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染色液(Reticulocyte Stain)说明书
- 格式:pdf
- 大小:86.13 KB
- 文档页数:2
网织红细胞报告引言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指还保留有核的红细胞前体细胞,其通过骨髓释放入循环中,并最终成熟为无核的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反映了人体红细胞的再生能力和骨髓功能的活跃程度。
本文将介绍网织红细胞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
网织红细胞的意义网织红细胞作为红细胞再生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人体骨髓功能和红细胞的更新速度。
正常情况下,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是很低的,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这个比例会显著增加。
因此,通过检测网织红细胞的比例,可以评估红细胞再生的活跃程度,进而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影响网织红细胞比例的因素1.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导致红细胞无法正常合成血红蛋白的一种贫血类型。
在这种情况下,骨髓会释放更多的网织红细胞来进行红细胞的再生,以弥补缺铁造成的红细胞数量减少的情况。
因此,在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网织红细胞比例往往会显著增加。
2. 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红细胞功能异常,无法满足组织需氧的状态。
在贫血患者中,由于红细胞的量减少,骨髓会增加网织红细胞的合成和释放,以弥补红细胞的减少。
因此,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比例也会显著增加。
3. 血液失血大量的血液失血会导致红细胞数量急剧减少,进而刺激骨髓释放更多的网织红细胞来进行红细胞再生。
因此,在血液失血的情况下,网织红细胞比例也会升高。
4. 骨髓异常骨髓异常可以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进而影响网织红细胞的生成和释放。
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等疾病可以导致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网织红细胞的检测方法网织红细胞的检测可以通过流式细胞仪或者显微镜等方法进行。
以下是常用的流式细胞仪的检测步骤:1.准备血液样本:采集适量的静脉血,将血液样本放入抗凝剂处理。
2.处理血液样本:将血液样本进行稀释处理,使白细胞和红细胞分散均匀。
3.流式细胞仪检测:将样本放入流式细胞仪中进行检测。
流式细胞仪通过使用荧光染料或抗体标记网织红细胞,以便于识别和计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定义】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渡细胞,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经活体染色后,嗜碱性物质凝聚成蓝黑色颗粒,颗粒与颗粒连缀成线,线连接成网,故而得名。
【分型】根据网织红细胞发育阶段分为4型,分别是:Ⅰ型(丝球型):红细胞充满网状物,见于骨髓。
Ⅱ型(网型):红细胞网状物结构松散,见于骨髓。
Ⅲ型(破网型):红细胞网状物结构稀少,呈不规则枝点状排列,见于外周血。
Ⅳ型(点粒型):红细胞内为分散的细颗粒、短丝状网状物,见于外周血。
【检测原理】1.普通光学显微镜法2.网织细胞计数仪法和血液分析仪法【操作方法】1.显微镜试管法操作(1)加染液:于试管中加入10g/L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2滴,再加新鲜血2滴,立即混匀,置37℃下15~20min。
(2)制片:取1小滴制成薄血涂片,自然干燥。
(3)观察:在低倍镜下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的部位进行观察。
(4)计数:在油镜下计数至少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
(5)计算:网织红细胞分数=(计数的网织红细胞数)/1O00,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09/L)=红细胞数×1012/L×网织红细胞分数。
2.显微镜法注意事项(1)网织红细胞必须活体染色,WH0推荐使用新亚甲蓝染液,其染色力强且稳定。
煌焦油蓝染液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但易产生沉淀、工作效率不高、精度差。
染液与血液比例以1:1为宜,严重贫血时,可适量增加血量。
(2)为提高网织红细胞计数精度和速度,ICSH推荐使用Miller窥盘,方法是将Miller 窥盘置于目镜内,选择红细胞散在且分布均匀的部位(3)用小方格(A)计数红细胞,大方格(B)计数网织红细胞,按下式计算:(4)注意鉴别网织红细胞与HbH包涵体。
Ret为蓝绿色网状或点粒状物质,分布不均,HbH包涵体为蓝绿色圆形小体,均匀散布于整个红细胞内。
网织红细胞计数操作规程目的:本实验旨在规范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标准操作,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原理: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包体较一般红细胞稍大,胞浆中尚有嗜碱性残留物质,可被煌焦油蓝等染成蓝色颗粒状、线状及网状结构物。
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可用百分率或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绝对值数来表示。
材料:煌焦油蓝(灿烂甲酚蓝)、枸橼酸钠、生理盐水、香柏油、载物片(玻璃片)、推片(磨去边的玻璃片)、试管(2ml)、毛细吸管或枪头(200微升)、光学显微镜。
操作规程:染色液配制:将煌焦油蓝0.4g和3.5%枸橼酸钠20ml研磨溶解后加入生理盐水至100ml,过滤备用。
室温下可保存6个月。
