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装与晚装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服装的分类总结服装的分类总结,关于服装可以依据组合方式、用途、面料、制作工艺分类也可以按服装用途和使用场合分类,不同的人关于服装的分类有着不同的观念,在这里中大星城服装制定培训我就来从这两个方面来为大家分析一下服装的类别,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内容。
【依据服装的组合方式、用途、面料、制作工艺分类】不同品种的服装有其特定的组合形式和穿着方式.这种形式肋着时间的推移.表现的面料和制作T艺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1)整件装服装中、上、下装相连的形式称为整件装。
日常穿着的各种连衣裙、连衫m以及华美高贵的晚礼服都是整件装的表现形式。
2)套装套装是上衣与下装(裙或裤)分开的衣着形式。
一般使用相同的面料制作上衣和下装,它们可以配套穿着,也可以各自独立与其他服装组合穿着。
有两件套(外衣、裙或裤》、三件套(外衣、背心、裙或裤)等组合形式。
3)外套外套是穿在外层的服装形式。
依据不同季节、不同材料和不同场合穿着的必须要.外套可长可短,面料有厚有薄.也可以制定成单的或夹的.棉的或毛、皮的。
4)上衣上衣是穿在人体上身的服装形式。
长度一般至樱.也可短罕背部或长4F.替部位置.品种范围从内衣、衬衣到长短茄克、西装等。
5)背心背心是穿至上半身的无袖服装形式。
通常长至腰、价之间.也有长短之分。
一般穿在衬衣外,并经常与奕装配合穿着。
其面料及色彩也经常与外套或裙、裤相同。
此外.背心也可作功用性的服装,如呢背心、羊毛背心、摄影背心等,作为调节气候谧度或辅助工作用的外衣穿着。
6)裙裙是遮盖下半身用的服装形式。
按形状分为一步桥、^字姗、太阳拍、裙裤、鱼尾裙等。
裙的品种尤为丰富.是女装制定中变化甚多的品种之一。
7)裤裤是从腰部向下至臂部后分为裤腿的服装形式。
按裤腿的长短可以分为热裤、短裤、中裤、长裤等等;按造la分有灯笼裤、直简裤、喇叭裤、太子裤等等;按功能分有工装裤、运动裤等。
【按服装用途和使用场合分类】1)交际服交际服是在交际场合穿着的礼仪性服装。
西式女礼服有哪些西式女礼服按穿着场合可分为女性正式礼服、女性半正式礼服、女性非正式礼服三种。
女性正式礼服女性正式礼服可分为,午后礼服和晚礼服。
女性午后礼服:午后礼服一般作为女性日间的正式礼服。
午后礼服的款式一般为窄领长袖,礼服以不露肌肤为礼。
但是夏天的礼服可微露肌肤,袖子可用中袖。
女性午后礼服的前身是宫廷的长礼服,因此午后礼服以一件套的曳地长裙为正宗传统。
但上下两件套的套装也可以作为正式礼服来使用,裙子也可略为短些,但绝不能是超短裙。
在较隆重的场合,如授奖仪式、结婚仪式上担任主角的女性则应以一件套的长裙为宜。
一般出席较为庄重的场合,礼服的色彩不宜选择过分浮华的颜色,应选用色调稳重的墨绿色、浅茶色、蓝色、银灰色等服色,并且日间穿着正式礼服应尽量避免佩用闪光的饰物,这与晚礼服的饰物佩用原则恰好相反。
在冬天午后礼服的最佳衣料是绉纱、波纹绸、天鹅绒等面料,在夏天则适宜选用乔其纱、薄纱等面料。
总的说来,日间正式礼服不宜选用绸缎面料制作,这与避免饰物闪光的原则是一致的。
日间正式礼服的最佳饰物是珍珠项链。
使用珍珠项链以重复串数越多越表明其华丽。
上午可挂一串,下午可挂两串,晚上可挂三串或更多。
小型的手包和手套是日间正式女服的必需品。
手包的款式应小巧而精致,可以是手提型或小皮包型,而不能是挎肩型,色泽不宜鲜艳。
手套也是不可或缺的礼服饰物,手套可不必戴在手上,可以拿在手上。
饮食前脱下手套,应先整理各手指部分然后放进手包之中。
穿较短的午后礼服可以配穿浅口薄底的皮鞋,也可以是高跟鞋。
带闪光饰物的鞋子照例是不允许在白天穿用的。
时至今日,除了在极为隆重的典礼仪式上,传统女礼服的穿着已经很少看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女礼服已经大为简化。
在欧美,帽子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它被认为是礼服的必备饰物。
户外活动,选戴的帽子应有帽檐;室内活动,则应选无帽檐的帽子。
配合午后礼服的帽子,有宽边帽、翻边帽、钟形帽、无边软帽等。
裙子较长的礼服可配无边礼帽或平顶女帽等小型礼帽。
礼仪服是正式社交和礼仪场合穿着的服装,有正式、半正式和略正式之分。
但这种划分界限并不是十分严格的,只是根据场合的隆重与否来分。
而真正的原则性区别是依据穿着的时间不同而分为两大类:日装礼服和晚礼服。
日装礼服和晚礼服所选择的面料是不可以相互代替的。
