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学概论语言学 关联理论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1
一、《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思考题语言的性质1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语言的符号性? 为什么要强调语言的符号性?3你是如何看待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4听不懂外国人说外国话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5什么是语言的生成性? 你认为动物语言有生成性吗?6就创造性而言,艺术和语言的差别如何? 请发挥。
7学习语言到底学习什么东西? 要学习和记忆的对象是词语、语法规则、还是句子?8动物有“用无意义的语言单位构成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能力吗?语音学和音系学1 语音学涉及的范围主要是哪些方面? 为什么?2 人类语言仅包括数量极其有限的语音,这一点说明了人类语言的什么特点?3 语音学家是如何来描写语音的?4元音和辅音有什么区别?5语音学和音系学的主要差别在什么地方? 它们分别以什么为分析基础单位?6变音是否有辨别意义的功能? 为什么?7变音的“互补性”指的是哪些方面?8最小对立体有什么实用功能?9最小对立体中的语音区别,到底是语音的区别? 还是音位的区别? 或者说是区别特征的区别?10你是怎样来看待汉语的声调的? 声调到底是语音? 还是音位? 或者说是区别特征?1 什么是形位? 形位有什么特点?2 自由形位和依附形位的差别何在?3 派生形位和屈拆形位的差别何在?4 前缀和后缀应该属于哪种形位? 两者之间有什么细微差异?5形位变体和音位变体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6形位的鉴别标准是什么? 你对这种标准持什么态度?7为什么说汉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字”而不是“形位”? 你是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语义学 (I)1 什么是意义? 什么是语义?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2语义学在语言学中占有什么地位?3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两面有哪几种关系?4什么是语义或词语的系统价值?5什么是语义组构?6语言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有什么差别? 你是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的?7什么叫语义蕴含?8什么是冗余语义特征?语义学 (II)1 什么是语义蕴含?2 什么是先设? 蕴含和先设的差别何在?3 语义和句法的接面,反映在哪些方面? 你对此持何观点?4英汉被动表达有什么主要差别?5有的汉语“被”字句不能对等地译成相应的英语被动句,这种说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6什么是“间接受事”?7考虑语用因素的语言学理论是什么性质的语言学? 你的观点如何?8英汉被动表达的主要差别在什么地方?9对比分析英汉被动表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语用学1 Morris 的符号三分说有什么内容? 你是如何来看待这种三分说的?2 什么是施为句? 什么是施为动词? Austin 后来为什么要取消这种界定?3 什么是言语行为? 什么是语力? 请举例说明三种语力的运用情况。
Chapter 1 Language语言1. Design feature (识别特征)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of communication。
2. Productivity(能产性) refers to the ability that people have in making and comprehending indefinitely large quantitiesof sentences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
3. arbitrariness (任意性) Arbitrariness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re is no motiv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alinguistic form and its meaning.4. symbol (符号) Symbol refers to something such as an object, word, or sound that represents something else by associationor convention.5. discreteness (离散性) Discreteness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ounds in a language are meaningfully distinct.6. displacement(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 Displacement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human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talk about thingsthat are not in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its users。
英语语言学概论》重、难点提示第一章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定义:语言的基本特征(任意性、二重性、多产性、移位、文化传递和互换性);语言的功能(寒暄、指令、提供信息、询问、表达主观感情、唤起对方的感情和言语行为);语言的起源(神授说,人造说,进化说)等。
第二章语言学语言学定义;研究语言的四大原则(穷尽、一致、简洁、客观);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口语与书面语、共时与历时、语言与言学、语言能力与言行运用、语言潜势与语言行为);普通语言学的分支(语音、音位、语法、句法、语义);;语言学的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字、语言与心理学、人类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第三章语音学发音器官的英文名称;英语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语音学的定义;发音语音学;听觉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元音及辅音的分类;严式与宽式标音等。
第四章音位学音位理论;最小对立体;自由变异;互补分布;语音的相似性;区别性特征;超语段音位学;音节;重音(词重音、句子重音、音高和语调)等。
第五章词法学词法的定义;曲折词与派生词;构词法(合成与派生);词素的定义;词素变体;自由词素;粘着词素(词根,词缀和词干)等。
第六章词汇学词的定义;语法词与词汇词;变词与不变词;封闭词与开放词;词的辨认;习语与搭配。
第七章句法句法的定义;句法关系;结构;成分;直接成分分析法;并列结构与从属结构;句子成分;范畴(性,数,格);一致;短语,从句,句子扩展等。
第八章语义学语义的定义;语义的有关理论;意义种类(传统、功能、语用);里奇的语义分类;词汇意义关系(同义、反义、下义);句子语义关系。
第九章语言变化语言的发展变化(词汇变化、语音书写文字、语法变化、语义变化);第十章语言、思维与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定义;萨丕尔-沃夫假说;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西文化的异同。
第十一章语用学语用学的定义;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区别;语境与意义;言语行为理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合作原则。
英语教育中的语言学理论在现代社会中,英语已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工具性语言。
为了掌握这门语言,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其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更需要了解其语言学理论。
本文将介绍英语教育中的语言学理论。
一、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习得理论(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是研究语言习得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
该理论认为,语言被视为是一个纯粹的行为,是通过语言训练和反复的口头练习获得的。
这种行为型学习被称为“习得论”,强调外部的因素对语言习得过程的影响。
在英语教育中,该理论支持通过语言训练和反复回忆来获得英语能力。
二、语用学理论语用学理论(Pragmatics theory)是研究语言运用规则的一门学科,与语法学(Syntax)和词汇学(Lexicon)并列成为语言学三大分支。
它强调语言应用在日常交际中的实际意义,并分析语言在不同背景下的意义和使用上的差异。