血膜片制备:1.染色:取试管一支,用毛细管或枪头于其中加入染液2~5滴,然后再加入新鲜血液1滴轻摇混合,染色10~15min。
2.制片:取载物片一片,用毛细管或枪头吸取血液染色液1小滴于载物片上,并用推片约45度角推制成舌型血膜片,自然干燥备用。
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取血膜片滴入香柏油1滴,将血膜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用油镜观察网织红细胞。
4.计数:取计数器在油镜下检查计数红细胞,即计数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检查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并得出千分率再除以10即为百分率。
计算公式:百分率=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1000注意事项:1.载物片使用前必须经过酸或碱液浸泡脱脂处理后方可使用。
2.血膜片制备需要反复练推片,熟练推制血膜片的技巧。
3.血膜片的厚薄要适中,过厚或过薄均无法进行观察。
4.室温过低时,血液染色时间要适当延长,以确保细胞着色更充分。
5.血膜片需在3天内检查计数,否则其网状结构会褪色,不易观察清晰。
网织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1.检验目的通过对网织红细胞计数,判断机体造血功能的旺盛程度。
2.检验原理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内尚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活体染色后呈浅蓝色或深蓝色网状结构。
3.标本ETDA-K2抗凝血或新鲜外周血。
4.试剂新亚甲蓝枸橼酸氯化钠染色液。
5.操作步骤5.1在小试管中加入染色液2滴;再加入静脉血(或末梢血)2滴,混匀后放置37℃恒温水箱中。
5.2 温育15分钟后取1滴混悬液制成涂片。
5.3在油镜下直接观察1000个红细胞中Ret数。
6.结果计算直接观察法:网织红细胞比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数/10007.生物学参考区间网织红细胞比例:成年人:0.005~0.015;新生儿:0.03~0.06;儿童:0.005~0.015。
8.实验室解释8.1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见于各类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增加尤为显著;巨幼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分别应用维生素B12、叶酸或铁剂治疗后显著增多,表示有治疗效果;也是放疗和化疗以及骨髓移植和EPO治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指标。
8.2减少常见于骨髓增生受抑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9.变异的潜在来源标本应在4小时内进行处理。
置于清洁的棕色瓶中保存,染色液应无沉淀。
新亚甲蓝染料为WHO所推荐,着色强且稳定,背景清晰,利于计数;室温<15℃时,放37℃恒温水箱;用瑞士-吉姆萨染液复染后,可使Ret计数结果减少。
10.参考文献10.1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程序》,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网织红细胞计数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规范化操作,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职责】2.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3.【样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3.1样本类型:静脉血2ml(标本应新鲜,注意避免污染,避免溶血,注意有无血凝块)。
3.2患者准备:要求患者处于安静状态精神、体力、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较小。
3.3容器添加剂类型:EDTA-2K3.4实验试剂: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液4.【测定原理】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完全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细胞,由于其细胞浆中尚存在嗜碱性的RNA物质,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进行活体染色后,RNA中的负电荷基团与带正电荷的有色基团结合,胞浆中镜检可见有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点状.丝状或网状结构。
5.【操作步骤】5.1样本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抗凝全血。
5.2将网织红细胞染色液与病人全血1:1比例混匀,静置室温20分钟或更久。
制成血涂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判读。
5.3先在低倍镜下浏览,了解染色好坏和细胞分布情况。
选择涂片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观察1000个红细胞,算出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
6.【生物参考区间】儿童成人:0.05—0.15%新生儿:0.3—0.6%7.【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加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溶贫尤为显著,巨幼贫和缺铁贫在治疗后显著曾生,表示有治疗效果;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7.1增高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溶血性、缺铁性、巨幼细胞性、急性失血性贫血)及经相应药物治疗有效时;急性溶血时可高达0.6~0.8;急性失血后5~10d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周后恢复正常;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使用维生素B12或供铁质后显著增多,表示有疗效。
