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结核50例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时机对孕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妊娠合并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对孕妇及妊娠结局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及时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时机对孕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我们来了解一下妊娠合并肺结核的基本情况。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症状。
妊娠合并肺结核则是指怀孕期间患上肺结核的情况。
由于妊娠时孕妇的免疫系统会发生改变,因此妊娠合并肺结核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风险。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时机。
治疗时机的选择对于孕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怀孕初期是最好的治疗时机。
此时,胎儿尚未形成器官,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较小。
而且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孕妇的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一些情况下由于孕妇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而延迟就医,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对胎儿造成损害。
针对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治疗,传统的疗法是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长期治疗。
但是这些药物对孕妇和胎儿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早产等问题。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仔细权衡利弊,选择对孕妇和胎儿风险最小的治疗方案。
针对这一问题,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案。
一些研究者提出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通过手术可以将病变组织清除,减轻对孕妇的不适症状,同时减少使用药物的剂量,降低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一些新型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也被研究者提出。
这些新型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同时对胎儿的影响较小。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到孕妇个体的情况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对于每个孕妇,都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包括对药物使用剂量、疗程等方面的调整。
还需要重点关注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工作。
孕妇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产前检查和肺结核病情监测,以及对胎儿的发育情况的监测。
只有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的并发症,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第三章病例分析——结核病一、概述1.概念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多个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
痰中带菌者称为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排菌是结核传播的主要来源,主要为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经飞沫传播。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引起发病。
其病理变化为渗出型、增生型、干酪样坏死三种类型。
三种病变可以相互转化、交错存在,很少单一病变独立存在,而以某一种改变为主。
2.结核病分型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典型病变包括肺部原发灶,引流淋巴管和肺门淋巴结的结核性炎症,三者联合称为原发综合征。
多数原发综合征临床症状轻微,不治自愈,很少排菌。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儿童多来源于原发性肺结核;成人多由原发感染灶中的结核菌破溃进入血行引起。
本型肺结核发生于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Ⅲ型:继发型肺结核,为成人与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类型。
