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233.00 KB
- 文档页数:10
茶文化的艺术表达和文学作品茶,素有“润喉”、“清神”之美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的艺术表达和文学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茶道、茶叶文化和茶的文学艺术作品三个方面来探讨茶文化的艺术表达和文学作品。
第一部分:茶道的艺术表达茶道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它通过繁复的仪式和细致的品味过程,将茶的美学与生活艺术完美结合。
茶道的艺术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茶具的艺术品味:茶道强调茶具的选用和使用过程中的礼仪,从茶壶、茶杯到茶托,每一个茶具都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体现着设计师的智慧和工匠的精神,使得茶道成为一种触摸艺术的方式。
2. 茶的净化和沏泡过程:茶道注重用心净化茶具、热水,以及精确的沏泡时间和水温掌握,这些过程既是对茶叶的尊重,也是对茶道精神的呈现。
从净化身心到沏茶品味,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恰到好处的掌控和领悟。
3. 茶道的礼仪:在茶道的仪式中,人们通过正确的动作和姿势,以及规范的礼节,传承茶道文化。
茶友之间互相鞠躬、倒茶,气氛庄重、谦虚,体现了中华传统礼仪之美。
第二部分:茶叶文化的艺术表达茶叶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韵味的传统农产品,承载着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茶叶文化的艺术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茶叶种植和制作:中国茶叶的种植和制作历史悠久,每一片嫩绿的茶叶都需要优质土壤、合适的气候和精心的采摘、加工工艺。
这些工序将茶的鲜活与独特风味传递给消费者,形成了独特的茶叶文化。
2. 茶叶的品味和鉴赏:茶叶的品味鉴赏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从外形、香气到滋味,每一个细微差别都蕴含着茶师和品茶者的智慧和品味。
通过品味和鉴赏,人们可以感受到茶叶的温润和变化,领略到不同品种和产地的独特魅力。
3. 茶文化和文化名茶:茶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诗词、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许多文人墨客在作品中流露了对茶的咏叹和赞美,形成了众多茶叶文化名茶,如“茶经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
简述中国茶文化的茶道魅力中国茶文化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其中茶道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通过茶道,人们不仅可以品味到茶的香醇,更能感受到身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简述中国茶文化的茶道魅力,并探讨其在今天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茶文化源于古老的中国,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茶道传统。
茶道强调的是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哲学,将茶视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茶道追求的是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此达到身心平衡与修养的目的。
茶道的魅力首先体现在茶具的独特之处。
中国传统的茶具多样而精美,例如紫砂壶、梨花壶等,由于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使得茶具本身成为一种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茶具的选用和使用方法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仪式感,这使得茶道不仅仅是品茶的过程,更是一种仪式化的表演艺术。
茶道的魅力还体现在茶艺师的独特技艺上。
在传统的茶道中,茶艺师身着传统的服饰,手持茶具,熟练地进行倒茶、沏茶等动作,把茶道的艺术表演呈现给观众。
茶艺师通过对茶的选择、制作过程的掌控以及茶具的运用,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艺和独特风范,使得品茶不再仅仅是满足口感的需求,更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茶道魅力的核心在于茶本身。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茶叶品种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无论是绿茶、红茶、乌龙茶还是白茶,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养生功效。
在茶道中,人们通过品味不同的茶叶,感受茶叶的香气、口感和滋味,享受茶带来的身心舒适和愉悦。
茶道也强调茶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与茶友们品茶交流,凝聚感情,增进友谊。
然而,茶道并非停留在传统之中,它不断进行着传承与创新。
茶道文化在今天的社会中焕发出新的魅力。
现代的茶道注重茶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大众,使人们更加容易接触和了解茶道的魅力。
同时,茶道也在不断融入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通过创新的茶具设计、新颖的茶艺表演,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茶道文化的学习和实践。