7.2减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时。
网织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1 方法试管染色法。
2 原理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呈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
网织颗粒越多,表示红细胞越未成熟。
3 试剂网织红细胞染色液:3.1品牌: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ASO diagnostic, Inc)3.2包装规格:2瓶×100ml3.3主要成份:新亚甲蓝3.4储存条件:室温(15℃~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痛风良好的室内保存。
3.5使用期限:2年(开瓶后效期为6个月)。
3.6注意事项:避免高、低温环境及阳光直射。
4 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载玻片、推片、香柏油、擦镜纸、乳胶手套、试管架、移液器等。
5 标本要求5.1标本必须为末梢血或EDTA-K2抗凝的静脉血。
静脉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混匀,放置室温立即送检。
5.2 标本在室温下最多保留4小时。
不能在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放置于冷藏冰箱(2℃~8℃)中保存,8小时内标本有效,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回复室温后检测。
6 操作步骤6.1于0.5ml 试管内加入20μl网织红细胞染色液。
6.2取血液20μl,加入试管内,混匀,盖紧盖子,并标记相应标本号。
6.3静置20分钟或更久。
6.4推成薄片2张,待干。
6.5在油镜下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染色较好部位,每张片子检查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算出百分率,以均值报告。
7 计算网织红细胞数(%)= 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目×1001000如:玻片1: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时见10个网织红细胞,则网织红细胞的相对比值为:网织红细胞数1(%)=10×100=1.0 % 1000玻片2: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时见12个网织红细胞,则网织红细胞的相对比值为:网织红细胞数2(%)=12×100=1.2 % 1000最终,网织红细胞数(%)= 1.0% + 1.2%×100=1.0 % 28 参考范围0.5% -1.5%9 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的多少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情况。
版本:A1 修改日期:2023.12.21 Wheathley 三色染色液产品简介: 临床寄生虫检验主要是从临床标本中检出寄生虫并进行鉴定,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的依据。
检获寄生虫病原体是确诊寄生虫感染的依据,也是目前主要的检查方法。
有些寄生虫病因难以检获病原体,可采用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辅助诊断。
类便样本是实验室诊断寄生虫感染的最常见样本,可以通过直接涂片法、浓集法及永久染色涂片三个独立的步骤对每个样本进行检查。
直接涂片法要求新鲜粪便,可以检获活动的原虫滋养体、原虫包囊、蠕虫虫卵和幼虫;浓集法可提高原虫包囊、球虫卵囊、微孢子虫孢子及蠕虫虫卵和幼虫的检出率,有沉淀法和浮聚法;永久染色涂片更易于进行肠道原虫的鉴定。
其中,永久染色法可对湿片中发现的可疑物进行确认,以及鉴定在湿片中未发现的原虫。
其他的来自肠道的样本如十二指肠吸取物或引流液,肠检胶囊法获得的黏液,乙状结肠镜获得的样本也可用永久染色法检查原虫。
多种染色方法可用,最常用的是铁-苏木素染色法和Wheathley 三色染色法。
Leagene Wheathley 三色染色液即Wheatley Trichrome Stain ,又称作惠特利三色染色液,最初由Gomori 开发并用于染色组织切片和细胞涂片。
1951年,Wheatley 通过添加固定和脱水过程改进了Gomori 的技术,形成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肠道变形虫和鞭毛虫染色程序。
Chromotrope 2R 可将核染色质、染色质、核体、寄生虫卵和幼虫、细菌以及吞噬的红细胞染为红紫色;淡绿或固绿染料可将包囊、滋养体和其他细胞成分的细胞质染成蓝绿色。
本产品常用于从粪便样本中检测、鉴定和区分肠道原生动物与背景材料。
该试剂仅用于科研领域,不适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产品组成:自备材料:1、PVA 固定液或肖氏液(Schaudin 溶液)、7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2、二甲苯或环保脱蜡透明液、中性树胶、蒸馏水3、加热器、显微镜、涂抹棒或刷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编号 名称 DZ0280 3×50ml Storage 试剂(A): 碘酒溶液 50ml RT 避光 试剂(B): Wheathley 染色液 50ml RT 避光 试剂(C): 乙酸分化液 50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涂片制备:PVA保存的粪便标本必须固定至少30分钟。
