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型槽皮带轮设计毕业设计

V型槽皮带轮设计毕业设计

V型槽皮带轮设计毕业设计
V型槽皮带轮设计毕业设计

V型槽皮带轮设计

摘要: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它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光电机技术等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的基础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数控技术实施加工控制的机床,或者说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成为数控(CN)机床。数控系统包括:数控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主轴驱动器及进给装置等部分。

MasterCAM是一套以图形驱动的软件,应用广泛,操作方便,而且它能同时提供适合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各种数控系统的后置处理程序文件,以便将刀具路劲文件(NCI)转换成相应的CNC控制器上所使用数控加工程序(NC)代码。如FANUC、MELADS、AGIE、HITACHI等数控系统。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MasterCAM一些绘制图形基本功能的使用,运用MasterCAM编制数控程序,还介绍了MasterCAM的一些功能和特点及应用。MasterCAM是款强大的CAD∕CAM软件,是集设计与制造于一体。编制数控程序在数控仿真软件里面进行模拟加工,完善加工工艺,刀具路劲,完成皮带轮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设计

关键词:数控技术;MasterCAM;CAD∕CAM

目录

第一章概述............................................... I 1.1 数控技术简介. (1)

1.1.1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 (1)

1.1.2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1)

1.1.3 中国数控的出路 (2)

1.2 MasterCAM介绍 (3)

1.3 MasterCAM的主要功能 (4)

1.3.1 三维设计系统 (4)

1.3.2 铣床2D加工系统 (5)

1.3.3 铣床2.5D加工系统 (4)

1.3.4 铣床3D加工系统 (5)

1.3.5 车铣复合系统 (5)

1.3.6 线切割、激光加工系统 (5)

第二章绘制零件图 (6)

2.1 零件图 (6)

2.2 利用CAXA绘制零件图 (6)

2.3 利用UG NX7.0绘制三维图 (11)

第三章工艺分析 (15)

3.1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基础 (15)

3.1.1 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 (15)

3.1.2 刀具参数选项卡 (15)

3.2 零件的几何特征、作用及工艺分析 (16)

3.3 加工工序 (17)

3.4 各工序刀具及切削参数选择 (30)

3.5 专用夹具设计 (37)

第四章刀具路径创建 (40)

4.1 车削端面加工 (40)

4.1.1 车削端面参数 (40)

4.1.2 车削端面刀具路径 (42)

4.2 钻孔加工 (43)

4.2.1 钻孔参数 (43)

4.2.2 钻孔刀具路径 (44)

4.3 外形车削 (45)

4.3.1 加工φ78外形参数 (45)

4.3.2 加工φ78外形路径 (45)

4.3.3 加工V型槽参数 (46)

4.3.4 加工V型槽路径 (47)

4.4 插键槽加工 (48)

4.4.1 粗加工键槽 (48)

4.4.2 精加工键槽 (48)

第五章验证与生成程序 (49)

5.1 实体验证 (49)

5.2 程序的自动生成 (49)

5.3 人工编程 (50)

结论 (55)

附录 (56)

参考文献 (63)

致谢 (64)

第一章概述

1.1 数控技术简介

1.1.1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飞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家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间断工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什么。而在于这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制造技术和装备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因此,专家们预言: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话、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资手段;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物资;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此外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具体需求,设计制造“高、精、尖”重大数控装备,打破国外封锁,掌握数控装备关键技术,创出中国数控机床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是全面提升我国基础制造装备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1.2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早期的数控系统采用穿孔纸带传送加工程序,由专用数控装置读入加工代码、进行识别、储存和计算,输出相应的指令脉冲以驱动伺服系统。70年代中期小型计算机出现

由于其较低的价格,高超的数据处理和输入输出功能,使它迅速应用到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中,出现所谓计算机数控(CNC)和直接数控(DNC)系统。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通用计算机从8位机,已发展到奔腾时代。其速度和功能已比当年的8位机快了几百倍。使得在通用微机上以软件方式可以实现各种数控功能,数控技术发生了深刻变化。PC机上的丰富软件资源、友好的人机界面,是其他数控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基于微机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已成为世界数控技术的发展潮流,以PC机为平台的数控技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数控机床朝着高新能、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但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采用“PC+运动控制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它不仅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强、开放程度高、运动轨迹控制精确、通用性好等特点,而且还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现有加工制造的精度、柔性和应付市场需求的能力。美国将其称为新一代的工业控制器,日本称其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

1.1.3 中国数控的出路

纵观目前我国的数控市场,我国数控产品在性能、外观、可靠性方面与国外产品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国外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加上外国企业为占领中国市场,对我国能够生产的数控系统压价销售,而对我国未能生产的数控系统,不仅高价而且附加许多限制。在国外数控企业采用技术封锁和低价倾销的双重策略下,中国数控产业经历里坎坷的历程,我国曾花巨资引进西门子和FANUC的技术,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吸收消化,开发我国自己的数控技术。如北京密云所引进了FANUC的数控系统,可是,FANUC卖给我们的都是即将过时的落后技术。我国引进后,尚未来得及吸收消化和批量生产,FANUC 即宣布停止生产该系统的生产,并将性能价格比更好、质量更高、体积更小的数控系统推向中国市场。这种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走的做法,必然受人约制,永远落在后面。中国数控出路何在?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基于微机的开放式数控是数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传统数控技术方面,我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开放式数控为我国数控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加强和重点扶持开放性数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我国的数控产业才有发展壮大可能,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坚持以加速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制造业结构