在英语教育中,语用学理论为学生了解英语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和语气、联想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三、认知语言学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Cognitive Linguistics)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学派别,它探讨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研究语言知识的认知和构建方式。
该理论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认知语言处理机制产生的,语言的规律来自于认知建构活动。
在英语教育中,认知语言学理论强调学习者将语言的概念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四、社会语言学理论社会语言学理论(Sociolinguistics)分析语言在社会上的使用和使用者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理论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并研究它们如何影响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发展。
在英语教育中,社会语言学理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影响,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运用语言。
总之,语言学理论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提供帮助。
作为英语学习者,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对语言学理论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学习当中。
一、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括号内。
1.Syntax studies two kinds of rules: syntagmatic and ____. ( )A. paradigmaticB. collocationalC. collogationalD. semantic2.The father of modern linguistics is ____. ( )A. ChomskyB. ChimpskyC. SaussureD. G. Leech3. A native speaker’s intuition about the sounds and sound patterns of his language is ____knowledge. ( )A. phoneticB. phonemicC. phonologicalD. allophone4. A ____ relation refers to the sequ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speech. ( )A. syntagmaticB. paradigmaticC. pragmaticD. vertical5.Which of the following examines word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 )A. syntaxB. semanticsC. morphologyD. phnology6.If two or more sounds never appear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they are said to be in ____distribution.( )A. parallelB. freeC. complementaryD. constrative7. A surface structure corresponds most closely to the _____ arrangement of words as they are pronounced. ( )A. parallelB. paradigmaticC. hierarchicalD. linear8. The words that sound different but have the same or nearly the same meaning are called_____ ( )A. synonymsB. antonymsC. hyponymsD. polysemics9. Semantic ambigu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lexical ambiguity and _____ ambiguity ( )A. meaningB. structuralC. sequentialD. conventional10. Usually sentence meaning is abstract and decontexualized, while utterance meaning is ____ and context-dependent. ( )A. opaqueB. unclearC. concreteD. subject二、填空题。
第八章语言的使用在语义那一章里,我们谈到"意义"一词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并对其中的几种作了讨论。
但是还有一种重要的意义我们没有涉及到。
假定有人对你说"You're a fool(你是个傻子)",你一般都会反问:"What do you mean?(你什么意思)"。
这并不是因为你不知道句子中各词的意思,也不是因为句子的结构太复杂,让你难以理解。
你清楚地知道you指谁,fool是什么涵义,也知道句子的结构。
你不知道的是说话人说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图。
或者,你知道说话人的意图,却想用"What do you mean(你什么意思)?"来反驳对方的说法。
你这里用的并不是句子的概念意义。
这种意义有时称为"说话者意义"、"语句意义"或者"语境意义"。
这种意义与我们在语义学中研究的意义不同,对它的解释更多地依赖于说话人是谁,听话人是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说这句话。
总之就是取决于语境。
研究这种意义的学科叫语用学。
因为这种意义部分来自语言的使用环境,语用学也可以被定义为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
现在如果我们把意义分成两大类:一类与所用的词密切相关,较稳定,是固有意义(语义学研究的意义);另一类与语境密切相关,不太确定,是附加意义(语用学研究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可以说pragmatics=meaning - semantics(语用学意义= 意义- 语义学意义)。
8.1 言语行为理论这个理论是牛津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提出的,是研究语言使用的第一个重要理论。
奥斯汀从1952年开始讲授他的理论。
1955年,他去美国哈佛大学做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讲座时,修订了自己的讲稿,把题目从《言与行》(Words and Deeds)改成了《怎样用词做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英语语言学概论知识点总结English linguistics is a fascinating field that delves into the structure, vari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t encompasses phonetics, which studies the sounds of speech, and phonology, the system of sounds in a language.Morphology, the study of word formation, and syntax, which examines sentence structure, are crucial components of linguistics. They reveal how words are constructed and how they combine to form meaningful sentences.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pragmatics, which looks at language in use and the context in which it is spoken, help us understand how language conveys information and intention.Sociolinguistics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including how dialects and accents vary across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and regions.Psycholinguistics, on the other hand, investigates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involved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use, shedding light on how we learn and understand language.Historical linguistics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over time, from its roots in Old English through to the modern language we speak today.Finally, applied linguistics take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from these areas and applies it to real-world problems, such as language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policy development.In summary, English linguistics offers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language, from its smallest units to its role in society, and from its past to its present and future forms.。