1.日装礼服(昼礼服)这种礼服是午后正式访问宾客们所穿的礼服,又称午后正装。
它还可以在听音乐会、观看戏剧、茶会和朋友聚会的场合中使用,稍加修饰也能参加朋友的婚礼和庆典仪式等,具有高雅、沉着、稳重的风格特点。
传统的日礼服选择不透明、无强烈放光的毛料、丝绸、呢绒、化纤以及混纺棉料制作。
与午服相配的外套称为午后外套,面料选用较厚的绸缎或上好的精纺毛呢料。
日装礼服根据场合的不同,可有与之相适应的搭配方式,如男士用的黑色外套,女士穿着的局部加有刺绣装饰、精工制作的裙套装,裤套装,连衣裙,雅致考究的两件套装等。
传统的日礼服多用素色,以黑色最为正规,特别是出息高规格喝的商务洽谈、正式庆典等隆重的场合黑色最能表现庄重、自尊、大方。
当然,出席庆典活动的时候,如朋友生日聚会、开张典礼等,气氛热烈而欢快,此时的礼服色彩应鲜亮而明快。
2.晚礼服(正式礼服)又称晚装、夜礼服。
一般是下午六十以后出席正式晚宴、观看戏剧、听音乐会以及参加大型舞会、晚间婚礼时所穿用的正式礼服,也是女士礼服档次中最高、最具特色、最能展示女性魅力的礼服。
晚礼服以夜晚的交际为目的,为迎合豪华而热烈的气氛,选材总是采用丝绒、锦缎、绉纱、塔夫绸、欧根纱、蕾丝等闪光、飘逸、高贵、华丽的面料。
色彩总的是倾向高雅,豪华,如印度红、酒红、宝石绿、玫瑰紫、黑、白等色最为常用,配合金银及丰富的闪光色更能加强豪华、高贵的美感。
再配以相应的花纹以及各种珍珠、光片、刺绣、镶嵌宝石、人工钻石等装饰,充分体现晚礼服的雍容与奢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晚礼服所选用的面料品种更加广泛,如具有好悬垂性能的棉丝混纺、丝毛混纺面料、化纤绸缎、锦纶、新型的雪纺、乔其纱、有绉褶、有弹力的莱卡面料等,此外还有高纯度的精纺面料,如羊绒、马海毛等。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西方晚礼服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姓名:王世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邱佩娜20060301第一章晚礼服的历史欧洲历史上,在19世纪中期的高级时装诞生之前,时尚主要由皇宫和贵族决定。
在从中世纪开始的不同年代里,人们为着宫廷活动以及贵族之间的各种交际场合而盛装打扮。
我们从宫廷画家为贵族们画的肖像画或雕刻中,可以大致了解到宫廷时期的女人们在平时的舞会或者节日早的穿着礼仪服饰时的着装状态。
历史上最早出现“eveningdress”这个名词要追述到17术至18世纪中期的欧洲沙龙文化时期。
“到18世纪40年代,欧洲女服已是极为丰富多彩,有各种名目的服装:晨服、餐服、外出服(又分为看戏服、礼服、打猎服等)、夜礼服、睡衣……时髦的贵妇不厌其烦地一f=_}三换四换””。
然而,这段时期正值洛可可风格盛行,女服都以袒露丰满的酥胸为美,日用和夜用的礼服领口都开的很低,也都使用漂亮的衣料,精致的刺绣,紧身胸衣和裙撑。
我们何以说暴露是专属于晚礼服的特征呢?因此,尽管服装礼仪中已经出现了“夜礼服”的说法,可是这时的夜礼服却并不具有与日礼服区分开来的独有的特征。
事实上,从不同历史阶段欧洲女服的图片资料可以看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罩,证式*LN都没有在款式上区分图I:1536年亨利八世王后出日间礼服与晚间礼服。
贵妇们完全可以把白天穿着的豪有着方形低领n的}u&华礼服在晚问的宴会匕穿出来。
自文艺复兴初期开始,女服就露出了美丽的胸脯,暴露的领型从此结束了中世纪的保守式样,在欧洲女服中流行。
欧洲女式礼服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随着时尚的转换时而保守时而暴露,在很多时期罩不论白天还是晚上穿的礼服都暴露着脖子和胸脯。
(图1,2)这种情况在19世纪上半期帝国式样流行时期也一直持续着。
晚礼服真正脱离同礼服,形成自己的特征,是在19世‘’张乃仁杨蔼琪《外国服装艺术史》P206囤2:1638年,宫廷服,高腰线与带蕾熊的大领子在当时非常流行纪中期日装普遍具有轻便而且保守的特点之后。
鸡尾酒酒会女士穿什么(鸡尾酒服装女)女生晚宴穿什么1、问题一:酒会女生穿什么如果是晚上6点以前或左右,穿小礼服,好看一点的连衣裙就可以,如果是晚8点之后的,则必须穿晚礼服,长裙,面料最好稍微华丽一点,纺绸的或者带闪的,如果衣服不闪可以加些配饰,配饰只要足够时尚别致真假并不重要。
2、披肩围巾:在晚宴选择晚礼服的话一般有露肩的款式,于是这个时候一条披肩围巾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它可以有效的遮住寒风抵御寒冷,以此来达到保暖的效果,并且在对于披肩的选择,尽量选择与晚礼服颜色相近,必要过于突兀的围巾。