调整和优化升级,建设四川高水平的先进准备为宗旨,围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制造数字化、控制智能化和装备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需求,大力加强开放式数控技术的研发和开发力争为我省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挑战提供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

1.2 MasterCAM介绍

MasterCAM软件是美国CNC Software,INC所研制开发的CAD/CAM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全方位的软件系统。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工业大国皆一致采用本系统,作为设计、加工制造的标准。MasterCAM为全球PC级CAM,全球销售量第一名,是工业界及学校广泛采用的CAD/CAM系统,以美国和加拿大教育单位来说,共计有2500多所高中、专科大学院校使用此来作为机械制造及NC程序制作,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其业界及教育单位亦有领先地位。它有一下特点:

1、MasterCAM除了可产生NC程序外,本身也具有CAD功能(2D、3D/图形设计、尺寸标注、动态旋转、图形阴影处理等功能)可直接在系统上制图并转换成NC加工程序,也可将用其他绘图软件绘好的图形,经由一些标准的或特定的转换文件如DXF文件(Drawing Exchange File)、CADL文件(CADkey Advanced Design Language)及IGES 文件(Initial Graphic Exchange Specification)等转换到MasterCAM中,再生成数控加工程序。

2、MasterCAM是一套以图形驱动的软件,应用广泛,操作方便,而且它能同时提供适合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各种数控系统的后置处理程序文件,以便将刀具路径文件(NCI)转换成相应的CNC控制器上所使用的数控加工程序(NC)代码。如FANUC、MELADS、AGIE、HITACHI等数控系统。

3、MasterCAM能预先依据使用者定义的刀具、进给量、转速等,模拟刀具路径和计算加工时间,也可以从NC加工程序(NC)代码转换成刀具路径图。

4、MasterCAM系统设有刀具库及材料库,能根据被加工工件材料及刀具规划尺寸自动确定进给率、转速等加工参数。

5、提供RS-232C接口通讯功能及DNC功能。

1.3 MasterCAM的主要功能

1.3.1 三维设计系统

完整的曲线功能:可设计、编辑复杂的二维、三维空间曲线。还能生成方程曲线。尺寸标注、注释等也很方便。强大的曲面功能:采用NURBS、PARAMETRICS等数学模型,有十多种生成曲面方法。还具有曲面修剪、曲面间等(变)半径倒圆角、导角、曲面偏置、延伸的编辑功能。崭新的实体功能:以PARASOLID为核心,倒圆角、抽壳、布尔运算、延伸、修剪等功能都很强。可靠的数据交换功能,可转换的格式包括:IGES SAT(ACIS SOLIDS)、DXF、CADL、VDA、STL、DWG、ASCII。并可读取Parasolid、HPGL、CATIA 、PRO/E、STEP等格式的数据文件。

1.3.2 铣床2D加工系统

完整三维设计系统。

外形铣削:外形可以是空间的任意曲线。

型腔加工:加工方式多达8种以上。提供清角及残料加工功能。可斜线及螺旋式入刀、退刀。容许斜壁机不同高度、斜度的岛屿,可面铣岛屿。

实体加工:在实体上自动确定加工外形参数。

钻孔、镗孔、螺纹加工。

可定义刀具库、材料库等。

对刀具路径作图形编辑,可对NC、NCI作修改、平移、旋转、放大、缩小等编辑。可做身体切削模拟,支持4轴加工。

可用各种CNC控制器,DNC传输。

1.3.3 铣床

2.5D加工系统

完整三维绘图系统。

完整的铣床2D加工系统。

刀具路径可投影至斜面、圆锥面、球面及圆筒面。单一曲面的粗、精加工。

直面曲面、扫描曲面、旋转面加工方法。具有程序过滤(Filter)功能。

1.3.4 铣床3D加工系统

完整三维设计系统。

完整的铣床2D、2.5D加工系统。

多重曲面的粗加工及精加工。等高线加工。

环绕等距加工。平行时加工。

放射状加工。插拉刀方式加工。

投影加工。沿面加工。

1.3.5 车铣复合系统

完整三维设计系统。精车、粗车、螺纹加工。

径向切槽加工。钻孔、镗孔。

C轴加工。可产生切削循环指令。

可自定义刀具库及材料库。自动计算刀具补正、过切侦测。

1.3.6 线切割、激光加工系统

完整三维绘图系统。2—4轴上下异性加工。

自动、半自动图形对应能力。自动清角功能。

无屑加工。支持各种CNC控制器。

第二章绘制零件图2.1 零件图

本次毕业设计是根据下图进行绘制:

图2-1 零件图

2.2 利用CAXA绘制零件图

打开文件菜单中的新文件命令

图2-2 操作图1

选择EB图形文件→机械常用竖A4

图2-3 操作图2 得到一张空白的A4标准图

图2-4 操作图3

点击文字参数

图2-5 操作图4 选择参数

图2-6 操作图5

得到图纸的需要的字体

图2-7 操作图6 通过左边工具栏在图纸上作图,

图2-8 操作图7

通过上端工具栏标注各种数据

图2-9 操作图9 最终得到完整的零件图

图2-10 操作图10

2.3利用UG NX7.0绘制三维图

点击新建,选择模型,创建:

图2-11 操作图11 点击绘制草图(同时选择基准面)