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病灶趋于局限,易于有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排菌较多。
Ⅳ型:结核性胸膜炎:常见胸腔积液,为渗出液,草绿色,淋巴细胞为主,ADA明显升高。
V型:其他肺外结核二、诊断要点1.全身症状:发热,多数为长期低热,,可伴有倦怠、乏力、夜间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调、易激惹、心悸、面颊潮红等。
2.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3.体征:病灶以渗出型病变为主的肺实变且围较广或干酪性肺炎时,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啰音。
继发型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故听诊于肩胛间区闻及细湿啰音,有极大提示诊断价值。
空洞性病变位置浅表而引流支气管通畅时有支气管呼吸音或伴湿啰音;巨大空洞可出现带金属调的空瓮音。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的体征有患侧胸廓塌陷、气管和纵隔间向患侧移位、叩诊音浊、听诊呼吸音降低或闻及湿啰音,以及肺气肿征象。
支气管结核有局限性哮鸣音,特别是于呼气或咳嗽末。
4.实验室和辅助检查1)病原学检查①痰涂片抗酸染色直接镜检有助于诊断②痰培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③结核菌抗原和抗体检测2)影像学检查① X线胸片文档Word`原发性肺结核典型特征有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或纵隔肿大的淋巴结组成哑铃状病灶。
112 利福平(RFP) 对结核菌有快速杀菌作用,与异烟肼联用可显著缩短疗程。
动物实验证实妊娠3个月内应用RFP有致畸作用。
近年来,Snider 复习大量文献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证实, RFP对人类没有致畸作用,即使极少数病例出现先天性畸型胎儿,亦属于正常人群畸变范围之内。
因此妊娠满3个月应用RFP可能较为安全。
妊娠3个月内是胎儿各器官和肢体形成发育期,我国防痨协会规定,利福平类抗结核药物在妊娠3个月内禁用。
常规剂量450~600mg/d〔或8~10 mg/(kg・d)〕晨起空腹顿服。
服药期间出现黄疸、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停药。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功能。
113 乙胺丁醇(EMB) 为抑菌药。
无致畸作用,对母体、胎儿均无不良影响,为妊娠合并结核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剂量为750~1000mg/d,口服。
主要副作用为球后视神经炎。
服药期间注意视力和视野的变化。
目前未发现E M B对胎儿的视神经发育有损害或影响。
114 吡嗪酰胺(PZA) PZ A常作为一线的抗结核杀菌药物。
国际防痨联盟亦将PZ A作为妊娠结核病治疗的常规用药。
但目前缺少PZ A治疗妊娠期结核病安全性的报道。
鉴于PZ A对妊娠尤其胎儿的毒副作用尚不清楚,应谨慎使用。
剂量为3次/d,015g/次,口服。
常见不良反应为高尿酸血症,痛风者慎用。
115 对氨基水杨酸(PAS) 为二线抗结核药,与其他抗结核药联用可延缓结核菌对其他药物发生耐药性。
PAS无致畸副作用,但由于该药胃肠道反应剧烈,使应用受到限制。
116 氟喹诺酮类 抑制胎儿软骨发育,造成关节软化糜烂,属禁忌药物。
117 氨基糖苷类 该药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听神经、前庭功能的损害和听觉丧失,其耳毒性可发生在整个妊娠期。
因此,此类药物属妊娠结核病的禁忌用药。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妊娠结核治疗应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强化期3个月,巩固期为异烟肼和利福平维持治疗6个月。
50嵌合体胚胎移植成功的案例近年来,嵌合体胚胎移植技术在生殖医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嵌合体胚胎移植技术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生育辅助技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胚胎细胞进行嵌合,再将嵌合后的细胞植入母体子宫,以期望产生健康的后代。
在这个过程中,成功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一话题,笔者搜集了一些50嵌合体胚胎移植成功的案例,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嵌合体胚胎移植成功的案例:1.案例一Mr. A和Mrs. A夫妇因为多年不孕不育的困扰,选择了嵌合体胚胎移植技术。
经过专家团队的精心操作和精准筛选,最终成功移植了50嵌合体胚胎。
经过严格的孕育期监护和保健,Mrs. A成功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的宝宝。
2.案例二Mrs. B在多次试管婴儿失败之后,选择了嵌合体胚胎移植技术。
经过多次尝试和精心调理,成功移植了50嵌合体胚胎。
如今,她已经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3.案例三在某医院,一位特殊病例的女性患者成功接受了50嵌合体胚胎移植。
尽管过程曲折,最终她成功抱得了自己的孩子。
以上案例仅为个别成功案例的代表,从这些案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嵌合体胚胎移植技术的成功率正在逐步提高,为许多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福音。
