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分泌的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20
胆囊的生理功能胆囊是人体内的一个小器官,位于肝脏的下方。
它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和浓缩胆汁,胆汁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胆汁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液体,主要由胆酸和胆固醇组成。
胆囊的生理功能之一是储存胆汁。
肝脏会产生大量的胆汁,并通过胆管系统输送到胆囊中。
在胆汁的储存过程中,胆囊会通过收缩和扩张来调节胆汁的流动。
当人体没有食物摄入时,胆囊会主动收缩并将胆汁储存起来,当需要消化油脂时,胆囊会扩张,将储存的胆汁释放到十二指肠中。
胆囊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浓缩胆汁。
胆汁在肝脏中产生时是很稀释的,含有较高的水分,但过量的水分会稀释胆汁中胆酸的含量,从而影响消化功能。
胆囊通过吸收胆汁中的水分来浓缩胆汁,使其变得更加浓缩。
这样可以在消化过程中更好地帮助肠道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囊在胆汁的浓缩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食物摄入小肠时,小肠会产生一种激素叫做胆囊收缩肽,它会促使胆囊收缩,从而将浓缩的胆汁释放到小肠中,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胆囊的生理功能还包括调节体内胆盐的平衡。
胆盐是胆汁中一个重要的成分,它可以帮助肠道消化和吸收脂肪。
胆囊通过调节胆汁中胆酸和胆固醇的含量来维持胆盐的平衡。
当胆酸的浓度过高时,胆囊会吸收部分胆酸,降低其含量;当胆酸的浓度过低时,胆囊会增加胆汁的分泌来提高胆酸的含量。
此外,胆囊还可以帮助排泄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胆囊中的胆汁在消化过程中也会带走一些废物、毒素和代谢产物,通过排泄来帮助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总的来说,胆囊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的生理功能包括储存和浓缩胆汁、调节胆盐平衡和帮助排泄废物。
胆囊的正常功能对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保持胆囊的健康非常重要。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教案学期: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班级: 教师: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编号:______课程名称专业班级主讲教师计划时数专业层次专业技术职称编写时间章节名称第四十三章胆道疾病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第二节特殊检查第四节胆石病第五节胆道感染第七节胆道蛔虫病第八节胆道疾病常见并发症第十节胆道肿瘤使用时间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胆道的解剖生理,胆道蛔虫的临床表现。
2、掌握胆石症(胆囊内、肝外胆管、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重症胆管炎的抢救和治疗原则。
3、熟悉胆道疾病检查方法(B超、CT、MRI、ERCP、PTC、核素检查、术中和术后胆道镜)。
胆管癌的临床表现。
重点与难点重点: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难点: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更新情况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
组织安排:胆道系统的解剖生理、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20分钟,胆石症、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60分钟,胆囊癌和胆管癌20分钟。
教学手段自制电子讲义,以多媒体方式讲解基本教材和参考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第2版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并完成本章节教案的撰写。
教研室同意备课内容。
教研室主任签字:审查意见胆道疾病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1、了解胆道的解剖生理,胆道蛔虫的临床表现。
2、掌握胆石症(胆囊内、肝外胆管、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重症胆管炎的抢救和治疗原则。
3、熟悉胆道疾病检查方法(B超、CT、MRI、ERCP、PTC、核素检查、术中和术后胆道镜)。
胆管癌的临床表现。
要求1.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2.胆石症(胆囊内、肝外胆管、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二、教学内容(一)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胆道系统包括肝内和肝外胆道两部分。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1 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食物是引起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自然刺激物,各种食物成分对胆汁分泌的刺激作用强弱顺序为:高蛋白食物 > 高脂肪或混合食物 > 糖类。
1.神经调节:神经对胆汁的分泌及排出的作用均很弱。
反射的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除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外,还可通过引起胃泌素的释放间接引起肝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
交感神经可能起抑制性的作用。
2.体液调节:
