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 血清三酰甘油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149.01 KB
- 文档页数:10
甘油三酯的测定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甘油三酯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甘油三酯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甘油三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3.学习使用实验室仪器进行样品检测。
二、实验原理甘油三酯是血液中的一种脂质成分,其测定主要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甘油三酯的测定通常采用酶法,利用甘油三酯酶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二酯和脂肪酸,再通过甘油激酶将甘油二酯转化为甘油一酯和磷酸,最后通过磷酸脱氢酶将甘油一酯转化为甘油和磷酸盐。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磷酸盐的量,可以推算出甘油三酯的浓度。
三、实验步骤4.样品准备:采集受试者的血液样本,分离出血清,备用。
5.试剂准备:准备好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配制好试剂。
6.仪器准备:准备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调试好仪器参数。
7.样品检测:将血清样品加入试剂中,充分混匀,放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进行检测。
8.数据记录:记录每个样品的检测结果,包括样品编号、甘油三酯浓度等。
四、数据分析9.数据整理:将检测结果进行整理,计算出每个样品的甘油三酯浓度。
10.数据统计:计算所有样品的甘油三酯浓度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统计指标。
11.数据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例如,可以绘制柱状图或折线图来直观地展示不同性别或年龄组的甘油三酯浓度分布情况。
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2.本实验采用的酶法测定甘油三酯的方法可靠,可以用于临床诊断。
13.通过对受试者血液样本的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甘油三酯浓度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以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4.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甘油三酯浓度存在差异。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甘油三酯控制标准。
15.需要注意的是,甘油三酯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运动、药物等。
因此,在解释实验结果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参考测量程序测定血清三酰甘油水平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曾晓君;李景碧【摘要】目的以血清三酰甘油(TG)为例,探讨临床生化检验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方法建立测量血清TG水平的参考测量程序,使用\"bottom-up\"的方法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分别进行评定.通过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进一步计算获得血清TG水平的测量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实验室测量得到朗道常规生化质控水平2 TG的平均水平为1.10 mmol/L,合成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结果为0.04 mmol/L,在95%CI其水平的测量不确定度为(1.10±0.09)mmol/L,k=2;实验室测量得到朗道常规生化质控水平3 TG的平均水平为2.96 mmol/L,合成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结果为0.04 mmol/L,在95%CI其水平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为(2.96±0.20)mmol/L,k=2.结论建立了血清TG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为临床生化检验不确定度的评定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对于促进临床实验室管理标准化,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9(016)008【总页数】3页(P1044-1046)【关键词】三酰甘油;参考测量程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作者】曾晓君;李景碧【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创艺生化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检验科 52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随着国内体外诊断技术和计量学溯源的不断发展,检验标准化在检验医学领域逐渐得到重视[1-2]。
临床检验中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一般包括: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抽样缺乏代表性、添加剂的干扰、离心条件、贮存条件、日间或批间不精密度、系统误差、标本缺乏特异性、校准物的赋值等[3]。
血清三酰甘油(TG)作为TG的一项重要的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
