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正式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2.88 KB
- 文档页数:7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范本一、生产性粉尘的概念及影响生产性粉尘是指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粉尘颗粒物,其来源包括矿石破碎、矿石磨矿、原料破碎、粉磨、研磨以及物料的搬运等过程。
这些粉尘由于粒径小、飘散性大,容易悬浮在空气中,并且具有一定的致病性。
长期暴露于生产性粉尘环境中的工人容易发生尘肺等职业病,严重影响着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生产性粉尘对工人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生产性粉尘中的微细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呼吸道,并在肺部沉积下来,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尘肺、慢性支气管炎等。
另一方面,生产性粉尘中常常混杂有各种有害化学物质,例如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等,直接接触或吸入这些化学物质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如肝肾损害、神经系统疾病等。
二、尘肺的表现及影响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粉尘颗粒物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尘肺的主要表现是肺部纤维组织增生、局部气道阻塞和肺功能下降。
尘肺分为矽肺、煤肺和石棉肺等不同类型,它们的病理生理过程有一些共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尘肺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尘肺会导致肺功能下降,患者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需要依靠呼吸机来维持呼吸。
其次,尘肺还会引起慢性咳嗽、胸闷等呼吸系统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
另外,尘肺还会增加患者患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总之,尘肺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体痛苦,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三、尘肺的防治及现状分析尘肺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但是它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首先,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对粉尘的控制。
通过合理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降低生产性粉尘的产生量,有效减少工人接触粉尘的机会。
同时,加强通风设备的使用,确保生产场所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其次,工人应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减少吸入粉尘颗粒物的机会。
此外,还应定期对工人进行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护,早期发现和治疗尘肺病变。
2024年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一、生产性粉尘当固体物质在被进行钻孔、爆破、粉碎、碾磨、筛选、喷射拌和、翻晒、包装、搬运等作业时,以及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氧化、蒸发、合成等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分为有机粉尘(如棉、麻、茶、谷等植物;动物中的骨、角皮、毛等;有机农药、化肥和染料等)、无机粉尘(如铁、锡、铝、石英、石棉、水泥、煤、石墨、玻璃等)及混合性粉尘。
二、生产车间主要生产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我国对生产车间的生产性粉尘规定了如下的卫生标准:1.含50%~8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5mg/m3。
(GB11724—89)。
2.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
(GB11725—89)。
3.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碳化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GB11527—89)。
4.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砂轮磨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GB11528—89)。
5.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蛭石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
(GB11521—89)。
6.二氧化钛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GB11522—89)。
7.含2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萤石混合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
(GB10439—89)。
8.活性炭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GB10333—89)。
9.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云母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4mg/m3。
(GB10332—89)。
10.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珍珠岩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GB10331—89)。
11.炭黑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8mg/m3。
(GB10330—89)。
12.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皮毛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GB10329—89)。
13.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石墨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6mg/m3。
(GB10328—89)。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范文粉尘是指由于工业、农业、建筑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颗粒物,具有很小的颗粒径,轻易悬浮在空气中。
而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尘肺病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严重影响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的关系以及相关预防措施。
长期暴露于生产性粉尘环境中是尘肺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生产过程中,如煤矿开采、石料加工、金属冶炼等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粉尘。
这些粉尘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矽石等有害物质,长时间吸入这些粉尘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并导致尘肺病的发生。
农业作业中,如农药喷洒、粉碎玉米秸秆等作业也会产生大量粉尘。
这些农业粉尘中含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物和微小的有机颗粒,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降低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首先,企业和个人应该加强防护意识,制定和遵守相关的安全和卫生规定。
例如,戴上防尘口罩、佩戴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有效防止吸入粉尘。
其次,企业应该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相关的工作环境和设备改善设施,如安装抽风设备、改善通风系统等。
此外,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患有尘肺病的职工。
同时,政府也应起到重要的监管和推动作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生产性粉尘的排放和防护标准。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对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企业应该进行处罚和整改。