中国茶文化精神解读
中国茶文化自古以来深深熏陶着中国人民的生活,贯穿着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
茶文化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人文和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象征着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和智慧。
首先,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和谐。
中国人喜欢在自然环境中品味茶,这种与自
然的关联体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通过和茶树共同生活,我们学会了平衡的艺术,学会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其次,茶文化强调礼仪和人文关怀。
喝茶在中国是一种独特的社交活动,人们
喜欢邀请朋友、家人或同事品茶共叙。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感受到一种亲切和温暖。
茶道礼仪则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另外,中国茶文化也强调精神追求。
茶艺表演和茶道修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通过学习和练习茶道,人们得以提升自身修养、培养内心平静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这种精神追求使茶文化成为了一种心灵修养的方式。
最后,中国茶文化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茶一直是
重要的文化象征。
自古以来,茶被用来表达友谊、欢迎客人、庆祝节日等。
茶叶的品种和制作过程也因地域的不同而多样化,每一种茶都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背景。
总而言之,中国茶文化代表了中国人民对自然、人文和精神追求的具体体现。
它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人文关怀、精神追求以及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茶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茶文化文章赏析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茶文化文章赏析,希望对您有用。
茶文化文章赏析1茶《菜根谭》是什么滋味,《南华经》奏何种箫声,《易经》演多少玄妙,《道德经》述怎般人生……我无从回答。
在平凡与自然面前,无人敢自称“大彻大悟”。
天地之始,道是自然。
现今之状,道是颠覆。
也许这就是“还初”一号的由来。
还初道人洪应明的《菜根谭》便有引人还初之意。
不知享尽荣华富贵,成天大鱼大肉者活得累不累,亦不知身怀绝技者是否得到了真正的乐趣,我只是觉得,粗茶淡饭便能令我满足。
拿现今社会来说,年轻人觉得压力大,大学生自杀率低不下来,因为这个五族恶世正在无休止地创造新鲜事物,人的欲望无法减退,无法安于平凡。
有时候被迫“与时俱进”是一件令人疲惫的事:人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却忘了休息。
人不顾一切向前冲,却连有何目的都不清楚。
这些看似“积极”,并能促使时代进步的表现,渐成悲剧。
太多的做作,我学不来。
即使学来了,也不能持续多久。
有时候刻意成就的事物往往变了它原本的面貌。
譬如让好动开朗的女孩学做淑女,譬如把在海底生活的鱼放到淡水中饲养,譬如……“本乱内末。
”孔子如是说。
“本”就是真实与自然。
“性定菜根香”,人若能做到心如止水,无论面对多大的变卦都不会焦躁,方能品得其味。
真正的味道只有“清淡”。
正如一本《菜根谭》,尽述天下真理,句句波澜不惊。
想必多数人都知道这样一句极富诗意的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句话出自《南华经》一书,也就是《庄子》。
有人把“相濡以沫”看作爱情美好的代言词。
我觉得很可笑。
若用在爱情上,那也只能说是无奈之下的轰轰烈烈,与美好根本挨不上边。
在我看来,这句话的本意应是:用口沫互相滋润,倒不如在江湖中自在过活,互不相识。
现在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然而人能为彼此做到的事十分有限。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不和谐的音符在每时每刻冷不胜防的出现,破坏心情。
24秋学期《茶文化赏析(麦课)》作业参考
1.“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
选项A:朱元璋
选项B:赵佶
选项C:朱棣
选项D:乾隆
参考答案:A
2.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选项A:日本
选项B:韩国
选项C:英国
选项D:中国
参考答案:D
3.世界三大饮料是指?
选项A:咖啡、可可、茶
选项B:咖啡、可乐、牛奶
选项C:茶、可乐、牛奶
选项D:茶、纯净水、牛奶
参考答案:A
4.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
选项A:调饮
选项B:煮茶
选项C:煎茶
选项D:吃茶
参考答案:A
5.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
哪一地区?
选项A:美洲
选项B:欧洲
选项C:西亚
选项D:中亚
参考答案:D
6.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
选项A:物质、行为、精神
选项B:自身、他人、社会
选项C:天、地、人
选项D:你、我、他
参考答案:A
7.《茶经》的作者是谁?
选项A:宋徽宗
选项B:明太祖
选项C:陆羽
选项D:皎然
参考答案:C
8.现在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
选项A:中国
选项B:日本
选项C:印度
选项D:美国
参考答案:B
9.西湖龙井的独特韵味是什么?
