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肺结核的诊治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节妊娠合并肺结核妊娠合并肺结核,属高危妊娠范畴。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慢性传染病,其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其临床表现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咳嗽、咯血等症状。
近年全世界结核病发病率有所回升。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1985~1992年育龄妇女结核病发病率增加41%。
我国1990年调查资料表明,活动肺结核患者有57.2/10万。
结核病发病率增加主要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严重耐药结核杆菌的迅速增加有关。
因此,妊娠合并结核病的诊断、治疗不容忽视。
[肺结核对妊娠的影响]肺结核患者除非同时有生殖器结核,一般不影响受孕。
通常认为非活动性肺结核或病变范围不大、健康肺组织尚能代偿,肺功能无改变者,对妊娠经过和胎儿发育无大影响。
而活动性肺结核妇女妊娠,可致流产、胎儿感染、胎死宫内,尤其是已有肺功能不全者,妊娠分娩会加重其病情,甚至引起孕产妇死亡。
围生儿死亡率高达30‰~10%。
结核病孕产妇在产前及产时均可将结核菌传染给胎儿,引起围生期感染。
[妊娠对结核病的影响]妊娠对结核病的影响看法不一,有认为早孕出现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影响孕妇营养,妊娠时能量消耗增加,分娩时体力消耗,产后腹压骤然降低,膈肌下降,可使活动性肺结核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也有认为妊娠期新陈代谢增加,胎盘产生大量激素,可增加母体抗病能力,并加快营养物质的吸收,随着宫体增大,膈肌升高,皆有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和恢复。
[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等诊断。
孕妇有低热、消瘦、乏力、盗汗等症状,应做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摄片、胸部cr检查和痰抗酸杆菌的培养以明确诊断。
[防治]1.加强卫生宣教做好卡介苗的接种工作。
在肺结核活动期应避免妊娠;若已妊娠,应在妊娠8周内行人工流产,1~2年后再考虑妊娠。
既往有肺结核史,或与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均应在妊娠前行胸部X线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及处理。
2.加强产前检查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以便在治疗期间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及时发现妊娠期并发症。
妊娠合并结核50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结核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妊娠合并结核的认识、重视和诊治水平。
方法对50例妊娠合并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妊娠合并结核以妊娠中晚期及产后居多,其临床类型以继发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为主,其次为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而常见临床症状依次为纳差、咳嗽、发热等。
结论结核病对母婴影响较大,应积极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以确保母婴健康。
标签:妊娠;结核;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妊娠合并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不同地区发生率亦不同,宋为真报道妊娠结核病患者占妊娠妇女的2%~7%[1]。
妊娠结核如不及时诊治或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危害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为分析探讨妊娠合并结核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现对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诊治的妊娠合并结核病例50例。
年龄15~33岁,平均23.7岁。
1.2 入选标准1.2.1肺结核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制定的分类法及诊断标准。
1.2.2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版《临床结核病学》标准。
1.2.3妊娠诊断有明确的停经史、尿HCG、腹部B超证实妊娠及近期产科情况(流产、分娩)。
1.3 研究方法1.3.1记录50例研究对象的孕期及结核类型。
1.2.2记录50例临床特征。
2 结果2.1 妊娠合并结核的发病情况早期妊娠8例,中期妊娠16例,晚期妊娠12例,产后及流产14例(见表1)。
2.2 结核临床诊断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196-2001中的结核病分类[2]。
50例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27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0例,胸膜炎(单一或合并胸膜炎)26例。
