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第7章_2 强度理论jt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35
为了探讨导致材料破坏的规律,对材料破坏或失效进行了假设即为强度理论,简述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
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
σb/s=[σ]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εu=σb/E;ε1=σb/E。
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所以σ1-u(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二、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1、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2、局限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为了探讨引导资料损害的顺序,对于资料损害大概做废举止了假设即为强度表里,简述工程力教中四大强度表里的基础真量.之阳早格格创做一、四大强度表里基础真量介绍:1、最大推应力表里(第一强度表里):那一表里认为引起资料坚性断裂损害的果素是最大推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消构件内一面处的最大推应力σ1达到单背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资料便要爆收坚性断裂.于是伤害面处于搀纯应力状态的构件爆收坚性断裂损害的条件是:σ1=σb.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表里修坐的强度条件为:σ1≤[σ].2、最大伸少线应变表里(第二强度表里):那一表里认为最大伸少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果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消最大伸少线应变ε1达到单背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资料便要爆收坚性断裂损害. εu=σb/E;ε1=σb/E.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按第二强度表里修坐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3、最大切应力表里(第三强度表里):那一表里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伸服的主要果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消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背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资料便要爆收伸服损害.依轴背推伸斜截里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里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损害条件改写为σ1-σ3=σs.按第三强度表里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4、形状改变比能表里(第四强度表里):那一表里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资料伸服损害的主要果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消构件内一面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背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资料便要爆收伸服损害.二、四大强度表里适用的范畴1、百般强度表里的适用范畴及其应用(1)、第一表里的应用战限造应用:资料无裂纹坚性断裂做废场合(坚性资料二背大概三背受推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出最大推应力值大概超出已几).限造:出思量σ2、σ3对于资料的损害效率,对于无推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2)、第二表里的应用战限造应用:坚性资料的二背应力状态且压应力很大的情况.限造: 与极少量的坚性资料正在某些受力场合下的真验截止相切合.(3)、第三表里的应用战限造应用:资料的伸服做废场合.限造:出思量σ2对于资料的损害效率,估计截止偏偏于仄安.(4)、第四表里的应用战限造应用:资料的伸服做废场合.限造:与第三强度表里相比更切合本量,但是公式过于搀纯.2、归纳去道:第一战第二强度表里适用于:铸铁、石料、混凝土、玻璃等,常常以断裂形式做废的坚性资料.第三战第四强度表里适用于:碳钢、铜、铝等,常常以伸服形式做废的塑性资料.3、以上是常常的道法,正在本量中,有搀纯受力条件下,哪怕共种资料的做废形式也大概分歧,对于应的强度表里也会随之改变.比圆,正在三背应力情景下,某些塑性资料会浮现出坚性资料最典范的断裂做废,又大概者正佳好异.比较典范的例子,如碳钢资料螺钉,单背推伸时会断裂而不会伸服.果此简直情况还要简直分解.三、四种强度表里的比较如下:。
《工程力学》辅导-强度理论01基本概念1.材料破坏(失效)的两种类型(1)屈服失效材料由于出现显著的塑性变形而丧失其正常的工作能力。
(2)断裂失效脆性断裂:无明显的变形下突然断裂;韧性断裂:产生大量塑性变形后断裂。
2.强度理论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材料的失效现象,对强度失效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假说。
各种假说尽管各有差异,但它们都认为:材料的某种失效(屈服或断裂),是由于应力、应变和比能等诸因素中的某一因素引起的。
按照这类假说,无论单向或复杂应力状态,造成失效原因是相同的,即引起失效的因素是相同的。
强度理论就是关于“构件发生强度失效起因”的假说。
根据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破坏时的一些现象与形式进行分析,提出破坏原因的假说,在这些假说的基础上,利用材料在单向应力状态时的试验结果,建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
02四种强度理论(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基本假说:不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最大拉应力是引起材料发生脆性断裂的原因。
破坏条件:强度理论:(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基本假说:不论材料处在什么应力状态,最大拉应变是引起脆性断裂的原因。
破坏条件:强度理论:(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基本假说:不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最大剪应力是材料发生屈服的原因。
屈服条件:强度理论:(4)畸变能密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也称为形状改变比能理论、形状改变能密度理论。
基本假说:不论材料处在什么应力状态,畸变能密度是材料发生屈服的原因。
屈服准则:强度理论:上述四种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写成统一形式称为复杂应力状态的相当应力。
03强度理论的应用1.适用范围(1)一般脆性材料选用第一或第二强度理论;(2)塑性材料选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3)在二向和三向等拉应力时,无论是塑性还是脆性都发生脆性破坏,故选用第一或第二强度理论;(4)在二向和三向等压应力状态时,无论是塑性还是脆性材料都发生塑性破坏,故选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
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
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εu=σb/E;ε1=σb/E。
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二、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1)、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局限: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2)、第二理论的应用和局限应用:脆性材料的二向应力状态且压应力很大的情况。
材料力学 重点及其公式材料力学的任务 (1)强度要求; (2)刚度要求; (3)稳定性要求。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2)均匀性假设;(3)各向同性假设;(4)小变形假设。
外力分类:表面力、体积力;内力: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即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附加相互作用力 截面法:(1)欲求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时,可沿该截面把构件切开成两部分,弃去任一部分,保留另一部分研究(2)在保留部分的截面上加上内力,以代替弃去部分对保留部分的作用。
(3)根据平衡条件,列平衡方程,求解截面上和内力。
应力: dA dPA P p A =∆∆=→∆lim 0 正应力、切应力。
变形与应变:线应变、切应变。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拉伸或压缩;(2)剪切;(3)扭转;(4)弯曲;静载荷:载荷从零开始平缓地增加到最终值,然后不在变化的载荷动载荷:载荷和速度随时间急剧变化的载荷为动载荷。
失效原因:脆性材料在其强度极限b σ破坏,塑性材料在其屈服极限s σ时失效。
二者统称为极限应力理想情形。
塑性材料、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分别为:[]3n s σσ=,[]bbn σσ=,强度条件:[]σσ≤⎪⎭⎫⎝⎛=maxmax A N ,等截面杆 []σ≤A N max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杆件在轴向方向的伸长为:l l l -=∆1,沿轴线方向的应变和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别为:l l ∆=ε,AP A N ==σ。
横向应变为:b b b b b -=∆=1'ε,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的关系为:μεε-='。
胡克定律:当应力低于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 εσE =,这就是胡克定律。
E 为弹性模量。
将应力与应变的表达式带入得:EANl l =∆ 静不定:对于杆件的轴力,当未知力数目多于平衡方程的数目,仅利用静力平衡方程无法解出全部未知力。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变形几何关系—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dx d φργρ=。
为了探讨导致材料破坏的规律,对材料破坏或失效进行了假设即为强度理论,简述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
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
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εu=σb/E;ε1=σb/E。
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二、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1)、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局限: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