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
- 格式:pptx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8
网织红细胞报告引言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指还保留有核的红细胞前体细胞,其通过骨髓释放入循环中,并最终成熟为无核的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反映了人体红细胞的再生能力和骨髓功能的活跃程度。
本文将介绍网织红细胞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
网织红细胞的意义网织红细胞作为红细胞再生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人体骨髓功能和红细胞的更新速度。
正常情况下,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是很低的,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这个比例会显著增加。
因此,通过检测网织红细胞的比例,可以评估红细胞再生的活跃程度,进而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影响网织红细胞比例的因素1.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导致红细胞无法正常合成血红蛋白的一种贫血类型。
在这种情况下,骨髓会释放更多的网织红细胞来进行红细胞的再生,以弥补缺铁造成的红细胞数量减少的情况。
因此,在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网织红细胞比例往往会显著增加。
2. 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红细胞功能异常,无法满足组织需氧的状态。
在贫血患者中,由于红细胞的量减少,骨髓会增加网织红细胞的合成和释放,以弥补红细胞的减少。
因此,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比例也会显著增加。
3. 血液失血大量的血液失血会导致红细胞数量急剧减少,进而刺激骨髓释放更多的网织红细胞来进行红细胞再生。
因此,在血液失血的情况下,网织红细胞比例也会升高。
4. 骨髓异常骨髓异常可以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进而影响网织红细胞的生成和释放。
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等疾病可以导致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网织红细胞的检测方法网织红细胞的检测可以通过流式细胞仪或者显微镜等方法进行。
以下是常用的流式细胞仪的检测步骤:1.准备血液样本:采集适量的静脉血,将血液样本放入抗凝剂处理。
2.处理血液样本:将血液样本进行稀释处理,使白细胞和红细胞分散均匀。
3.流式细胞仪检测:将样本放入流式细胞仪中进行检测。
流式细胞仪通过使用荧光染料或抗体标记网织红细胞,以便于识别和计数。
网织红细胞名词解释网织红细胞是检测血液的时候的一项,现在常规医院都有的实验室项目临床意义1.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以及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如补充铁或维生素B12以及叶酸后。
2. 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在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等)时,骨髓中异常细胞大量浸润,使红细胞增生受到抑制,网织红细胞也减少。
3. 网织红细胞可以作为临床上贫血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试验的评价指标。
其它含义可靠性强化实验Reliability Enhancement Testing,加速环境试验种的一种类型。
可靠性强化试验有许多名称和形式,如步进应力试验、应力寿命试验(STRIEF)、高加速寿命试验(HALT)等。
RET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施加逐渐增大的环境应力和工作应力,来激发故障和暴露设计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评价产品设计的可靠性。
因此,RET应该在产品设计和发展周期中最初的阶段实施,以便于修改设计。
国外可靠性的有关研究人员在80年代初就注意到由于设计潜在缺陷的残留量较大,给可靠性的提高提供了可观的空间,另外价格和研制周期问题也是当今市场竞争的焦点。
研究证明,RET不失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
它获得的可靠性比传统的方法高得多,更为重要的是,它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早期可靠性,无须像传统方法那样需要长时间的可靠性增长(TAAF),从而降低了成本。
RET的目的是要引起失效,因此它是破坏性试验,试样数量尽可能少。
进行RET 的理想时间是在设计周期的末期,此时设计、材料、元器件和工艺等都准备就绪,而生产尚未开始。
通常RET的做法是施加预定的环境应力和工作应力(单独加、顺序加或同时加),从小量级开始,然后逐步增加直到出现以下3种情况:全部试样失效;应力值大大超出服役期望值;出现非相关失效。
(非相关失效是指服役中不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可靠性强化试验也是针对少量抽样产品进行的。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年轻红细胞,由骨髓进入血液后,约经24~48h,残存的嗜碱性物质完全消失后,成熟为成熟的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计数可用以判断骨髓增生情况,网织红细胞的增加或减少,直接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网织红细胞计数除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外,还可做为疗效和病情的观察指标。
采取手指血1滴,以等体积煌焦油蓝染色10或15min,制成涂血片
【正常参考值】
新生儿0.03~0.06 或(3%—6%)
成人0.005~0.015 或(0.5%—1.5%)
绝对值24~84 109/L
【异常结果分析】
增高:溶血性贫血,尤其是急性大量溶血时,由于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循环中,网织红细胞计数可高达0.20,甚至于0.40~0.50以上。
急性失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也明显增加。
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在治疗前网织红细胞可轻度增高,给予铁剂或维生素B12、叶酸治疗后,可逐渐增高,至7~10天达高峰,可高达0.20以上,治疗2周后逐渐恢复正常。
降低:
1.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典型的病例常低于0.005,甚至为0,绝对值低于15×109/L.