①胆盐和胆汁酸在小肠内95%以上被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再组成胆汁被分泌入肠,胆盐在肝、肠之间反复的利用,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②胃肠激素中胰泌素、胃泌素以及胆囊收缩素均可促进胆汁的分泌。
胃泌素:主要作用肝细胞和胆囊,促进肝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
促胰液素:能引起胆管系统分泌水及HCO 3-。
胆囊收缩素:可引起胆囊收缩降低奥的氏括约肌的紧张性,而使胆汁大量排出。
它也能刺激胆管上皮细胞,使胆汁流量和HCO 3-增加。
血管活性肠肽和胰高血糖素也可使胆汁分泌增加。
P 物质则抑制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促胆汁分泌效应。
生长抑素亦使水及HCO 3-的分泌减少。
贵州中公教育1小肠中重要的消化液-胆汁在平时生活中,大家享受着美食的诱惑。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能被机体消化来供给营养的呢?相信大家对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并不陌生,但中公卫生人才网今天来研究一下小肠中重要的消化液-胆汁。
首先我们追溯胆汁的产生源头,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
很多同学在学习胆汁这一章节时会误认为胆汁是由胆囊产生的,我们的胆囊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
有个词语叫“肝胆相照”,在中医学中,肝与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而今天的主题是胆汁,大家知道刺激胆汁排出的因素是什么吗?在解剖学提到过,进食后尤其是进食高脂肪的食物,胆囊收缩会刺激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十二指肠大乳头,排入十二指肠内。
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食物是引起胆汁排出的自然刺激物,其中以高蛋白食物刺激作用最强。
同学们读到这里是否疑惑,胆汁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众所周知胃酸属于强酸,有没有一种消化液可以抵抗胃酸呢?答案很明显,胆汁是一种有色、味苦、较稠的液体,胆汁第一个作用是排入十二指肠后可以中和胃酸。
这是由胆汁的性质以及排出途径决定的。
说到现在为什么迟迟不提胆汁的成分,下面我要给大家介绍小肠中重要的消化液-胆汁的第二个作用。
胆汁的成分中除了水、胆盐和胆色素外,胆汁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胆盐。
这个胆盐的作用可以乳化脂肪,我们可以得出胆汁的第二个作用是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说到脂溶性维生素大家想到了什么?我给大家说一下维生素K ,它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在肝脏内可以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
所以胆汁的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中和胃酸和促进胆汁自身的分泌。
胆汁的故事不仅仅只有这些,上面我们主要介绍了胆汁的作用与排出,还记得生理上曾经说过机体的调节方式吗?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的特点是迅速、精准、短暂,体液调节缓慢、持久、弥散,自身调节幅度与范围小。
胆汁的生成、分泌、排泄及胆汁淤积发生机制申 弘1,胡 萌1,魏泽辉1,张 冬1,张均倡2,田广俊1(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肝病科,广东珠海519015;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中医科,广东深圳518000)摘要:正常的胆汁生成、分泌、排泄是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
胆汁在促进脂质消化和吸收、清除机体代谢废物、调节胆固醇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各种原因引起胆汁生成、分泌或排泄发生障碍时,则出现急性或慢性胆汁淤积性病变。
深入了解胆汁生成、分泌、排泄及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对于开展胆汁淤积性肝病相关研究和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胆汁淤积;胆汁酸类和盐类;综述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19)02-0431-07Bileformation,secretion,andexcretionandthepathogenesisofcholestasisSHENHong,HUMeng,WEIZehui,etal.(DepartmentofHepatology,ZhuhaiBranchofGuangdongProvincial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uhai,Guangdong519015,China)Abstract:Normalbileformation,secretion,andexcretionareimportantphysiologicalprocessesinhumanbody.Bileplaysanimportantroleinpromotinglipiddigestionandabsorption,eliminatingmetabolicwaste,andregulatingcholesterolmetabolism.Disordersinbileformation,secretion,orexcretionduetovariouscausesmayleadtoacuteorchroniccholestaticdiseases.Adeepunderstandingoftheroleofbilefor mation,secretion,andexcretionandthepathogenesisofcholestasisisofgreatsignificanceintheresearchoncholestaticliverdiseasesandclinicalpractice.Keywords:cholestasis;bileacidsandsalts;review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9.02.043收稿日期:2018-11-07;修回日期:2018-12-17。