网织红细胞计数一、检验目的:了解骨髓红细胞增殖增加或减低等情况二、原理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煌焦油蓝或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呈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一、标本要求取末梢外周血或抗凝静脉血二、试剂10g/L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新亚甲蓝1g枸橼酸钠0.4g氯化钠0.85g溶于双蒸馏水100ml中,混匀,过滤后备用。
三、仪器设备普通光学显微镜和Miller窥盘四、操作步骤1.于小试管中滴加2滴网织红细胞染液。
2.加入末梢血2滴于上述试管中,混匀。
3.静置15--20分钟后,取用1滴制成薄片。
4.油镜下检查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以百分率或绝对值报告。
七、质量控制:1、95%的可信限法:(1)Sp=√R(1—R)/NSp为标准差,R为网织红细胞百分数,N为所数红细胞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95%可信限范围为0.028—0.0522、两差比值法:r=IR1-R2I/√R1(1--R1)+R2(1—R2)/N。
R1、R2分别为两次计数结果N为所数红细胞数,r<2时结果可靠。
八、计算方法:九、生物参考区间0.5%~1.5%十、操作性能十一、超出可报告范围的处理:十二、危急值:十三、干扰因素:1、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推血片的质量。
3、染色时间。
十四、临床意义: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统的增生旺盛。
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特别是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贫血。
当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有效时,可出现短时间的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加,以后即降至正常或稍高于正常。
2、网织红细胞减少:多见于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某些溶血性贫血有再障危象时。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网织红细胞有所减少,但有些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并不明显减低。
3、可以作为贫血治疗疗效的判断监察指标,用于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病情变化。
十五|参考文献: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罗春丽主编《临床检验基础》3、刘成玉主编《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网织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1 方法试管染色法。
2 原理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呈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
网织颗粒越多,表示红细胞越未成熟。
3 试剂网织红细胞染色液:3.1品牌: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ASO diagnostic, Inc)3.2包装规格:2瓶×100ml3.3主要成份:新亚甲蓝3.4储存条件:室温(15℃~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痛风良好的室内保存。
3.5使用期限:2年(开瓶后效期为6个月)。
3.6注意事项:避免高、低温环境及阳光直射。
4 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载玻片、推片、香柏油、擦镜纸、乳胶手套、试管架、移液器等。
5 标本要求5.1标本必须为末梢血或EDTA-K2抗凝的静脉血。
静脉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混匀,放置室温立即送检。
5.2 标本在室温下最多保留4小时。
不能在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放置于冷藏冰箱(2℃~8℃)中保存,8小时内标本有效,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回复室温后检测。
6 操作步骤6.1于0.5ml 试管内加入20μl网织红细胞染色液。
6.2取血液20μl,加入试管内,混匀,盖紧盖子,并标记相应标本号。
6.3静置20分钟或更久。
6.4推成薄片2张,待干。
6.5在油镜下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染色较好部位,每张片子检查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算出百分率,以均值报告。
7 计算网织红细胞数(%)= 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目×1001000如:玻片1: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时见10个网织红细胞,则网织红细胞的相对比值为:网织红细胞数1(%)=10×100=1.0 % 1000玻片2: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时见12个网织红细胞,则网织红细胞的相对比值为:网织红细胞数2(%)=12×100=1.2 % 1000最终,网织红细胞数(%)= 1.0% + 1.2%×100=1.0 % 28 参考范围0.5% -1.5%9 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的多少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情况。
网织红细胞的名词解释网织红细胞,又称为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iculocyte count),是一种通过血涂片染色观察的血液指标,它可以用于评估骨髓功能和贫血程度。
下面将对网织红细胞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