图2-12 操作图12

完成草图后点击回转得到图形

图2-13 操作图13打孔通孔Ф24

图2-14 操作图14

毕业论文(设计)打沉头孔Ф32 深2.5

图2-15 操作图15

利用腔体功能开出键槽

图2-16 操作图16

按要求倒出斜角

图2-17 操作图17最终完成三维图

图2-18 操作图18

第三章工艺分析

3.1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基础

3.1.1 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

1.基准先行

工件上的工艺基准面,一般在工艺过程一开始就粗、精加工。然后以加工出的基准定位,在进行工件的加工。

2.先粗后精

车削加工按照粗车—精车的顺序进行,最终达到图样要求。粗加工应以最高的效率切除表面的大部分余量,为半精加工提供定位基准和均匀适当的加工余量。半精加工为主要表面精加工做好准备,即打到一定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值和加工余量。精加工后,应使各表面达到图样规定的要求。

3.先面后孔

平面加工简单方便,根据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平面轮廓大而平整,所以以平面定位比较稳定可靠。以加工好的平面为基准加工孔,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孔的加工余量较为均匀,而且为孔的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精基准;另一方面,先加工平面,切出了工件表面的凹凸不平及夹砂等缺陷,可减少因毛胚凹凸不平而使钻孔时钻头引偏和防止扩、铰孔时刀具崩刀;同时,加工中便于对刀和调整。

4、先主后次

主要表现先安排加工,一些次要表面因加工面小,和主轴表面有相对位置要求,可穿插在主要表面加工工序之间进行,但要安排在主要表面最后精加工之前,以免影响主要表面的加工质量。

3.1.2 刀具参数选项卡

在该选项卡选取一把刀,设置进给率、主轴速度和其他一般刀具路径参数,该选项卡在大多数铣削和刨削刀具路径是相同的。

1.刀具显示窗。显示一把现在加工群组使用的刀具,当刀具显示窗有各种操作的刀

具,单击某刀具,就是当前操作用的刀具,在邮件菜单列表中单击新建刀具,可从刀库中增加刀具。

2.进给率。设置进给率(英寸/每分钟或毫米/每分钟),是指刀具在工件上移动的速度,二维加工(除钻削),进给率是在X和Y方向移动(平行于刀具平面),当刀具接触工件材料后,使用G1、G2码命令的进给率移动。

3.刀具号码。在NC加工程序中程序中显示刀号,刀具路径管理器在刀具图像后显示刀号,Mastercan用2作为刀具的起始号,在刀具号码文本框自动输入刀号。

4.主轴转速。确定主轴每分钟的旋转速度,Mastercam根据加工群组属性计算一个缺省值,但是不要该值,按经验输入一个值。

5.刀长补正。刀号位置可使用后处理器,在控制器中去选取长度补正寄存器。控制定义如何使Mastercam计算缺省选项在此显示,输入一个不同值去代替。

6.刀径补正。在刀号位置可使用后处理器,在控制器中去选取直径补正寄存器。。控制定义如何使Mastercam计算缺省选项在此显示,输入一个不同值去代替。

3.2 零件的几何特征、作用及工艺分析

本次论文零件由平面、轮廓、槽、孔组成,其几何形状为三维图形,零件外轮廓粗略为圆柱型。零件未标注处表面粗糙度为6.3,采取粗-精加工锐边需倒钝,未注倒角为1×45°,孔内表面粗糙度为1.6,两端面表面粗糙度为3.2,键槽表面粗糙度为3.2.

皮带轮是回转类零件,主要用于和别的零件进行装配。所以皮带轮要有一

定的配合精度以及表面接触强度,还有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耐磨性,以满足使用要

求。

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

要求分析如下:

(1)Φ78 的外圆和Φ24 的内孔,都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要求,主要是为了和其装配件很好的装配。

(2)在Φ24 的内孔插键槽有一定的对称度要求。

(3)在Φ78 的外圆上车V 形带,要注意他们的相互位置。

小型自走悬挂式往复割草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驱动方案论证 (3) 几种典型驱动方案的简介与对比 (3) 曲柄连杆机构 (4) 摆环机构 (4) 摆杆机构 (4) 双配重轮机构 (4) 驱动方案总体确定 (4) 方案的结构和原理简介 (4) 驱动部件 (5) 驱动部件 (5) 2 传动机构设计 (5) 功率消耗 (5) 拖拉机型号 (6) 拖拉机转速 (6) 皮带选型 (6) 传动比确定 (6) 3 传动方案的计算 (6) 各轴的转速 (6) 各轴输入功率 (7) 各轴转矩 (7)

V带及带轮计算 (7) V带安装 (9) 4 轴的设计及其计算 (9) 轴的最小直径计算 (9) 各轴直径的选取 (10) 轴一的校核 (10) 5 曲柄的设计及计算 (12) 曲柄的直径计算 (12) 曲柄的力平衡 (12) 6 机架主要尺寸设定 (14) 机架的设计 (14) 挂刀架的设计 (15) 倾斜提升机构设计 (16) 7.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8]Karinakar,S;Basak, MeehaniZation Seenario in Darjeeling Distriet of wes 谢辞 (17) 小型自走悬挂式往复割草机的设计 摘要:大力发展畜牧机械化是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实现机械化,才能真正提高畜牧业的水平,畜牧业的产出增加,牧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才得以改善。在畜牧业中牧草的种植,收割,存储等技术都需要改进,农牧民急需适用性能可靠的,价格适中的机械设备,代替手工操作,提高效益,增加收入。 在牧草切割机技术方面,割草机的种类少,构造复杂,维修使用不方便,价格高,基于此本文进行了后悬挂往复式牧草收割机的设计及分析。其次经过讨论筛选确定了收割机的基本结构,后悬挂往复式

