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2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2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2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第2章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全过程,正确、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油田开发效果,是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实施有效、高效挖潜措施,达到高效合理开发的基础。目前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指标众多,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性质和实际涵义,大体上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即开发技术指标、生产管理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开发技术指标是描述油田开发过程动态变化的参数指标,用来评价管理单元的开发动态状况,主要包括注采井网完善状况、含水变化状况、产量变化状况、储采开发状况、注水开发效果、开采程度指标等;生产管理指标主要包括措施效果评价、工作量完成情况以及油水井和地面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动态监测状况;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用来评价管理单元经济效益的,主要包括操作成本、新钻井经济极限初产、老井经济极限生产指标以及各项措施的经济指标。油田开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项指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开发指标是油田开发状况的反映,是油田开发效果好坏的直接指标,在三类指标中占主导地位;生产管理指标是实现开发技术指标的基础和保障;经济效益指标是油田效益好坏的表现,是油田是否经济、有效开发的最终体现;开发技术指标和生产管理指标都是为实现经济效益指标服务的。由于课题来源于海外参股项目,中方为非作业者,对措施的实施以及经济评价没有决策权,因此,主要从开发技术指标方面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正确的、客观的、科学的综合评价,从而指导油田的下一步开发调整。

2.1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筛选与计算方法研究

开发技术指标大体上可分为6个大的方面,但在实际计算应用中,又进一步细分为多个指标,如反映注采井网完善状况的指标可进一步细分为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注采对应率、注采井数比、井网密度、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等;注水状况评价指标可进一步细分为注采比、注水量、存水率、水驱指数、耗水比、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等;含水变化状况指标可细分为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等;产量变化指标可细分为地质储量采油速度、无因次采油速度、自然递减、综合递减、总递减、采油指数、采液速度、采液指数等;储采状况指标可细分为储采平衡系数、储采比、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等;开采程度指标细分为地质储量采出程度、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采收率等。为了能够应用较少量的

开发指标较全面地反映油田开发效果,对国内外开发效果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中石化、中石油以及各油田单位的相关行业、企业标准或评比规定等,筛选了有代表性的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并对各项开发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2.1.1天然能量与地层能量保持水平评价

1、天然能量评价

油藏天然能量是客观存在的,其包括油藏在成藏过程中形成的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量、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量、气顶气的膨胀能量、边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量以及重力能量等。不同的天然能量驱油,开发效果不同。实践证明,天然水驱开发效果最好,采收率高;溶解气驱开发效果差,采收率低。因此,油藏天然能量的早期评价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到天然能量的合理利用和油藏开发方式的选择,为此石油工作者对天然能量的评价方法和计算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制定了有关天然能量评价标准。

目前评价油藏天然能量大小的常用指标有两个,一是采用无因次弹性产量比;二是采用采出1%地质储量平均地层压力下降值。采用两项指标可以对天然能量大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无因次弹性产量比反映了天然能量与弹性能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可定性评价天然能量大小,表达式为:

p C NB B N N t oi o

p pr ?=

(2-1)

式中:pr N -无因次弹性产量比;

p

N -与总压降对应的累积产油量,104m 3;

N -原始原油地质储量,104m 3;

oi B -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o B -与总压降对应的原油体积系数;

t C -综合压缩系数,MPa -1

p ?-总压降,MPa 。

若计算值大于1,说明实际产量高于封闭弹性能量,有其它天然能量补给;若比值为1时说明开发初期油藏中只有弹性能,无边底水或气顶气。比值越大说明

天然能量补给越充分,天然能量也大。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此方法时,油藏应已采出2%以上的地质储量,且地层压力发生了明显的降落,否则影响计算结果。

采出1%地质储量平均地层压力下降值反映了油藏初期天然能量充足程度,该值越小,油藏的天然能量越充足,边底水越活跃,其表达式:

p

i p i pr N p p N N N p p D 100)

(.

100-

-

-=-=

(2-2)

式中:pr D -采出1%地质储量平均地层压力下降值,MPa ;

i p -原始地层压力,MPa ;

-

p -目前平均地层压力,MPa ;

根据无因次弹性产量比和采出1%地质储量平均地层压力下降值,可将天然能量评价指标分为四个级别(见表2-1):

表2-1 天然能量评价指标

计算出pr D 和pr N 后,可将实际计算数据点在驱动能量分级图版上,根据实际点所落区域对油藏天然能量大小进行分级,定性评价边底水大小。

2、地层能量保持水平评价

根据国内外大量研究和油田开发实践表明,油藏地层压力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开采是实现油田高速高效开发的根本保证,地层压力水平高低对产液量和注水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过低,则保证不了足够的生产压差来满足提液的要求,而且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储层中大量溶解气从原油中析出,形成油、气、水三相流,渗流阻力增大,造成地层能量消耗严重。相

反,如果地层压力水平过高,又会导致注水困难。

按照行业标准,根据地层压力保持程度和提高排液量的需要,地层能量保持水平分为三类:

a 、一类:地层压力为饱和压力的85%以上,能够满足油井不断提高排液量的需要,该压力下不会造成油层脱气;

b 、二类:虽未造成油层脱气,但不能满足油井提高排液量的需要;

c 、三类:既造成了油层脱气,也不能满足油井提高排液量的需要。 地层能量利用程度也对应分为三类: a 、一类为油井平均生产压差逐年增大;

b 、二类为油井平均生产压差基本稳定(±10%以内);

c 、三类为油井平均生产压差逐年减小。

2.1.2水驱控制程度

按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的定义,其指在现有井网条件下与注水井连通采油井射开有效厚度与采油井射开总有效厚度之比。表达式为:

%100*0

H h

E w

(2-3)

其中:w E -水驱控制程度;

h -与注水井连通有效厚度,m ; 0H -油井总有效厚度,m 。

按此定义进行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的计算,统计工作量特别大,并且此定义没有很好地反映地质因素、布井方式、开发井网、注水方式、合理注采强度等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的影响。

为了既能较准确地反映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又能方便地进行计算,研究工作者对水驱储量控制程度计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除了单井控制储量计算方法外,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1、概率法

由于沉积环境复杂,对任何一个开发单元而言,均包含一定数量面积、位置、储量随机分布的油砂体。要分析整个开发单元的水驱储量控制动用情况,应从单个砂体入手。在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对于某一较小油砂体,可认为被井钻遇的可

能性是随机的。如果要达到水驱控制,则单个油砂体应被两口以上的井钻遇,根据概率理论,其钻遇概率为:

1..)1.()..()1(1----

-=A f i i A f i wi A

S

A S A f A S P (2-4) 其中:wi P -第i 个油砂体的水驱控制概率,小数; i S -第i 个油砂体的面积,km 2; A -油藏含油面积,km 2; f -井网密度,口/ km 2。 对于整个油藏,经储量加权则有:

)

.

(1∑==n

i i

wi w N N P P (2-5)

其中:w P -单元水驱控制概率,小数; i N -各油砂体地质储量,×104t ; N -开发单元地质储量,×104t 。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得到井网密度与水驱控制储量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研究对象没有达到油砂体级的油藏来说,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根据实际资料,假设面积大于水井控制面积的油砂体被水驱控制,面积小于水井控制面积的油砂体不被水驱控制,则可得到水驱控制程度的公式:

))

1/(/(+-=λf b w e Z (2-6)

其中:w Z -水驱控制程度,小数; b -拟合系数; λ-油水井数比。 2、概算法

概算法也是一种概率估算方法,但其所需要的参数比较容易获得,估算结果也比较准确。该方法主要用于分析不同井网密度和注采比以及布井方式对水驱控制程度的影响,目前被广泛采用,其表达式为:

)

635.0(2

/12

1D A i i

e

M ?ε

-

-= (2-7)

其中:i M -第i 个油砂体的水驱控制程度,小数; ε-采注井数比,小数; i A -各油砂体的面积,km 2;

?-单井控制面积与井距平方间的换算系数(四点法面积注水井网

?=0.866,五点法与九点法?=1);

D -注采井距,m 。 对于整个油藏,经储量加权则有:

)

.