政府还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尘肺病的认识和了解,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保障。
总之,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时间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个人、企业、政府等各方面都需要合作共同努力。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改善工作环境,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都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全面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尘肺病的发病率,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范文(二)生产性粉尘是指在各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包括矿石粉尘、金属粉尘、建筑材料粉尘等。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及预防正式版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及预防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生产性粉尘的来源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非常之广。
矿山开采、爆破,冶金工业中金属或矿石的切削、研磨,机械制造工业中的原料破碎、清砂,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等。
这些工艺操作中主要产生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 (如石英、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 (如铅、锰、铁等)和人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玻璃纤维等)。
在皮毛、纺织、化学等工业的原料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有机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如皮毛、骨粉等)、植物性粉尘 (如棉、麻、面粉、木材等)和人工有机性粉尘 (如炸药、人造纤维等)。
在生产环境中。
单一粉尘存在的情况较少,大多数情况下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
(2)粉尘引起的职业病生产性粉尘根据其理化特性和作用特点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人不同种类的粉尘可导致不同类型的尘肺病或其他肺部疾患。
我国按病因将尘肺病分为12种,并作为法定尘肺列人职业病名单目录,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中毒吸入铅、锰、砷等粉尘,可导致全身性中毒。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模版一、概述生产性粉尘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一种颗粒态颗粒物,包含了各种金属、矿石、矿砂、矿渣等物质的微粉。
而尘肺病则是由长期吸入这些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一类职业性疾病。
尘肺病的发病率在一些工业发达地区仍然较高,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
下面将具体探讨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的关系及相关模板。
二、生产性粉尘的来源1. 矿石加工过程中的粉尘在矿石加工厂中,对矿石进行粉碎、研磨等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这些矿石加工过程产生的粉尘富含各种金属元素,如铁、铝、铜等,长期吸入这些粉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2. 金属加工过程中的粉尘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通过切割、焊接、磨削等工艺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尘。
这些金属粉尘中富含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物等,长期吸入这些粉尘会导致各种职业性病变,包括尘肺病。
3. 煤矿、建筑等行业产生的粉尘煤矿和建筑行业也是生产性粉尘的重要来源。
煤矿中煤炭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石英尘和水泥尘等,都是致使尘肺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这些行业中的工人由于长期接触这些粉尘,容易发生尘肺病。
三、尘肺病的危害1. 短期危害生产性粉尘会对呼吸系统造成直接的刺激和损害,导致呼吸困难、气短、咳嗽、胸闷等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工人的正常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 长期危害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会引起慢性尘肺病。
尘肺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等。
慢性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会逐渐下降,严重者可能引起肺心病甚至死亡。
3. 职业性危害尘肺病是一种职业性疾病,主要危害工人的健康。
当工人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时,很容易患上尘肺病,这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病痛和苦闷,也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
四、尘肺病模板1. 关于尘肺病的认识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性疾病。
它主要危害工人的呼吸系统,导致各种呼吸道症状和肺功能下降。
因此,对于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的工人来说,尘肺病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尘肺病是一种由吸入有害粉尘引起的职业性疾病,主要包括矽肺、煤工尘肺和硬金属尘肺等类型。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物,在空气中悬浮并可被人体吸入。
这些粉尘主要来自于煤矿、金属冶炼、建筑施工、化工工业等。
长期吸入这些粉尘会导致尘肺病,严重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
尘肺病是一种慢性职业病,它的发展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是由于被吸入的粉尘颗粒会在呼吸系统内积累,并引起炎症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肺部组织会发生纤维化,导致肺功能下降,严重的尘肺病患者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
此外,尘肺病还可能增加患者罹患肺癌、结核病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矽肺是尘肺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原因是吸入了二氧化硅颗粒物。
二氧化硅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矿物质,存在于煤矿、石灰石开采等工作环境中。
吸入二氧化硅颗粒物后,它们会在肺部积聚并引发炎症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肺部组织会进行纤维化修复,导致肺功能下降。
严重的矽肺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临床症状。
煤工尘肺是由于吸入煤炭矿井中产生的煤尘颗粒物而引起的。
煤矿工人在开采、运输和处理煤炭时会大量接触到煤尘。
这些煤尘颗粒物主要由煤矸石、煤层剥离产生。
长期暴露于煤尘环境中的工人容易患上煤工尘肺。
煤工尘肺的病程比较慢,但一旦发展到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硬金属尘肺是由于吸入金属矿物或合金的微细颗粒物而引起的,通常是由于金属冶炼、焊接、金属加工等工作环境引起的。
硬金属尘肺主要受到钴、钨和镍等金属尘的影响,这些金属在一些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长期吸入这些金属尘可能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严重的硬金属尘肺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肺移植。
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政府应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立法和监管,制定严格的工作环境安全标准。