2.急性白血病,因骨髓中异常细胞的浸润,使红细胞增生受到抑制,网织红细胞减少。
3.某些化学药物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时。
煌焦油蓝染色结果:。
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因而对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的观察均有其重要意义。
骨髓中红细胞系统的增生发育过程是:干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从原始红细胞增殖到晚幼红细胞阶段共分裂3-4次,约需72小时,红细胞数由一个变为8一16个,细胞核由大变小而浓缩,胞浆中含血红蛋白逐渐增多。
晚幼红细胞以后细胞即不再分裂,发育过程中核被排出而成为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含有少量核糖核酸RNA),用煌焦油蓝染色时成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进一步成熟,RNA 消失而为成熟红细胞。
从晚幼红细胞发育到成熟红细胞约需48小时,成熟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
在正常情况下骨髓中有核红细胞并不释放至血循环,只有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才释入血中。
因此,检查末梢血中网织红细胞数,可以推知骨髓生红细胞的情况。
过去,计数Retc十分麻烦费时也不易数准,现在,部分血液分析仪(本院采用sysmex xt-4000i)具有自动检测网织红细胞的功能。
仪器最大的优点之一是随时可计数Ret,十分便利,而且计数的细胞多,故很准确。
正常人外周血中甚少,如增加,表示红系统增生(如急性溶血,多数溶血性贫血和其他增生性贫血),如贫血仍不见增生,可能是重型再障。
抗贫血治疗后明显上升,表示治疗有效,反之效果欠佳。
故网红的总数或百分比对贫血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非常有价值。
是血液最常做的项目之一。
网织红细胞增高有哪些意义呢:(1)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缺乏叶酸、维生素B12)贫血、失血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时增加最为显著,常>10%。
(2)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在给予铁剂、维生素B12、叶酸治疗之后,可见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加。
网织红细胞减则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网织红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一、概述1、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直径8.0~9.5μm),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如煌焦油蓝、新亚甲蓝等)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
2、网织红细胞自骨髓释放到外周血液后仍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约1~2天后,过渡为成熟红细胞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型(网织红细胞分型及特征)。
二、检测方法与原理1、普通显微镜法: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内尚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活体染色后呈浅蓝或深蓝色网状结构。
2、血液分析仪法:特殊染料与网织红细胞中RNA结合后进行RNA定量,可精确计数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百分数(Ret%),并可根据RNA含量将网织红细胞分类及计算网织红细胞其他参数。
(一)普通显微镜法1、染色液①新亚甲蓝枸橼酸氯化钠染色液:新亚甲蓝0.1g溶于100ml枸橼酸氯化钠溶液内(1体积30g/L枸橼酸钠溶液与4 体积9.0g/L氯化钠溶液混合),充分混匀,待染料溶解后过滤。
②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染色液:煌焦油蓝1.0g、枸橼酸钠0.4g、氯化钠0.85g,溶于双蒸馏水100ml中,过滤后备用。
2、操作①在小试管中加入染色液2滴;再加人静脉血(或末梢血)2滴,混后放置37℃恒温水箱中。
②10分钟后取1滴混悬液制成涂片③在油镜下直接观察1000个红细胞中Ret数。
或以Miller 窥盘计数法计数:Miler窥盘为一个厚为1mm、直径为19mm 的圆形玻片,玻片上用微细刻线画出两个正方形格子,大方格B面积为小方格A的9倍。
置于目镜内,计数小方格内红细胞数(将小方格内数得红细胞数乘以9,折算成一个大方格内的红细胞数)和大方格内的Ret数。
(窥盘结构)3、结果计算①直接观察法:网织红细胞比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数/1000②窥盘计数法:网织红细胞比例=大方格内网织红细胞数/(小方格内红细胞数×9)③网织红细胞绝对数(个/L)=网织红细胞百分数x红细胞数/L④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RPI=(网织红细胞百分数/2)×(患者血细胞比容/0.45)三、参考区间1、网织红细胞比例:成年人:0.005~0.015新生儿:0.03~0.06;儿童:0.005~0.0152、网织红细胞绝对数成年人:(24~84)×10%/L四、注意事项1、标本应在4小时内进行处理。