(1∑==n

i i

i N N M M (2-8)

其中:M -开发单元水驱控制程度,小数;其它符号同前。 3、分油砂体法

分油砂体法是一种经验统计方法,主要用于分析不同井网密度对水驱控制程度的影响。该方法所需要的参数容易获得,并且估算结果也比较准确,在实际工作中,也被广泛采用,其表达式为:

75

.05.0/..470698.01i i i A L D M -= (2-9)

).

(1

∑==n

i i

i N

N M M 正方形井网:SPC

D 1=

三角形井网:SPC

D 1*1547.1= 其中:i L -各油砂体周长,km ;

SPC -井网密度,口/ km 2; 其它符号同前。 4、经验公式法

对同一个油藏,不同的井网密度将有不同的水驱控制程度。研究表明,水驱控制程度的高低不但与井网密度的大小有关,还与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有

关。为了系统反映井网密度与水驱控制程度的关系,在前苏联专家研究的基础上,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通过多个油藏或开发单元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根据地层原油流度比,将水驱控制程度与井网密度的关系细分为5类(见表2-2)。

表2-2 水驱控制程度与井网密度统计相关关系

注:M-水驱控制程度,%;S-井网密度,hm2/井。

2.1.3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按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定义,其指注水井总的吸水厚度与总射开厚度的比值,或生产井总产液厚度与总射开厚度的比值。在实际生产中,常统计年度所有测试水井的吸水剖面和测试油井的产液剖面,根据上述定义,进行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计算。此方法统计计算工作量特别大,并且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或生产井的产液剖面是不断动态变化的,测试时间不同,其结果不同,因此,用此方法计算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将产生很大的误差。从实际水驱开发效果的角度分析,一般认为水驱储量的动用程度应定义为水驱动用储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又能方便地进行计算,研究工作者对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除了实际工作中所用的统计方法外,目前较常用的是水驱曲线法。

1、新型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计算方法

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从渗流理论出发,综合运用Buckley-Leverett前缘推进理论和韦尔杰(Welge)方程,建立了预测水驱动用储量的新模型,模型仅需产量与含水率动态生产数据,计算处理非常方便实用。

根据Buckley-Leverett 油水两相驱替理论,在油井见水之后,地层内的平均含水饱和度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可由Welge 方程表示:

'1w

w

wc w f f S S -+

=-

(2-10)

其中:w S -

-地层平均含水饱和度,小数;

wc S -出口端含水饱和度,小数; w f -含水率,小数。

在油、水两相微可压缩,不考虑重力、毛细管压力的假设条件下,根据达西定律可知:

rw ro

o w w k k f .

11

μμ+

=

(2-11)

其中:w μ-水的粘度,mPa ·s ;

o μ-油的粘度,mPa ·s ;

ro k -油相相对渗透率,小数; rw k -水相相对渗透率,小数。

根据大量的岩心驱替试验,油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比可表示为:

wc

bS rw

ro

ae k k -= (2-12)

其中:a 、b 为油水相对渗透率比与出水端含水饱和度关系常数。

将(2-12)式代入(2-11)式得:

wc

bS o

w

w e a f -+

=

.11μ (2-13)

对(2-13)式求导数可得:

2

')1(wc

wc bS o

w bS

o

w w e a e ab

f --+=

μμμ (2-14)

将(2-13)式代入(2-14)式得:

wc

bS

o

w w w e abf f -=μμ2

' (2-15)

将(2-13)式变形为:

w w

bS o w f f e a

wc

-=-1μμ (2-16)

将(2-16)式代入(2-15)得:

)1('w w w f bf f -= (2-17)

将(2-17)式代入(2-10)式得:

w wc w bf S S 1

+

=-

(2-18)

由(2-11)式和(2-12)式联立解得:

)ln 1(ln 1

o w w w wc a f f b S μμ+-=

(2-19)

将式(2-19)代入式(2-18)得到地层平均含水饱和度与含水率的关系式:

)ln 11(ln 1o

w w w w w a f f f b S μμ++-=

-

(2-20)

在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开发条件下,原始水驱动用地质储量和剩余地质储量可分别表示为:

o wi w B S Ah N )

1(100-=

φ (2-21)

o w or B S Ah N )

1(100-

-=

φ (2-22)

其中: h -平均有效厚度,m ;

wi S -束缚水饱和度,小数; o B -油的体积系数,无量纲;

or N -剩余地质储量,×104m 3; w N -水驱动用地质储量,×104m 3

式(2-21)减去式(2-22)可得开发到某一阶段累积产油量:

)1()

(100wi wi

w w

o

wi w p S S S N B S S Ah N --=-=

-

-

φ (2-23)

式中:

p

N 为累积产油量,×104m 3。

将式(2-20)代入式(2-23)得:

)(ln )1()1

1(ln )1(wi o

w wi w w w w wi w p bS a S b N f f f S b N N --++--=

μμ (2-24)

令 Y N p =

X f f f w

w w =+-1

1ln

A S b N wi w

=-)

1(

B bS a S b N wi o

w wi w =--)(ln )1(μμ

则式(2-24)可简化为一次线性方程:

B AX Y += (2-25)

根据实际生产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对式(2-25)拟合求解,可得A 、B 的值,进而求得水驱地质储量w N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为:

%100?=

N

N Z w

w (2-26) 其中:w Z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2、水驱曲线方法

由于水驱曲线是根据水驱油渗流理论得出的宏观表达式,因此,可以应用水驱曲线方法进行水驱动用地质储量,进而可求得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① 甲型水驱曲线

甲型水驱曲线是目前最被广泛采用的用来计算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关系曲线,其表达式为:

p p N B A W 11lg += (2-27) 303

.2log 1E

D A += w

oi

N bS B 606.431=

)

1(32wi o w w w

o o w S B ab B N D -=

ρμρμ

)13(2

E -+or oi S S b

其中:

p W -累积产水量,×104m 3; p N -累积产油量,×104m 3; oi S -原始油饱和度,小数; or S -残余油饱和度,小数; w B -水的体积系数,无量纲; w ρ-地面水密度,t/m 3; o ρ-地面原油密度,t/m 3; 11B A 、-拟合系数。 其它符号同前。

另外,童宪章先生将甲型水驱曲线求得的1/1B 与其相应的水驱动用储量,绘于双对数坐标纸上,线性回归得到相关系数为0.9869的经验公式:

969.015422.7-=B N w (2-28) ② 乙型水驱曲线

乙型水驱曲线数学表达式为:

p p N B A L 22lg += (2-29)