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防尘设备和防护措施,如安装除尘装置、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等。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尘肺病,又称尘肺、尘爆症,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特定颗粒物而引发的肺部疾病。
尘肺病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慢慢积累并导致肺部纤维化和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呼吸功能。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高浓度粉尘环境中,如煤矿、金属冶炼、建筑工地等,是尘肺病的主要原因。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研磨、切割、挤压、喷涂等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悬浮于空中形成的粉尘。
这些粉尘通常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金属、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生产性粉尘不仅对工人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还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粉尘的成分和产生方式的不同,生产性粉尘可分为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两种。
有机粉尘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气和粉尘物料的燃烧或挥发,如木材、纸张、橡胶等。
这些有机粉尘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肺泡吸收,对人体器官产生直接影响。
无机粉尘主要由矿石、金属冶炼、建筑材料制造等过程产生,其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
这些金属元素在人体内会积聚并破坏细胞,引发炎症反应,最终导致尘肺病的发生。
尘肺病的主要病症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气促等,严重者可能导致肺功能衰竭,甚至致命。
尘肺病的发病与人体暴露于粉尘的时间、浓度及个人的体质等因素有关。
尘肺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和康复训练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但治愈尘肺病仍然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
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减少生产性粉尘的产生和传播。
首先,工作场所应该建立严格的粉尘防护标准,对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进行限制和规范。
其次,应该加强粉尘治理工作,使用高效过滤器和粉尘收集设备,减少粉尘的排放。
同时,员工应该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和护目镜,以减少吸入粉尘的风险。
除了工作场所的控制措施,个人也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将粉尘带入家庭。
此外,均衡饮食,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助于降低患尘肺病的风险。
尽管现代社会的技术和工艺日益先进,但尘肺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什么是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指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小的固体颗粒。
这些粉尘来源于制造过程中涉及材料的处理、加工、粉碎或分散等活动。
例如,在木材加工厂、钢铁厂、矿山和建筑现场,都会产生大量的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通常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包括化学物质、金属和微生物等。
不同的工业过程和不同类型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生产性粉尘。
尘肺病的概念尘肺病是由于吸入粉尘引起的一组疾病。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会增加罹患尘肺病的危险性。
尘肺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和乏力等,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尘肺病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多年的接触才会发展成病。
根据尘肺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尘肺病可以分成多种类型,包括硅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焊工尘肺和棉尘肺等。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的关系尘肺病主要是由于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所致。
在某些工业环境中,工人可能会接触到非常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例如矿工、木工、磨削工、焊工和建筑工人等。
这些职业通常被认为是高危职业,容易罹患尘肺病。
生产性粉尘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会影响尘肺病的发生率。
例如,硅肺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尘所致。
这种粉尘主要产生于矿物开采和加工过程中。
煤工尘肺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煤尘的空气所致。
石棉肺主要是由于吸入石棉纤维而引起的。
焊工尘肺主要是由于吸入含有金属粉尘和有害气体的空气所致。
棉尘肺主要是由长期吸入棉尘而引起的。
如何预防尘肺病?尘肺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
以下是一些预防尘肺病的方法:1.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各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粉尘危害评价和监测,通过技术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等多种方法,控制粉尘危害。
同时,需要对有关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 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对于粉尘危害较大的工种,需配备合适的防护设备,例如呼吸器、防尘面具等,以便防止吸入粉尘。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粉尘是指固体颗粒在空气中悬浮着的细小颗粒物,如石尘、碳黑、金属粉尘等。
在工作环境中,存在很多种产生粉尘的工作活动,例如挖掘、碾磨、研磨、喷涂等。
这些粉尘都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与粉尘有关:尘肺病。
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时间吸入大量粉尘颗粒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
根据粉尘的成分和暴露的程度,尘肺病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矽肺和煤工尘肺。
矽肺主要由长期吸入二氧化硅颗粒引起,常出现于石工、采矿工人。
煤工尘肺则是由长期暴露在煤尘环境中引起,常见于煤矿工人。
尘肺病的症状通常是逐渐发展的。
早期症状包括咳嗽、胸闷、气喘等呼吸系统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等严重疾病,甚至导致肺癌。
除了对呼吸系统的直接影响外,尘肺病还会对全身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血液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等。
为了预防尘肺病,必须加强生产过程中对粉尘的控制。
首先,可以通过工程控制来减少粉尘的产生。
例如,在研磨、切割或打磨等活动中使用湿磨或抽尘设备来收集粉尘。
此外,还可以优化工作方式,减少粉尘的扬尘情况。
例如,在发电厂使用包装设备将煤粉装入包装袋中,而不是在露天储存中裸露。
其次,个人防护也是防止尘肺病的重要措施。
工人应该戴上合适的防护装备,例如口罩、眼镜和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可以减少粉尘颗粒直接接触到工人的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除了控制粉尘的产生和个人防护,教育和培训也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手段。
工人需要了解尘肺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学习正确的使用防护装备和控制粉尘的方法。
企业应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并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体系,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政府的监管和相关法律政策也至关重要。