2.3 临床特征临床症状主要依次为纳差(32例)、咳嗽(29例)、发热(26例)、乏力(20例)、消瘦(19例)、咯血(12例)、盗汗(11例)、胸痛(10例)等。
妊娠合并结核病的诊治晋曌;王水利;代香兰【摘要】妊娠合并结核病,起病隐匿,进展快,早期症状与妊娠期生理反应相似,加之医务人员及患者担心影像学检查对胎儿的不良影响,使其不能正确对待,造成疾病容易误诊漏诊.此外妊娠合并结核病诊断困难、耐药率上升、死亡率增高,未来应加强妊娠前结核病筛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该病认识,降低妊娠期女性死亡率.%Pregnancy accompanied with tuberculosis (TB is concealed at onset, with rapid development.And the early symptoms were similar as pregnancy reaction.In addition,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 do not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imaging examination, so this disease is more easily misdiagnosed or missed for diagnosis.Moreover, pregnancy combined with TB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so the drug resistance and the mortality are increased.In the future, pre-pregnant TB scree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lso, medical staff should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disease, so to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pregnant women.【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7(024)007【总页数】4页(P827-830)【关键词】妊娠;结核病;诊治【作者】晋曌;王水利;代香兰【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 710068;陕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一科一病区,陕西西安 710068;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 710068【正文语种】中文近20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呈回升趋势。
【疾病名】妊娠合并肺结核【英文名】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cating pregnancy【缩写】【别名】lung tuberculosis complicating pregnancy;pneumonophthisis complicating pregnancy;pulmonary phthisis complicating pregnancy;tuberculosis of lungs complicating pregnancy;tuberculosis pulmonum complicating pregnancy【ICD号】O98.0【概述】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由耐酸性结核分枝杆菌在肺部引起的急、慢性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肺结核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所回升,尤其是青壮年的发病率升高更加明显,相应地妊娠期肺结核的发病率也有所回升。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高发区的人员流动增加,部分地区生活水平下降及缺少应有的医疗措施有关。
另外,耐药结核菌增加以及近年来HIV感染的显著增加也有关系。
【流行病学】近年来由于结核菌耐药问题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的增加,使结核感染在世界范围呈增多的趋势,据WTO全球结核项目调查显示:1986~1990年5年间41.5%的发展中国家及25%的发达国家结核病的发生率上升。
1997年在35个国家已有不同药物耐药,多种药物耐药菌株平均从1.4%~14%。
每年有800万~1000万新的病例发生。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1998人群中结核的发生率为6.8/100000。
Margono(1994)报道纽约的经验1985~1990妊娠合并结核的发生率为12/100000,1991~1992年上升为95/100000,此期16例结核中,10例为活动肺结核。
【病因】肺结核的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是主要传染源,健康人吸入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可引起肺结核菌感染。
妊娠合并结核病的预防及治疗(临床治疗)近年来,全世界结核病的发生率有所回升,其主要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多重耐药结核杆菌的迅速增长有关。
本文就结核与妊娠的相互影响及防治简要综述如下。
一、妊娠对结核病的影响长期以来,关于妊娠对结核病病情及发生率影响看法不一。
Robinson等[2]首先提出,妊娠对结核病的自然过程可能有有益的影响,因为孕期子宫增大,膈肌升高,有利于开放性肺结核空洞的闭合。
19世纪中期,有学者报告,孕妇的结核病病情随妊娠而加重[3],此后人们普遍认为,所有患结核病的孕妇均应行人工流产术以终止妊娠。