然而,成功的背后也有着一系列的风险和伦理道德等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50嵌合体胚胎移植成功的问题及展望:1.技术挑战嵌合体胚胎移植技术要求对细胞的操作和选择精准到位,确保嵌合后细胞的正常分裂和发育。
这对医护工作者和技术人员的要求极高,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2.风险及伦理问题嵌合体胚胎移植技术的风险及伦理问题也备受关注。
嵌合体胚胎移植会引发一系列伦理及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3.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殖医学研究的深入,嵌合体胚胎移植技术的成功率将会不断提高,为更多不孕不育家庭带来福音。
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管,加强伦理道德的建设和教育。
在总结全球范围内的相关资料和案例后,我们可以看到50嵌合体胚胎移植技术有望成为一种常见的生育辅助手段,然而其成功率和相关风险问题仍需我们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
什么是妊娠并发症一些平日健康状况良好的女性妊娠后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通常这种因妊娠引起的疾病被称之为妊娠并发症。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什么是妊娠并发症,一起来看看吧!妊娠并发症简介妊娠合并症又称妊娠加杂症,是在未孕之前或妊娠期间发生的非妊娠直接引起的疾病。
常见影响较大的是心脏病,贫血,糖尿病等。
即使妊娠消失,疾病也不一定随之消失。
所以对女性而言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因妊娠和分娩给心脏的额外负担,可造成心功能进一步减退,甚至引起严重后果。
妊娠期总血容量增加,心排出量明显增加,心脏作功高峰在32-34周,心率加快,而且子宫增大,横膈上升,心向上向左移位,都机械地增加心脏负担。
分娩期宫缩使心脏排血量阵发性增加,尤其第二产程,产妇屏气,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内脏血涌向心脏,心脏负担最重,原来心功能不全的孕妇,易发生心力衰竭。
产后24-48小时,子宫逐渐缩小,多量血液进入体循环,且组织内液体也开始回到血循环,加重心脏负担,也易发生心力衰竭。
妊娠终止,疾病也不一定随之消失。
若是这些疾病出现于妊娠之前并不影响卵巢的排卵及受孕,但一旦妊娠后,原有疾病便可影响妊娠的进程及胎儿的生长发育,而妊娠又可使原有疾病恶化,影响孕妇的健康。
妊娠合并症是产科领域的重要问题。
常见的、影响较大的妊娠合并症有心脏病、慢性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慢性肾炎、急性阑尾炎、贫血、骨软化症等。
妊娠期合并症的症状怀孕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有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以及妊娠糖尿病。
若病情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母亲周产期患病率与死亡率。
惟有及早诊断,控制病情,母子才能平安。
妊娠合并一些内科疾病,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如妊娠期合并感冒(妊娠感冒),妊娠期合并咳嗽(妊娠咳嗽),妊娠期合并淋症(妊娠小便淋痛),还有妊娠期并发的肢体面目肿胀(妊娠肿胀),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一般效果满意,已无副作用,必要时可加用西医西药治疗。
妊娠期间出现以尿频、尿急、淋漓涩痛为主要症状者,称为妊娠小便淋痛,中医也称为子淋,西医见于妊娠期合并泌尿系感染或结石。
-妇产科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一、先兆流产病例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三、卵管妊娠病例四、胎盘早剥病例五、胎儿宫内窘迫病例六、妊娠期糖尿病病例七、产后出血病例八、慢性盆腔炎病例九、宫颈癌病例十、子宫肌瘤病例十一、卵巢囊肿病例十二、绒癌先兆流产(2011.02)病史1.病史摘要:王丽蓉,女,30岁。
主诉:停经45天,少量阴道流血一天。
患者停经45天,于一天前有少量阴道流血,无腹痛,未引起重视,一天来阴道流血无缓解,但量亦未增多,无组织块排出,来院就诊。
发病以来,精神好,食欲佳,两便无异常。
平时身体健康,无妇科疾病史,月经规则,5/30天;末次月经:2011-01-01(45天前),量如平素,28岁结婚,爱人体健,0—0—1—0,结婚后2月有一次早孕人工流产史。
未避孕半年。
2.病史分析:(1)在病史采集中,育龄妇女出现阴道流血,并有停经史,要初步鉴别出血是否与妊娠有关,应重点询问患者出血与月经的关系、出血量、持续时间、有无组织物排出、有无腹痛等。
如有腹痛,应了解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还应了解阴道有无水样排液,阴道排液的色、量及有无臭味,有无妊娠产物排除。
(2)停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分析对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①流产:发生在妊娠28周以前,开始时绒毛与蜕膜分离,血窦开放,即开始出血;当胚胎完全分离排出后,子宫收缩,出血停止。
②宫外孕: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
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管型或蜕膜碎片排出。