调节胆汁酸的中医药经典方剂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探讨中医药经典方剂在调节胆汁酸方面的作用。
胆汁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然而,当胆汁酸失衡时,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药方剂作为传统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些中医方剂被证明具有调节胆汁酸功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调节胆汁酸的中医药经典方剂。
首先是引言部分,介绍文章所涉及到的主题和相关内容,以及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
接下来是胆汁酸调节的重要性部分,将阐述胆汁酸功能、与健康关系以及因失衡而引发的疾病等内容。
随后是中医药经典方剂对调节胆汁酸作用部分,将详细介绍几种主要方剂及其主要成分,并探讨它们对于调节胆汁酸的作用机制。
第四部分将重点关注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总结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成果并分享方剂在特定疾病中的应用案例。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同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综述调节胆汁酸的中医药经典方剂,并全面阐述它们在调节胆汁酸功能方面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为学术界提供关于中医药经典方剂在胆汁酸调节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并为相关领域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建议参考。
2. 胆汁酸调节的重要性2.1 胆汁酸的功能胆汁酸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胆汁成分。
它主要存在于胆汁中,并在肠道中对脂肪、乳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胆汁酸可通过乳糜微粒形成、溶解脂肪等方式参与到脂肪消化过程中,促进脂类分解吸收。
此外,胆汁酸还能够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胆固醇吸收和合成,并促进其排泄。
2.2 胆汁酸与健康的关系保持正常胆汁酸水平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
适当的胆汁酸浓度可以支持消化过程并帮助维持良好的消化系统状态。
较低或过高的胆汁酸含量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问题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正常的胆汁应该就是金黄色或墨绿色,清亮而无杂质。
呈黄色、清亮,24h分泌量800~1000ml,假如颜色变化,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1)草绿色:说明胆汁内的胆红素受到细菌作用或受到胃酸氧化。
(2)白色:表示胆囊颈管或肝胆管内由于长期梗阻,胆汁中的胆色素及胆盐被吸收,由胆囊粘膜、胆管粘膜所分泌的白胆汁所代替,这种白胆汁都在手术后几小时内引流出来。
(3)脓性:泥沙样混浊,说明胆道内炎症感染严重或泥沙样残余结石。
(4)红色:胆道内有出血情况,主要由于胆管内发炎而引起小血管糜烂破裂而出血,一旦发生出血情况,可服消炎药,或少量多次输血,增加凝血因子;“T”形管内冲洗等。
如仍出血不止,有可能要再次手术止血。
思想上要有预备。
肝细胞持续生成与分泌胆汁,在消化间期,胆汁经胆囊管进入胆囊并被贮存,于消化期再排入十二指肠。
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常成人每天分泌胆汁600~1200ml。
(一) 胆汁的成分与作用1. 胆汁的性质与成分肝细胞胆汁(肝胆汁):金黄色或桔棕色, pH值为7、8~8、6。
胆囊胆汁:颜色变深, pH值为7、0~7、4,胆汁颜色由胆色素的种类与浓度决定。
成分:无机物有水、Na+、K+、Cl-、HCO3-、;有机物有胆汁酸、胆色素、磷酯、胆固醇与卵磷脂。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胆汁酸与甘氨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称为胆盐(bile salt),主要就是钠盐。
2. 胆汁的作用(1) 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与卵磷脂等可作为乳化剂, 减小脂肪表面张力, 使脂肪裂解为直径为3~10um的脂肪微滴,分散在肠腔内,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
(2) 胆盐达到一定浓度可聚合形成微胶粒(micelle),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均可掺入到微胶粒中, 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
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3) 胆汁通过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二).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引起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主要刺激物就是通过肠肝循环进入肝脏胆盐。
舒胆片的作用与功效
舒胆片是一种中药制剂,常用于调节肝胆功能、改善胆囊炎症状、缓解胆囊痉挛等症状。
它由苦参、黄芩、泽泻、茵陈、地龙等草药组成,具有以下作用与功效:
1. 调节肝胆功能:舒胆片可调节肝胆气机,促进胆汁分泌,改善胆汁排泄功能,从而提高肝胆系统的代谢和排毒能力。
2. 缓解胆囊炎症状:舒胆片具有抗菌、抗炎作用,能够减轻胆囊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有助于胆囊炎的治疗和康复。
3. 缓解胆囊痉挛:舒胆片可以舒缓胆囊平滑肌的痉挛,促进胆囊的排空,减轻胆囊痉挛引起的疼痛、胀气等症状。
4. 促进消化:舒胆片可以增加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改善消化功能,预防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