抗结核药物广泛应用前数年,有文献分析了1 000余例孕期结核病患者的资料发现,孕期9%病情有所改善,7%恶化,而84%的病例维持原状;而产后9%病例好转,15%恶化,76%无变化。
因此认为,孕期结核病复发与妊娠无关,但产后复发率升高[2]。
Warner等[4]报告,淋巴结核在孕期易活动,认为即使已治愈的肺或肺外结核,孕期都可重新发展为活动性结核。
也有报告脊髓结核孕期或产后出现截瘫,或孕前无结核病症状及体征而孕期发展为全身严重结核的病例[5]。
有关孕期初次感染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资料很少。
文献报告,西德孕妇初次感染活动性结核病发生率为92.3/10万,而总体发生率为61.5/10万,相对危险度为1.5[2]。
莫斯科1988~1992年孕产妇患结核病的检出率比普通人群高1.5~2倍,且常为活动性肺结核[6]。
Espinal等[7]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有无HIV感染,妊娠或分娩均使活动性结核病发生的危险增加。
一些学者认为,孕期结核病发生率高及病情加重,与妊娠期细胞调节免疫受到抑制有关,而膈肌上升,肺膨胀减低所致的组织缺氧及呼吸困难,使肺部更易受感染。
而产后病情加重,常与膈肌下降,母体消耗有关,但与母乳喂养无关,表明并非乳汁分泌需营养物质增加所致[2]。
二、结核病对妊娠的影响文献报道,患有活动性结核病的妇女妊娠结局不良,可致流产、胎婴儿感染、宫内死亡。
妊娠合并肺结核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妊娠合并肺结核所属部位:胸部就诊科室:妇产科,传染科,呼吸内科病症体征:乏力,盗汗,低热,消瘦,死胎,胸膜增厚粘连疾病介绍:什么是妊娠合并肺结核?妊娠合并肺结核是怎么回事?妊娠合并肺结核近年来虽然在发达国家已较少,但在发展中的国家却并非罕见,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之前,结核病无论对孕妇及胎,婴儿均有不良影响,但从70年代以来,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发展,则对孕期的肺结核患者可有良效,使妊娠合并肺结核已不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病灶较广泛的中,重度患者,妊娠妊娠与分娩均能促使结核病情恶化,特别是重度而又未经抗结核治疗且又无产前检查的孕妇,妊娠和分娩将使病情加剧甚(或)死亡,活动性肺结核,如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如一旦怀孕,则有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由肺结核对妊娠的影响来看,特别是重症患者由于疾病可致慢性缺氧,则死胎或早产的发生率增加,但无论如何,自从70年代抗结核药物的进展以来,凡经积极治疗者,对母婴预后已较以往有明显提高1,加强产前保健:多数患者在孕前已明确诊断而及时治疗,妊娠均可获良好结局,如健康教育及孕期保健的重要性未被普遍重视,个别肺结核重度患者,一肺结核旦怀孕可发生不良后果2,播散性或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未经治疗者,应在孕6~8周内,行人工流产术后,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再妊娠3,药物治疗:妊娠期已不主张应用链霉素,DNIDER等1980年指出,在206例孕期应用链霉素治疗肺结核患者中,其婴儿有34例有听神经受累致使有听力减退或完全丧失,所以在孕期不可再使用链霉素治疗症状体征:妊娠合并肺结核有哪些症状?以下就是有关妊娠合并肺结核症状的介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病灶较广泛的中、重度患者,妊娠与分娩均能促使结核病情恶化,特别是重度而又未经抗结核治疗且又无产前检查的孕妇,妊娠和分娩将使病情加剧甚(或)死亡。
活动性肺结核,如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如一旦怀孕,则有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妊娠合并肺结核【概述】妊娠合并肺结核近年来虽然在发达国家已较少,但在发展中的国家却并非罕见。
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之前,结核病无论对孕妇及胎、婴儿均有不良影响,但从70年代以来,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发展,则对孕期的肺结核患者可有良效,使妊娠合并肺结核已不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诊断】若孕妇有低热、消瘦、乏力、盗汗等症状时,应重视查找原因以排除肺结核的可能,并予胸部摄片、痰检抗酸杆菌以明确诊断。
【治疗措施】1.加强产前保健:多数患者在孕前已明确诊断而及时治疗,妊娠均可获良好结局,如健康教育及孕期保健的重要性未被普遍重视,个别肺结核重度患者,一旦怀孕可发生不良后果。
2.播散性或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未经治疗者,应在孕6~8周内,行人工流产术后,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再妊娠。
3.药物治疗:妊娠期已不主张应用链霉素。
Dnider等1980年指出,在206例孕期应用链霉素治疗肺结核患者中,其婴儿有34例有听神经受累致使有听力减退或完全丧失,所以在孕期不可再使用链霉素治疗。
孕期结核病的第一线药物为异烟肼(INH)、乙胺丁醇,如再加用维生素B6则可防止INH对胎儿潜在的神经毒性,所以INH与乙胺丁醇在妊娠各期为首选药。
第二线药物则以利福平,氨硫脲或卡那霉素为主。
利福平在孕16周以后使用则更安全。
用药的疗程为病情基本控制后,再继续应用1~1.5年。
对于伴有高热、毒性症状明显的患者,可用对氨水杨酸12g加于5%葡萄糖液500ml中,每日静脉滴注,持续1~2个月;待病情好转后,再选用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
4.产科处理(1)孕期处理:凡是病情可以妊娠者,抗结核治疗和孕期保健必须同时进行。