网织红细胞的名词解释网织红细胞,又称为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iculocyte count),是一种通过血涂片染色观察的血液指标,它可以用于评估骨髓功能和贫血程度。
下面将对网织红细胞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
一、网织红细胞的定义和形成网织红细胞属于红细胞发育的中间阶段,是由骨髓中的幼稚红细胞经过一系列分化成熟过程形成的。
在正常情况下,幼稚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循环后1-2天内会不断成熟,通过脾脏和其他器官中的巨噬细胞摄取和降解,形成成熟的红细胞。
而在某些疾病或贫血的情况下,骨髓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幼稚红细胞的释放增加,导致网织红细胞数量升高。
二、测量方法和指标意义网织红细胞的测量可以通过染色法获得,通常使用新型染色剂,如甲氨基丙酸酯化Eosin浸染液。
在血液中使用此染料染色后,网织红细胞呈现出明亮的结构,容易与其他红细胞区分。
网织红细胞的计数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即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正常值在0.2-2%之间。
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可用于评估骨髓造血的活跃程度和红细胞释放的速度。
在贫血的情况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通常会增加,这是因为骨髓为了补充体内缺氧的红细胞,加速释放幼稚红细胞到血液中。
因此,网织红细胞的测量可以用于判断贫血的类型和程度,包括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骨髓异常造成的贫血。
三、临床应用1. 评估贫血的类型和原因:当患者出现贫血症状时,通过检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可以判断贫血的类型以及其原因。
例如,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伴随着低红细胞计数和低血红蛋白水平时,可能是由于骨髓产生红细胞减少或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2. 监测治疗效果:对于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如果治疗有效,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会逐渐下降,说明骨髓功能得到恢复,红细胞释放速度变慢。
3. 评估骨髓功能:网织红细胞的测量也可用于评估骨髓造血功能。
例如,在病毒感染、骨髓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情况下,骨髓造血功能可能受到损害,导致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
网织红细胞名词解释网织红细胞是一种在骨髓中产生的红细胞先驱细胞,在正常情况下,网织红细胞应该仅存在于骨髓中,而不会进入血液循环。
当骨髓出现异常时,网织红细胞就有可能进入血液中,形成“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阳性,是评估骨髓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造血过程中的红细胞分化过程如下:幼红细胞-正常红细胞。
幼红细胞是红细胞发育的早期阶段,它们包含一些残存的内质网(reticulin)线索,所以称为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的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染色法(包括新月状素蓝染色和METACHEM染色法)或免疫荧光法(利用抗网织红细胞抗体)来进行。
在染色法中,网织红细胞会呈现出明亮的蓝色或绿色,并且在显微镜下可见有细网状结构。
在免疫荧光法中,抗体与网织红细胞结合后,会发出荧光信号。
检测网织红细胞的目的是评估骨髓功能和判断贫血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网织红细胞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当骨髓功能异常或红细胞的生产速度加快时,网织红细胞数量会增加。
因此,网织红细胞的测量可以作为评估红细胞生成能力的指标。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结果越高,说明骨髓造血功能越活跃。
对于贫血的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能够帮助鉴别贫血的原因。
例如,对于铁缺乏性贫血,由于缺乏铁元素,骨髓的红细胞生成能力降低,网织红细胞的计数会相对较低。
而在溶血性贫血中,由于红细胞的寿命缩短,骨髓会加速产生红细胞以满足需求,从而导致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此外,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中,网织红细胞的计数也会显著增加。
总之,网织红细胞是一种在骨髓中产生的红细胞先驱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仅存在于骨髓中。
网织红细胞的计数可以帮助评估骨髓功能和鉴别贫血的原因,是临床上重要的血液指标之一。
