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技艺教程 第二章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46
《摄影技艺教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摄影技艺教程课程编号:12412106总学时:54适用对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目的:摄影技艺教程是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普通照相机和数码相机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技术。
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理论,初步具备摄影创作的能力。
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摄影器材构造和使用的基本知识,包括镜头、相机、胶卷、测光装置、闪光灯、滤镜的构造、原理和选择与使用方法。
掌握数码相机、底片扫描仪、喷墨打印机等数字图像设备的构造、原理和使方法。
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理论和摄影艺术创作的规律。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能作到:1.较熟练地选择和运用摄影器材,利用相关的性能和参数满足摄影创作的需求。
2.熟练操作数字图象处理设备,能运用Potoshop软件按需要处理数字图像。
3.应用摄影艺术创作的基本理论拍摄作品,相互交流、探讨,共同提高创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镜头第一节透镜与加膜第二节焦距与口径第三节镜头的选择第四节镜头的像差本章要求掌握镜头的焦距与口径的含义和参数应用,掌握镜头的选择方法。
了解镜头的加膜技术和像差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相机第一节相机的主要装置第二节相机的自动化第三节相机的选择第四节相机使用常识本章要求掌握相机的选择依据和使用常识。
了解相机自动化的功能。
第三章胶卷第一节彩色胶卷的选择第二节黑白胶卷的选择第三节胶卷的照相性能第四节胶卷的使用常识本章要求掌握黑白、彩色胶卷的选择依据,掌握胶卷的照相性能参数。
了解胶卷的使用常识。
第四章曝光与测光第一节正确认识曝光第二节曝光量估计第三节相机测光系统的性能与运用第四节独立式测光表本章要求掌握曝光的基本概念,掌握测光表和测光系统的性能与运用,掌握曝光量估计的一般方法。
第五章景深与超焦距第一节清晰度的标准—模糊圈第二节景深第三节超焦距本章要求掌握景深的概念和控制方法,掌握超焦距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摄影技艺基础指南第1章摄影基础概念 (3)1.1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3)1.2 摄影类型与风格 (4)1.3 摄影器材的选择与使用 (4)第2章照相机操作技巧 (5)2.1 基本操作与设置 (5)2.1.1 开机与关机 (5)2.1.2 调整拍摄模式 (5)2.1.3 设定光圈与快门速度 (5)2.1.4 设置ISO感光度 (5)2.1.5 对焦与测光 (5)2.2 手动模式与自动模式 (5)2.2.1 手动模式 (5)2.2.2 自动模式 (5)2.3 镜头的选择与运用 (6)2.3.1 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 (6)2.3.2 广角镜头与长焦镜头 (6)2.3.3 微距镜头 (6)2.3.4 镜头光圈 (6)第3章光线与曝光 (6)3.1 光线的性质与作用 (6)3.1.1 光线的性质 (6)3.1.2 光线的作用 (7)3.2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 (7)3.2.1 光圈 (7)3.2.2 快门 (7)3.2.3 ISO (7)3.3 曝光补偿与测光技巧 (8)3.3.1 曝光补偿 (8)3.3.2 测光技巧 (8)第4章构图与布局 (8)4.1 构图的基本原则 (8)4.1.1 简洁原则 (8)4.1.2 平衡原则 (8)4.1.3 对比原则 (9)4.1.4 引导线原则 (9)4.2 视觉元素与构图方法 (9)4.2.1 点元素 (9)4.2.2 线元素 (9)4.2.3 面元素 (9)4.2.4 构图方法 (9)4.3.1 色彩搭配原则 (9)4.3.2 色彩与画面氛围 (10)第5章人像摄影 (10)5.1 人像摄影基本技巧 (10)5.2 光线运用与补光方法 (10)5.3 人像摆姿与表情引导 (11)第6章风景摄影 (11)6.1 风景摄影的时机与地点选择 (11)6.1.1 拍摄时机 (11)6.1.2 地点选择 (11)6.2 风景摄影的构图技巧 (12)6.2.1 规则构图 (12)6.2.2 不规则构图 (12)6.3 天气与季节对风景摄影的影响 (12)6.3.1 天气 (12)6.3.2 季节 (12)第7章夜景与弱光摄影 (12)7.1 夜景摄影技巧 (12)7.1.1 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 (13)7.1.2 使用三脚架和遥控器 (13)7.1.3 设置合适的曝光参数 (13)7.1.4 使用 RAW 格式 (13)7.2 长曝光与星轨拍摄 (13)7.2.1 长曝光拍摄技巧 (13)7.2.2 星轨拍摄技巧 (13)7.3 弱光环境下的拍摄技巧 (14)7.3.1 提高感光度 (14)7.3.2 使用大光圈 (14)7.3.3 合理利用现场光源 (14)7.3.4 后期处理 (14)第8章纪实摄影 (14)8.1 纪实摄影的拍摄方法 (14)8.1.1 抓拍法 (14)8.1.2 长期跟拍法 (14)8.1.3 深度报道法 (14)8.1.4 环境肖像法 (14)8.2 纪实摄影的故事性表达 (14)8.2.