3、潮流选择:最保险的当然是一套纯黑色的西服搭配纯白色的衬衣,只要晚宴不是过于隆重的话,无须系领带,将领口松开一粒扣子就行了。
如果你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大胆地穿上纯白色的西服,这会让你很抢眼。
4、如果你天生就是个衣架子,那么我想推荐给你的是目前非常流行的睡衣风,绝对是宴会上最随性的穿搭,金丝绒质感的睡衣风套装,翻领的设计凸显气质,金丝绒的面料雍容华贵,金色的星星点缀十分浪漫,搭配金色的高跟鞋个性时尚。
5、晚宴正装出席女士穿什么1 小黑裙作为出席活动的经典服装,小黑裙绝对是上上之选,不用费什么心思。
可进可退、可繁可简,完全可以根据我们不同的场景来灵活应对。
6、女士于正式宴会应注意优雅的仪态及适当的穿着及配件。
正式场合穿着之特质:着裙装、包头高跟鞋、丝袜配带耳环及化妆。
怎么穿衣服符合聚会的场合?酒会的那种公司或者团队聚会参加公司或者团队的活动,穿上一件颜色鲜艳抢眼的外套,搭配素色半身裙,大牌又有气质;或者穿上小礼服裙这样体现出你的优雅气质。
艳:艳丽或者撞色的服饰用于商务酒会会让人觉得不严肃和庸俗,大红大绿永远不是商业酒会着装的主题,商业酒会着装主要以黑色、白色、银色等纯色为主题。
露:着装袒胸露背、袒胸露乳,会让人觉得轻佻,适合去夜总会。
在各种场合,打扮合乎角色的穿着是一种礼仪,而在不同的社交宴会时,符合个人特质的品味装扮,自然的散发出自信丰采及内敛的涵养,而这种属於你才有的独特魅力,将使所有人赞叹。
服饰仪容:晚装遐想沉淀无限优雅风情
1. 引言
晚装是一种特殊的服饰,它通过其精致的设计和高质量的材料,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优雅风情。
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社交活动中,穿着适当的晚装可以让人焕发魅力,散发自信。
本文将探讨晚装的设计与搭配,展示出无限的时尚魅力和优雅风情。
2. 晚装的特点
晚装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正式场合穿着的服饰。
它通常采用精致的面料,配以流线型的设计,突出女性的优雅曲线。
与日常服饰相比,晚装更注重细节和修饰,使穿着者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晚装的特点还包括:
•精选面料:晚装通常采用高品质的面料,如丝绸、蕾丝和纱。
这些面料柔软光滑,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
•细节设计:晚装在细节上有着讲究的设计。
如蕾丝花边、刺绣和珠饰等,都能增加晚装的华丽感。
•独特剪裁:晚装注重修饰体型,通过剪裁和设计来展现女性的曲线美。
常见的剪裁包括修身款、A字裙和公主裙等。
•流线型设计:晚装通常采用流线型的设计,强调女性的优雅和曲线美。
修身款式和拖尾设计都能为穿着者增添迷人的气质。
3. 晚装的搭配
穿着晚装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款式和面料,还需要搭配适合的配饰,以展现出完美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晚装搭配技巧:
3.1 配饰选择
•项链:选择一条与晚装色调相近的项链,可以增加颈部的修饰效果。
如果晚装领口设计特别复杂,可以选择简约的项链来平衡整体效果。
•手链和戒指:搭配晚装的手链和戒指要尽量避免太过复杂,以免分散视线。
选择简约而精致的款式,可以更好地彰显晚装的魅力。
•耳饰:晚装通常。
晚装的名词解释晚装,作为时尚界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晚宴、舞会、婚礼等重要场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是指女性在正式场合穿着的一种服饰风格。
晚装通常采用高贵、优雅的设计,注重轻柔的材质和华丽的细节。
本文将对晚装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历程进行探讨,以展示这种令人陶醉的时尚之美。
晚装的定义晚装是一种对女性形象的艺术化表达,旨在展现女性的优雅与魅力。
它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展示女性气质与品味的重要元素。
晚装注重设计的优雅性和独特性,体现出服装创作者的审美观和时尚理念。