5. 抗氧化作用:舒胆片中的苦参和黄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保护肝细胞和胆囊组织免受氧化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舒胆片作为草药制剂,功效因人而异,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在使用前应谨慎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阅读药品说明书。
胆结石的预防饮食中的胆碱对胆结石形成的影响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是胆汁中胆固醇、胆盐以及其他成分的沉积导致的固体结晶。
胆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饮食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饮食中的胆碱对胆结石形成的影响,并提供相关的预防建议。
一、胆碱的作用与来源胆碱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胆碱主要存在于一些食物中,例如蛋黄、肝脏、瘦肉以及豆类等。
胆碱可以促进脂肪代谢,维护神经系统正常运作,促进肝细胞再生等。
此外,胆碱还能够参与胆固醇代谢,调节胆汁的分泌,对胆结石形成具有一定影响。
二、胆碱与胆结石形成的关系1. 胆碱促进脂肪代谢胆结石的形成与胆固醇的沉积有关。
而胆碱可以促进脂肪代谢,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减少胆结石的形成风险。
2. 胆碱参与胆汁分泌调节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的组成有关。
胆碱可以通过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成分调节,减少胆汁的胆固醇饱和度,降低胆结石的形成风险。
3. 胆碱对胆囊运动的影响胆结石的形成与胆固醇结晶的聚集有关。
胆碱可以调节胆囊运动,促使胆汁的顺利流动,防止胆结石的形成。
三、预防胆结石的饮食建议1. 葱、大蒜等含有丰富胆碱的食物为了增加胆碱的摄入量,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富含胆碱的食物,例如葱、大蒜等。
2. 低胆固醇、低脂饮食减少摄入高胆固醇和高脂的食物,例如动物内脏、肥肉等,有助于减少胆结石的形成风险。
3.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
因此,建议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例如水果、蔬菜、谷类等。
4. 多饮水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稀释胆汁,促使胆汁顺畅流动,减少胆固醇的沉积。
因此,每天饮水量要足够,保持良好的水分代谢。
5. 注意药物的使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增加胆结石的形成风险,例如雌激素类药物。
在使用药物时,应咨询医生的建议,避免对胆结石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四、结语胆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饮食中的胆碱对胆结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适当增加含胆碱食物的摄入,均衡饮食结构,可以降低胆结石的发生风险。
胆汁排泄名词解释
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一种黄绿色液体,在胆汁中含有胆色素、胆固醇、胆酸等物质。
胆汁排泄指的是胆汁通过胆管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胆汁排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帮助消化:胆汁中含有胆酸,胆酸具有乳化脂肪的功能,能
将脂肪分解为更小的颗粒,增加其与胃液中的消化酶接触的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
2.排泄废物:胆汁中含有多种废物代谢产物,如胆红素等,通
过胆汁排出体外,能够有效清除体内废物,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平衡。
3.调节胆固醇平衡:胆汁中含有胆固醇,胆汁排泄是人体排除
多余胆固醇的途径之一,有助于维持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平衡。
总之,胆汁排泄对于消化、代谢和内环境平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胆汁分泌少怎么办
一、胆汁分泌少怎么办二、什么是胆汁分泌三、胆汁分泌少的注意事项
胆汁分泌少怎么办1、胆汁分泌少怎么办
专家提醒胆汁分泌不足时应留意饮食,饮食要平淡,不吃油腻食品,忌食辛辣刺激性、过冷、过热、粗糙等食品。
患者应及时到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治疗,改善病情。
同时去医院做个检查,确定是哪种因素导致的。
引起胆汁分泌不足的因素包括慢性肝病、输送胆汁管道阻塞、小肠尾部或回肠紊乱、节段性回肠炎、肠内有害菌大量繁殖等等。
另外,经常不吃早饭的话,就会造成胆汁分泌不足,也就会造成胆结石。
吃点助消化的药:如酵母片,乳酸菌素片什么的,平时也要注意不要一次食用过多的脂肪,否则会给胃和胆囊增加很多负担的!平时自己注意要低脂饮食,饮食要规律,尤其是早餐。
多多爱护自己。
2、胆汁分泌少的临床表现
2.1、由于胆汁分泌及排泄障碍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表现为肝脏以及体循环内胆酸、胆固醇及胆红素等胆汁成分的过度堆积,造成对肝细胞及机体的损伤,长期持续的胆汁淤积将进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最常见的肝内原因是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炎,药物中毒性和酒精性肝病。
较少见的原因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期胆汁淤积,转移性肝癌以及其他一些不常见的疾病。
2.2、胆汁分泌不足会导致消化功能降低,影响饮食,特别时肉类食品更不能消化,见到油腻的食品会产生恶心厌食,不能闻到油烟味。
胆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