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练习1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八年级科学溶解度计算训练题A组基础训练1.20℃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20克,表示_ ____。
此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2.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2溶液吗?__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3)t2物质序号)。
3、55g50℃的硼酸饱和溶液蒸干,得到5g硼酸固体。
求硼酸在50℃时的溶解度。
4、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5、t℃时,将ag某物质溶于水配成bg饱和溶液,求t℃时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6、40℃时,10克水最多能溶解2g物质A,60℃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15g物质B,问哪种物质溶解度大()A、A比B大B、A比B小C、A和B一样大D、无法比较7、已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在这温度时,将某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90g水后,再冷却到30℃,可析出多少克硝酸钾?8、已知2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为192克,现在要配制此温度下的硝酸铵饱和溶液500克,需要硝酸铵和水各多少克?9、80℃时把15.8g硝酸钾溶解于50g水中形成溶液。
根据溶解度曲线(见课本)和计算说明:①此溶液是否饱和?②欲使其达到饱和,可采取哪些方法?10、在50℃,向100克水中加入9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的溶液质量为多少?。
B组拓展提高11、在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50g,平均分成两等份。
一份中加入0.7g该物质,另一份蒸发掉5g水,结果两份溶液都达饱和。
那么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多少克?12、有60℃时A物质的溶液100g,若温度不变,蒸发掉10g水时,有4gA的晶体析出(不含结晶水),再蒸发掉10g水时,又有6gA的晶体析出,求6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初中化学苏版初三下册第二单元溶液溶解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后微练习1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1.现有50℃硝酸钾饱和溶液,欲使其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纳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质④减少溶剂⑤增加溶剂()A.①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⑤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已达到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B.20℃时,50克水中溶解了18克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克C.任何饱和溶液,在温度升高时,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相同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3.某温度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 的溶液。
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略降低温度D.此温度下,蒸发少量水4.常温下有下列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克,分别加热到100℃时,并分别蒸发其中的少量水,一定会有晶体析出的是()A.澄清石灰水B.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饱和食盐水D.蔗糖溶液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B.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在20℃时,50g水中溶解18g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D.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1:9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通过置换反应可得到水或二氧化碳②盐、碱和酸的组成中不一定都含有氧元素③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1/17④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7.张晓和李颖同学关于溶液有不同的看法,请你判定,正确的是()A.张晓认为溶液都有均一、稳固、无色、透亮等性质B.李颖认为100g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50g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C.张晓认为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李颖认为,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不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8.某温度时,将KCl的饱和溶液70g,蒸干后得到20g KCl固体,则该温度时KCl的溶解度为()A.8.0g B.28.6g C.40.0g D.71.4g9.一定温度下,向一瓶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钠晶体,则()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B.溶质质量不变C.硝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硝酸钠的溶解度增大10.温室时,不饱和的食盐水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刻后,有少量晶体析出。
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溶解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时,氯化钡的溶解度是35.8g。
该温度下,将15g氯化钡和20g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23.1%、26.4% B.23.1%、28.6%C.30%、35.8% D.30%、40%答案:A【解析】【详解】5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17.9g氯化钡,将15g氯化钡和20g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前者充分溶解,后者氯化钡只能溶解17.9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00%解析:A【解析】【详解】5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17.9g氯化钡,将15g氯化钡和20g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前者充分溶解,后者氯化钡只能溶解17.9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00%≈23.1%、×100%≈26.4%,故选A。
2.如图是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时,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B.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C.将40℃是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D.将5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 40℃时,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是50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3%.故A错误。
B. 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少。
故B错误。
C.解析:C由题中信息知,A. 40℃时,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是50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g×100%=33.33%.故A错误。
B. 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少。
g g10050故B错误。
C. 将40℃是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解度减少,有固体析出。
故C正确。
