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层:“学黄河” 发出誓言。
反复 修辞手法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 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 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以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收束全诗,使 诗歌的主题得以扩展深化。
赏析、探究:
1.歌词部分并没有立即开始歌颂, 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 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这一部分,应该 是哪个字?统领到哪?
第二层“颂黄河”歌颂黄河是
啊!黄河! 民族的摇篮和屏障,泽被众生,激
励中华民族。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体现了黄河磅礴、勇 不可当的气势,把黄 河众多支流比喻成臂 膀,突出宽广和气势 磅礴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整体感知
【屏障】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 /在十里路外,/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象烧着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热血沸腾;/其实/凉气逼来,/你会周身感到寒冷.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 /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
这些句子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 你认为是从哪些角度写的,表现了黄河 的什么特点?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河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 /这里,/我们要在你的面前,/献一首长诗,/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英雄”赋予黄河人的精神面貌,奠定歌颂赞美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