酶标仪比色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方法探讨李勇【摘要】目的尝试用酶标仪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方法比较,探讨酶标仪比色法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四川迈克TG GPO-PAP法试剂盒和TC COD-CE-PAP法试剂盒,用酶标仪比色测定血清中TG和TC,同时用深圳迈瑞TG和TC氧化酶法试剂盒,在迈瑞BS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 .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 :TG血清标本测定差值在0.07~0.38 mmol/L,RANDOX质控品测定差值在0.05~0.09mmol/L;TC血清标本测定差值在0.18~0.35 mmol/L,RANDOX质控品测定差在0.13~0.20 mmol/L.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值均在CLIA′88推荐允许误差的最大误差允许范围之内,且质控品测定结果均在靶值允许的范围内.结论利用酶标仪比色法测定血清中TG和TC,其测定方法可靠,测定结果准确,且操作方法简便,检测成本低廉,可以作为TG和TC检测的替代方法 ,适合于基层实验室开展.【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0(007)016【总页数】3页(P1748-1750)【关键词】酶标仪比色;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作者】李勇【作者单位】四川省平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36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2目前血清中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测定方法较多[1-2],有化学法、酶法和色谱法3大类,化学法操作步骤繁多、技术要求高而不适于常规工作应用;色谱法主要用作参考系统中决定性方法的建立及参考物质的制备与定值,此法费用昂贵,样品处理复杂,难以推广应用。
目前几乎所有的临床实验室都用酶法检测血清TG、TC水平,此法具有简便、快速、精密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酶法中又有手工、半自动和全自动检测法,手工方法试剂消耗量大,试剂成本高,半自动、全自动需要专用的仪器,且仪器价格不菲,基层难于开展。
血清三酰甘油酯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三酰甘油酯(TG)也称三酰甘油,是人体贮存能量的形式,主要在肝脏合成;此外,人体的小肠黏膜在类脂吸收后也合成大量的TG,TG大约占总脂的25%,为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并直接参与CH和胆固醇酯的合成。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TG水平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
TG升高对人体主要有以下危害。
①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并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血栓形成,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约有80%的心肌梗死患者均有三酰甘油升高的指标。
③长期饥饿或食用高脂肪食品等也可造成TG升高。
需注意的是大量饮酒可使TG的假性升高。
TG参考范围(一点终点法):0.56~1.70mmol/L。
(1)血清三酰甘油酯增高
①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原发生性高脂血症、家族性高TG 血症。
②其他疾病。
胰腺炎、肝胆疾病(脂肪肝、肝脏胆汁淤积)、阻塞性黄疸、皮质醇增多症、肥胖、糖尿病、糖原累积症、严重贫血、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
(2)血清三酰甘油酯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肝功能严重障碍等。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酶法)甘油三酯经脂蛋白酯酶(LPL)作用,可以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甘油在ATP和甘油激酶(GK)的作用下,生成3-磷酸甘油,再经磷酸甘油氧化酶(GPO)作用氧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4-氨基安替比咻(4-AA)及和3,5-二氯-2-羟笨磺酸钠(DHBS)在过氧化物酶(PoD)作用下,生成红色酶类化合物,其显色程度与甘油三酯的浓度成正比。
甘油三酯+。
2上J甘油+游离脂肪酸甘油+ATP—二→3-磷酸甘油+ADP3-磷酸甘油+O2磷酸二羟丙酮+乩。
22”2°2+4-AA+DHBS您.>红色醒类物质+4H2O-20°C可保存1年。
样本应避免反复冻融!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DF-603∕DI-60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范围:6.检验结果的解释:6.1样本含量超出线性范围时,建议用O.9%(W∕V)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样本,最大稀释不超过5倍。
7. 2.单位换算:mg∕dl=mmol∕L×88.58.检验方法的局限性8.1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7.2若试剂浑浊,或以水空白在510nm处吸光度大于0.200时不能使用。
8.试剂性能指标8.1试剂外观:Rl和R2均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液体,无悬浮物及沉淀。
8.2装量:不低于标识值。
8.3空白吸光度:在51Onm处,光径ICm时,空白吸光度AWO.2008.4线性区间:试剂的线性区间为[1.13-9.04]mmol∕L,在此线性区间内:a)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b)[1.13-2.03]mmol∕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0.20mmol∕L;[2.03-9.04]umol∕L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
8.5准确度: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5%。
8.6分析灵敏度:在51Onm处,光径IenI时,测量已知浓度样品换算成ImmoI/L 的甘油三酯时,吸光度变化4A三ol∕L20.0058.7精密度8.7.1批内精密度:CV≤5%8.7.2批间精密度:R≤10%8.8稳定性:(2-8)C下,原包装存放的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取到期后1个月的试剂进行测试,应满足1-8.7.1的要求。
