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选择》PPT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424.50 KB
- 文档页数:13
蚯蚓的选择《蚯蚓的选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特点和选择行为。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教导学生认识蚯蚓的生活习性、特点和选择行为。
2.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研究蚯蚓的选择行为。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设备:投影仪、小黑板、纸板、图画、磁带。
2. 教学材料:《蚯蚓的选择》教案、试验用的蚯蚓、玉米、花生、土。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 引入话题:通过观察图画或故事等引起学生对蚯蚓的兴趣。
- 设计问题: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特点和选择行为。
2.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将蚯蚓放在玉米和花生之间,观察蚯蚓的选择行为。
- 实验结果:记录蚯蚓的选择情况,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3. 分析与讨论- 教师引导:分析蚯蚓为什么选择某种食物,引导学生讨论。
- 学生讨论: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分享实验结果。
4. 总结与评价- 总结结论:总结蚯蚓的选择行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 拓展延伸: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验操作,学生对蚯蚓的选择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蚯蚓的选择》教案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017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021年出版)第一单元1.4课《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4课,本课在课程标准里的学段目标是:常见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需要。
通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掌握了对比实验的设计流程和实验实施过程。
本节课中,学生将针对“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明的环境”“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这2个问题进行对比实验探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研讨,了解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湿润的环境中。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且、天鹅、狼等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分析这些动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了解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从而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究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能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教学难点:在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课前准备:PPT课件、1个长方形盒子、水、滴管、手电筒、计时器、蚯蚓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教师PPT出示谜语: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沃土中,没手没脚会劳动,钻来钻去把土松。
谜底:蚯蚓,又称地龙。
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明确:①水井旁,②柴草垛底及附近,③菜园泥土里,④雨后的路旁,⑤田野里。
二、聚焦1.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蚯蚓适宜怎样的生活环境?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回参与。
预设:阴暗、潮湿的环境。
2.质疑猜测,实验验证蚯蚓喜欢的环境。
①蚯蚓真的喜欢你们猜测的那种环境吗?我们可以用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