选项A:香韵
选项B:冷韵
选项C:形韵
选项D:雅韵。
简述茶文化的特点
茶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悠久: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氏时期。
茶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演进,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结合:茶文化不仅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
茶文化的物质层面包括茶叶、茶具、茶艺等,精神层面则包括茶道、茶德、茶俗等。
茶文化通过物质载体来传达精神内涵,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地域特色:中国地域辽阔,茶叶产地和茶文化也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的茶文化各具特色,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民俗、气候等方面的特点。
雅俗共赏:茶文化具有高雅的一面,也有通俗的一面。
茶道、茶艺等茶文化活动,往往与诗词、书画、音乐等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展现出高雅的品味。
同时,茶文化也深入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表现出通俗的一面。
国际影响:中国的茶文化对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中国的茶叶和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当地的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文化也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以上是茶文化的特点的一些主要方面,这些特点使得茶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交流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归纳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茶道精神: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它强调通过泡茶、品茶的过程,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
茶道精神体现了和谐、尊重、自律、感恩等价值观念。
2. 茶艺美学: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泡茶的技巧、礼仪和艺术表现。
茶艺美学追求的是人与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茶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呈现。
3. 茶德修养:茶德是指饮茶者在饮茶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茶德包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谦恭有礼等,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品德的重视。
4. 茶文化传承: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艺术和生活智慧。
茶文化的传承不仅包括茶叶的种植、制作、品鉴技巧的传承,还包括茶文化精神的传承。
5. 茶与生活:茶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文化,还涉及到饮食、养生、社交等方面。
茶文化强调以茶为媒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生活品质。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涵盖了茶道精神、茶艺美学、茶德修养、茶文化传承以及茶与生活等多个方面,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中国茶道文化评论中国茶道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哲学思想而闻名于世。
茶道作为一门古老而庄严的仪式,融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生活智慧和精神追求。
本文将从茶的起源和发展、茶道的意义、茶文化的核心价值等方面对中国茶道文化进行评论。
一、茶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是茶的故乡,其茶文化可追溯至几千年前的商周时期。
茶叶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饮品,更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文化的形成与茶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
茶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使茶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仪式。
在中国茶道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茶艺师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们以娴熟的茶艺技巧和文化内涵的传达,将茶道文化代代相传,使之流传至今。
茶艺师们注重细节,追求整体的和谐美感,使茶道成为一门精致而高雅的艺术。
二、茶道的意义中国茶道不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茶道强调内心的平静与专注,通过沏茶、品茶等仪式,使人们放慢脚步,沉淀心灵,品味生活的细节。
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茶道为人们带来了一片宁静的绿洲,使人们能够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茶道的意义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上。
茶道具有浓厚的人文氛围,茶友们在共同品茶的过程中,可以交流心得、分享人生体验,促进了人际关系的融洽和友谊的培养。
茶道也鼓励人们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培养了人们的修养与人格。
三、茶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茶道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茶叶的生长需要合适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茶道则将这种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
茶道告诉我们,只有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生命的滋养与力量。
其次,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平等。
在茶道中,无论身份地位高低,人们都要遵循相同的礼仪,共同品味茶香。
茶道教会人们宽容与尊重,不分贵贱,平等对待他人。
最后,茶文化强调人的修养与心灵的宁静。
茶道需要人们专注地参与,以平和的心态沏茶、品茶。
《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国茶文化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以下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些重要精神内涵:
1. 和谐:中国茶文化强调和谐的生活方式。