2303.2/B bS N oi w = 式中:p L -累积产液量,×104m 3; 22B A 、-拟合系数。

其它符号同前。

③ 丙型水驱曲线

丙型水驱曲线学表达式为:

p p

p L B A N L 33+= (2-30)

om N B /13= or

om

w S N N -=

1 式中:om N -可动油储量,×104m 3; 33B A 、-拟合系数。

其它符号同前。

④ 丁型水驱曲线 丁型水驱曲线学表达式为:

p

p

p

W B A N L 44+= (2-31)

om N B /14= or

om

w S N N -=

1 其中:44B A 、-拟合系数。

其它符号同前。

根据实际生产数据,拟合回归水驱曲线,求得拟合系数后,可求得水驱动用储量,进而可求得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100?=

N

N Z w

w

2.1.4含水变化规律研究

对水驱油田而言,含水变化规律是油田开发中一个综合性评价指标。含水率的变化既反映了储层物性和地层流体性质等客观因素对油水渗流规律的影响,又反映了油藏开发管理水平及开采工艺措施的实施效果。在研究含水率变化规律时,将实际生产资料与理论曲线进行对比,可评价油藏在目前开采条件下含水上升是否正常,实施工艺措施是否有效,进而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案与部署,提高油藏开发管理水平,改善开发效果。为此,石油工程师对含水上升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常采用四种方法来评判含水率变化规律是否正常。

1、相渗曲线法

①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的确定

由于采出程度是含水饱和度的函数,而含水饱和度又是含水率的函数,因此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可以建立岩心采出程度与含水率的函数关系。

根据分流方程,在不考虑重力、毛细管压力的假设条件下,由达西定律可知: rw

ro

o w w k k f .11

μμ+=

(2-32)

根据大量的岩心驱替试验,油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比可表示为:

wc bS rw

ro

ae k k -= (2-33) 由式2-33、式2-32可得含水率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的关系表达式:

wc

bS o

w

w e

a f -+

=

.11μμ (2-34)

在水驱油为非活塞式条件下,利用Buckley-Leverett 线性驱替理论、Welge 驱替前缘方程和油水粘度比在1~10mPa.s 的范围内的艾富罗斯实验结果,岩心平均含水饱和度(w S -

) 和出口端含水饱和度(wc S ) 关系式为:

)1(3

1

32or wc w S S S -+=

- (2-35) 由物质平衡方程得,岩心平均含水饱和度与采出程度的关系式为:

wi oi wi wi w S RS S S R S +=+-=-

)1( (2-36)

由式2-34、式2-35、式2-36联立求解,得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式为: B

AR o

w w ae f ++=

μμ

11

(2-37)

其中:oi bS A 23-=,)1(2

1

23or wi S b bS B -+-=

②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

含水上升率是指每采出1%的石油地质储量时含水率的上升值,是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的一重要参数,直接反映了含水上升的快慢。将实际开发数据与理论含水上升率曲线对比分析,可及时判断某一阶段含水上升是否正常,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油田开发。

将式2-37对R 求导并整理,可得理论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的关系式:

)1(2

3

w w oi w f f bS dR df -= (2-38)

由相渗曲线求得b 、oi S 后,可由式2-38求得不同含水阶段时含水上升率的值。 2、图版法

含水上升率是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参数,石油工程师对含水上升率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根据渗流理论或实际生产数据统计,研制了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图版。目前常用的图版有油水粘度比图版和标准童氏图版。

①油水粘度比图版

油水粘度比图版:应用油水粘度比确定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经验公式为:

()(1)1m R

a D R w m w

f R D e

R f +*=*+*- (2-39)

式中:m R --标定采收率,小数;

a 、D --根据油水粘度比确定的常数。 其他符号同前。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油藏实际油水粘度比,选择对应的计算公式,求出a 、D 值,代入式2-39,选择不同的m R 值,可做出一系列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图版。

将实际生产数据与关系图版对比分析,可评判油藏含水率变化是否正常,从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提高开发水平。

表2-3 经验公式中常数确定方法

注:r μ-油水粘度比。

②标准童氏图版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水驱开发油藏,含水率和采出程度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童宪章根据渗流理论和统计学理论,建立了童氏水驱曲线计算公式,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后人又建立了标准的童氏水驱曲线计算公式:

a Rm R c fw fw

++-=+-69.1)(5.7)1lg(

(2-40)

式中:a 、c —校正系数。 其他符号同前。

由于油田无水开发期短,见水快,采出少量的油,油井即见水,故取特殊情况,近似认为当fw =0时,R =0;当含水率为98%时,采出程度即为标定最终采收率,即当fw =98%时,R =Rm 。将定解条件代入式(2-40)得:

a Rm c ++-=69.15.7lg (2-41) a c +=+69.1)49lg( (2-42)

将式(2-41)、式(2-42)联解,得:

7.549lg 7.5 1.69

101Rm a Rm ??

=+- ?-??

7.549101Rm c =

-

将a 、c 值代入式(2-40),并整理,可得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式:

1

7.57.549(101)11101R w Rm f -??

-=-+

??-?? (2-43) 给定一系列m R 值后,由式2-43式可求得一系列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见图2-1),将实际生产数据与关系图版对比分析,可评判油藏含水率变化是否正常。

对式2-43求导,可得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的关系式:

2)1)(115.749

(27.17w w

w R w f f f dR df m ----= (2-44)

图2-1 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3、系列曲线

由于不同的油藏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润湿性、油水粘度比和油层非均质,因此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曲线的形态差异较大。为了更好地反映不同油藏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的差异性,俞启泰、张金庆、钟德康、王俊魁、万吉业等对油藏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万吉业根据曲线形态的差异性,将含水与采出程度曲线的形态分成为三大类,包括其过渡型可细分为五种类型,同样,含水上升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也可分为五种类型,以描述不同油水粘度比和油层非均质性对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的影响。

表2-4 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直线经验公式

应用实际资料绘制的含水—采出程度关系曲线与理论曲线对比,可评价油藏在目前开采条件下含水上升是否正常,并可预测水驱采收率。

用采出程度对含水率求导,可得到含水上升率: ① 凸型含水—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及含水上升率:

)1(1001)1ln()(w w a bR w w f b

dR df e f f B A R -=-=-+=- (2-45)

其中:A ,B -系数; B b /1= B A a /= 其它符号同前。

② 凸S 型含水—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及含水上升率:

b

b w b

a w

b a w w f e b dR df R e f f B A R 1/)1(100

)1(1)1ln()1ln(--=--=-+=- (2-46)

其中:A ,B -系数; B b /1= B A a /-= 其它符号同前。

③ S 型含水—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及含水上升率:

[]

)1(100

11ln

1

)

(w w

w a bR w w

w f bf dR df e f f f B A R -=+=-+=--- (2-47)

其中:A ,B -系数; B b /1= B A a /-= 其它符号同前。

④S 凹型含水—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及含水上升率:

)(1

ln ln w f a b w

w w

be dR

df a R b f Bf A R +-=-=+= (2-48)

其中:A ,B -系数; B b /1= B A a /-= 其它符号同前。

⑤凹型含水—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及含水上升率:

b b w b a w a

R b w w

f e b dR df e f f B A R 1

/ln 100

ln ---==+= (2-49)

其中:A ,B -系数; B b /1= B A a /= 其它符号同前。 4、水驱特征曲线法

水驱特征曲线与含水率-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都是根据水驱油渗流理论推导而得的,因此,水驱特征曲线与含水率-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两者可以相互转换,对水驱特征曲线微分变

换后可得到含水率-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反之,对含水率-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积分变换可得到水驱特征曲线,因此,将水驱特征曲线变换后可研究水驱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国内外学者对水驱特征曲线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已有50多种各种形式的水驱特征曲线,经过我国多年的应用与筛选,认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4种水驱特征曲线比较实用,是目前全国较通用的方法,对其微分变换后可以反映“凸型”、“S 型”、“凹型”含水率-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①甲型水驱曲线

p p bN a W +=lg (2-50)

由式2-50对时间t 求导,并由w p Q dt dW =/;o p Q dt dN =/;

)1/(/w w o w f f Q Q -=得:

p p o

w

p p p bN a b W b Q Q dt dN b

dt W ++=+==303.2lg lg 303.2lg lg

d 2.303W 1

??