浅谈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外语听说教学作者:向菁来源:《速读·中旬》2018年第11期摘要:关联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着重关注了对交际与认知的研究。
外语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应用外语对外交际的过程,而教学的过程则是教师运用知识传递学生信息、实现交际的过程。
因而,运用关联理论来指导外语听说教学,无疑能帮助教师从理论的层面更好地理解外语教学,更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关联理论;听力教学;认知语用学一、关联理论概述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提出的语言交际理论。
该理论指出,外语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语言交际行为。
通过运用这一理论,教师可以更好地外语教学的认知过程,帮助其在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特色。
关联理论的研究重点是交际与认知,也就是语言交际与话语理解。
语言交际是一种听话人理解和推断说话人真实目的的心理认知过程,即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
“明示”,指说话人向听话人直白地传递意图;“推理”,指听话人从说话人“明示”的信息中推断出其暗示的目的。
关联理论同时认为,为了确定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听话人需要找到说话人的话语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了解语境的暗示意义,获得话语的语境效果。
差的语境效果将导致较弱的关联性,听话人在推理时会更困难,交际目的就难以达成;反之,交易目的则易于达成。
关联理论还指出,一个人的认知环境是由多个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
认知环境中的旧信息与交际过程中的新信息彼此作用,从而实现了对话语的理解。
听话人以旧信息为基石,再此基础上通过推理获取新信息,又根据关联原则,在新旧信息的共同作用下,推断出对方的交际意图。
然而,由于真实语境中的对话往往缺乏连贯性,语言学习者往往难以正确推导对方的意图。
因此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人们应着重训练如何建立新旧信息间的联系。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外语听说教学听力理解是一个接收和理解声音信息的过程。
听话人将接收到的“声音信息”切割为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根据已由的语言知识(词汇、语法等)进行理解。
潘冬菊王小珏 仇丹妮 吴爱婷 袁承敏 尹苗苗. ....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 ... .AThe Origin of Relevance Theory引起很大反响, 不少学者对他提出修正和补充。
人们开始把Grice 的合作原则的四准则称为古典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而Grice 会话含义理论所作做的种种修正的理论统称为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 (Neo-Griceanism)。
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对古典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有些方面作了补充和修正,最有影响的是:Levinson 的会话含义三原则Sperber & Wilson 的会话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 Wilson 在《关联性: 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1986/ 1995) 中提出。
关联理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给“认知科学打下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在西方又被称为“认知语用学”当且仅当一个假设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某一语境效果时,这个假设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 ... .What is Relevance?An assumption is relevant in a context if and only if it has some contextual effect in that context.(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1986:122)假设在特定语境中具有关联性,且必须与这个语境有某种关联Relevance: two principlesI. The cognitive principle: Human cognition tends to be geared to the maximization of relevance.II. The communicative principle: Every act of ostensiv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es a presumption of its own optimal relevance.关联的第一(或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关联的第二(或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Maximally Relevant Very RelevantWeakly Relevant.... .。
潘冬菊
王小珏 仇丹妮 吴爱婷 袁承敏 尹苗苗
. ....
Relevance Theory
关联理论
. ... .
A
The Origin of Relevance Theory
引起很大反响, 不少学者对他提出修正和
补充。
人们开始把Grice 的合作原则的四
准则称为古典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而Grice 会话含义理论所作做的种种修正的理论统称为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 (Neo-Griceanism)。
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对古典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有些方面作了补充和修正,最有影响的是:
Levinson 的会话含义三原则
Sperber & Wilson 的会话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 Wilson 在《关联性: 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1986/ 1995) 中提出。
关联理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给“认知科学打下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在西方又被称为“认知语用学”
当且仅当一个假
设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某一语境效果时,这个假设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
. ... .
What is Relevance?
An assumption is relevant in a context if and only if it has some contextual effect in that context.
(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1986:122)
假设在特定语境中具有关联性,且必须与这个语境有某种关联
Relevance: two principles
I. The cognitive principle: Human cognition tends to be geared to the maximization of relevance.
II. The communicative principle: Every act of ostensiv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es a presumption of its own optimal relevance.
关联的第一(或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
关联的第二(或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Maximally Relevant Very Relevant
Weakly Rele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