政府部门应该对粉尘治理和防护进行监管,推行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执法力度。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经济支持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总之,生产性粉尘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尘肺病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的职业性疾病。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工业场所生产性粉尘所致的一种职业性疾病,属于肺间质纤维化的范畴。
尘肺病主要分为矽肺和矽肺外尘肺两种类型。
其中,矽肺是由于吸入了大量的二氧化硅颗粒,引发肺组织纤维化和肺活量减少,最终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疾病。
而矽肺外尘肺则是由吸入了除二氧化硅之外的其他矿物尘埃所致。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由于加工、研磨、破碎等操作过程产生的固体颗粒物。
生产性粉尘常见于矿山、陶瓷、金属加工、建筑材料等行业,其中尤以煤矿工人、石棉工人、金属研磨工人等工种的尘肺病风险最高。
尘肺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系统受损:吸入大量的生产性粉尘会引起肺部的纤维化,使肺泡和细支气管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呼吸功能下降,出现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2. 心血管系统病变: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会导致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并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3. 免疫功能下降:尘肺病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易发生肺部感染和其他职业病。
此外,尘肺病患者还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其他呼吸道疾病,如肺结核等。
为了预防和减少尘肺病的发生,有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个人防护:工人在高尘环境中工作时,应佩戴防尘口罩,戴好安全帽,避免项目将粉尘直接吹入鼻腔和口腔。
2. 全面进行通风:工作场所应设置良好的通风设备,确保工作区域的空气流通,并及时清洁和更换过滤器。
此外,可以采用湿式工艺、喷雾冷却等方法控制粉尘的产生。
3. 周期性体检和教育:雇主应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尘肺病筛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此外,还应对工人进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培训,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4. 监测和限制粉尘浓度:对于高尘环境下的工作岗位,可以采用自动监测仪器,实时检测工作区域的粉尘浓度,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尘肺病的防治工作事关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尘肺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文件编号:TP-AR-L910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正
式版)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生产性粉尘
当固体物质在被进行钻孔、爆破、粉碎、碾磨、
筛选、喷射拌和、翻晒、包装、搬运等作业时,以及
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氧化、蒸发、合成等过程中,所
产生的能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生产
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分为有机粉尘(如棉、麻、茶、谷等
植物;动物中的骨、角皮、毛等;有机农药、化肥和
染料等)、无机粉尘(如铁、锡、铝、石英、石棉、
水泥、煤、石墨、玻璃等)及混合性粉尘。
二、生产车间主要生产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
我国对生产车间的生产性粉尘规定了如下的卫生标准:
1.含50%~8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5mg/m3。
(GB11724—89)。
2.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
(GB11725—89)。
3.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碳化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GB11527—89)。
4.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砂轮磨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GB11528—89)。
5.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蛭石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
(GB11521—89)。
6.二氧化钛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GB11522—89)。
7.含2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萤石混合性粉尘
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
(GB10439—89)。
8.活性炭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GB10333—89)。
9.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云母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4mg/m3。
(GB10332—89)。
10.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珍珠岩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GB10331—89)。
11.炭黑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8mg/m3。
(GB10330—89)。
12.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皮毛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GB10329—89)。
13.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石墨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6mg/m3。
(GB10328—89)。
14.铝和铝合金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4mg/m3。
氧化铝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6mg/m3。
(GB117269—
89)。
15.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水泥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6mg/m3。
(TJ36—79)。
16.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煤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TJ36—79)。
17.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滑石粉尘最高容许逍度为4mg/m3。
(TJ36—79)。
18.石棉粉尘及含有10%以上石棉的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
(TJ36—79)。
19.玻璃棉和矿渣棉粉尘最高容许逍度为
5mg/m3。
(TJ36—79)。
20.烟草及茶叶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3mg/m3。
(TJ36—79)。
三、中国职业性尘肺病名称
因生产性粉尘经呼吸器官被吸入肺组织所引起的
肺组织的纤维化病变称为尘肺病。
从1949年到1991年底,全国县以上国营和大集体的企业累计发生尘肺47万多人,相当于同期世界其它各国尘肺患者的总和,病死率为20.22%。
可见,我国生产性粉尘对劳动者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根据《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我国的职业性尘肺病名称如下: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炭黑尘肺
4、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铝尘肺
10、陶工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