????--=

a f f

b b N w w

p )()1(4343.0lg 1 (2-51) 式2-51中p N 由0到R N 变化时,相当于*R 由0到1变化,对应的w f 为从0到0.98。分别将0=p N ,0=w f 和1=p N ,98.0=w f 代入式2-51可得联立方程:

??

????-=

??????-=

a b b a b b )494343.0lg(11)4343.0lg(10* (2-52)

解方程组2-52可得:3804.3=b ,2192.2-=a ,代入式2-51,此时p N 相当于*R ,则式2-51可变形为含水率变化曲线:

)6902

.13804.3()6902

.13804.3(**

10

110--+=

R R w f (2-53)

其中:*R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小数; 其它符号同前。

②乙型水驱曲线

?

?

????-???

???-=+=a f f b b N bN a L w w p p

p )1(4343.0lg 1lg )5924

.06990.1(*

10

9120.31

1-?-

=R w f (2-54)

其中:符号同前。

式2-54即为乙型水驱特征曲线转换变形为了含水率-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③丙型水驱曲线

[]

)1(11

w p p

p

p

f a b

N bL a N L -=

+=-

2*)8586.01(1R f w --= (2-55) 其中:符号同前。

式2-55即为丙型水驱特征曲线转换变形为了含水率-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④丁型水驱曲线

???

?????

--=

+=)1)(1(11W w w p p

p

p

f f a b N b a N L -

1

0204

.0)9796

.01(1

2

*+-=

R f w (2-56) 其中:符号同前。

式2-56即为丁型水驱特征曲线转换变形为了含水率-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由图2-2可见,甲型水驱特征曲线转换变形的含水率-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

病理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病理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检查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8年 5月-2019年1月接受诊治的支气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30例,随机分 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15例,对照组采用X线拍摄方式进行检查,观察 组采用病理检查方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检出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病理学检查技 术可以弥补影像学技术的缺陷,二者结合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查准确率,从而起到互为弥补的作用。选用合理的病理学技术方法,有助于病理医生观察器 官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明确病因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病理检查技术;应用效果;X线 支气管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其常用的诊断方法为X线拍摄,但是X 线拍摄方式难以对支气管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因此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诊断[1]。采 用病理检查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对支气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起到重要的诊断 作用[2]。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不但可以准确确定病变的位置,提高了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本 研究选择我院支气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病理检查技术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1月接受诊治的支气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一共30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15例,年龄范围为50-65岁,平均年龄为56.15±3.23岁。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15例,对照组男患者9例,女患者6例,年龄范围为 50-65岁,平均年龄为56.21±3.32岁;观察组男患者6例,女患者9例,年龄范围为50-65 岁,平均年龄为56.28±3.5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 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X线拍摄方式进行检查。 观察组:采用病理检查方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 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检出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如表1) 3.讨论与结论 采用病理检查技术对支气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起到重要的诊断作用。一般情况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可应用于肺部肿块的诊断,不但可以准确确定肺部肿块的位置,而且可 以诊断肿块的性质,大大地提高了肺部肿块的诊断准确率[3]。其次,该诊断技术还可以检出 癌细胞,对于隐性肺癌,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可以准确地检出癌细胞,可以及时发现支 气管的细微病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从而及时进行治疗[4]。相关研究人员选择 宫颈刮片和宫颈活检受检者,分别运用常规病理技术与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诊断。运用新 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对活检组织滚片进行细胞学初诊,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开展所需空间小,无污染,诊断耗时短,与常规病理技术处理的宫颈刮片质量一致,能够满足病理细胞学 诊断的需求,提高了首次活检阳性检出率[5]。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检出准确 率明显更高,P<0.05。由此可见,与影像学检查技术对比,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更能够准确

2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2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全过程,正确、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油田开发效果,是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实施有效、高效挖潜措施,达到高效合理开发的基础。目前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指标众多,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性质和实际涵义,大体上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即开发技术指标、生产管理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开发技术指标是描述油田开发过程动态变化的参数指标,用来评价管理单元的开发动态状况,主要包括注采井网完善状况、含水变化状况、产量变化状况、储采开发状况、注水开发效果、开采程度指标等;生产管理指标主要包括措施效果评价、工作量完成情况以及油水井和地面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动态监测状况;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用来评价管理单元经济效益的,主要包括操作成本、新钻井经济极限初产、老井经济极限生产指标以及各项措施的经济指标。油田开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项指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开发指标是油田开发状况的反映,是油田开发效果好坏的直接指标,在三类指标中占主导地位;生产管理指标是实现开发技术指标的基础和保障;经济效益指标是油田效益好坏的表现,是油田是否经济、有效开发的最终体现;开发技术指标和生产管理指标都是为实现经济效益指标服务的。由于课题来源于海外参股项目,中方为非作业者,对措施的实施以及经济评价没有决策权,因此,主要从开发技术指标方面对油田开发效

果进行正确的、客观的、科学的综合评价,从而指导油田的下一步开发调整。 2、1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筛选与计算方法研究开发技术指标大体上可分为6个大的方面,但在实际计算应用中,又进一步细分为多个指标,如反映注采井网完善状况的指标可进一步细分为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注采对应率、注采井数比、井网密度、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等;注水状况评价指标可进一步细分为注采比、注水量、存水率、水驱指数、耗水比、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等;含水变化状况指标可细分为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等;产量变化指标可细分为地质储量采油速度、无因次采油速度、自然递减、综合递减、总递减、采油指数、采液速度、采液指数等;储采状况指标可细分为储采平衡系数、储采比、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等;开采程度指标细分为地质储量采出程度、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采收率等。为了能够应用较少量的开发指标较全面地反映油田开发效果,对国内外开发效果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中石化、中石油以及各油田单位的相关行业、企业标准或评比规定等,筛选了有代表性的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并对各项开发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2、1、1天然能量与地层能量保持水平评价 1、天然能量评价油藏天然能量是客观存在的,其包括油藏在成藏过程中形成的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量、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

员工发展潜力评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员工发展潜力评语 篇一:员工能力评价评语 领导给员工能力评价评语 1.该员工公正无私,品行端正,心地善良有正义感。 工作能力突出,敢于谏言,有同不良风气做斗争的勇气和魄力。行事有主见,肯承担责任。该员工还志向远大、谋略出众,敢做敢为,是少有的巾帼英雄。2.该员工温柔和顺,工作兢兢业业。在岗位上,凡事起带头作用,在帮助同事和培养新人上,都能以身做则。工作态度诚恳、有上进心,能坚持原则。在目标的实现上,有不屈不挠的毅力和耐力。该员工还能从顾全大局出发,谦虚忍让,继承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3.该员工忠厚仁义,体贴入微。创新能力强,勇于推旧出新、不断尝试,对错误的言行能及时提出善意的批评和指正。对未来敢于大胆设想,懂得未雨绸缪,能替领导分忧,是不可多得的有力助手。该员工的兰心慧质、冰雪聪明、以及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无私胸襟,不仅重现了人间的温暖与关