对严重患者应在结核病疗养院或家中对她们行孕期保健检查,特别注意精神安慰和鼓励,消除思想负担,有利防止高血压等妊娠并发症。
(2)分娩期的处理:产程开始更注意热能的供应和休息,防止由热能供应不足或精神紧张而引起的宫缩乏力。
第二产程多需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助产,以免疲劳过度使病情加重。
妊娠合并肺结核55例临床分析关键词:妊娠;结核;临床特征1.2肺结核诊断标准及分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1年制订的《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
1.3治疗及转归应用合理化、个体化、联合用药的抗结核治疗。
临床转归判定按1982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制定的标准,①痰菌阳性病例,治疗1个月后连续查晨痰厚涂片找抗酸杆菌3次及痰结核菌培养1次,均未发现抗酸杆菌为阴性;②痰菌阴性病例,以症状缓解、胸部某线片检查病灶吸收为有效。
2结果2.1一般情况55例患者病程5d~6个月,平均38d,年龄17~40岁,平均26岁,其中初产妇45例,经产妇10例;妊娠期35例(其中妊娠早期12例、妊娠中期13例,妊娠晚期10例),产褥期20例。
2.2症状55例患者中发热34例,乏力30例,纳差29例,咳嗽,咳痰26例,胸痛17例,气促15例,咯血8例,出现症状后均未立即就医。
见表1。
2.3肺结核类型及合并症:全部为初治结核病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1例,继发性肺结核18例,结核性胸膜炎10例,肺外结核16例(淋巴结结核5例,腹腔结核4例,结核性脑膜炎3例,咽喉结核2例,结核性心包炎1例,骨髓1例),占29.1%.痰菌阳性20例,阴性者35例,院外误诊10例(10/55,18.18%)。
3例合并重症肺炎,1例菌血症,1例休克,1例合并艾滋病(AIDS),6例合并肺部细菌及真菌感染(其中痰培养1例为鲍曼不动杆菌,2例为大肠埃希菌,2例为白色假丝酵母菌,1例血培养出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反硝化亚种),存在呼吸衰竭者7例,低氧血症者3例,合并贫血13例,营养不良者13例,免疫功能低下者7例。
见表2。
2.4治疗及预后2.4.1抗结核治疗所有病例均给予联合抗结核治疗,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治疗药物为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B)或左氧氟沙星(LF某)、链霉素(SM)的不同组合,LF某及SM使用于产褥期组。
妊娠合并结核50例临床分析作者:杨守贵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结核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妊娠合并结核的认识、重视和诊治水平。
方法对50例妊娠合并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妊娠合并结核以妊娠中晚期及产后居多,其临床类型以继发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为主,其次为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而常见临床症状依次为纳差、咳嗽、发热等。
结论结核病对母婴影响较大,应积极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以确保母婴健康。
关键词:妊娠;结核;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妊娠合并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不同地区发生率亦不同,宋为真报道妊娠结核病患者占妊娠妇女的2%~7%[1]。
妊娠结核如不及时诊治或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危害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为分析探讨妊娠合并结核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现对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诊治的妊娠合并结核病例50例。
年龄15~33岁,平均23.7岁。
1.2 入选标准1.2.1肺结核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制定的分类法及诊断标准。
1.2.2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版《临床结核病学》标准。
1.2.3妊娠诊断有明确的停经史、尿HCG、腹部B超证实妊娠及近期产科情况(流产、分娩)。
1.3 研究方法1.3.1记录50例研究对象的孕期及结核类型。
1.2.2记录50例临床特征。
2 结果2.1 妊娠合并结核的发病情况早期妊娠8例,中期妊娠16例,晚期妊娠12例,产后及流产14例(见表1)。
2.2 结核临床诊断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196-2001中的结核病分类[2]。
50例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27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0例,胸膜炎(单一或合并胸膜炎)26例。
2.3 临床特征临床症状主要依次为纳差(32例)、咳嗽(29例)、发热(26例)、乏力(20例)、消瘦(19例)、咯血(12例)、盗汗(11例)、胸痛(10例)等。
妊娠合并肺结核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妊娠及产后肺结核病患45例的预后情况。