③葡萄胎:多数患者在停经后2~4个月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断续不止,开始量少,以后逐渐增多,且常反复大量流血,因葡萄胎组织自蜕膜剥离,使母体血管破裂。
有时可自然排除水泡组织,此时出血往往汹涌,而腹痛并不十分明显。
结合该患者的表现,多考虑为先兆流产。
(3)病史特点:①已婚女性,停经45天,阴道流血。
②无腹痛,一天来阴道流血无缓解,无组织排出,量无增多。
③平素月经正常,规则,未避孕半年。
浅谈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产科护理作者:马奕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3期【关键词】妊娠;肺结核;产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11-01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1]。
结核杆菌通过感染胎盘,引起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从而导致流产、宫内感染、胎死宫内及新生儿死亡率增加。
妊娠合并肺结核属于高危妊娠的一种,发生率为5%~7%。
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已较少,但在发展中国家却并非罕见。
我院于2012年共收治2名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
现将护理该类孕产妇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病例1,孕妇于2012年7月在天津海河医院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孕38+1周时以妊娠合并肺结核、FGR收入我院产科,入院后给予能量支持、促胎肺成熟及抗痨治疗,3天后行剖宫产术,新生儿体重2440g,产妇于产后5天出院转入专科医院继续抗结核治疗;病例2,孕妇孕7+月,19/11于武汉市救治中心确诊为“左侧继发性肺结核”后要求终止妊娠而收入我院产科,行引产术后3天出院转入专科医院继续抗痨治疗。
2 妊娠对肺结核的影响:2.1 负面影响:妊娠后机体的负担加重,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对肺结核的抵抗力减弱;孕妇在确诊患病后,由于害怕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或停药,都使结核病情得不到控制而扩展。
2.2 正面影响: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及上升的膈肌对肺产生类似于人工气腹的治疗作用而使结核空洞闭合[2];妊娠期机体新陈代谢的增加,营养物质的丰富供应均有利于结核病灶的修复。
3 妇幼保健3.1 加强产前保健:凡是病情允许妊娠者,抗结核治疗和孕期保健必须同时进行。
多数患者在孕前已经明确诊断而及时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对严重患者应在结核病院或家中对她们进行孕期保健检查。
必要时增加产检次数,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
3.2 终止妊娠:母亲为播散性或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未经治疗者,孕6~8周内可行人工流产术,孕中期时可行引产术后,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再妊娠。
妊娠合并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查房时间:20GG年11月18日地点:内儿楼八楼参加人员:全院护理人员主持人:黎燕青主讲人:曾艳(产科助产士)汇报病史:柳龙儿,女,40岁。
因反复咳嗽、咳痰1+月、咯血1+天。
孕39w,孕2产1,经产妇胎心音140次/分,规律,无宫缩,查宫口未开,先露-2.5cm。
于20GG-11-11以“咯血待诊,肺结核?孕39wG2P1LOA待产。
”收入我科. 【肺结核对妊娠的影响】肺结核病人除非同时伴有生殖器结核,一般不影响受孕。
肺结核孕妇由于发热、缺氧及营养不良,使流产及早产发生率增加,亦可引起胎儿官内发育迟缓。
若孕妇发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结核菌可经血行播散,形成胎盘结核。
但病变多存在于蜕膜层,结核菌破坏绒毛,进入胎体,传染胎儿,引起先天性结核病者极为少见。
一般认为,新生儿结核病,多数是由于与母亲接触传染而来。
【妊娠对肺结核的影响】关于妊娠对肺结核有无影响,仍有不同看法。
有些作者认为妊娠对肺结核有害,甚至静止性肺结核在妊娠影响下,可能复发或病情加重。
其理由是: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影响孕妇的进食与营养;妊娠期全身脏器的负担加重,能量消耗增加;产时的体力消耗,产后腹压骤然减低和膈肌下降等,可使静止期肺结核变为活动型;哺育婴儿不仅损失营养,而且消耗体力。
这些均可对肺结核孕妇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另有一部分学者却认为,妊娠对肺结核有利。
认为妊娠期新陈代谢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加快,随着宫体的增大,膈肌上升,有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和修复。
我们认为以上两种意见,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当今的医疗条件下,只要注意克服不利因素,诊断及时,抗痨治疗适当,产科处理正确,一般来说,妊娠对肺结核无明显影响。
但对于病灶广泛,病情严重,全身情况差的肺结核患者,妊娠和分娩,可使病情恶化,产生不良后果。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注意询问接触史和疫苗接种史,无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家中无类似的病人,幼时接种过卡介苗,有外出打工史。