怀,还另无数人为之感动。 4、该员工性格温和平静,以柔克刚,处世低调。在工作中能平衡厉害关系,维护他人利益,尽可能的避免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该员工还睿智通达,能站在更高层面看问题。暗中助人,情深义重。在人际关系上,更是取得了集团领导以及上下员工所有人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5、该员工天生丽质,心灵手巧,不惧危难,深得领导信任。在工作中刚正不阿,不怕得罪人。更重要的是,该员工的岗位技艺高超,纯熟,无人能比。是技术上的顶尖人才,堪与大师相姘美。 6、该员工反映机敏,行动迅速,执行力强,在第一时间给与对手最有力的回击。得到相关领导的赞叹与欣赏。 7、该员工思路清晰,有很好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不仅口齿伶俐,语言婉转,更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8、该员工随机应变、审时度势,能很好的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是传递信息、互通消息的首要人选。 9、该员工安分守则,甘于平淡,与同事间紧密合作,互为补充。是工作中最佳的搭档与理想助手。 10、该员工娇憨可爱,性情纯朴。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能力,可塑性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青年。 篇二:领导对下属的评语 领导对下属的评语

开发大脑潜能方法

开发大脑潜能方法 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潜能。大多数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左右,其余的97%都蕴藏在右脑中。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也只开发了12%左右。一个人如果开发了50%的潜能,就可以背诵400本教科书,可以学完十几所大学的课程,还可以掌握二十来种不同国家的语言。这就是说,我们还有90%的潜能处于沉睡状态。科学家们经过研究与分析,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科学的整理,提出了开发大脑潜能的方法。 ?①执笔写字 ②拿筷子 ③扔东西 ④刷牙 ⑤用剪刀 ⑥擦火柴 ? ⑦穿针线 ⑧操锤子 ⑨握球拍 ⑩用毛巾洗脸日常生活中,这10个项目使用左手开发右脑,使用右手开发左脑。前6个项目都使用左手,右脑潜能才

能得到最大开发。但这样会使左脑潜能不能得到最大开发。?前6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使用右手,左脑潜能就能得到最大开发。但这样会使右脑潜能不能得到最大开发。后4个项目使用某只手,会增加对应半脑潜能的开发程度。总之,左右脑不能同时得到最大开发。前6个项目都使用右手的人左脑发达,是右利人,也就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前6个项目左右手都有使用的人左右脑都发达,是均利手,也就是双撇子。前6个项目都使用左手的人右脑发达,是左利人,也就是左撇子。 目前人类大脑潜能开发主要指右脑。原因如下:人的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理解语言的中枢,主要完成语言、分析、逻辑、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左脑进行的是有条不紊的条理化思维,即逻辑思维。右脑支配左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一个没有语言中枢的哑脑。但右脑具有接受音乐的中枢,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览全局这都是右脑的功能。左右脑的分工,使左脑抽象思维的功能较发达,右脑形象思维功能较发达。左脑的逻辑思维和推理,依据现有知识并在现有理论的框架内得出结论,不产生新的知识。右脑的形象思维是一种脱离语言躯壳,凭借头脑中储有的表象进行的思维。右脑的非逻辑思维则创造新的理论和观念,

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培训效果的评价(一): 评价方法 1.回任工作后的评定方法 (1)结训后一段时期,通过调查受训者的工作效益来评定培训成效。如结训后每隔六个月,以书面调查或实地访问的方式,调查受训后在工作上的获益情形。 (2)实地观察受训职工的工作实况,评定培训的成效。如根据实地观察发现,受过培训的职工在工作上确能表现出高昂的工作热诚,良好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等,则可认定培训已发生效果。 (3)调查或访问受训职工的上下级主管或下属,根据所得意见来评定培训的成效。受训职工回任工作一段时间后,以书面调查或实地访问的方式,了解受训职工的上级主管或下属对受训职工在工作上表现的看法,如主管人员是否认为受过培训的职工的工作有进步。无论是主管或下属的意见,均为评定培训成效的重要资料。 (4)分析培训职工的人事记录评定培训的成效。如受过培训的职工的绩效考核较以前有进步,缺勤和请假次数 减少,受奖次数增加,则表示培训对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已发挥作用。 (5)根据受过培训与未受培训的职工工作效率的比较来评定培训成效。 (6)根据受过培训的职工是否达到工作标准来评定培训的成效。 (7)根据可否达到培训目标来评价培训的成效。如回任工作后,职工解决了培训计划中预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达到了培训计划所规定的要求,则说明培训已产生了效果。 2.培训结业时的评定方法 (1)应用学识技能的测验评定培训成效。对参加测验的员工在培训开始和结束时用同样的方式,先后做两次,把两次测验进行比较。 (2)应用工作态度调查评定培训成效。对参加培训的职工,在开训和结训时,用同样的方式调查职工对工作的态度。 (3)调查职工关于培训的改进建议。在结训时把调查表发给受训职工,征求他们对培训的意见,如职工确能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或其他意见,则表示职工对培训已获得应有的重视,

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指标的计算

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指标的计算 (一)、见水井开井数:指已确定见水的油井中,当月生产出水的井,堵水后生产不出水的井不算在内。 (二)、产水量:表示油田出水的多少。包括日产水量和累计产水量。年核实水量为当年各月核实水量之和;核实累积产水量:为历年核实水量之和。 -计量综合误差)(井口产水量核实月产水量1?= (三)、综合含水率:表示油田出水或水淹程度。 (四)、水油比:从地下采出一吨油同时要采出多少水。它同含水率一样,也是表示油田出水程度的一个指标。 (五)、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的百分数。 (六)、含水上升速度:每月(或每季、每年)含水率上升的多少,这个数值叫做含水上升的月(或季、年)速度。 当油田中油井见水之后,含水将随油田采出程度的增大而不断上升,含水上升速度和含水上升率就是表示油田含水上升快慢的一个重要指标。 (七)、注入量:是单位时间内往油层注入的水量。注入量的多少表示注水的快慢程度。包括日注入量、月注入量、年注入量和累计注入量。 1 2 (八)注入速度

(十)注采比:注入剂所占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包括月注采比和累计注采比。 注采比是油田生产中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用它来衡量地下能量补充程度和地下亏空弥补程度。注采比、油层压力变化和含水上升速度等指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合理控制注采比是油田开发中极为重要的工作。 (十一)、注采平衡:注入油藏水量和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就能保证油层始维持一定的压力。 (十二)地下亏空:注入剂的体积少于采出剂的地下体积,叫地下亏空。是注采不平衡的表现。 (十三)累积亏空体积:指累计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差。 (十四)注水利用率 用注水利用率衡量油田的注水效果。注水初期的油田不含水,注入1立方米的水就推出1立方米的油。注水利率就是指注入水中有多少留在地下起着驱油作用。 注水利用率随注水开发油田的生产时间加长而不断下降。 (十五)注水井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 (十六)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是指现有井网条件下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

