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比较文学概论1. 介绍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越国界、文化和语言的研究领域,旨在比较和对比不同文学作品、体裁、风格和传统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文学进程、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以及文学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方式。
2. 比较文学的历史和发展比较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欧洲,当时学者们开始关注不同国家和文化间的文学作品。
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比较文学学者开始系统地研究并比较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相似和差异。
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兴起,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和地区。
3.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3.1 文本比较文本比较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方法之一。
通过在作品之间进行比较,研究者可以发现并分析作品之间的共同主题、文体、叙事结构等。
文本比较的目的是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同时也有助于理解作品的独特之处。
3.2 文化和历史比较除了文本比较,比较文学也关注文化和历史的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比较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3.3 地域与国家比较比较文学研究也可以从地域和国家的角度进行。
通过比较不同地域和国家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的地域性和国家性特征。
这种比较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与地域、国家和民族身份之间的关系。
4. 比较文学的意义比较文学的研究对于培养跨文化理解和全球视野至关重要。
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我们可以超越文化边界,了解不同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
比较文学研究还可以促进文学的多元发展和传播,丰富人们的审美和文化体验。
5. 比较文学的挑战和前景尽管比较文学研究具有许多优势和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语言障碍,因为不同文学作品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创作。
此外,文化差异和历史背景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比较文学的困难。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比较文学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第一章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1、三个概念:(1)文学理论,(2)文学批评,(3)文学史。
2、什么是比较文学3、比较文学的起源是什么4、举例说明比较文学寻求的是他种文化的应和。
5、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包括哪些内容6、什么是总体文学7、什么是世界文学答:1、(1)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它的个别特征,同时又具有作为艺术作品的共同之点,正如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个性,同时又有同民族、同职业的共同特征以至人类的通性一样。
一件文学作品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通的;既是个别的,又是一般的。
任何“特殊”和“个别”,只要是文学的,就包含着文学的共同原则,就可以用这种原则来加以解释,这种原则就是文学理论。
(2)文学批评指的是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
(3)文学史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它不仅由对各个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积累而成,同时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风习和心态的制约。
2、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这就是比较文学。
3、比较文学起源于了解他人的兴趣。
人们的相互接触多了。
就会产生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愿望。
如果没有相互认识的兴趣就谈不上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层面。
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
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这就是比较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互识”。
4、比较文学寻求他种文化的应和。
举例来说,人们在文学方面遭遇的共同问题首先碰到的就是“什么是文学”。
中国传统文学的主体最早是抒情诗,中国文论对文学的界定首先是强调人类内在的“志”和“情”,“志”和“情”不是凭空产生的,“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5、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在与“他者”(指他种文化中的文学)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了自身的特点。
比较文学概论范文文学概论是对文学的总体研究,是研究文学本质、文学历史、文学流派、文学批评等方面的学科。
通过对文学概论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文学的内涵与发展。
不同文学概论的研究方法也各有不同。
在西方国家,文学概论更注重理论体系构建与辩证思维,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对文学进行解读和分析。
而在中国,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学科传统的局限,文学概论研究多以文本分析为主,强调对文学作品文字的解读。
此外,文学概论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关注点。
在现代,随着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文学概论开始关注跨文化交流、全球文学等问题。
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文学概论研究也开始涉及到新的媒体形式和数字化文学。
尽管不同的文学概论在内容与方法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
无论是中国的文学概论还是西方的文学概论,都致力于揭示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和内在逻辑,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批评与分析,对文学进行评价与评估。
同时,文学概论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在今天社会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学概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各种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和接受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文学概论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以适应当代文学发展的需求。
总之,文学概论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学科领域中文学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同时,它也为我们拓宽了思维和研究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多元文化的财富。
通过比较研究文学概论,我们可以深化对文学的理解,更好地发展文学研究与创作。