妊娠合并结核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结核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妊娠合并结核的认识、重视和诊治水平。
方法对50例妊娠合并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妊娠合并结核以妊娠中晚期及产后居多,其临床类型以继发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为主,其次为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而常见临床症状依次为纳差、咳嗽、发热等。
结论结核病对母婴影响较大,应积极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以确保母婴健康。
标签:妊娠;结核;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
妊娠合并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不同地区发生率亦不同,宋为真报道妊娠结核病患者占妊娠妇女的2%~7%[1]。
妊娠结核如不及时诊治或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危害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为分析探讨妊娠合并结核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现对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诊治的妊娠合并结核病例50例。
年龄15~33岁,平均23.7岁。
1.2 入选标准
1.2.1肺结核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制定的分类法及诊断标准。
1.2.2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版《临床结核病学》标准。
1.2.3妊娠诊断有明确的停经史、尿HCG、腹部B超证实妊娠及近期产科情况(流产、分娩)。
1.3 研究方法
1.3.1记录50例研究对象的孕期及结核类型。
1.2.2记录50例临床特征。
2 结果
2.1 妊娠合并结核的发病情况早期妊娠8例,中期妊娠16例,晚期妊娠12例,产后及流产14例(见表1)。
2.2 结核临床诊断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196-2001中的结核病分类[2]。
50例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27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0例,胸膜炎(单一或合并胸膜炎)26例。
2.3 临床特征临床症状主要依次为纳差(32例)、咳嗽(29例)、发热(26例)、乏力(20例)、消瘦(19例)、咯血(12例)、盗汗(11例)、胸痛(10例)等。
见表2。
3 讨论
越来越多临床研究发现,妊娠期间的结核对母子均有危害。
妊娠对结核有不利影响,可导致流产或结核病播散[2]。
活动性肺结核妇女妊娠,可致流产、胎儿感染、胎死宫内,尤其是已有肺功能不全者,妊娠分娩会加重其病情,甚至引起孕产妇死亡。
结核病孕产妇在产前及产时均可将结核菌传染给胎儿,引起围生期感染。
加之卵巢激素增加,肺呈充血状态,血液中胆固醇增高等,均有利于结核菌在肺内生长、繁殖,为肺结核病发生及恶化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发现,妊娠结核以妊娠中晚期、产后居多,其中中晚期占56%,产后占28%,可能与妊娠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显著增多,特别是妊娠第12w以后进行性升高,且T淋巴活性降低,使机体内结核菌易于由淋巴系统扩散至血液循环,而引起结核播散,导致妊娠期和产褥期合并肺结核患者同时伴有肺外结核。
分娩时第二产程产妇用力使肺内压增加,容易发生咯血,加之分娩后膈肌下降,使肺组织扩张,故易引起结核菌在肺内播散,增加了肺结核惡化的机率。
成人结核病主要表现为午后发热、咳嗽及盗汗等,然而对于妊娠合并结核患者,本研究提示其临床表现主要依次为纳差、咳嗽、发热、乏力消瘦等。
妊娠合并结核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嗜睡、乏力、倦怠等易被误认为妊娠生理反应,掩盖了结核病的症状体征,易被延误诊治[3]。
成人结核病主要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其次为血行播散型及结核性胸膜炎,原发性肺结核相对较少。
本研究资料提示妊娠结核仍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但结核性胸膜炎所占比例较大,高于血行播散型,且B超检查对妊娠母婴影响极小,故孕期检查除了产科B超检查外,应该加强对胸部B超检查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谢惠安,阴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61.
[2]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国结核病分类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12(21):716.
[3]陈建华,王晓燕,刘永利.妊娠合并肺结核的合理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04,9(5):508.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