一、网织红细胞的定义和形成网织红细胞属于红细胞发育的中间阶段,是由骨髓中的幼稚红细胞经过一系列分化成熟过程形成的。
在正常情况下,幼稚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循环后1-2天内会不断成熟,通过脾脏和其他器官中的巨噬细胞摄取和降解,形成成熟的红细胞。
而在某些疾病或贫血的情况下,骨髓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幼稚红细胞的释放增加,导致网织红细胞数量升高。
二、测量方法和指标意义网织红细胞的测量可以通过染色法获得,通常使用新型染色剂,如甲氨基丙酸酯化Eosin浸染液。
在血液中使用此染料染色后,网织红细胞呈现出明亮的结构,容易与其他红细胞区分。
网织红细胞的计数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即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正常值在0.2-2%之间。
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可用于评估骨髓造血的活跃程度和红细胞释放的速度。
在贫血的情况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通常会增加,这是因为骨髓为了补充体内缺氧的红细胞,加速释放幼稚红细胞到血液中。
因此,网织红细胞的测量可以用于判断贫血的类型和程度,包括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骨髓异常造成的贫血。
三、临床应用1. 评估贫血的类型和原因:当患者出现贫血症状时,通过检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可以判断贫血的类型以及其原因。
例如,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伴随着低红细胞计数和低血红蛋白水平时,可能是由于骨髓产生红细胞减少或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2. 监测治疗效果:对于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如果治疗有效,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会逐渐下降,说明骨髓功能得到恢复,红细胞释放速度变慢。
3. 评估骨髓功能:网织红细胞的测量也可用于评估骨髓造血功能。
例如,在病毒感染、骨髓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情况下,骨髓造血功能可能受到损害,导致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
ret医学术语在医学的广袤领域中,有一个术语“ret”,它虽然不像“感冒”“发烧”这类词汇那样为大众所熟知,但在特定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Ret”通常是指“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的缩写。
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它处于从骨髓中释放出来到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
要理解网织红细胞的重要性,我们得先从红细胞的生成过程说起。
红细胞在骨髓中产生,经过一系列的发育阶段逐渐成熟。
在这个过程中,网织红细胞就像是即将毕业的“学生”,正处于走向“社会”(血液循环)的前夕。
为什么医生会关注网织红细胞呢?这是因为它能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如果骨髓造血功能旺盛,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如果骨髓造血功能出现问题,比如受到抑制或者受损,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就会减少。
通过对网织红细胞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多种疾病。
例如,对于贫血患者,医生会检测网织红细胞的指标。
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在补充铁剂治疗后,网织红细胞的数量会先升高,这表明治疗有效,骨髓造血功能在恢复。
再比如,溶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骨髓会加快造血,网织红细胞的数量也会显著增加。
在检测网织红细胞时,常用的指标包括网织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同时,还会结合其他的血液指标,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来综合判断病情。
除了诊断疾病,网织红细胞在监测治疗效果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骨髓移植后,通过观察网织红细胞的变化,可以了解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
另外,一些特殊的染色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检测网织红细胞的内部结构和相关物质,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细的信息。
总之,网织红细胞虽然在普通大众眼中比较陌生,但在医学领域,特别是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医生通过对它的检测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网织红细胞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未来,我们有望通过更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挖掘网织红细胞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为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网织红细胞染色方法
网织红细胞染色方法是通过使用特定的染色剂对红细胞进行染色以便观察或分析其形态和数量。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网织红细胞染色方法——布氏染色法(Brilliant Cresyl Blue staining method):
