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应用条件是什么?
题型一:变质量气体问题
例题1、2016全国二(2)(10分)一 氧气瓶的容积为0.08 m3,开始时瓶中 氧气的压强为20个大气压。某实验室 每天消耗1个大气压的氧气0.36 m3。 当氧气瓶中的压强降低到2个大气压时, 需重新充气。若氧气的温度保持不变, 求这瓶氧气重新充气前可供该实验室使 用多少天。
2016·全国卷Ⅱ,33(2)
对象为多部分气体的 2017.全国卷Ⅰ,33(2)
问题,更能考查学生 2018.全国卷Ⅰ,33(2)
综合分析能力,题型
多为计算题或综合性
的选择题,题目难度
中等.
高考对气体实验 定律或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的考查 频率很高,多以 大题出现,选择 题常与分子动理 论及热力学定律 综合。
• ►解题步骤:
• 1.确定研究对象:它可以是由两个或多个物 体组成的系统,也可以是全部气体和某一部分 气体(状态变化时质量必须一定).
• 2.确定状态参量:找出变化前后的p、V、T数 值或表达式.
• 3.明确变化过程:除题设条件指明外,常需 通过研究对象跟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来确定.
• 4.列方程求解.
轻活塞.初始时,管内 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 度为Tb.该气球内、外
全
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 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 的气压始终都为1个大 图所示.用力向下缓慢 的3 倍后关闭 K1.已知 气压,重力加速度大小
国 卷
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 室温为27 ℃,汽缸导 为 g. 求 该 热 气 球 所 受
高 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 热。(i)打开K2,求 浮 力 及 球 内 空 气 的 重
学习目标: 1、知道气体的状态参量及之间关 系;理解分子动理论与气体热现象的 微观意义。 2、知道解决气体问题地解题思路和具 体步骤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3、学会灵活选择研究对象,通过分析 题意灵活选择气体实验定律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