晚装的分类晚装根据不同场合和服饰要求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1.礼服:也称为晚礼服,是一种正式场合上最重要的晚装款式。
礼服设计注重庄重、高贵,通常由长裙和上衣组成。
常见的礼服款式有拖尾礼服、吊带晚礼服等。
2.晚礼服:晚礼服是一种在更加正式的场合穿着的晚装,它通常采用豪华的面料,配以华丽的装饰,如水晶、珠子、刺绣等。
晚礼服注重的是独特的设计和高级的手工艺。
3.晚宴装:晚宴装是一种介于礼服和晚装之间的款式,适合于商务晚宴、派对等场合。
它设计简洁、大方,注重时尚感和舒适度。
4.晚间服装:晚间服装是在正式场合之外穿着的晚装款式,包括一些休闲晚装、夜店装等。
它们的设计风格更加时尚、个性化,突显年轻人的活力与时尚态度。
晚装的发展历程晚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在18世纪欧洲贵族社会中,晚装的地位非常重要。
当时的晚装注重体现阶级地位和财富,尤其是法国宫廷的服饰更是精美华丽。
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晚装开始更加多样化和平民化。
20世纪初,时尚设计师的兴起使得晚装的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创新。
雅思·圣洛朗等时尚大师的设计作品,为晚装注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和个性化的风格。
进入21世纪,晚装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不同文化的晚装元素相互融合,打破了传统的边界。
晚装通过创新的设计和材质选择,展示着时尚界的无限可能性。
结语晚装作为一种代表着时尚与优雅的女性服饰,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女生礼服的种类(一)日礼服日礼服是白天出席社交活动时的正规穿着,如开幕式、宴会、婚礼、游园、正式拜访等场合穿用的礼服。
它不像晚礼服那样规范严谨,显得更为随便、活泼、浪漫,是以表现穿者良好的风度为目的的。
像外观端庄、郑重的套装均可作为日礼服。
日礼服通常表现出优雅、端庄和含蓄的特点,多采用毛、棉、麻、丝绸或有丝绸感的面料。
小配件应选择与服装相应的格调。
(二)晚礼服晚礼服也叫夜礼服或晚装,是晚间20:00以后在礼节性活动中穿用的正式礼服,也是女士礼服中档次最高、最具特色和能充分展示个性的穿着样式。
源于欧洲着装习俗的晚礼服,最早盛行于宫廷贵妇们的穿着,后来,经过设计师的不断推创,最终演变发展成为女性出席舞会、音乐会、晚宴、夜总会等活动必备的完美服装。
晚礼服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晚装,形式多为低胸、露肩、露背、收腰和贴身的长裙,适合在高档的、宴会、具有安全感的场合穿用;一种是现代的晚礼服,讲求式样及色彩的变化,具有大胆创新的时代感。
1.传统晚礼服传统晚礼服更强调女性窈窕的腰肢,夸张臀部以下裙子的重量感,多采用袒胸、露背、露臂的衣裙式样,以充分展露其身体的肩、胸、臂部分,也为华丽的首饰留下表现的空间。
经常采用低领口设计,通过镶嵌、刺绣、领部细褶、华丽花边、蝴蝶结、玫瑰花的装饰手段突出高贵优雅的着装效果,给人以古典、正统的服饰印象。
在面料使用上,为迎合夜晚奢华、热烈的气氛,多选用丝光面料、闪光缎、塔夫绸、金银交织绸、雪纺、蕾丝等一些华丽、高贵的材料,并缀以各种刺绣、褶绉、钉珠、镶边、襻扣等装饰。
工艺上的精细缝制,更凸显了晚装的精湛不凡和华贵高档之感。
传统晚礼服注重搭配,以考究的发型、精致的化妆、华贵的饰物、手套、鞋等的装扮,表现出沉稳秀丽的古典倾向。
饰品可选择珍珠、蓝宝石、祖母绿、钻石等高品质的配饰,也如果脚趾外露,就得与面部、手部的化妆同步加以修饰。
穿戴晚礼服还常搭配华丽、浪漫、精巧、雅致的晚礼服包,它多采用漆皮、软革、丝绒、金银丝等混纺材料,是用镶嵌、绣、编等工艺制作而成。
日装与晚装----着装文化研究
内容摘要:通过西方日装与晚装着装礼仪的介绍和国内穿用晚装现状的阐述与分析,初步探寻几个造成国内目前穿用晚装现状的原因。
关键词:日装、晚装、着装礼仪、现状、原因
在当今,我们着装所遵从的服装文化体系是以西方的服装文化发展为主线的,正是由于这一点,西方人对于各种不同文化场所的穿戴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关于对服装礼仪,日装和晚装的探讨。
本文将对生活场所与服装礼仪的关系、在服饰礼仪方面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初步探寻几个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
