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文件编制控制流程图.doc
- 格式:doc
- 大小:30.60 KB
- 文档页数:1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实用文档)1.引言工艺文件是制造业中重要的技术文件,它记录了产品的制造工艺、操作流程、技术要求等信息。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本文档旨在阐述工艺文件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以确保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工艺文件管理制度的建立2.1组织架构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工艺文件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形成上下贯通、协同配合的组织体系。
2.2工艺文件的编制编制依据工艺文件的编制应遵循以下依据:(1)产品设计和开发资料;(2)国家和行业标准;(3)企业内部技术标准;(4)历史工艺文件;(5)现场操作经验。
编制流程工艺文件的编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工艺策划: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制定工艺方案,明确工艺路线、工序内容、技术要求等;(2)工艺设计:根据工艺策划,绘制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3)工艺验证:对编制的工艺文件进行试生产验证,确保工艺文件的正确性;(4)工艺评审:组织相关部门对工艺文件进行评审,确保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和可行性;(5)工艺批准:经评审合格的工艺文件,由企业负责人批准发布。
2.3工艺文件的发放与回收发放工艺文件发放前,应进行编号、登记,并注明发放日期。
发放对象包括生产、质量、技术等部门。
发放方式可采用纸质版或电子版,确保各部门及时获取最新工艺文件。
回收工艺文件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丢失、损坏、变更等情况,应及时回收并重新发放。
回收的工艺文件应进行销毁或存档,防止误用。
2.4工艺文件的变更与修订变更工艺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到产品设计变更、生产条件变化等情况,应及时提出变更申请。
变更申请经审批通过后,由工艺文件编制部门进行修改,并重新发放。
修订工艺文件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错误、不完善之处,应及时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工艺文件应重新进行评审、批准,并重新发放。
2.5工艺文件的保管与存档保管工艺文件在使用过程中,应由专人负责保管。
工艺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工艺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1: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工艺设计和开发的控制程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过程的高效性。
本文档适用于工艺设计和开发团队,并应作为他们日常工作的参考指南。
2:工艺设计程序2.1 工艺设计流程- 制定需求规范- 进行工艺可行性研究- 设计工艺流程图- 选择合适的工艺设备和材料- 进行工艺试验和优化- 编制工艺文件并进行审批- 正式实施工艺设计2.2 工艺设计档案管理- 建立工艺设计档案数据库- 确保工艺设计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定期进行档案更新和归档2.3 工艺设计变更控制- 建立变更控制流程- 提交变更申请并进行评审- 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实施变更并进行验证3:开发控制程序3.1 开发任务分配- 根据项目需求和团队成员的专长进行任务分配- 监督和管理开发进度- 定期进行开发报告和评估3.2 开发文件管理- 建立开发文件数据库- 确保开发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定期进行文件更新和归档3.3 开发变更控制- 建立变更控制流程- 提交变更申请并进行评审- 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实施变更并进行验证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工艺设计流程图示例5:法律名词及注释- 合规性: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 变更申请:提出对工艺设计或开发任务进行修改的申请。
- 归档:将文件或记录妥善保存,并进行分类整理,以备后续使用。
- 审批:对工艺设计或开发任务进行审核和批准。
- 验证:通过实验或测试验证设计或开发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精选文档工艺文件编制:制剂研发部日期:批准:日期:..生产工艺流程:生产任务单 开具生产配方单系统检查转入包装岗位 报检质量控制点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质量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及操作步骤溶剂助溶剂 乳化剂抽入配制釜 打开人孔盖投固体原料 搅拌混合 静置分离质检冲洗管道 合格包装操作步骤:1、按产品配方比例将定量的溶剂、助溶剂、乳化剂通过计量,用真空泵抽入配置釜中。
2、打开人孔盖投合格的固体原料。
2、将剩余量的溶剂通过计量,抽入配制釜中,以冲洗管道。
3、开启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至混合均匀。
5、进行排底分离。
6、取样报检,若所测控制指标合格,转入包装程序。
250克/升氟磺胺草醚水剂质量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及操作步骤:氟磺胺草醚原粉配制釜搅拌混合静置分离排底剩余水质检合格包装操作步骤:1、按产品配方比例将定量的水、助剂、氢氧化钠通过计量,用真空泵抽入配置釜中。
2、将剩余量的水通过计量,抽入配制釜中,以冲洗管道。
3、将定量的乙烯利原粉投入配制釜中。
4、开启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至混合均匀。
..6、进行排底。
将排底的物料用真空泵再次抽入配制釜中。
7、取样报检,若所测控制指标合格,转入包装程序。
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质量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及操作步骤: 噻吩磺隆原粉 计量分散剂载体 预混合 气流粉碎 磨细 填料 润湿剂 后混合质检合格包装操作步骤:1、按产品配方比例将定量噻吩磺隆原粉、载体、填料通过计量,投入混合器中进行预混合。
2、将分散剂、润湿剂投入混合器中进行再混合。
.3、开启空压机,进行气流粉碎。
至将原料磨细。
4、开启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至混合均匀。
5、取样报检,若所测控制指标合格,转入包装程序。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质量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及操作步骤:苯磺隆原粉 计量分散剂载体 预混合 气流粉碎 磨细 填料 润湿剂 后混合质检合格包装操作步骤:1、按产品配方比例将定量苯磺隆原粉、载体、填料通过计量,投入混合器中进行预混合。
工艺质量控制程序标题:工艺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工艺质量控制程序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程序,可以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艺质量控制程序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制定质量控制标准1.1 确定产品质量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客户的需求,确定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如尺寸、外观、性能等。
1.2 制定工艺流程: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确定每个生产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控制标准。
1.3 制定检验标准:确定产品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二、建立质量控制体系2.1 培训员工:对生产人员进行质量控制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2.2 设立质量控制岗位:建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或岗位,负责监督和执行质量控制程序。
