =H 2↑+ Cl 2↑B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O 2+2H 2O +4e -=4OH -C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2e -=Fe 2+D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CO 32-+2H 2O =H 2CO 3+2OH -9.为使反应:Cu +2H 2O =Cu(OH)2+H 2↑能够发生,下列设计方案正确的是A .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稀硫酸B .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C .用铜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硫酸钠溶液D .用铜片、石墨、氯化钠溶液、导线等组成原电池 10.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pH =0的溶液中:Fe 3+、Mg 2+、Cl —、SO 42—B .使pH 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Cu 2+、Fe 3+、NO 3—、SO 42—C .滴入甲基橙指示剂呈红色的溶液中:Na +、NH 4+、CO 32—、NO 3—D .水电离出的c(H +)=1×10—13mol·L —1的溶液中:K +、HCO 3—、Cl —、NH 4+11.下列实验装置、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ml 0.1mol/L AgNO 3溶液4滴0.1mol/L NaCl 溶液静置4滴0.1mol/L K I 溶液A .测定中和热B .沉淀转化C .测定醋酸的浓度D .电解食盐水12.某二元酸(H 2A )在水中的电离式为:H 2A =H + + HA -,HA-H + + A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mol/L Na 2A 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浓度关系:c (A 2-) + c (HA -) + c (H 2A) = 0.1mol/LB .0.1mol/L 的NaHA 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 (Na +)>c (HA -) >c (A 2-) >c (H +)>c (OH -)C .若0.1mol/L 的NaHA 溶液pH =2.0,则0.1mol/L 的H 2A 溶液中,c (H +)<0.11mol/LD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 2A 和NaOH 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可能呈中性或碱性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Y ,发生反应mX(g)nY(g) △H =QkJ·mol -1;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nB .温度不变,增大体积,X 的转化率增大C .Q <0D .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4.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 、Y 、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1、c 2、c 3(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X 、Y 、Z 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 、0.3 mol/L 、0.12 mol/L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 1 : c 2=1 : 3B .平衡时,3V Y (正) =2V Z (逆)C .X 、Y 的转化率相等D .c 1的取值范围为0.06<c 1<0.16 mol/L 15.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B(g)3C(g) ΔH <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Ⅰ表示的是t 1时刻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 .图Ⅱ表示的一定是t 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图Ⅲ表示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D .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16.镍镉(Ni —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2NiOOH +2H 2O Cd(OH)2+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pH 不变 B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 -向正极移动 C .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D .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OH -=NiOOH +H 2O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与③等体积混合,溶液pH <7B .②与④等体积混合,溶液pH >7C .将VmL④的溶液浓缩到10—2VmL 后,pH 与③相同D .②与③混合,若溶液pH =7,则V (NaOH) : V (H 2SO 4) =100 : 1 18.已知25℃时:① NH 4+ (aq) 十OH —(aq)=NH 3·H 2O(aq) ΔH =a kJ·mol -1② NH 4+ (aq) 十H 2O(1) NH 3·H 2O(aq)十H +(aq) ΔH =bkJ·mol -1向20 mL0.1mol/L 氨水中逐滴加入0.1mol/L 盐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盐酸的逐滴加入,水电离的c(OH —)总是逐渐减小 B .当滴入10mL 盐酸时,溶液中:c(NH 4+)十c(NH 3·H 2O)=2c(Cl —)C .当滴入20mL 盐酸时,溶液中:c(Cl —)十c(H +)=c(NH 4+)十c(OH —)D .水电离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 2O(1) H +(aq)+OH —(aq) ΔH =( b -a)kJ·mol -119.反应N 2O 4(g)2NO 2(g) ΔH =+57 kJ·mol -1,在温度为T 1、T 2时,平衡体系中NO 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两点的反应速率:A >B B .B 、C 两点的反应平衡常数相同 C .由状态B 到状态C ,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 .A 、C 两点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C >A 20.25°C 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放电充电A.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CO3>CH3COOH>HClOB.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2 CO3>NaClO>NaHCO3>CH3COONa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和NaHCO3 混合溶液中:c(HClO)+c(ClO-)=c(HCO3-)+c(CO32-)+c(H2CO3)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CO32—+2HClO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21.(11分)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1)图1是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 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