一、西方有关日装与晚装的服装礼仪
在西方,因其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的缘故,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复杂完整的服装制度和着装习惯,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的服装文化传统。
在这一文化体系中,日常着装中的TPO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大体上以便装与正装、日装与晚装的对应关系构成其系统。
在正装与便装这一对关系中,划分的依据在于场合:便装指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穿着的服装,是相对于正式场合、特定场合穿着的礼服、制服而言的。
而正装是指在正式的社交场合穿着的服装,包括各类礼服和制服等。
日装和晚装的区分主要以时间作为划定指标:晚上18:00以前所穿着的服装被称为日装,在这一时间之后所穿用的服装则被称为晚装。
但通常因为西方人在生活方式上有白天工作、晚间社交的习惯,所以便装与正装、日装与晚装两组概念之间有互相重叠的部分,因此,晚装又成为各类礼服的别称。
在西方,夜生活场所是除了婚礼、丧礼、正式宴会等正式场合之外重要的社交场合。
因此,这一类场所也是各类礼服、半礼服最主要的穿着场所。
化妆舞会装、鸡尾酒会装、晚宴装和夜礼服都有可能在这类场所亮相。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装饰性强,格调高雅富丽。
在服装材质上通常选用高级的衣料,如丝绒、天鹅绒、金银锦缎、塔夫绸、蝉翼纱等有豪华优雅感的料子;款式上以突出女性优美曲线的连衣裙为主。
整体效果上要求服装、服装附属品、首饰及发型协调的集于一身。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礼服还是女性的主要装束。
女性们严谨的依照不同的场合在一天之中更换四到五套服装还是身份和良好教养的体现。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这套着装礼仪因其繁琐而复杂,无形中落在了时代精神的后面。
因此这一传统的着装礼仪开始日益宽松。
女性不必也没有精力再在一天之中换四到五套装束以适应不同的场合。
欧美许多大公司已经放松了对员工着装上的要求,允许他们在周五穿着便装前往公司上班。
在这样的潮流驱使下,晚装和日常装之间的差别日益缩小。
一方面,正式礼服的使用大幅减少,另一方面也使礼服的设计越来越多的向日常着装靠拢。
80年代以后晚装的形式趋向自由化,短上衣和裤子也可以在正式、半正式的社交场合穿用,但仍然要求保持优雅豪华的格调。
从专为上流社会服务的顶级服装品牌每年发布的新款晚装变化的走向来看,晚装设计的潮流方向已不再把重点放在款式上;给人以新鲜感和视觉愉悦的组合及搭配方式是崭新的设计思维首要考虑的问题。
设计轻便的适合各种目的的服饰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相应的,服饰配件的使用也成为女性装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二、国内穿用晚装的现状
在着装上有日装与晚装的区分归根到底是西方人生活方式造成的结果,是其生活方式衍生出的西方文化在人们着装上的体现。
比照国内,穿着晚装所要求的土壤------西化的生活方式远未蔚然成风,在中国人的服装文化里,日装与晚装的区分尚处于萌芽阶段。
一方面,在中国,即使到今天“日装”与“晚装”仍然不是一个十分普及的概念,目前国内也还少有适宜穿着礼服的场合和机会。
在西方的夜生活开始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时候,与夜生活紧密相关的服装礼仪却明显滞后。
绝大多数女性的衣柜中还没有一件称得上礼服的服装。
另一方面,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完全视注重服饰为一种文明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在大城市中开始出现了讲究着装礼仪的趋势。
这一趋势在最初阶段反映在消费者对职业女装的重视上,而到现阶段则反映在消费者对夜间社交场合着装的重视上。
人们已经意识到日间与晚间服装应有所区别。
在许多正式社交场合的请帖上,已经明确提出了“出席者请着正装。
”的要求。