V型皮带式水泵传动系统毕业设计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普通V型皮带传动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11.12.1 -2012.3.15 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文设计了V型皮带式水泵传动系统,其主要的传动由V型皮带传动组成,设计使用年限为8年,二班制工作,力求成本低,皮带机寿命长,小批量生产,负荷均匀。电动机型号Y160-4,水泵轴转速n2=380r/min,水泵轴轴径d=55mm,额定功率P=11KW,电机额定转速n1=1460r/min,要求两带轮的中心距a≤1500mm,通过此传动系统可以有效地进行动力传动。 关键词:V带传动、缓冲、吸振、有效动力传动

普通V型皮带传动设计 目录 摘要 ................................................................................................................................ I 一、设计内容 .................................................................................................................. - 1 - 二、总体设计 .................................................................................................................. - 2 - 三、确定设计功率选择V带型号.................................................................................. - 3 - : ........................................................................................................... - 3 - 1.设计功率P d 2.选择V带型号:.................................................................................................... - 3 - 四、确定带轮直径 .......................................................................................................... - 4 - 1.选取小带轮直径 .................................................................................................... - 4 - 2.确定大带轮直径 .................................................................................................... - 4 - 3.验算转速误差: .................................................................................................... - 4 - 4.验算带速V ............................................................................................................. - 4 - 五、确定中心距a与带长L d ........................................................................................ - 5 - 1.确定中心距 ............................................................................................................ - 5 - 2.初算带长 ................................................................................................................ - 5 - 3.确定V带的长度L d ............................................................................................. - 5 - 4.计算实际中心距 .................................................................................................... - 5 - 六、验算小带轮包角ɑ .................................................................................................. - 6 - 七、确定V带根数Z ...................................................................................................... - 7 - 八、确定V带预紧力...................................................................................................... - 8 - 九、计算对轴的径向作用力 .......................................................................................... - 9 - 十、带轮的结构尺寸设计 ............................................................................................ - 10 - 1.大带轮结构设计 .................................................................................................. - 10 - 2.小带轮的结构尺寸设计 ...................................................................................... - 12 - 3.带轮材料的选择 .................................................................................................. - 15 - 结论 ........................................................................................................................ - 16 - 致谢 ........................................................................................................................ - 17 - 参考文献: .................................................................................................................... - 18 -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例范本)

实用标准文档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设计螺旋传输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动机200702班 姓名杨国志 学号200703011211 指导教师李杰老师

目录 第1章、总述 (5) 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 (5) 二、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内容 (6) 三、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要求 (6) 第2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7) 一、减速箱的工作原理 (7) 二、电动机的选择 (8)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0)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0) 第3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2) 一、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 二、带轮的安装与维护 (15) 第4章、轴的设计计算 (16) 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 (16) 二、从动轴校核轴受力图 (19) 第5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2) 一、从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2)

二、主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3) 第6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4) 一、从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4) 二、主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6) 第7章、润滑的选择 (27) 第8章、联轴器及轴承盖的选择 (29) 一、联轴器的选择 (29) 二、轴承盖的选择 (29) 第9章、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30) 一、减速器箱体: (30) 二、附件设计: (32) 小结 (35) 参考文献 (37)

摘要 本次毕业课题设计中的减速机选择的是非标准减速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机是位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机器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合理的传动方案不仅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而且还要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以及使用和维护方便。 关键词:传动装置箱体齿轮低速轴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design graduates choose non-standard gear reducer. A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prime mover and working machin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achines often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transmission and work machine of three parts. Sound transmission programs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 machine, but also reliab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and easy processing, low cos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easy to use and maintain. Key words: low-speed gear box gear shaft

皮带轮的设计

综合实践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轮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过控091 设计者:宋成亮 指导教师:林景凡 学号:2009112031 成绩: 完成日期:2011年12月01日

目录 一、关键字-------------------------------------------------------------------3 二、摘要----------------------------------------------------------------------4 三、铸造工艺方案制定-----------------------------------------------------5 1:材料分析------------------------------------------------------------5 2:铸造方法------------------------------------------------------------5 3:分型面的选择------------------------------------------------------5 4:铸件形状------------------------------------------------------------6 5:工艺参数------------------------------------------------------------6 6:质量及浇注系统的计算------------------------------------------7 7:冒口计算------------------------------------------------------------8 四、机械加工工艺---------------------------------------------------------8 1:工艺分析------------------------------------------------------------8 2:基准的选择---------------------------------------------------------8 3:刀具与机床夹具的选择------------------------------------------8 4:切削液的选择和使用--------------------------------------------------9 5:工艺过程------------------------------------------------------------9 6:机械加工工艺卡片----------------------------------------------------9 五、参考文献--------------------------------------------------------------------14 六、指导教师评语------------------------------------------------------------15 附件1:零件图 附件2:毛坯图

绞肉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绞肉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2.1绞肉机的结构 2.1.1送料机构 2.1.2切割机构 2.1.3驱动机构 2.2绞肉机的工作原理 2.3 绞肉机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螺旋供料器的设计 3.1绞笼的设计 3.1.1绞笼的材料 3.1.2螺旋直径 3.1.3螺旋供料器的转速 3.1.4螺旋节距 3.2绞筒的设计 第四章传动系统的设计 4.1电机的选择

4.2带传动的设计 4.2.1设计功率 4.2.2 选定带型 4.2.3 传动比 4.2.4 小带轮基准直径 4.2.5 大带轮基准直径 4.2.6 带速验算 4.2.7 初定轴间距 4.2.8 所需带的基准长度 4.2.9 实际轴间距 4.2.10 小带轮包角 4.2.11单根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 4.2.12 1≠i 时单根V 带型额定功率增量 4.2.13 V 带的根数 4.2.14 单根V 带的预紧力 4.2.15作用在轴上的力 4.2.16带轮的结构和尺寸 4.3齿轮传动设计 4.3.1选择材料,确定lim H σ和lim F σ及精度等级 4.3.2按接触强度进行初步设计 4.3.2.1确定中心距

