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病形式 既往史及诱因 首发症状 横贯性损伤症状
侧角
主要临床特点
任何年龄,青壮年多见,无性别差异。 病前1~2周有前驱感染史,或疫苗接种。 外伤、劳累、受凉等为发病诱因。 急性起病,数小时或数日达峰,起病越急,病情 越重。 起病时,病变部位神经根痛,束带感,肢体(下 肢)麻木无力。 胸段脊髓最常见(T3-T5),其次为颈、腰段。
第一节
概述
( Outline )
脊髓解剖(外部结构)
上界:C1水平与延髓相连
下界:L1下缘形成脊髓圆锥 脊髓节段:C8+T12+L5+S5+Co1=31 脊神经:31对。与脊髓节段相对应 脊髓圆椎:腰膨大以下脊髓细削 马尾(cauda equina):L2以下的神经根 (共10对)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然后经相应的椎间孔离开椎管 颈膨大:C5-T2, 腰膨大:L1-S2
辅助检查
3. 影像学检查--急性脊髓炎
矢状位T2WI
矢状位T1WI增强
诊断&鉴别诊断
1. 诊断
急性起病, 病前感染或预防接种史 迅速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临床表现, 常累及 胸髓, 病变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 碍 CSF和MRI检查可确诊
诊断&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急性硬膜外脓肿 脊柱结核&转移性肿瘤 脊髓出血 可导致四肢瘫的神经疾病 (GBS\周期性麻痹\MG\脑干血管性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3) 脊髓出血 由脊髓外伤&血管畸形引起 起病急骤, 迅速出现剧烈背痛\截瘫&括约肌功能 障碍 腰穿CSF为血性, 脊髓CT可见出血部位高密度影, 脊髓DSA可发现脊髓血管畸形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