在酒吧、咖啡馆、会所、迪厅等夜生活场所,女性在着装上已表现出与日间的显著差异,带有礼服性质的服装开始出现在这些场所中。
但它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礼服,充其量只不过是带有一些正装特点的便服。
但很多消费者显然已经意识到夜生活场所对服装礼仪的要求,为了配合TPO的着装原则,装饰性强的服饰品在其中承担起了非常重要的替代作用。
三、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
首先是缘于风俗习惯和文化上的差异。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过夜生活从来就不是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大部分的人更是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训,工作之余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往往是在家中进行的。
他们前往社交场合的机会微乎其微,因而在日常着装方面从来就没有日装和晚装的区分。
换句话讲,中国还没有穿着晚装所需要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背景。
第二个原因来自国际潮流的影响------多方位的、快节奏的时尚交流中积极的因素和负面影响同时并存。
正是由于西方人对于在各种不同的文化场所的穿戴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久而久之,人们对于长时间穿着正装逐步产生了逆反心理,加之社会高度的机械化所导致的人的异化状态,人们厌倦了紧张而单调的生活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渴望一份轻松和自然。
这种文化心态反映在着装上形成了休闲装热潮。
宽松的造型、自然纤维的材料和朴素明快的色彩,使人们从中享受到一种轻松和遐意。
然而,我国的现状却是,沿袭西方的服装文化之路还处于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当西方服装文化向我们渗透时,我们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服装文化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服装审美体系还不健全,在一些人连正装的基本穿着知识都不具备,休闲装的真正内涵还没弄懂的状态下就迎来了休闲风潮。
因此,在我国,休闲装的对面是没有正装这一服装形式的。
于是,某些人穿着短衣短裤进出于音乐厅等正是场所,这显然是服装文化交流的误区。
第三个原因来自经济方面。
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在经济实力最强的上海,人们的生活也才刚刚脱离温饱,整体生活质量还不高。
而晚装是社会经济水平、人民生活质量达到一定高度的体现。
撇开了这两个基本前提谈得体的服装礼仪是不现实的。
在今天,一件普通晚装的售价动辄以千元为单位计,象Cartie、Prada、Dior、Celin等国际一线品牌的晚礼服,不加裘皮装饰的普通秋冬款,均价大都在6万元人民币上下;且根据惯例,同一件晚装出现的频率不可超过两到三次,在目前的国情之下,这就意味着穿着晚装出席社交场合的成本过高,无形中限制了这一服装形式的发展。
第四个原因是现在的都市中存在着一种介于正式和非正式之间的场所,这些场合天然就兼有休闲和社交两种功能,而同时又与纯粹的休闲以及正式的社交场合有所区别。
因此,在这一类场合中活动的女性在着装上会兼顾休闲及社交两种目的,反映在装扮上就是以较为折衷和基本的服装搭配便于塑造风格和形象的服饰配件来迎合上述需要。
服饰品在这一时期的替代功能
在夜间社交场合穿着礼服还没有完全形成人们的礼仪规范和礼仪习惯的阶段,服饰品的使用起到了一个在过渡时期替代礼服的功能的作用,调和了日间和夜间对服装需求的差异。
在夜间服装饰被大量使用,与日间状况形成比较大的反差。
参考文献
[1] 陈冠华主编;《世界服饰词典》;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
[2] 霍恩著;《服饰:人的第二层皮肤》;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
[3]san B.Kaiser 著;《服装社会心理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