比较文学概论引言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学科。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异同之处,探索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主题和意象,并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可以理解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的学科。
它旨在研究文学作品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揭示出作品背后的共同主题和文化传统。
比较文学既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也包括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学流派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比较。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文本比较、主题比较和意象比较等。
文本比较文本比较是比较文学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多个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分析和对比,找出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出作品背后的文化特征和文学风格,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主题比较主题比较是比较文学中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多个文学作品中的主题进行分析和对比,探索作品之间的共同主题和不同阐述。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并发现作品之间的文化共通之处。
意象比较意象比较是比较文学中较为深入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多个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进行比较和解读,揭示出作品之间的共同意象和象征意义。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手法,并探索作品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比较文学的重要意义比较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首先,比较文学可以揭示作品背后的共通之处。
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作品之间存在的共同主题和意象,从而理解作品所反映的普遍人类经验和文化认同。
其次,比较文学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从而加深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梵?第根等人)。
法国论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
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跨民族意味着:一,把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研究加以区别,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跨民族的根本意义在跨文化。
二,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在比较文学范围之内。
各种文学关系:包括事实联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价值关系(有些文学现象,虽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其相同和相异具有某种可比性和研究价值,它们之间的内在价值联系)交叉关系(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包括相互影响、互相阐发等关系) 比较文学的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它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一种强烈的自觉的比较意识,研究工作中的比较的立场,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贯穿始终的、须臾不可缺少的比较的方法。
比较文学的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开放性: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
比较文学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的开放体系,它的开放性有三层意思:1,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只要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是一个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四极相互运动的宏大模式。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整理文学概论是指对文学的理论和分类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的学科。
它是文学研究的基石,其中包括了对文学的起源、发展、演变、风格、流派、批评等方面的研究。
下面将对文学概论的主要内容进行复习整理。
一、文学的定义和起源文学是指人们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最早是口头传承的方式,后来通过文字的发展逐渐得到书面形式的表现。
二、文学的分类1.按体裁分类:叙事文学(如小说、散文、戏剧)、抒情文学(如诗歌)、戏曲、论说文学(如散文、修辞学等)。
2.按文学流派分类: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
3.按地区分类:中文文学、外国文学。
4.按时代分类: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
三、文学的基本要素1.文学题材: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内容和主题,如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爱情题材等。
2.文学形式: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形式,如诗歌的韵律和格律,小说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
3.文学风格:文学作品的表达风格和语言风格,如短小精悍的写作风格、雄浑豪放的写作风格等。
4.文学意义: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价值,以及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四、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的一种学术活动,它包括了从各个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揭示其内涵和意义。
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有:历史批评、形式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心理批评等。
五、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1.古典文学流派:《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2.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呐喊》、《狂人日记》、《追忆似水年华》等。
3.现代派文学流派:《孤独者》、《万物简史》、《挪威的森林》等。
4.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围城》、《家》、《茶馆》等。
5.自然主义文学流派:《老人与海》、《喧哗与骚动》、《大地》等。
六、文学史与文学理论1.中国文学史:从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的发展演变。
2.西方文学史: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到现代西方文学的发展演变。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1.文学: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情感
和想象力,从而产生艺术美感的一种文艺创作。
2.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出现并形成独特的组
织模式、思想倾向、风格特色和文学传统的不同文学类型和类别。
3.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者在作品中运用的语言、表现手法、形象描绘等方面的个性化、独特化的特征。
4.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一种思
想方法和文学研究方法,以探究作品的美学价值、主题和文化意义。