4.3.2.2 确定模数 4.3.2.3确定齿数 4.3.2.4计算主要的几何尺寸 4.3.3校核齿面接触强度 4.3.4校核齿根的强度 4.3.5齿轮及齿轮副精度的检验项目计算 4.3. 5.1确定齿厚偏差代号 4.3. 5.2确定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的检验项目及公差值 4.3. 5.3确定齿轮副的检验项目与公差值 4.3. 5.4 确定齿坯的精度 4.4轴的设计 4.4.1按扭转强度计算18 第五章绞刀的设计 5.1绞刀的设计 5.1.1刀刃的起讫位置1 5.1.2刀刃的前角 5.1.3刀刃的后角 5.1.4刀刃的刃倾角 5.1.5刀刃上任一点位量上绞肉速度 5.1.6绞刀片的结构 第六章生产能力分析

皮带轮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皮带轮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作者: ————————————————————————————————日期: ?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 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1.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装加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机床和刀具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它是夹具总体方案确定的依据之一,它决定了夹具的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如大批量生产时,一般选择机动、多工件同时加工,自动化程度高的方案,结构也随之复杂,成本也提高较多。 1.1.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零件图给出了工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表面粗糙度等精度的总体要求,工序图则给出了夹具所在工序的零件的工序基准、工序尺寸、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以及本工序的定位、夹紧原理方案,这是夹具设计的直接依据。已知待加工工件如下图1-1所示。 图1-1工件零件图

1.1.3.加工方法 了解工艺规程中本工序的加工内容,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工步安排、工时定额,同时加工零件数。这些是在考虑夹具总体方案、操作、估算夹紧力等方面必不可少的。 皮带轮是回转类零件,主要用于和别的零件进行装配。所以皮带轮要有一定的配合精度以及表面接触强度,还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耐磨性,以满足使用要求。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2.1. 定位方案 工件在机床上的定位实际上包括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和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两个方面。工序图只是给出了原理方案,此时应仔细分析本工序的工序内容及加工精度要求,按照六点定位原理和本工序的加工精度要求,确定具体的定位方案和定位元件。 要拟定几种具体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或组合最佳方案。 根据工序图给出的定位元件方案,按有关标准正确选择定位元件或定位的组合。在机床夹具的使用过程中,工件的批量越大,定位元件的磨损越快,选用标准定位元件增加了夹具零件的互换性,方便机床夹具的维修和维护。 常有定位方法有:(1)工件以圆柱空定位。 (2)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 根据本次零件设计的夹具,我设计的定位方案为大平面和侧面定位,可以限制5个自由度,同时保证了加工方向上的刚性,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及便于保证加工部位之间位置要求。 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 要求分析如下: (1) Φ157 的外圆和Φ45 的内孔,都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要求,主要是为了和其装配件很好的装配。 (2) 在Φ45 的内孔插键槽有一定的对称度要求。 (3)在Φ157 的外圆上车V 形带,要注意他们的相互位置。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 系别电子与制造系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 07模具四(2)班 姓名简洪伟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2010年10月5日

目录 摘要 (3) 绪言 (4) 正文 (5) 一、设计任务书 (5) 1、设计题目 (5) 2、传动系统方案 (5) 3、设计原始数据 (6) 4、工作条件 (6) 5、设计工作量 (6) 二、选择电动机 (6)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的选择 (6) 2、选择电动机功率 (6) 3、确定电动机转速 (7) 三、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8) 四、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8) 1.各轴转速 (8) 2.各轴的输入功率 (8) 3.各轴输入转矩 (9)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9) 1、电机与减速器之间皮带形式的选择 (9)

2、电机皮带轮设计 (9) 3、减速器高速轴皮带轮设计 (10) 4、齿轮设计 (10) 5、Ⅰ轴(减速器高速轴)的设计 (12) 6、Ⅱ轴(减速器低速轴)的设计 (15) 六、轴承的选择 (18) 1、I轴(高速轴)轴承选择 (18) 2、II轴(低速轴)轴承选择 (19) 七、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9) 1、电机轴端键的选择和计算 (19) 2、I轴(高速轴)轴端键的选择和计算 (20) 3、Ⅱ轴轴端(联轴器处)键的选择和计算 (20) 4、Ⅱ轴大齿轮联接键的选择和计算 (20) 八、联轴器的选择 (20) 九、减速器的设计计算 (21) 1、减速器箱体材料的选用 (21) 2、减速器主要结构尺寸 (21) 3、减速器附件的设计 (21) 十、减速器的密封 (22) 1、高速轴的密封 (22) 2、低速轴的密封 (22) 3、箱体上下盖间的密封 (22)