茶叶是一种自然的礼物,通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平衡的生命方式。
2. 尊敬:中国茶文化强调对茶叶的尊敬。
在品茶过程中,人们通常会表达对茶叶的敬意,以示对这一千百年的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尊重。
3. 深思:中国茶文化鼓励人们用心品味茶叶的香、味和色。
品茶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静心思索,将茶叶所带来的美好体验与内心进行深度的沟通。
4. 清心寡欲:中国茶文化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
茶叶的滋味能够帮助人们排除俗世的烦忧,使人心境宁静,追求内心的平和和快乐。
5. 谦逊:中国茶文化强调谦逊的品德。
品茶的过程要谦虚自在,不张扬,不刻意追求外表的表现,而是注重内在的品味和品质。
6. 修身养性:中国茶文化着重于修身养性的修炼。
人们通过品茶的过程来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内心平衡的品德。
7. 反省自省:中国茶文化鼓励人们在品茶的同时反省自省。
在茶香中,人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过错和不足,提高自己的修养和
改善自己的行为。
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种以和谐、尊敬、思索、清心、谦逊、修身和反省为核心价值的文化传统。
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人们能够提高内在的修养,体验到心灵的满足和平静,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的目的。
2018年第03期茶本身蕴藏的茶德茶品向来为人称道,一直以来,人们都倍加喜爱茶文化,品茗已经成为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一个人的品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茶文化赞叹有加,饮茶、品茶俨然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赏析我国文学作品的茶文化,可以发掘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加以保护、传承,让优秀的茶文化得以弘扬与发展。
1唐诗中的茶文化唐朝时期兴饮茶、兴诗风,茶诗进入了全盛时代,人们习惯用“茶乡”、“诗国”来称呼唐朝。
唐朝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歌舞生平,一片奢靡繁华的景象,自然离不开茶文化的助兴。
为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人们吟诗作赋,创造了大量的优秀诗篇。
根据《全唐诗》记载,与颂茶、咏茶相关的作品高达一百多首,如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等,大文豪们借茶抒发情感,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原则。
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是为感谢友人为自己带来“明前茶”而创作,诗中大量使用了“煎鱼眼”、“搅麴尘”等词汇,详细描述了煮茶工艺及其过程,足见诗人对茶的喜爱之情。
其中,“煎鱼眼”惟妙惟肖的形容了煮茶时水沸腾的景象,体现了诗人煮茶的情趣。
此外,诗中提到了“绿芽十片”,这是当时盛行的片茶。
诗人谪居江州,得到远方朋友送来的“明前茶”十分欣喜,本首诗就是基于这样背景写的,诗人借烹茶表达自己的情怀。
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也提到了茶,“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其中的“啜茗”写的是就是品茶。
日落西山,夕阳余晖,春风拂过,诗人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品着好茶,相当的惬意,足见抒怀。
在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大篇幅的描述烹茶,也没有讲自身对茶的记忆,而是借茶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与情感,气质不凡。
2宋词中的茶文化常言道,“茶盛在宋”,宋代很多文人雅士都爱在作品中融入茶文化,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文豪大家,如文学巨匠苏东坡、大诗人苏轼、爱国诗人陆游、文学才子秦少游等,都写了咏茶、颂茶的诗词。
茶文化诗词赏析茶文化诗词赏析《茶》【唐代】元稹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赏析:这是一首宝塔诗,饶有趣味,香叶嫩芽的楚楚形态跃然眼前,结尾处,茶的神奇妙用在于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山泉煎茶有怀》【唐代】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赏析:“坐酌”与“看煎”的`对偶,“泠泠”与“瑟瑟”的对偶,这是描述煮茶的情景,可见诗人在选词上颇为用心,给人一个非常生动具体的意象。
白居易还常赴文人茶宴,茶助文思,茶助诗兴,以茶修德,吟诗品茗,人生难得清欢。
《与赵莒茶宴》【唐代】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赏析:唐代崇尚茶当酒,设茶宴。
诗中除了令人神往的竹林外,诗人还以蝉为意象,使全诗所烘托的闲雅志趣愈加强烈。
一幅雅境啜茗图,人们试图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中拂去心灵的尘土,舍弃一切尘世的浮华,与清风明月、浮云流水、静野幽林相伴,求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琴茶》【唐代】白居易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赏析:这首诗于白居易辞官归隐后所作,无早朝之扰,无为搏功名而读诗书之累,听《渌水》更觉逍遥惬意,与琴茶相伴,任性一生,但诗人却又心怀家国,尾联难掩诗人壮志难酬的幽思。
《西陵道士茶歌》【唐代】温庭筠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赏析:品茗,自古以来,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在文人雅士间,更能触发灵感,创作出绝妙的作品,引人入胜。
晚唐诗人温庭筠也喜好品茶,曾著《采茶录》一书。
《茶文化赏析(麦课)》在线作业
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
A:秦朝
B:魏晋南北朝
C:宋朝
D:唐朝
参考选项:C
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
A:《神农本草》
B:《大观茶论》
C:《周易》
D:《荈赋》
参考选项:B
《山窗清供》的作者是谁?
A:朱星诸
B:陆羽
C:薛怀
D:皎然
参考选项:C
下列选项中,描述唐太宗为了得到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的书法真迹,派谋士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取真迹的故事的著名茶画是哪一幅?
A:《萧翼赚兰亭图》
B:《山窗清供》
C:《事茗图》
D:《调琴啜茗图卷》
参考选项:A
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
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
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
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
D: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
参考选项:D
6.“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哪一茶种所具有的醇厚的感觉?