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拍摄对象 (15)8.2.2 善用光影和构图 (15)8.2.3 融入情感元素 (15)8.2.4 善于捕捉细节 (15)8.3 纪实摄影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15)8.3.1 尊重拍摄对象的隐私权 (15)8.3.3 遵守法律法规 (15)8.3.4 关注道德伦理问题 (15)第9章后期处理基础 (15)9.1 后期处理软件的选择与操作 (15)9.1.1 软件选择 (15)9.1.2 操作要点 (16)9.2 基本后期处理技巧:曝光、对比度、色彩 (16)9.2.1 曝光调整 (16)9.2.2 对比度调整 (16)9.2.3 色彩调整 (16)9.3 后期创意处理与风格打造 (16)9.3.1 混合模式 (16)9.3.2 效果应用 (17)9.3.3 艺术加工 (17)第10章摄影作品的分享与保存 (17)10.1 数字影像的保存与备份 (17)10.1.1 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 (17)10.1.2 建立备份策略 (17)10.1.3 数据恢复与修复 (17)10.2 摄影作品的输出与展示 (17)10.2.1 图片格式与分辨率选择 (17)10.2.2 打印与装裱 (18)10.2.3 展示方式与场所 (18)10.3 摄影作品的传播与版权保护 (18)10.3.1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18)10.3.2 摄影作品授权与使用 (18)10.3.3 摄影作品维权 (18)第1章摄影基础概念1.1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照相机是一种记录图像的装置,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镜头将场景中的光线聚焦到感光材料或感光元件上,从而形成图像。
第一章拍照中的曝光控制1.如何理解曝光控制、正确曝光?应当是经过控制曝光量使被摄体的明暗光明比在画面中获取最正确成效正确曝光曝光量 =照度与时间的乘积宽容度:指感光资料能按正比率记录光景亮度范围的能力2.拍照中曝光控制的利害对画面有哪些影响?从技术角度看:直接影响了画面的层次,光景质感,立体形状,轮廓成效以及画面的整体基调、色彩解色彩的复原。
从艺术角度看:曝光控制的利害,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艺术氛围及感情表达。
3, 摄像机、摄像机、照相机在曝光上的共同点?不一样点?照相机一定依据光景亮度变化和和胶片感光度快慢,电视摄像机是依据光景的亮度变化和胶片感光度的快慢,而电视摄像机则是依据光景的亮度变化和摄像机敏捷度的高低来控制。
第二章曝光控制的得力工具—测光表1.测光表由那几个部分构成?⑴光电元件 { 硒光电池、硫化镉光敏电阻cds、蓝硅光电二极管SPD、磷砷化镓光敏元件 GPD }⑵敏捷电流计⑶测光表的受角与限光装置⑷曝光推旋盘与液晶显示窗2.测光表如何分类?①独立式的测光表②设计在照相机、摄像机、摄像机内的测光系统{ 外侧光系统、 TTL 测光系统或TTL-OTF测光系统 }③测光表的曝光推旋盘依照的理论公式是什么?T=N 2/IS·K【S表示胶片感光度I 表示光值 T 为曝光时间 N 为光孔号码 K 为测光表的综合校订常数】第三章拍照摄像中的照度计量1.什么是照度?什么是照度计量?照度:指被摄体表面的受光程度;照度计量:指用照度测光表来计量入射光。
2.照度计量的长处和不足?3.什么是光比?光比大小对画面有哪些影响?所谓光比,就是指投射光在被摄对象上形成的亮与暗之间的亮度值或照度值之比。
光比的大小决定画面的明暗、反差,形成不一样的影调、色彩形式,表现出不一样的造型成效和艺术氛围。
4.在外景自然光条件下如何控制光比?①提高暗部亮度,即利用协助光把暗部亮度提高②利用较暗的光景作远景,压低高亮度部分。
第一章镜头的性能和种类1.镜头加膜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含义:在透镜表面镀上某一色光波长1/4厚度的薄膜,就可将该波长的光反射减少到最低限度。
作用:提高透光能力,提高影像质量。
2.镜头焦距与成像效果的关系怎样?焦距长:视角小、景深小;焦距长:视角大、景深大。
3.镜头口径的含义与大口径镜头的优点是什么?含义: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孔,也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
优点:1、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用现场光拍摄。
2、便于摄取小景深、虚实结合的效果。
画面影像的虚实结合是常用表现方法之一。
3、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这在现场光的动体拍摄或在使用远摄镜头时都有实用价值。
4.标准镜头的含义和成像特点是什么?含义:指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特点:1、视角与人眼视角接近。
2、拍摄景物范围,前后景物的大小比例带来的透视感等与人眼观看效果类同。
3、成像质量相对较高。
5. 广角与超广角镜头成像的主要特征和用途有哪些?1、景深大,有利于把纵深度大的被摄体都清晰地表现在画面上2、视角大,有利于近距离摄取较广阔的景物范围,在室内拍摄中尤为见长。
3、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比例强烈,带来画面透视感较强。
4、影像畸变像差较大,尤其在画面边缘部分。
近距离拍摄时应注意影像变形失真的问题。
5.远摄与超远摄镜头成像的主要特征和用途有哪些?1、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影像。
2、视角小,能远距离摄取景物的较大影像且不易干扰被摄对象。
3、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比例缩小,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紧凑,压缩了画面透视的纵深感。
6.变焦镜头的种类、优缺点与配备的常识种类:手动与自动、变焦范围、变焦倍率和变焦方式优缺点:一只变焦镜头能代替几只定焦镜头的作用,携带方便,使用简便,不必频繁更换镜头,也不必为摄取同一对象不同景别的画面而前后跑动。
配备:选择包含广角至中长焦的镜头。
第二章传统相机的性能与种类1.光圈在摄影中的作用有哪些?快门在摄影中的作用有哪些?光圈的作用:1、调节进光照度:光圈大,进光照度大;光圈小,进光照度小2、调节景深效果: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