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计数(尤其是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网织红细胞均值为150×109/L,血液中为65×109/L。
当骨髓Ret 增多,外周血减少时,提示释放障碍;骨髓和外周血Ret均增加,提示为释放增加。
从网织红细胞成熟类型获得红细胞生成活性的其他信息,正常时,外周血网织红细胞中Ⅲ型约占20%~30%,Ⅳ型约占70%~80%,若骨髓增生明显,可出现Ⅰ型和Ⅱ型Ret。
1、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1)增多:见于①溶血性贫血:溶血时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循环,Ret可达6%~8%,急性溶血时,可达约20%,甚至50%以上,绝对值超过100×109/L。
急性失血后,5~10d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周后恢复正常。
②放疗、化疗后:恢复造血时,Ret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恢复较敏感的指标。
③红系无效造血:骨髓中红系增生活跃,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
(2)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障危象。
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之一是Ret计数常低于0.005,绝对值低于15×10 9/L。
2、观察贫血疗效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前,Ret仅轻度增高(也可正常或减少),给予铁剂或维生素B12、叶酸治疗后,用药3~5天后,Ret开始上升,7~10天达高峰,2周左右,Ret逐渐下降,表明治疗有效医学*教育*网整理。
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移植后第21天,如Ret大于15×109/L,表示无移植并发症;小于15×109/L,伴嗜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高,可能为骨髓移植失败。
4、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是网织红细胞生成相当于正常人的倍数。
不同生理、病理情况下,Ret从骨髓释放人外周血所需时间不同,故Ret计数值不能确切反映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功能,还应考虑Ret生存期限。
网织红细胞知识点归纳总结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指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骨髓内形成后进入外周血循环的阶段。
它在人体中起到了关键的角色,对于诊断和监测贫血疾病特别重要。
本文将对网织红细胞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作用及应用。
一、网织红细胞的形成过程1. 刺激因素:网织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贫血、骨髓异常、药物以及机体应激等。
2. 骨髓内形成:在骨髓内,网织红细胞的形成始于幼稚红细胞(正巨幼红细胞),通过核黏附解离和细胞器溶解减少,最终形成网织红细胞。
3. 网织红细胞进入外周血:一旦网织红细胞形成,它们会进入外周血中,取代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成为外周血的一部分。
二、网织红细胞的生物学意义1. 贫血诊断与分类:网织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贫血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在诊断和分类贫血时,网织红细胞的计数、形态和衰竭程度等特征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指标。
2. 贫血疾病监测:网织红细胞数量的变化可以作为监测贫血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治疗有效时,网织红细胞的数量会逐渐减少。
3. 鉴别贫血类型:不同类型的贫血疾病在网织红细胞分布上有所不同。
通过分析网织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可以有助于鉴别贫血的类型。
三、网织红细胞的临床应用1. 作为贫血的诊断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协助医生确定贫血的类型,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2. 用于监测治疗效果:随着治疗的进行,网织红细胞数量会下降。
通过连续监测网织红细胞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3. 用于鉴别贫血病因:由于不同贫血类型在网织红细胞分布特征上的差异,通过分析网织红细胞可以帮助医生鉴别贫血的病因。
四、网织红细胞的实验室检测方法1. 受体检测法:利用特殊染色剂或抗体检测网织红细胞,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判读。
2. 流式细胞术:结合特定标记物,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网织红细胞进行定量测定。
3. 自动化分析仪:利用高级自动化分析仪器,完成对网织红细胞的全自动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