D. 将5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解度减少,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某液体静置后不分层,该液体一定是溶液C.增加溶剂的量可使溶解度增大D.某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故A错误;B、静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B错误;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解析:D【解析】【详解】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故A错误;B、静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B错误;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与溶剂的量无关,故C错误;D、饱和溶液在恒温的条件下,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1)作业设计1.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宜采取的方法是()A.蒸发溶剂的方法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D.升高温度的方法【答案】A【质量水平】2.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A【质量水平】3.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 ℃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 ℃时,有KCl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答案】D【质量水平】4.根据图所示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其他溶质B .20 mL 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是定值C .加热后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增加D .加热后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C 【质量水平】5.下列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 A .饱和石灰水降温B .饱和石灰水表面结了一层膜C .室温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放进冰箱D .向饱和蔗糖水里加水 【答案】C 【质量水平】考点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solo 质量水平考查要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液的特征 理解掌握B2 M L2 综合性 温度对物质溶解能力影响认识记忆B1 U L1 基础性 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认识记忆B1UL1基础性饱和溶液的判断理解掌握B2 M L2 综合性6.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 g硝酸钾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所示。
(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小明认为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对小明的判断作出评价:。
(3)晓龙通过实验对该溶液是否饱和作出了正确判断,他的做法是。
最新溶液溶解度练习题(word)1一、溶液选择题1.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36˚C时,A的饱和溶液溶质量分数为60%C.若A中含少量的B杂质,可通过降温结晶提纯A D.18˚C时,A、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A.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B.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C. 根据A、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解:A.由图可知,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故说法错误;B. 36℃时,A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600100060100gg g⨯+=37.5%。
故错误;C. 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
正确;D. 18℃时,A、B的溶解度相等,但A、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故错误。
2.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不是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t1℃时,氯化钾和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如果两种溶液是饱和溶液,并且溶液质量相等,则溶质质量一定相等,但题目未告知两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故B错误;C、t2℃时,溶解度的含义是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g氯化镁,因此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镁的质量小于ag,故C错误;D、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同步训练基础达标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很浓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C.不能溶解该物质的溶液D.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2.取几根洗净的黄瓜,放入水槽中,然后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
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倒出的溶液比原来变浓D.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3.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A.蔗糖 B.氯化钠C.硝酸铵 D.氢氧化钠4.下述方法中: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硝酸钾溶液。
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 )A.①②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④⑥固体搅拌,静置,5.20 ℃时,在一只烧杯中加入100 mL水,放入1 gCa(OH)2有白色沉淀沉降到烧杯底部,对于上层澄清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无色溶液B.是稀溶液C.是饱和溶液D.是浓溶液6.20 ℃时,往50 g蔗糖溶液中加入5 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稍加热后固体全部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7.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8.20 ℃时向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晶体,静置一段时间,溶液的质量为_____g;若向其中加入2 g氯化钠晶体,静置一段时间,则溶液的质量为_____g,所得溶液为20 ℃时氯化钠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9.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不同温度下在100 g水中溶解的质量如下表:某同学为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有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样品约2 g放入烧杯中,加入25 ℃、100 g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有溶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为苯甲酸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上海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溶解度的综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都为20%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80g溶液C.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D.t2℃,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答案】C【解析】【详解】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都为:20g×100%≈16.7%,20%错误,故选项错误;120gB、t1℃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溶液的质量=10g+50g=60g,80g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C、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正确,因为降温后甲的质量分数变小,乙的不变,但还是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质量分数,故选项正确;D、t2℃,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甲有晶体析出,质量减少,乙的质量不变,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乙>甲,甲>乙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AB.BC.CD.A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所给的坐标曲线可知,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物质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没有物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B均有溶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评: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通常在选择题较为靠后的位置出现,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熟知基础知识点,仔细审题,理解其曲线的含义。