潜能开发的方法

潜能开发的方法 下面讲一下潜能开发,培养员工热爱单位的感情后,就应该设法去激发他的潜能。管理者在运作管理中总是希望被管理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办事,而执行者却希望在不得罪领导的情况下按自己的意愿去办事。那么怎样使得执行者的思维符合管理者的意图,这是个很微妙的、严谨的问题。所以管理者要对自己的部下有较深刻的了解,要摸清他们的脉搏,这样才能达到管理目标。否则你不了解下属的心思、动向,就不太利于进行宏观管理。管理者的能力强与不强在执行者身上都能体现出来。如果管理者的能力不强,就非常容易被执行者所左右,就会被下属欺骗、蒙蔽甚至操纵。 最近播放的电视剧绍兴师爷里县官上任之后,开始审案,判这个人有罪,打五十大板,这是明着的,但县官下了这个令,底下的人怎么打,可不是你县官亲自来做的。这里面的故事是衙役打这五十大板非常有技巧,犯人如果给了钱,衙役抡起扳子就打,看着很重,声音很响,可是打到身上什么反应都没有,如果犯人没有给衙役行贿,那就会给打得死去活来,虽然是县官审案,但是执行起来你控制不住。所以这个故事很有启发:管理者在实施管理的时候,你的命令是否能真正得到贯彻执行看来很难说。衙役掌握着怎样打板子的技术,在公司中员工掌握着怎样去运作的关键,管理者想要达到的目标,员工最知道怎样去达到或者达不到,而且让你看不出来。所以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他们之

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密切协调的关系。执行者如果不想按照管理者的意愿去办事的话,他会找到100条理由来解释。所以,管理者一定要让部下知道做的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将获得的利益,最关键的是你要和部下一条心,这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一个问题。 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等待开发,从目前调查的结果来看,一般人的潜能在一生中实际上只开发了4 - 5%,而其它90%多的潜能并没有开发出来,所以西方在深入研究怎样开发人的潜能的时候,将此作为一个主题。例如西方现在流行的为员工设计职业发展道路计划,就是为了使员工有奋斗的动力、有兴趣、有进取的目标,这就涉及到公司的管理人员怎样为员工去设计各不相同的道路。 在潜能开发上也分为两种,一是员工的潜能开发,二是高级人员的潜能开发。我先讲讲员工的潜能开发。现在比较流行的是teamwork, 翻译成中文就是团队精神。西方认为这是企业、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团队精神才能使大家的劲拧在一起,大家共同去商量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才能产生火花。小火花经过碰撞之后产生大火花,从而形成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另外西方也重视个人的潜能开发,他们采用接力、创新、允许发泄等方法,能让职位有所变动,并力求发展,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激励员工。 第二讲一下高级管理人员的潜能开发,一般来讲,他们素质比较好、文化

ERP实施效果的评价

ERP实施效果的评价 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成功与否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即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因此,ERP系统应用的成功率应从企业上马ERP系统时制定的标准考虑。 对于任何一件事,成功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孩子们得到一件喜欢的玩具是成功;学生的成功可能来自考试得了90分;职位的升迁对员工来说往往意味着成功。成功与否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即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因此,ERP系统应用成功率究竟是多少并不应该是讨论的焦点,企业上马ERP系统时制定的标准如何倒是值得研究的。 如何确立ERP系统目标 那么,ERP系统应用如何确立目标呢?总体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 根植于IT系统规划 企业应有一个长期的IT战略规划,ERP系统作为I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企业的长期规划,是长期规划的手段和保证。ERP的目标源于IT系统规划,是评价ERP系统成败的基本标准。因此,应依据IT系统规划,明确ERP系统的实施范围和实施内容。 2 明确ERP能解决什么问题 ERP的概念在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共同努力下,已是广为人知。但对那些准备上ERP的企业来说,仅仅知道一些概念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高层领导应对ERP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领会ERP的先进管理思想,要知道ERP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作什么?为了找到答案,企业领导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同时也可以请咨询公司进行培训。 3 做好两份报告 这两份报告分别是需求分析报告和投资效益分析报告。在企业长期IT规划的指导下,结合ERP 系统的核心管理理念,企业应做好ERP的需求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从经验表明,企业在未接触ERP系统的情况下,要做好这些分析有一定难度,因此,一般通过专业咨询顾问的协助来完成。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功能需求分析 一般由咨询顾问协助企业做好业务调查,确定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在总体目标下,根据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及财务状况,确定阶段性的目标。 (2)管理层讯息需求分析

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方法

p一、开发层系调整技术 1.开发层系细分调整的原则 通常油田进行开发细分调整的原则包括下列几方面: (1)通过大量的实际资料,并经过油藏动态分析证实,由于某种原 因基本未动用或动用较差的油层有可观的储量和一定的生产能力, 能保证油田开发层系细分调整后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2)弄清细分调整对象。在对已开发层系中各类油层的注水状况、 水淹状况和动用状况认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弄清需要调整的油 层,以及这些油层目前的状况。 (3)与原井网协调。调整层位在原开发井网一般均已射孔,所以在 布井时必须注意新老井在注采系统上的协调。 (4)大面积的层系细分调整时,如果需要划分成多套层系时,则尽 可能一次完成,这样的经济效益最佳。 (5)层系细分调整时,要求相应的钻井、测井、完井等工艺必须完 善、可行 。 23

p一、开发层系调整技术 2.开发层系细分调整的方法 根据油藏具体地质、开发状况的不同,层系细分调整有这样几种方法: (1)新、老层系完全分开,通常是封堵老层系的井下部的油层,全部转 采上部油层,而由新打的调整井来开采下部的油层。 (2)老层系的井不动,把动用不好的中、低渗透油层整层剔出,另打一 套新的层系井来进行开发。 (3)把开发层系划分得更细一些,用一套较密的井网打穿各套层系,先 开发最下面的一套层系,采完后逐层上返。 (4)不同油层对井网的适应性不同,细分时对中、低渗透层要适当加密。 (5)细分层系,打一批新井也有助于不断增加油田开采强度,提高整个 油田产液水平。 (6)层系细分调整和井网调整同时进行。 (7)主要进行层系细分调整,把井网调整放在从属位置。 (8)对层系进行局部细分调整。 24

剩余油潜力评价与开发

剩余油潜力评价与开发 一、立项背景 文南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南部,东靠前梨园洼陷,西临海通集洼陷。平面上主要受文西、文东和徐楼断裂带的控制。形成文东斜坡带、文南地堑带、文西地垒带、文西斜坡带四个构造带。文南油田已累计探明含油面积81.35km2,石油地质储量9093.07×104t,目前已动用9 个断块区,34个开发单元,覆盖石油地质储量8762.15×104t。而难动用储量635×104t,研究潜力巨大。 文南油田经过二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已进入中后期。油田老区含水高、内部挖潜上产难度大。周边滚动勘探目标越来越“小、深、贫”,增储难度大。因此对文南油田难动用 储量进行评价,对提高储量动用水平、增加油田储量接替、提高原油产量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思路及技术关键 (一)研究思路 针对文南油田难动用储量油藏地质特点,以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物探、测井、分析化验和试油试采等各项资料,开展地层精细对比、复杂断块构造精细研究、储层精细评价,筛选配套工