5.文学范畴:文学范畴是指文学创作和研究中固定的分类体系,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6.文艺理论:文艺理论是指对文学、艺术和文化的理论分析和
研究,以及对文艺创作、发展和现象的解释和评价。
7.主题:主题是指作品中抒发的或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核心
价值或文化内涵。
8.意象:意象是指作品中使用的具有象征性的形象或符号,它
们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理联想和情感共鸣。
9.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表现形式是指艺术家在作品中运用的语言、音乐、形式、色彩等艺术元素的处理方式。
10.文学主义:文学主义是指一种文学创作思潮和文化态度,主张文学的纯粹性和自足性,反对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联。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引言比较文学概论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传统,探讨其共性和差异,揭示出各种文学现象的内在联系。
本篇文章将以杨乃乔为研究对象,探讨他在比较文学概论中的重要性和贡献。
杨乃乔的背景与贡献背景介绍杨乃乔(1908-1993)是中国著名的比较文学家、诗人和教育家。
他曾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并担任过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言文化系主任等职务。
他致力于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以及中国古代诗歌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对话。
研究方法与思想杨乃乔采用了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既注重对古代经典作品的深入解读,也关注当代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他在研究中结合了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因素,通过对比不同文学作品的主题、形式、语言等方面的差异,揭示出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杨乃乔提出了“中西诗歌对话”的概念,认为中国古代诗歌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对话关系。
他指出,尽管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它们都追求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表达,在艺术追求上有一定的共性。
主要贡献杨乃乔在比较文学概论中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首先,他提出了“中西诗歌对话”的概念,拓展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并为后来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其次,他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他指出,在追求语言精炼、意境表达上,两者有着相似之处,并且相互影响。
此外,杨乃乔还关注了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对比研究。
他通过比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西方经典作品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两种文学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杨乃乔的影响与启示影响杨乃乔在比较文学概论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中西诗歌对话”概念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拓展了研究领域。
他关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启示杨乃乔在比较文学概论中通过对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揭示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共性和差异。
第一章文学比较总论一、比较文学的定义:1、法国学派定义: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是跨国文学影响关系,反对平行比较研究,以实证性影响研究为基本特征。
代表人物:卡雷基亚樊第根主张:反对平行研究;研究国际文学关系;研究文学的影响关系评价:彻底否定平行研究,显得比较狭隘;其口号让比较文学偏离了文学比较;潜藏着一种法国中心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问题的原因分析: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质疑和挑战;法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科学性的理性反思与追寻;法国中心主义导致了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特征2、美国学派定义:比较文学把一国文学同另一国文学或几国文学进行比较,把文学和人类所表达的其他领域相比较。
韦勒克的《比较文学危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代表人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基本特征:重视“文学性”,重视作品的文学欣赏与美学分析;高扬无影响、无实证的平行研究;提倡跨国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不足之处:研究范围界限划分比较模糊;主观随意性大;过分强调文学的美学价值平行研究的背景分析:学科理论的纠缠;民族主义动机;文化软实力的原因3、比较文学定义:比较文学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性文学比较研究,以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作为可比性的基础,即认同“求同”也强调“求异”,强调文学变异学研究核心理念:跨异质文明研究;文明变异学研究正式传入中国的标志:第一个是比较文学专著和论文的出现:1919年张锡深翻译日本学者本闻九雄的《文学研究法》;第二个是比较文学的讲座和课题的开设:1942年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的“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的讲座)1979年钱钟书的《管锥编》出版,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复苏标志;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文学会正式成立,《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正是创刊,标志中国比较文学全面复兴。
代表人物: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比较文学发展阶段(涟漪式结构):欧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成形期;美洲阶段,比较文学的转型期;亚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拓展期。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教堂山会议
2.平行研究
3.渊源学
4.文类学
5.总体文学
6.媒介学
7.比较视域
8.译介学
9.比较文学
二、简答题
1.简述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特征表现。
2.简析主题与母题的关系。
3.简述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外部研究内容。
4.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一般应符合哪些要求?5.中西方诗歌在意象运用上有何不同?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6.简析法国学派的贡献与局限。
7.简述如何进行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文本内部研究。
8.简析中西悲剧的不同特点。
9.简析18世纪前中西文学交流的主要特点。
三、论述题
1.以“秦香莲”和“美狄亚”的故事为例,谈谈你对中西方小说痴心女子负心汉复仇模式的理解。
2.举例谈谈你对中西方诗歌在爱情观念上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的理解。
3.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以《红楼梦》和《浮士德》为例谈谈中西小说命运认知模式的不同。
4.分析《夜宴》和《哈姆莱特》在主题、人物形象、情节设置方面的异同。
5.以古希腊悲剧和元杂剧为例,谈谈你对中西方悲剧异同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