皮带轮加工工艺及精车皮带轮槽工装夹具设计方案

皮带轮加工工艺及精车皮带轮槽工装夹具设计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皮带轮的用途 生活中,皮带轮对我们来说很常见,它的应用很广泛,机械传动常见的类型有摩擦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螺旋传动等类型。带传动根据横截面形状不同可分为平带传动、V带传动、多楔带、圆形带、齿形带等类型的带传动。 带传动中用于安装传动带的轮子就叫做带轮。俗称皮带轮。带轮是成对安装和使用的,一个是主动轮,另一个是从动轮。 机械传动按传动的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啮合传动和摩擦传动两类。 啮合传动的优点是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准确、传递功率大,效率高<蜗杆传动除外),速度范围广。缺点是对加工制造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 摩擦传动工作平稳、噪声低、结构简单、造价低,具有过载保护能力,缺点是外廓尺寸较大、传动比不准确、传动效率较低、元件寿命较短。 带传动就是摩擦传动中的一个种类。由于这里不能上传完整的毕业设计<完整的应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相关图纸CAD/PROE、中英文文献及翻译等),此文档也稍微删除了一部分内容<目录及某些关键内容)如需要其他资料的朋友,请加叩扣:贰二壹伍八玖壹壹五一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带紧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因而带与轮的接触表面存在着正压力,当原动机驱动主动轮回转时,在带与主动轮接触表面间便产生摩擦力,使主动轮牵动带,继而带又牵动从动轮,将主动轴上的转矩和运动传给从动轴。 从带传动的原理可知道带轮的作用是通过传动带传递转矩和运动。 II / 19

III / 19

4 带特殊螺纹的回转体零件; 铣削是机械加工中最常用和最主要的加工方法之一,它除了能铣削普通铣床所能铣削的各种零件表面外,还能铣削普通铣床不能铣削的需2~5坐标联动的各种平面轮廓和立体轮廓。根据铣床的特点,从铣削加工角度来考虑,适合铣削的主要加工对象有以下几类: 1平面类零件; 2变斜角类零件; 3曲面类零件; 第二章零件加工工艺的制订 2.1 零件图样分析 皮带轮如下图: IV / 19

V型槽皮带轮设计毕业设计

V型槽皮带轮设计 摘要: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它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光电机技术等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的基础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数控技术实施加工控制的机床,或者说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成为数控(CN)机床。数控系统包括:数控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主轴驱动器及进给装置等部分。 MasterCAM是一套以图形驱动的软件,应用广泛,操作方便,而且它能同时提供适合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各种数控系统的后置处理程序文件,以便将刀具路劲文件(NCI)转换成相应的CNC控制器上所使用数控加工程序(NC)代码。如FANUC、MELADS、AGIE、HITACHI等数控系统。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MasterCAM一些绘制图形基本功能的使用,运用MasterCAM编制数控程序,还介绍了MasterCAM的一些功能和特点及应用。MasterCAM是款强大的CAD∕CAM软件,是集设计与制造于一体。编制数控程序在数控仿真软件里面进行模拟加工,完善加工工艺,刀具路劲,完成皮带轮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设计 关键词:数控技术;MasterCAM;CAD∕CAM

目录 第一章概述............................................... I 1.1 数控技术简介. (1) 1.1.1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 (1) 1.1.2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1) 1.1.3 中国数控的出路 (2) 1.2 MasterCAM介绍 (3) 1.3 MasterCAM的主要功能 (4) 1.3.1 三维设计系统 (4) 1.3.2 铣床2D加工系统 (5) 1.3.3 铣床2.5D加工系统 (4) 1.3.4 铣床3D加工系统 (5) 1.3.5 车铣复合系统 (5) 1.3.6 线切割、激光加工系统 (5) 第二章绘制零件图 (6) 2.1 零件图 (6) 2.2 利用CAXA绘制零件图 (6) 2.3 利用UG NX7.0绘制三维图 (11) 第三章工艺分析 (15)

某皮带轮注射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某皮带轮注射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设计 一、背景与意义 注射模塑(又称注射成型或简称注塑),是成型塑料制品的一种重要方法。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及多种热固性塑料都可用此法成型。用注射模塑可成型各种形状、尺寸、精度,满足各种要求的模制品。 注塑制品约占塑料制品总量的20%~30%,尤其是塑料作为工程结构材料的出现,注塑制品的用途已从民用扩大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将逐步代替传统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制品,包括各种工业配件,仪器仪表零件结构件、壳体等。在尖端技术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皮带轮属于盘毂类零件,一般相对尺寸比较大,在传统制造工艺上一般以铸造、锻造为主。一般尺寸较大的设计为用铸造的方法,材料一般都是铸铁(铸造性能较好),很少用铸钢(钢的铸造性能不佳);一般尺寸较小的,可以设计为锻造,材料为钢。传统工艺不但能耗大,而且很笨重。现在采用注射成型皮带轮,质量轻,实践证明刚性也不差。 皮带轮各项指标及材质的选用是以能够达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上尽量减少原材料、工艺可行、成本最低的选择原则!皮带轮主要用于远距离传送动力的场合,例如小型柴油机动力的输出,农用车,拖拉机,汽车,矿山机械,机械加工设备,纺织机械,包装机械,车床,锻床,一些小马力摩托车动力的传动,农业机械动力的传送,空压机,减速器,减速机,发电机,轧花机等等。 皮带轮传动的优点有:皮带轮传动能缓和载荷冲击;皮带轮传动运行平稳、低噪音、低振动;皮带轮传动的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皮带轮传动对于皮带轮的制造和安装精度不象啮合传动严格;皮带轮传动具有过载保护的功能;皮带轮传动的两轴中心距调节范围较大。 皮带传动的缺点有:皮带轮传动有弹性滑动和打滑,传动效率较低和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皮带轮传动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轮廓尺寸和轴上压力比啮合传动大;皮带轮传动皮带的寿命较短。 三角皮带的规格是由背宽(顶宽)与高(厚)的尺寸来划分的,根据不同的背宽(顶宽)与高(厚)的尺寸,国家标准规定了三角带的O 、A、B、C、D、E