艺技术,优选有利区块,在开发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油藏评价部署与实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落实可动用石油地质储量,形成新的产能建设区,实现有效开发。 (二)技术关键及创新点 1、根据难动用储量特点,在常规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区块实施针对性目标化评价。 2、对复杂断块油藏根据断块规模,储量背景等因素实施分块评价优选,逐块完善,多层系兼顾,整体部署,滚动实施。 3、储层研究运用沉积微相、地震属性提取及储层随机模拟等多种方法相互验证的方法,提高了储层评价水平。 1 文南油田概况 一、地质特征 (一)、构造复杂、断层多、断块小 文南油田构造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文西断层、文东断层、文70断层以及徐楼断层控制了该区的基本构造格局,形成东西分带、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由西而东依次为文西断裂带、文西地垒带、文南地堑带和文东斜坡带。 区内的次级断层纵横交错,使构造复杂化,形成众多封闭的小断块。统计开发区内1382口井,共钻遇断点4130个,平均单井钻遇断点2.99个,共组合断层294条,这些断层把全区分成大大小小213个断块,断块平均面积0.30 km2,其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应该包括四个步骤。培训需求分析——根据需求设计、选择培训课程——具体的授课过程——效果评估。 ---反应层面:内容、讲师、方法、材料、设施、场地、报名的程序等。对这个层次的评价,首先要有总体的评价,比如询问学员:你感觉这个课怎么样?你会向其他人推荐这个课吗?但是这样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比如以偏概全,主观性强,不够理智等。因此还必须有涉及以上内容的更细致的评估方法。适合的方式有问卷、面谈、座谈、电话调查等。 ---具体衡量的尺度,可以采取4分法(极好、好、一般、差)、5分法(极好、很好、好、一般、差),或者7分法(1到7分)、10分法(1到10分)。一般而言,5分法比较容易操作,但区分度不如7分法。 ---这个层面的评估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评估方式。但它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因为对老师有好感而给课程全部高分;或者因为对某个因素不满而全盘否定课程。 ---以下解决办法值得尝试,比如:强调评价的目的,请求大家配合;鼓励大家写意见、建议;与历史数据或其他公司数据比较;对大公司来讲,在全面铺开某个课程之前先试讲;结合使用问卷、面谈、座谈等方式;不同主题的课一起开时,要及时反馈,马上填问卷等。 ---学习层面,评估方法有:考试、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 ---这个层面的评估的优点有:对培训学员有压力,使他们更认真地学习;对培训讲师也是一种压力,使他们更负责、更精心地准备课程和讲课;学习是行为改善的第一步。 ---但问题在于,压力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有可能使报名不太踊跃。再者,这些测试方法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有多大?测试方法的难度是否合适?对工作行为转变来说并非最好的参考指标。 ---应对这些问题的办法主要就是采用合适的评估方式。比如,对那些基于知识的培训(包括技能培训)采用考试的方式;对要认真对待结果的正式培训也应该考试,并展开讨论。如果采用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应事先让学生知道规则、时间及考核者。 ---行为层面,主要有观察、主管的评价、客户的评价、同事的评价等方式。 ---这个层面的评估的好处是:培训的目的就是改变学员的行为,因此这个层面的评估可以直接反映课程的效果;可以使高层领导和直接主管看到培训的效果,使他们更支持培训。 ---但是,这个层面的评估要花很多时间、精力,人力资源部门可能忙不过来;问卷的设计非常重要却比较难做;因为要占用相关人员较多时间,大家可能不太配合;员工的表现多因多果,如何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问题。

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9-11-29T15:20:59.497Z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作者:胡玉兰王丽丽李芳 [导读]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实验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至本院录入的门诊挂号患者,共200例,将其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后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前100例患者为实验组,后10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优化沟通技巧干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评分指标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患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门诊部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实验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至本院录入的门诊挂号患者,共200例,将其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后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前100例患者为实验组,后10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优化沟通技巧干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评分指标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将优化沟通技巧干预应用于门诊挂号患者的交流与沟通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改善患者的护理感受,值得深入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化沟通技巧;门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291-01 门诊科室是现代临床上进行常规诊疗的主要科室[1] 。由于每日门诊内收入的患者数量较多,所接触的患者病情也较为复杂。门诊科室而在这种状况下,需要针对患者的门诊进行相 应的护理操作,这样才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的改善和诊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评分指标,进而使患者的康复感受得到改善[2] 。本次实验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至本院接受 治疗的门诊挂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优化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归纳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主要实验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至本院录入的门诊挂号患者,共200例,将其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后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前100例患者为实验组,后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53例;女:47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23-73岁,平均年龄(48.4±3.6)岁;实验组患者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51例;女:49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21-70岁,平均年龄(47.6±4.2)岁。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不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或相关器质性疾病,可耐受本次实验中各项操作以及后续随访,询问患者相关病史以及基本资料后,确认患者可配合本次实验开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包含病房护理、遵医嘱用药、环境护理等。优化沟通技巧干预(实验组): 1、首先在门诊内建立完善流程沟通表,在科室内部将科主任作为优化沟通技巧小组长,护士长则设置为副组长,其余护理人员以及主管护师等人员被设置为优化沟通小组组员。小组成员需根据门诊的沟通流程表以及相关指南,并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通过多轮沟通的方式确定符合患者的交接报告流程,形成以打勾为主要记录的病情沟通表格。 2、而在开展实际沟通时,首先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评估,针对患者的特殊状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并在手术后恢复较差的患者,必要时需将患者转移至其他科室内,灵活采用门诊内汇报模式和交接模式,这样能够有助于保证患者术后恢复,可采用面对面直接汇报的方式来进行表格记录,避免延误患者的病情治疗。 3、在于主管医师进行沟通时,应当了解优化沟通技巧模式的落实状况,而主管护士需要对护理人员工作中未落实或未执行到位的项目进行及时调查,通过对客观存在的原因进行讨论并优化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护理人员的主体意识,对护理方案进行不断改进,通过优化沟通技巧的方式建立完善的护理改进措施。 1.3 评价标准按护理完成后,由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各项指标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说明护理人员对应指标的护理能力越强,其中包括: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主动性与责任心。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实验数据选择SPSS2 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收集校正。本次研究统计操作由同组检验人员开展,计量资料(年龄、评分值)选择T值进行检验,以P <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 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评分状况对比 组别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主动性与责任心 对照组(n=100)63.94±5.9972.45±4.5276.3±5.2 实验组(n=100)92.87±6.0390.08±4.1294.5±3.8 3讨论 现在临床研究证实,在与门诊患者进行沟通时,做好医务人员的管理,能够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这对于医疗形象的建设来说有积极意义[3]。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加使得更多群体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变化,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病症在临床上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4]。 而长时间治疗可能会患者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治疗的同时实施优化沟通技巧干预,通过疾病健康知识的讲解,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并给予指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其自觉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规律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5]。 综上所述,将优化沟通技巧干预应用于门诊挂号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改善患者的护理感受,值得深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马菲菲,张志纯,周玫玫.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20):151-152. [2]王盼.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91. [3]杨德松.浅谈医院门诊挂号与收费窗口的沟通技巧[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5):3529-3530. [4]戴继芳,孙艳婷.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8):78-80. [5]杨红,孙瑞婷.门诊挂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0):86-88.