结果:妊娠早期发生原发型肺结核18例(40.00%),继发型肺结核2例(4.44%),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6.67%),结核性胸膜炎1例(2.22%);妊娠中期发生原发型肺结核4例(8.89%),继发型肺结核6例(13.33%),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1例(2.22%)。
妊娠晚期发生原发型肺结核2例(4.44%),继发型肺结核5例(11.11%),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6.67%)。
45例患者中发生咳嗽41例(91.11%),胸痛14例(31.11%),乏力31例(6&89%),咳痰35例(77.78%),咯血11例(24.44%),盗汗31例(68.89%),发热27例(60.00%),纳差34例(75.56%)。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有2l例患者转氨酶升高,后经保肝、支持治疗后恢复正常。
24例妊娠早期患者经治疗后终止妊娠;11例妊娠中期患者中7例住院引产,4例经治疗后均安胎至足月;10例妊娠晚期患者产前未接受治疗,均适时终止妊娠,新生儿均存活,早产6例,剖宫产7例。
结论:做好妊娠合并结核病孕前、孕期的疾病检测,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适时终止妊娠,对母婴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妊娠;肺结核;诊治
妊娠合并肺结核是指预期妇女在患肺结核病期间出现妊娠,或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了肺结核病,在妊娠妇女中占2%~7%,对母儿健康有较大危害,可引发流产、胎儿感染、早产、宫内死亡、妊娠中毒症等多种妊娠合并症,其围产期死亡率高达30%~40%。
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本研究对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就诊的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45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35±3.21)岁;早期妊娠24例,中期妊娠11例,晚期妊娠10例;初产妇32例,经产妇13例。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0年制定的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1.3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不同组合进行治疗。
2结果
2.1妊娠合并肺结核发病情况
妊娠早期发生原发型肺结核18例(40.00%),继发型肺结核2例(4.44%),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6.67%),结核性胸膜炎1例(2.22%);妊娠中期发生原发型肺结核4例(8.89%),继发型肺结核6例(13.33%),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1例(2.22%)。
妊娠晚期发生原发型肺结核2例(4.44%),继发型肺结核5例(11.11%),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6.67%)。
2.2妊娠合并肺结核临床特点
45例患者中发生咳嗽41例(91.11%),胸痛14例(31.11%),乏力31例(68.89%),咳痰35例(77.78%),咯血11例(24.44%),盗汗31例(68.89%),发热27例(60.00%),纳差34例(75.56%)。
2.3疗效及妊娠结局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有21例患者轉氨酶升高,后经保肝、支持治疗后恢复正常。
24例妊娠早期患者经治疗后终止妊娠;11例妊娠中期患者中7例住院引产,4例经治疗后均安胎至足月;10例妊娠晚期患者产前未接受治疗,均适时终止妊娠,新生儿均存活,早产6例,剖宫产7例。
3讨论
由于妇女妊娠前后特殊生理情况的变化,结核病对妊娠妇女的健康影响较大,孕妇肺结核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
妊娠妇女机体免疫力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均使围产期结合妇女死亡率升高,可达30%~40%。
活动性肺结核可引发流产、难产、早产及妊娠中毒征等多种妊娠合并症,反复的咳嗽、咯血不得不中止妊娠。
胎儿因长期营养不良或缺氧可导致宫内生长受限甚至死胎。
有报道称妊娠合并肺结核产妇若不经治疗,其阴道出血、产前子痫和晚期妊娠胎儿流产率可增加10倍。
但妊娠合并肺结核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早期与正常妊娠生理反应较为类似,此外,妊娠期妇女不宜行腹部CT或X线胸片检查,常常导致延误病情。
本研究中45例患者中发生咳嗽41例(91.11%)和咳痰35例(77.78%),在所有患者症状中占到大多数,而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而做进一步的检查进行确诊。
妊娠合并肺结核具有与非妊娠患者相同的治疗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确保两者安全。
本研究中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其中利福平由于对胎儿具有致畸作用,不建议在妊娠早中期应用,而其他三种药物可酌情选用。
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对于早中期胎儿适时进行终止妊娠。
对于妊娠晚期的肺结核患者应母婴隔离,禁止母乳喂养。
综上所述,做好妊娠合并结核病孕前、孕期的疾病检测,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适时终止妊娠,对母婴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