课程设计皮带轮造型及数控加工说明书解读

昆明XXXXXX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皮带轮造型及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班级:机械学院2013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班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 指导教师:XX 指导小组组长:XX 教学班负责人:XX 设计时间:2015.5.12至2015.6.25

序言 皮带轮属于盘毂类零件,一般相对尺寸比较大,制造工艺上一般以铸造、锻造为主。一般尺寸较大的设计为用铸造的方法,材料一般都是铸铁(铸造性能较好),很少用铸钢(钢的铸造性能不佳);一般尺寸较小的,可以设计为锻造,材料为钢。皮带轮各项指标及材质的选用是以能够达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上尽量减少原材料、工艺可行、成本最低的选择原则!皮带轮主要用于远距离传送动力的场合,例如小型柴油机动力的输出,农用车,拖拉机,汽车,矿山机械,机械加工设备,纺织机械,包装机械,车床,锻床,一些小马力摩托车动力的传动,农业机械动力的传送,空压机,减速器,减速机,发电机,轧花机等等。 皮带轮传动的优点有:皮带轮传动能缓和载荷冲击;皮带轮传动运行平稳、低噪音、低振动;皮带轮传动的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皮带轮传动对于皮带轮的制造和安装精度不象啮合传动严格;皮带轮传动具有过载保护的功能;皮带轮传动的两轴中心距调节范围较大。皮带传动的缺点有:皮带轮传动有弹性滑动和打滑,传动效率较低和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皮带轮传动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轮廓尺寸和轴上压力比啮合传动大;皮带轮传动皮带的寿命较短。各类机械设备的皮带轮的直径等尺寸都是自己根据减速比配的,根据工作转速与电机的转速自己设计。工作转速/电机转速=从动轮直径/主动轮直径*0.98(滑动系数),如使用钢为材料的皮带轮,要求线速度不高于40m/s,如使用铸铁的材料,要求线速度不高于35m/s,电机转速与皮带轮直径换算比,速度比=输出转速:输入转速=负载皮带轮节圆直径:电机皮带轮节圆直径。节圆直径和基准直径是一样的,直径-2h=节圆直径,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1)

材料成型过程控制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2.9.19至2012.10.15

目录 一、铸造工艺分析 (1) 二、砂芯设计 (3) 三、冒口设计 (5)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7) 五、沙箱铸件数量的确定 (10) 六、参考数目、资料 (11)

图1所示的事U型座,主要用于拆卸主轴上的皮带轮。 材料为ZG25(主要元素含量:W C%=0.22~0.32%,W Mn%=0.5~0.8%,W Si%=0.2~0.45%)。 技术要求:①未标示的铸造圆角半径R=3~5。②未标铸造倾斜度按工厂规格H59~21。③铸件应仔细地清理去掉毛刺及不平处。 图1

一、铸造工艺分析 1.确定铸型种类和造型、制芯方法 此铸件是铸钢件,铸件最大三维尺寸270x110x220 mm,为中小型铸件,铸件结构简单,仅有两个加工面,其他非加工面表面光洁度要求不高,采用温型普通机器造型,砂芯外形简单,采用热芯盒射芯机制芯。 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方案1:将铸件放置于下箱,分型面选取如图2所示,采用顶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简单,不用翻箱操作;但是浇注时金属液对型腔冲刷力大,难以下芯,不便设置冒口进行补缩。容易产生夹砂、结疤类缺陷,补缩困难会形成缩孔、缩松结晶等缺陷。 方案2:将铸件放于上箱,分型面选取如图3所示,采用底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相对复杂,下芯方便,可以将冒口设计在顶部,补缩效果好。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考虑,选择方案2较为合理。 图2 图3 铸件全部位于上箱,下表面为分型面 上 下 上 下

皮带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 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1.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装加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机床和刀具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它是夹具总体方案确定的依据之一,它决定了夹具的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如大批量生产时,一般选择机动、多工件同时加工,自动化程度高的方案,结构也随之复杂,成本也提高较多。1.1.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零件图给出了工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表面粗糙度等精度的总体要求,工序图则给出了夹具所在工序的零件的工序基准、工序尺寸、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以及本工序的定位、夹紧原理方案,这是夹具设计的直接依据。已知待加工工件如下图1-1所示。 图1-1 工件零件图

1.1.3. 加工方法 了解工艺规程中本工序的加工内容,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工步安排、工时定额,同时加工零件数。这些是在考虑夹具总体方案、操作、估算夹紧力等方面必不可少的。 皮带轮是回转类零件,主要用于和别的零件进行装配。所以皮带轮要有一定的配合精度以及表面接触强度,还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耐磨性,以满足使用要求。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2.1. 定位方案 工件在机床上的定位实际上包括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和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两个方面。工序图只是给出了原理方案,此时应仔细分析本工序的工序内容及加工精度要求,按照六点定位原理和本工序的加工精度要求,确定具体的定位方案和定位元件。 要拟定几种具体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或组合最佳方案。 根据工序图给出的定位元件方案,按有关标准正确选择定位元件或定位的组合。在机床夹具的使用过程中,工件的批量越大,定位元件的磨损越快,选用标准定位元件增加了夹具零件的互换性,方便机床夹具的维修和维护。 常有定位方法有:(1)工件以圆柱空定位。 (2)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 根据本次零件设计的夹具,我设计的定位方案为大平面和侧面定位,可以限制5个自由度,同时保证了加工方向上的刚性,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及便于保证加工部位之间位置要求。 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 Φ157 的外圆和Φ45 的内孔,都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要求,主要是为了和其装配件很好的装配。 (2) 在Φ45 的内孔插键槽有一定的对称度要求。 (3) 在Φ157 的外圆上车V 形带,要注意他们的相互位置。