A:岭头单枞
B:武夷岩茶
C:罗汉沉香
D:奇兰
1。
我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赏析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我国文学作品里的茶文化,这可有意思啦!你们想想,茶这东西,在咱们生活里常见吧?可能你家里就有人天天捧着茶杯。
那在文学作品里,茶可就更有韵味啦!就说《红楼梦》吧,那里面的喝茶场景,简直讲究得不得了!什么“老君眉”“六安茶”,名字听起来就特别高大上。
那些小姐公子们喝茶,那茶具精美得呀,就像宝贝一样。
我就在想,要是我能有那么一套茶具,那不得美死?也许他们喝茶不只是为了解渴,更是一种享受,一种身份的象征。
还有《水浒传》,里面的好汉们喝茶可就没那么多讲究啦!可能就是在路边的茶摊,大碗一倒,咕噜咕噜就下肚,解个渴,继续赶路。
这跟《红楼梦》里的喝茶方式简直是天差地别。
这是不是说明不同的人,喝茶的方式和意义都不一样呢?你们说,为啥文学作品里老爱写茶呢?我觉得吧,茶就像生活的一面镜子。
高兴的时候,喝杯茶庆祝庆祝;难过的时候,喝杯茶解解闷。
它能让人安静下来,思考人生。
我记得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糟糕。
回到家,爸爸啥也没说,就给我泡了杯茶。
我看着那热气腾腾的茶水,闻着那股清香,心情好像一下子就没那么糟糕了。
难道这就是茶的魔力?再想想那些诗人写的关于茶的诗,“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是不是在说茶在当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意呢?你们看,茶文化在咱们国家的文学作品里,那真是无处不在。
它有时候像个优雅的仙女,有时候又像个豪爽的大汉。
这茶文化,到底还有多少秘密等着咱们去发现呢?哎呀,说来说去,我都有点口渴啦,真想马上来杯茶!你们呢,是不是也对这茶文化更感兴趣啦?。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6-02 21:31:55
一、单选题
1.
(5分)
• A. 明朝 •
B. 汉朝
• C. 隋朝 •
D. 唐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2.
(5分)
• A. 绿茶 •
B. 花茶
• C. 黄茶 •
D. 青茶
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 )
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 )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5分)
• A. 皎然 •
B. 最澄
• C. 荣西禅师 •
D. 玄奘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
•
A. 《大观茶论》
• B. 《茶述》 • C. 《茶经》 •
D. 《茶录》
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是( )。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 )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5.
(5分)
• A. 红茶 •
B. 白茶
• C. 绿茶 •
D. 黑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
• A. 日本 •
B. 美国
• C. 印度 •
D. 中国
纠错
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 )
现在( )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
知识点: 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
• A. 岩韵 •
B. 雅韵
• C. 幽韵 •
D. 冷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8.
(5分)
• A. 《调琴啜茗图卷》 • B. 《山窗清供》 •
C. 《萧翼赚兰亭图》
黄山毛峰茶所透出的茶韵是( )。
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
“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
”下列画中题了此诗的是( )。
•
D. 《事茗图》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9.
(5分)
• A. 荼 •
B. 槚
• C. 茗 •
D. 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10.
(5分)
•
A. 陆羽
• B. 神农氏 • C. 赵佶 •
D. 李白
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 )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 A.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
B. 小绿叶蝉
• C. 祁门红茶 •
D. 膨风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B,A,D 解析
2.
(5分)
下列选项中属于茶韵的是( )。
• A. 香韵 • B. 音韵 •
C. 陈韵
下列与东方美人茶有关的是( )。
•
D. 雅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C,B,D 解析
3.
(5分
)
• A. 香郁 •
B. 色绿
• C. 形美 •
D. 味甘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B,A,D,C 解析
4.
(5分)
• A. 煮茶 •
B. 调饮
• C. 煎茶 •
D. 清饮
西湖龙井的雅韵是指( )。
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有( )。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D,B
解析
5.
(5分)
•
A. 茶马古道扩张了内地的领土面积
• B.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
• C.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
D. 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D,B,C 解析
三、判断
1.
(5分)
宋代诗人杜耒的有首名诗《寒夜》,把寒夜饮茶的境界做了精到独绝的描述。
( )
• •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的是( )。
得分:5
知识点: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解析
2.
(5分)
明清时期,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与明清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
()
•
•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解析
3.
(5分)
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
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
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
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天人合一”。
()
•
•
纠错
知识点: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解析
4.
(5分)
宋徽宗时期,茶文化兴盛,宋徽宗本人不仅嗜茶、爱茶,还对茶学有很深入的研究,并亲自他撰写了《大观茶论》,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
()
•
•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解析
5.
(5分)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茶文化才得以逐步的恢复与发展。
()
•
•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8 茶之绎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