血清中甘油酯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血清中甘油酯含量的测定对于评估人体脂质代谢、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掌握血清中甘油酯的测定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分析。
二、实验原理血清中的甘油酯包括甘油三酯(TG)和甘油二酯等,通常采用化学比色法进行测定。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酶促反应将甘油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然后通过显色反应测定生成的甘油含量,从而间接计算出血清中甘油酯的浓度。
具体反应过程如下:甘油酯+水→ 甘油+脂肪酸甘油+ATP → 甘油-3-磷酸+ ADP甘油-3-磷酸+氧化型辅酶Ⅱ(NADP⁺)→ 磷酸二羟丙酮+还原型辅酶Ⅱ(NADPH)在一定波长下,通过测定 NADPH 的生成量,可计算出血清中甘油酯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血清样本:采集新鲜的血清样本,置于-20℃保存备用。
试剂:甘油酯测定试剂盒(包括酶试剂、缓冲液、标准品等)。
蒸馏水。
2、实验设备分光光度计。
移液器(10μL、20μL、100μL、1000μL)。
恒温水浴箱。
离心机。
微量反应管。
四、实验步骤1、样本准备将血清样本从-20℃冰箱中取出,在室温下解冻,轻轻混匀。
以 3000 rpm 离心 10 分钟,取上清液备用。
2、试剂准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将酶试剂、缓冲液等试剂进行配制和混匀。
准备好标准品溶液,浓度分别为 05 mmol/L、10 mmol/L、20mmol/L、40 mmol/L。
3、测定操作在微量反应管中,分别加入标准品溶液和待测血清样本各10μL。
向每个反应管中加入100μL 酶试剂,轻轻混匀。
将反应管置于 37℃恒温水浴箱中孵育 15 分钟。
4、显色与测定孵育结束后,向每个反应管中加入100μL 显色剂,轻轻混匀。
在分光光度计上,选择波长为 340 nm,以蒸馏水调零,测定各反应管的吸光度值(A)。
5、结果计算根据标准品溶液的浓度和对应的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三酰甘油(TG)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应用范围】体外检测血清、血浆三酰甘油浓度测定。
【适用仪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程序改变】严格遵循仪器、试剂说明书及校准品使用说明。
【方法学原理】反应式如下:LPL甘油三酯 + H2O 甘油 + 脂肪酸GK甘油 + ATP 甘油-3-磷酸 + ADPGPO甘油-3-磷酸 + O2 二羟丙酮磷酸 + H2O2POD2H2O2 + 4-氨基安替比林 + 4-氯酚醌亚胺 + HCl + 4H2O根据o-nitrophenol在520nm的吸光度的改变测定待测样本中的三酰甘油浓度。
【试剂】缓冲液 pH 7.5 50 mmol/L4-氯酚 4 mmol/LATP 2mmol/L镁离子 15mmol/L4-氨基安替比林 0.5mmol/L甘油激酶(GK)≥400U/L过氧化物酶(POD)≥2000U/L脂蛋白酯酶(LPL)≥2000U/L甘油-3-磷酸氧化酶(GPO)≥500 U/L2.校准品:Diasys TruCal U。
3. 质控品:Randox Assayed Multiseral Level 2 and Level 3。
【标本收集与准备】1.血清或血浆标本根据实验室标准采集程序采集标本,适用标本为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肝素钠抗凝结果高0.5mmol/l),不可从正在静脉滴注手臂上采血,上机标本不能有凝块,样品采集后2天内离心标本,分离血清,血清或血浆标本室温保存4天,冷藏7天,冷冻保存6个月。
【操作步骤】1.仪器测定参数设置Test Name:Sample: Volume L Dilutio LL Dilutio LLSec. OD Method: First LLast L Reaction Slope:Measuring Last L Measuring LastLinearity ANo-Lag-Time:2.试剂准备:将准备好的试剂置仪器试剂盘中(8℃)。
三酰甘油(TG)测定结果失真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G结果失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360终点法检测。
结果有一些TG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经重新测定,其结果与以前相差甚远。
结论遇到结果过高而目测血清不浑浊等情况,要寻找原因,避免报告失真。
【关键词】TG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终点法;结果偏高或偏低血清三酰甘油(T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血脂测定指标。
TG不仅对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已经渗透并应用于其他诸多临床相关专业疾病的研究,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测定方法为甘油磷酸氧化酶终点法。
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目测血清很清而测得结果明显偏高及重度脂血的标本出现升高不明显的情况,经重新测定结果良好。
现选11列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来源于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标本。
12 仪器和试剂南京D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甘油磷酸氧化酶终点法液体单试剂。
13 方法做好仪器每天的维护及保养,使仪器处于最佳状态,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作好室内质控。
对TG明显异常与目测相差很大的、反应曲线异常的标本及严重脂血(用生理盐水按照1:5的比例稀释后)再重新测定。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31 测定TG为甘油磷酸氧化酶终点法此法的原理是trinder反应(被测物通过酶作用产生的过氧化氢,在4氨基安替比林、过氧化物酶的存在下,可生成红色醌亚胺化合物)。
催化trinder反应的过氧化物酶对底物专一性差,维生素C、尿酸、谷胱甘肽及胆红素等还原性物质也与色原性物质竞争过氧化氢,从而使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被消耗,导致色素形成减少,测定结果偏低,此外,工具酶中如果夹杂有较多过氧化氢酶,也能消耗氧化产物过氧化氢,使被测物的测定值偏低,造成TG测定的负干扰。
临床上关于TG测定负干扰这方面的研究和报道不少。
我院应用D360测定TG时,时有目测血清很清但测定值偏高的现象,如上表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