1. 准备药剂:将布氏染色液配制成工作液:将100 mg的布氏染色剂溶解在100 mL生理盐水或缓冲液中。
2. 标本制备:取少量全血,用血红蛋白溶解液将红细胞溶解,离心沉淀,弃上清液。
将沉淀洗涤2-3次,离心每次10分钟,将上清液弃去。
最后悬浊于约5 mL的生理盐水或缓冲液中。
3. 染色:取适量悬浊液,加入等量的布氏染色液,混匀并孵育15-20分钟。
4. 洗涤:用PBS等缓冲液将悬液洗涤3次,每次离心、弃上清液。
5. 准备涂片:取适量洗涤后的悬液,滴于玻璃片上,用另一片玻璃片将其涂布均匀。
6. 干燥:将涂片自然风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7. 镜检:将干燥的涂片放置于显微镜下,使用油浸物镜进行观察。
网织红细胞
会显蓝色,而成熟的红细胞会显淡红色。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操作时应保持无菌操作,同时注意药物的安全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理,确保实验室安全。
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性能评价刘小林;周彦;孙林【摘要】目的:评价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百分比的性能.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Ret百分比,进行准确性、重复性及稳定性测试,并同时与手工计数结果比较,进行线性评价.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Ret百分比日间精密度与日内精密度CV均<0.36%,稳定性好;4 ℃低温24 h内Ret百分比计数CV<0.43%,随着样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计数结果略有上升,不影响临床诊断;与同期手工法结果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流式细胞仪测定Ret百分比准确性高,重复性、稳定性好,速度快,灵敏度高,纯度高,能满足临床需要,可替代手工计数.【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5)008【总页数】3页(P828-830)【关键词】流式细胞术;网织红细胞;检测【作者】刘小林;周彦;孙林【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222023;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222023;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222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1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段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等源自有核红细胞,这种嗜碱性物质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结构沉淀物[1]。
传统检测Ret百分比是手工计数1 000个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细胞,胞质中可见核酸与碱性染料复合物,并计算其个数。
因其存在诸多缺点,已经逐渐被流式细胞仪取代。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的新型检测技术进行Ret百分比性状的分析调查,旨在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监测提供准确信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标本来源 2007~2009年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确诊溶血性贫血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7~74岁。
网织红细胞染色液(Reticulocyte Stain)说明书
货号:G1400
规格:50mL/100mL
保存:室温,避光保存。
有效期12个月。
产品简介: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度型细胞,由于其细胞浆中尚存在嗜碱性的RNA物质,用网织红细胞染色液进行活体染色后,胞浆中镜检可见有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
网织红细胞染色液有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等组成,呈中性,用于网织红细胞活体染色,利用本染色液所染出的结果,背景颜色明亮清晰,而且不受长时间染色的影响。
该染色液仅用于科研领域,不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自备材料:
1.新鲜全血或EDTA抗凝血全血
2.细胞计数板
3.显微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将Reticulocyte Stain与病人全血以1:1比例混合,室温静置10-15min或更久。
2.按常规做成血液涂片。
3.显微镜下观察或油镜下计数至少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
染色结果:染色后网织红细胞胞浆中含有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
计算: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数/1000
网织红细胞绝对数(个/L)=网织红细胞百分数×红细胞数/L
注意事项:
1.该染色法仅限试管法操作。
2.染色时间要充足,混合后不易立即涂片,当室温较低时,染色时间应相应延长。
3.血涂片应厚薄均匀,不使红细胞重叠,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4.血细胞涂片染色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抗凝血。
5.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