2.3 定期审核和改进:定期对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完善。
三、监控生产过程3.1 设立监控点:在生产过程中设立关键控制点,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记录。
3.2 实施过程控制:通过采集数据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3.3 进行过程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并采取措施解决。
四、产品检验和验证4.1 抽样检验: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4.2 实验室验证:对产品进行实验室测试验证,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4.3 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包括返工、报废等,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
五、持续改进5.1 收集反馈信息:定期收集客户反馈信息和内部反馈意见,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5.2 设立改进计划:根据反馈信息和内部审核结果,制定改进计划,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3 持续学习和提升: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保持质量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结语:通过建立科学的工艺质量控制程序,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质量控制程序不仅是企业的生产管理工具,更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化工工艺图(工艺安装和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工艺流程图(方案流程图和施工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路布置图一、方案流程图1方案流程图(流程示意图或流程简图)初步设计阶段示意性的展开图,并加有必要的标注与说明①设备的画法:用细实线画出设备的大致轮廓或示意图,一般不按比例,但应保持它们的相对大小。
②各设备之间的高低位置及设备上重要接管口的位置,应大致符合情况。
③在方案流程图中,同样的设备可只画一套;备用设备可以省略不画。
2工艺流程图的画法①用粗实线画出主要物料的工艺流程线,用箭头标明物料流向,并在流程线的起始和终了位置注明物料的名称、来源或去向。
②如遇流程线之间、或流程线与设备之间发生交错或重叠,而实际并不相连时,应将其中一条断开或曲折绕过,以使各设备间流程线的表达清晰明了、排列整齐。
③在方案流程图中,一般只画出主要工艺流程线,其它辅助流程线不必一一画出。
3位号与名称注写在流程图的上方或下方和靠近设备图形的显著位置列出设备的位号及名称。
或可将设备依次编号,并在图纸空白处按编号顺序集中列出设备名称。
但对于流程简单、设备较少的方案流程图也可以不编号,而将名称直接注写在设备的图形上。
(为了给工艺方案的讨论和施工流程图的设计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资料,还常将工艺工艺流程图中关于流量、温度、压力、液面以及成分分析等测量控制点画在方案流程图上,这种图与施工流程图比较接近。
方案流程图的图幅一般不做规定。
图框和标题栏亦可省略。
)二、施工流程图1、(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或带控制点管道安装流程图)。
这种流程图应画出所有的生产设备和全部管道。
它是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的设计依据,并为施工安装、生产操作提供参考。
施工流程图的表达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带设备位号、名称和接管口的各种设备示意图。
②带管道号、规格和阀门等管件以及仪表控制点(测温、测压、测流量、分析点等)的各种管道流程线。
③对阀门等管件和仪表控制点图例符号的说明。
Q/BD 广东标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BD-CXWJ-07工艺管理控制程序2011-04-20 发布2017-07-01换版后实施广东标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1.0目的加强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管理,用工艺文件来指导生产作业,是科学管理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障,为此特制定本程序。
2.0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已有的所有产品、全新产品和改进、改型的新产品。
3.0 术语和定义3.1本程序文件采用GB/T19001 IDT ISO9001:2015标准中术语、定义和ISO/TS22163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以及下述术语和定义。
3.2工艺: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技术等。
3.3工艺文件:主要是把如何在过程中实现成最终的产品的操作文件。
3.4工艺过程卡(工艺路线卡):它规定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或零件)所要经过的车间、工序等总的加工路线及所有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工艺过程卡不需绘制工艺简图。
在小批量生产时,可与产品图纸配合,直接指导操作。
在大批量生产时,可以作为工序卡片的汇总文件。
如机加工工艺过程卡、装配工艺过程卡。
3.5工艺卡:是针对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加工路线工艺,它规定了零件在这一阶段的各道工序,以及使用的设备、工装和加工规范。
如喷涂工艺卡、电镀工艺卡。
3.6工序卡:是规定某一工序内具体加工要求的文件。
除工艺守则已作出规定的之外,一切与工序有关的工艺内容都集中在工序卡上。
如机加工工序卡、装配工序卡。
3.7 检验卡:这是根据产品标准、图样、技术要求和工艺规范对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质量特性、检测内容、要求、手段作出规定的工艺文件,主要用在关键工序的检查。
4.0职责4.1研发部负责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并组织贯彻实施与检查。
负责产品图样工艺性审查及工艺归口管理工作。
负责工艺策划,工艺方案设计及工艺标准化要求。
负责提供编制工艺文件所需的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负责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及发布实施。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一般分为初步设计阶段的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和施工设计阶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而施工设计阶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也称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图)。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是设备布置设计和管道布置设计的基本资料,也是仪表测量点和控制调节器安装的指导性文件,该流程图包括图形、标注、图例、标题栏等四部分,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①图形
将全部工艺设备按简单形式展开在同一平面上,再配以连接的主、辅管线及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等符号。
②标注
主要注写设备位号及名称、管段编号、控制点代号、必要的尺寸数据等。
③图例
为代号、符号及其他标注说明。
④标题栏
注写图名、图号、设计阶段等。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是以车间(装置)或工段为主项进行绘制,原则上一个车间或工段绘一张图,如流程复杂可分成数张,但仍算一张图,使用同一图号。
所有工艺流程图不按精确比例绘制,一般设备(机器)图例只取相对比例.允许实际尺寸过大的设备(机器)按比例适当缩小,实际尺寸过小的设备(机器)按比例可适当放大,
可以相对示意出各设备位置高低,整个图面要协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