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 格式:doc
- 大小:777.00 KB
- 文档页数:5
1.6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2. 两个属性:自然属性--存在于自然界中;经济属性--用于生产和生活下图能正确反映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之间关系的是:c3.根据属性分类:二、中国自然资源现状:1.总量丰富、类型多样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3.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三、中国的土地资源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①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思考:我国国土面积比印度大得多,为什么我国耕地面积比印度少得多?a. 印度平原和高原面积大,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我国丘陵和山地面积大,不便于耕作。
b. 印度热带季风面积大,水、热资源丰富;我国高寒和干旱面积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 、土地利用类型: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类型齐全②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③土地资源构成不合理④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差异显著⑤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4.土地资源分布:耕地: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自东向西,草场产草量逐渐递减;林地: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以及东南山地、丘陵。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的横断山区、雅鲁藏江大拐弯地区、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林区。
东南地区的台、闽、粤、赣各省,森林也不少,但大多是次生林或人工林。
5.存在问题----目前土地资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a.水土流失严重,每年50亿吨以上,世界之首。
(滥砍滥伐)b.土地荒漠化,每年1000多平方千米。
(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c.土地的次生盐碱化(不合理灌溉)d.我国草场资源普遍超载e.森林资源在一些重要林区日益减少思考:我国粮食种植面积日益减少的原因?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破坏导致耕地面积减少;b城镇化、交通运输等建设不断挤占耕地;c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种粮面积减少;d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等上涨,粮食种植成本上升;e采矿、垃圾填埋和堆放等不断破坏耕地。
思考:分析我国南方红壤的特点和改造措施?特点: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少、土质黏性重。
措施:a.增施有机肥和绿肥;b.施用熟石灰;c.在土壤中掺入一些沙子;种植适合在红壤上生长的植物: 如茶树、铁芒萁.毛竹马尾松.油茶.油桐等。
6.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①“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②应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依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
③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建设与保护。
例如:⏹严格依法办事;“开源”与“节流”并举;⏹加强人工林建设,制止过渡放牧,滥砍滥伐;⏹建设防护林(三北防护林等)等。
⏹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根本性措施:退耕还林还草(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三、中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一)水资源从水资源总量看,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6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1、水资源分布特点:①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空间)②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时间)2. 我国水资源问题地区差异南方地区---- 水质型缺水;北方地区---- 资源型缺水; 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无序利用3.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自然原因:a年降水量少,河湖径流量小;b.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七、八月;c.降水年际变化大,异常年份降水特别少,易形成干旱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人为原因: a.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加剧北方的缺水程度。
b.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c.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4.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1)跨流域调水,调整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2)修建水库,调整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3)加强宣传,提倡节约用水。
(4)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5)防治水污染,尽量做致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6)靠近海洋地区采取海水淡化。
(7)加强流域内的管理,合理分布和利用水资源。
(8)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推广耐旱作物。
5、南水北调工程(1)三条线路的优缺点:•东线方案的评价:利:①缓解华北平原以及京津唐地区用水紧张的问题。
②有效利用水资源,促进调水沿线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直接利用京杭运河的河道,投资少,工期短。
弊:①受地形的影响,需多级提水,运营成本高。
②沿途经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活跃区,易造成水质污染。
•中线方案的评价:利:①调水线路南高北低,全线水都能自流。
②三峡水库建成后,利用三峡水库输水量最大。
③河流污染较少。
弊:①没有现成河道,需开挖新河道。
②工程量大,占地多。
③穿越伏牛山区较困难。
•西线方案的评价:利:①线路短。
②水质好。
弊:①地形、地质复杂。
②工程艰巨、投资大。
③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可能大.(2)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以东线为例):有利:①美化受水区的生存环境,提高受水区的居住质量;②控制受水区地面下降趋势;③缓解受水区生产供水紧张,促进经济稳定;④改善受水区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⑤缓解用水不足,促进社会安定。
不利:①长江径流量减少,影响下游水质;②长江径流量减少,影响长江航运;③影响江淮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④东线受水区地势低洼,调水后土壤易盐碱化;⑤供水区调水后,降低自净能力。
(二)、水能资源:1.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可开发3.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70%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在流经阶梯交界处2. 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珠江水系,思考:中国中南地区范围包括豫鄂湘粤桂琼六省区。
中南地区是我国目前水能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原因有哪些方面?“能源开发”类答题思路------能源蕴藏、能源需求、开发条件a.中南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处第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中南地区邻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市场需求量大c.水能开发的气候、交通等施工条件在全国相对较好3. 西电东送北部通道——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地区。
主要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的煤电基地和黄河上游的公伯峡、拉西瓦等水电站的电力送往京津唐地区。
中部通道——将沿长江展开。
长江为深谷型河道,可开发22座水电站。
随着这些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将有数千万千瓦的强大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以及广东等地区。
南部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以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
4.西电东送工程的意义对于西部地区①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②缩小东西部差距,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③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对于东部地区①增加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紧张局面,②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③减轻能源运输对铁路的压力。
四、我国矿产资源(一). 矿产资源的特点:①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②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例如: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
优:相对集中利于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 劣:加重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流通的运输负担③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
劣: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④矿产资源形势严峻--------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二).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主要矿点煤: 集中分布于北方地区,其中陕西、山西、内蒙古最多石油: 华北、东北、西北天然气: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三).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战略石油储备是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众多发达国家都把石油储备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加以部署实施。
a. 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主要目的--保障国内原油供给, 平抑国内油价的异常波动b. 一期四个基地---辽宁大连、山东黄岛、浙江舟山、浙江镇海共同点:均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海运便利,便于进口,接近经济发达的消费区c.二期两个基地选址的地理考虑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新疆独山子、甘肃兰州①铁路交通便利;②邻近中亚油源区;③有比较充实的石油工业基础;④有利于促进广大西部地区的发展;等等(四). 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的影响对西部的影响①使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推动中西部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建设,并强力抖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对东西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⑤促进就业,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④对环境有利的是: 解决中西部沿线用能问题,利于生态保护对环境不利的是: 西部生态脆弱,工程建设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对东部的影响①缓解东部能源紧缺,促进经济发展②发挥东部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③减轻运输压力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五).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的分布与优缺点1.太阳能-------最重要的一种可再生能源1)、太阳能的优缺点优点:①能量巨大②清洁无污染③可再生,用之不尽缺点:①能量分散,密度低,利用困难②受天气影响大,只能在晴天使用2)、太阳能的利用方式:①光热转换②光电转换3)、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①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②天气: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阴天多,则少③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地势低,大气层厚④大气透明度: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透明度差,则弱4)、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①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洁净,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②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③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四川盆地太阳能贫乏的原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雨雾多,晴天少②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日照时间短台湾、海南岛西南部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2. 风能1)、风能的优缺点:优点:①可再生②清洁无污染③风力发电,成本较低缺点:①能量密度低②受季节限制,风速不稳定③储存、输送困难2)、我国风能分布规律:空间:北方>南方;从海边向内地迅速减弱,内陆又增强时间:冬春>夏秋3).西北内陆高原风能丰富原因:a.“三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气温日变化大,气压差异大;b.草原戈壁地面起伏小,阻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