孙梦茹---胜利油田二次开发实践与认识

孙梦茹: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 受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呈现增速明显放缓、价格急剧回落、效益大幅滑坡、经营逐渐困难的局面,未来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在5月22-23日首届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来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纵论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走向,为今后行业发展探路引航,以下是来自搜狐财经的现场报道。 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 作为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已经开发了45年,油区大多数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速度”三高开发阶段,原油生产呈现递减趋势,老区新增可采储量逐年减少,地面设施老化严重,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矛盾日益凸显,老油田挖潜难度日益增加。面对严峻的开发生产形势,近年来,胜利油田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转变开发调整思想,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强化地下地面一体化治理等工作,群面试时老油田“二次开发”工作,形成了适合胜利油田油藏特点的系列二次开发研究和配套技术。通过现场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新一轮有效开发,为老油田提高高采收率探索了一条新路。 一、胜利油田发展现状。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省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油区集中在东部的济阳坳陷及滩海地区和昌潍坳陷。截止08年底,探明油田70个,气田2之,累计探明含油面积27.99.65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34。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4。 胜利油田为典型陆相复式油气区,发育有构造、岩性、地层、符合油气藏四大类15种油气藏类型,具有“油藏类型多,构造复杂,油藏埋深分布广,储层、原油性质变化大”的特点。自1964年投入开发以来,胜利油田经历了稳步建产64-80年、高速生产81-87年、高速稳产88-95年、持续稳定发展96年到目前四个阶段。截止08年底,投入开发70个油田,动用地质储量41.54,现井网和工艺条件下标定技术可采储量11.69,标定采收率28.1%。08年油田年产油2774,累计产油9.36,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0.1%,综合含水90.5%,剩余可才储量采油速度10.6%,总体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速度”三高开发阶段,主力油藏类型、开发单元的开发程度、采收率状况差异大。 二、老油田二次开发时间及认识 “九五”以来胜利大多数主力油田相继进入“三高”开发阶段,含水上升、递减加大、井况井网损坏加剧成为油田开发中的突出矛盾。面对矛盾和问题,近年来,胜利油田老油田开发的阶段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与实践并重,大力开展理论创新和科研攻关,在不断深化老油田潜力评价的基础上,研究调整政策,攻关技术手段,积极推进邮亭“二次开发”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三个扩大”、“两个强化”,有效促进了老油田开发水平的再提高。 (一)深化高含水期油藏潜力认识,引领开发思路转变。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需要我们转变原有观念,使土地资源利用从传统的利用方式向高效科学的方式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利用转变。 土地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利用潜力要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然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发展和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我国的人口还将继续增加,这样土地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问题在于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表现在土地利用上必须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守18 亿亩耕地红线。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用地观,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一、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理论依据节约、集约用地,笼统地说,就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土地,以最小的土地成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需要。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最关键的就是要对土地资源进行集约经营。土地集约经营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生产资料等要素,同一块土地面积上聚集的相关要素越多意味着

该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越高。根据生产理论,一定的产出对应着相关 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过程将一定数量的劳动资本等可变要素合乎比例地投入到固定要素土地中去,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收益。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将可变要素连续投入到土地,土地边际报酬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边际报酬递减。 二、现行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的缺陷土地利用机制直接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从而也制约着城市社会经济功能的发挥。土地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与土地集约高效利用还有差距。截至2004年底,全国城镇共有闲置土地26.37万hm2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2004年度国家首次运用高分辨率卫星,对全国160 个国家级开发区(园区)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开发区(园区)内平均还有1/3 的土地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尽管2003-2004 年,国家七部委曾经开展大规模的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并把开发园区作为重点整顿对象,但根据实际的动态监测结果土地利用程度并没有很大提高,表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艰巨。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城市土地利用配置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政府调控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配置机制导致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市场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的土地配置在数量、方向上的失控及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政府干预市场行为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造成对土地市场的过度干涉及不 公平竞争或者政府功能 在土地市场中的缺失;由于公众参与机制的缺乏,导致对土地资

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综述及发展趋势_张继风

第24卷第3期2012年6月 岩性油气藏 LITHOLOGIC RESERVOIRS Vol.24No.3 Jun.2012 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综述及发展趋势 张继风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摘要:对国内外水驱油田所应用的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包括状态对比法、系统动态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系统理论法等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各种方法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指出状态对比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比较适合油田应用,并对各种评价方法在应用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研究成果对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优选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E341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贯穿于油田的整个开发过程,是明确挖潜方向、确定调整措施的重要手段。合理而正确地评价油田开发效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指导油田更加合理、高效地开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综合考虑注水开发油田的开发合理性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1955年美国Guthrie等[1]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到预测注水油田的水驱可采储量的经验公式;1967年美国石油学会(API)提出了预测注水油田的水驱可采储量的经验公式,并得到广泛的应用[2]。前苏联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虑注水油田开发合理性的研究,并与美国油田开发的主要指标进行对比,提出了本国油田注水开发的指标变化范围,同时根据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理论,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性结论,为后来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奠定了基础。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也开始进行水驱开发效果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评价方法,大多通过确定一个或多个评价指标并与给定的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或者采取将几个评价指标联立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判等手段来评价开发效果。当前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是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如模糊数学、运筹学、多元统计分析、系统分析等对各种指标或参数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得到合理、正确的评价结果。 1评价方法 1.1状态对比法 所谓状态对比法[3]是指将理论(标准)曲线与实际的生产曲线进行对比,根据两者之间偏离情况来进行评价。常用的对比曲线有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存水率与含水率关系曲线、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关系曲线、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等。不同的研究者常常会选择一个或多个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其理论曲线的确定主要采用理论计算法、矿场单层注水开采试验分析法、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统计法和国外油田开发资料统计对比法等方法。由于状态对比法简单、明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6]。 对该方法的改进之一是提出了新的评价指标,如王国先等[7]提出的即时含水采出比或累积含水采出比(用任一时刻的综合含水比或累积综合含水比除以与之相对应的采出程度);卢俊[8]提出的注入倍数增长率(采出单位地质储量的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增长值),从注水角度来评价和预测油田调整挖潜的效果;王文环[9]提出的应用理想系数、实际采出程度和含水关系曲线与理论采出程度和含水关系曲 文章编号:1673-8926(2012)03-0118-05 收稿日期:2012-03-08;修回日期:2012-04-25 第一作者简介:张继风,(1977-),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开发规划和油藏工程研究工作。地址:(163712)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规划室。电话:(0459)5095336。E-mail:zhangjifeng@https://www.doczj.com/doc/4116606932.html,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近年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越来越重视,通过对员工的各项培训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员工培训后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有多少被转化到工作中?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如何评估?面临的这项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定义:培训效果评估就是指针对特定的培训计划及实施过程,系统地搜索资料,并给予适当的评价,以作为筛选、修改培训计划等决策判断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让企业乐于培训并确实看到培训本身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呢?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的建立,对于企业了解培训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界定培训对企业的贡献、证明员工培训做出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企业的培训情况介绍几种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及在实际培训中的应用。 一、闭卷考试法 主要通过闭卷测试学员对知识的了解和吸收程度以及叙述技能的操作要点与程序的能力,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工作中太多的能力与技巧是无法用试卷考出来的,因而常常出现培训考试成绩不错的员工,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工作绩效并没得到明显改善的现象,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培训时间较短,如一、两天的培训,具体如公司一些重要文件、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以书面知识教学为主的培训。 二、现场评估法

培训结束后,针对培训活动内容、讲师授课技巧、课堂活跃气氛、组织工作等进行现场调查。主要形式为提问式和现在操作式,如集体学习、现场操作技能演示等。 三、柯克帕特里克培训四级评估模型 1、反应层,即学员反应。在培训结束时,可通过问卷、面谈、座谈、电话调查等形式要求学员对培训内容、讲师、方式、场地、报名等程序进行总体评价。 2、学习层,即学习效果。确定学员对原理、技能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采用闭卷考试、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考核学员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个层面的评估对学员有一定的压力,会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当然对讲师也有压力,这样会督促他们认真准备每一节课。 3、行为层,即行为改变。确定学员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变化,如培训结束后在工作岗位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效率的变化以判断其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这一层面的评估可以通过对学员的调查跟踪,如:观察学员培训后的表现,主管领导及同事、下属对该培训学员培训前后的评价,来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及应用情况。 4、结果层,即产生的效果。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衡量,如在培训结束后的三个月至半年左右时间里,将企业关心的产品质量、数量、安全、事故率及工作积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