V带轮设计说明书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零件工艺编制训练》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级 10241 学生姓名冷佰忠 指导教师陈新刚 2011 年 12 月 22 日

目录 一、设计内容 (2) 二、V带传动总体设计 (2) 三、各带轮的设计及结果 (4) 1、结构尺寸设计 (4) 2、材料的选择,结构形式设计 (4) 3、3D软件设计零件 (5) 四、轴的设计 (6) 五、机架的设计 (6) 六、零件的装配 (7) 七、设计小结 (8) 八、参考资料 (8)

一、设计内容。 1. 已知条件: 电机功率P=7.5Kw ,小带轮转速n 1=1440 r/min, 传动比i=2.5,传动比允许误差≤5%±轻度冲击;两班制。 2. 设计内容和要求。 1) V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2) 轴径设计。 取45号刚时,按下式估算:3 min 110 1.03p d n ≥?,并圆整; 3) V 带轮的结构设计。 选择带轮的材料、结构形式、计算基本结构尺寸; 4) 用 3D 软件设计零件及装配图,并标注主要的特征尺寸; 5) 生成大带轮零件图(工程图),并标注尺寸、粗糙度等。 二、 V 带传动总体设计 1. 确定计算功率ca P 。 由表8-7查得工作情况系数A K =1.2,故 Pca=A K *p =14.3kw 2. 选择V 带的带型。 根据ca P 、n 1由图8-10选用A 型。 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 d ,并验算带速v 。

1) 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1d d 。由表8-6和表8-8,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1 d d =125mm 。 2) 验算带速v 。按式(8-13)验算带的速度。 9.42m/s 因为5/30/m s v m s <<,故带速合适。 3) 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根据式(8-15a ),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2d d 。 d d2=i d d1=312.5mm ,由表8-8圆整d d2=315mm 4. 确定V 带的中心距a 和基准长度d L 。 1) 根据式(8-20),初定中心距 a 0=500mm 。 2) 由式(8-22)计算带所需的基准长度。 112 20020 ()2()24d d d d d d d L a d d a π -≈+++=1708.8mm 由表8-2选带的基准长度d L =1800mm 3) 按式(8-23)计算实际中心距a 。 545.6mm 5. 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1α 。 =159°>90° 6. 计算带的根数z 。 1)计算单根V 带的额定功率Pr 。

圆盘割草机的毕业设计

圆盘式割草机的设计 摘要 牧草收割是草产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牧草收割机械化水平和生产率,对于确保草产业丰收极为重要。切割器是各种牧草收割机械的重要工作部件,目前,各种牧草收割机械普遍采用的切割器有往复式和回转式两种。回转式切割机属无支承切割,不产生堵塞现象,更换刀片简易。 本次设计的双圆盘式割草机,选用回转式切割器,对牧草的适应性强,特别适应于稠密、倒伏和缠连的牧草,工作平稳,生产率高。设计的双圆盘割草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该机具由小四轮拖拉机前悬挂作业,主要有挂接、升降、传动、切割等机构组成,设计简单,结构紧凑; 二、本机具的升降由拖拉机液压手柄操纵,通过升臂、钢丝绳、滑轮等机构提升拉杆,完成机具的水平升降; 三、动力由拖拉机飞轮传递,机具皮带轮布置在两个齿轮箱中间,两个皮带轮处在同一个平面内,结构更紧凑; 四、机具前端设置了防护栏和防护罩,刀盘制作成碟形,使刀片旋转时与地面成一定角度,且脱落或飞出时不致伤人,安全可靠。 本次设计主要完成了圆盘式割草机的总体方案的选型,切割器的总体设计,传动系统的设计,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校核。 关键词:圆盘切割器;牧草;收割机

Design of double—disk cutter with rotary cutter Abstract Grazing harves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duction of grass industry, improving forage harvesting mechanization level and Productivity is vital to ensure the grass industry abundant harvest. The cutter is important working Part of various harvesting machinery. At Present,various forage harvesting machinery commonly use two kinds of cutter bar--- reciprocating and rotary. The rotary cutting machine without support cutting and there is no Plugging Phenomenon and replacing blade easily. This topic researches and designs double—disk cutter with rotary cutter, the adaptability of forage, particularly adapted to the dense, lodging and even wrapped around the grass,working stably, output highly. In 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analyses foreign forage grasses harvester, using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machine design ,the optimal design of machine,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uble--- disk grass cutter has innovation spots as following: 1. The machine with a small four-wheel tractor hanging before it. Mainly including the of hoist、articulate、movement、transmission、cutting and other agencies with simple design、compact structure、strong adaptability and low cost. 2.Lift of the machine is controlled by hydraulic handle of the tractor, through the lifting---arm,steel rope, Pulley and so on achieving the lifting horizontally. 3. Power transmission depends on the flywheel of the tractor. There two strap Pulleys between the two gear-boxes, and the two straps Pulleys are Placed on the same Plane with more compact structure. 4.There are fencing and Protective mask at the foreside of the machine, and the blade was made into the shape as dish so that the blade rotating at a certain angle on the ground,and fly safely and reliably off without wounding. In this Paper analysis’s and tests the force of the Principal transmission Parts. By doing Experiments, we know the machi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applicability、reasonable structure、excellent capability、high Productivity and so on. Keywords: Double—disk cutter: grazing; harvest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