9.2溶解度课时练习一、选择题(共16题)1.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 A物质,30℃时,100g水中溶解35g B物质恰好达到饱和,则A与B的溶解度的关系是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2.如图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分析曲线得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氯化钠和氯化铵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是可溶物质。
②在10摄氏度时,三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氯化钠>氯化铵>碳酸氢钠③在30摄氏度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0克分别溶于50克水,氯化铵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氯化钠形成的是饱和溶液。
④将氯化铵、氯化钠、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分别从60摄氏度降温到10摄氏度,氯化铵析出的晶体最多。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①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B.常见的铁合金有生铁和钢,其中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高C.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D.喝了汽水会打嗝,因为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4.20℃时,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烧杯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
升温至35℃时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则升温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不变C.溶质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变大5.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g、15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 g、b g、c 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A.c═a+b B.c═2b﹣a C.c═a+2b D.c═2a﹣b 6.右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时,甲与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40g甲C.30℃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D.30℃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都将有晶体析出7.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 l°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C.t2°C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适合用蒸发结晶法8.下列对课本中原理、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解释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D.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则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C.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D.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10.将8克固体粉末进行如下实验:对于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判断正确的是A.原固体是纯净物B.溶液I一定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C.剩余的2g固体一定是纯净物D.溶液II一定是不饱和溶液11.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溶液计算专项训练
1、若配制2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在100克水中溶解氢氧化钠:--------()
A.20克B.25克C.30克D.15克
3、关于100克5%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0克水中含有5克氢氧化钠
B.5克氢氧化钠溶解在95克水中
C.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0
D.过滤后可以得到5克氢氧化钠
5、10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50克水和10克氢氧化钠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5.7% B.18.75% C.20% D.27.27%
6、100克稀硫酸中加入20%的稀硫酸100克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原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 B.4% C.8% D.10%
7、用酒精的质量分数为60%的酒精溶液A和酒精的质量分数为25%的酒精溶液B配制酒精的质量分数为45%的酒精溶液C,则需要A、B两种溶液的质量比为:------------------------------------------------------------------------------------------()A.3∶4 B.1∶2 C.4∶3 D.2∶1
8、现有20℃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A.蒸发15克水B.蒸发25克水
C.加入10克氯化钠D.加入6.25克氯化钠
9、现有W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A的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30%,可采取的方法有:--------------------------------------------------------------()A.蒸发掉溶剂的二分之一B.蒸发掉W/2克溶剂
C.加入0.15W克A D.加入3/14W克A
10、T℃时某物质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则T℃时A的溶解度为----------
11、50℃时将100克20%的A物质的溶液蒸发55克水后,有5克晶体析出,则50℃时A的溶解度为:-----------------------------------------------------------------()A.9.1克/100克水B.50克/100克水C.60克/100克水D.无法计算13、氯酸钾在5℃时的溶解度为5克/100克水,在100℃时的溶解度为57克/100克水,则100℃时氯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5℃,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57% B.36.3% C.5% D.4.76%
14、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5.8克/100克水,则40℃时氯化铵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小于45.8% B.等于45.8% C.大于45.8% D.无法判断
1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100克水,则20℃时氯化钠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A.10% B.5% C.36% D.37.5%
1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100克水,在20℃时,将20克氯化钠放入100克水中配成溶液甲,取出30克溶液甲,向取出的溶液中加入6克氯化钠后
得到溶液乙,则溶液甲、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16.7%,30.6% B.20%,30.6%
C.20%,26.5% D.16.7%,26.5%
17、50℃时A的溶解度为25克/100克水,50℃时向200克10%的A溶液中加入30克A,则此时:-----------------------------------------------------------------------()A.溶液质量为230克B.溶质质量为50克
C.溶剂质量为180克D.溶质质量为45克
18、已知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为31.6克/100克水,现欲配制20℃时26.5%的硝酸钾溶液,应采取的方法是:-----------------------------------------------------()A.50克水中加入18克硝酸钾
B.65.8克24%的溶液中加入2.2克硝酸钾
C.100克水中加入26.5克硝酸钾
D.无法配制
19、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100克水,20℃时16.5克A的饱和溶液中有溶质克,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3.5克A物质,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一定量的5%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蒸发108克水后,变成了30毫升2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原溶液的质量为克,含溶质克,剩余溶液的密度为克/厘米3。
21、20℃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的A物质溶液,蒸发14克水后降温至20℃,析出1克晶体,求20℃时A的溶解度?
22、5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10克晶体(不含结晶水),剩余溶液为65克,已知30℃时A的溶解度为30克/100克水,求50℃时A的溶解度?
24、欲配制40%的稀硫酸500克,需要水和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克/厘米3)各多少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