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单片机
- 格式:ppt
- 大小:917.00 KB
- 文档页数:78
第六讲课题:第三章MCS-51指令系统一教学目的:了解指令系统概述、熟练掌握数据传送指令教学难点、重点:指令的用法作业:实验预习I、课程复习、引入单片机硬件方面的内容告一段落,以下开始学习指令系统II、本课内容第三章MCS-51指令系统3.1概述●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只能是由0和1编码组成的指令,这种编码称为机器码或称为机器语言指令●由机器码编制的计算机能识别和执行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
●每一条指令包含两个基本部分:操作码和操作数。
操作码表明指令要执行的操作性质;操作数说明参与操作的数据或数据所存放的地址。
●MCS-51机器语言指令有单字节指令,双字节指令和三字节指令三种格式1.单字节指令单字节指令格式由8位二进制编码表示,有两种形式:(1)8位编码全表示操作码。
例:NOP(2)8位编码中包含操作码和寄存器编码,例如:MOV A ,Rn 11101xxx xxx=0~72.双字节指令MOV A, # DATA 74H DATA 三字节指令三字节指令格式中第一个字节为操作码,其后两个字节为操作数。
例如:MOV direct, #DATA 75H direct DATA一条汇编语言指令中最多包含 4 个区段, 如下所示:[标号:]操作码助记符[操作数][,操作数][;注释]例:START: MOV A, #0F0H ;将F0H赋值给A寄存器4 个区段之间要用分隔符分开:标号与操作码之间用“:”隔开,操作码与操作数之间用空格隔开,操作数与注释之间用“;”隔开, 如果操作数有两个以上,则在操作数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乘法指令和除法指令除外)。
注意:所有标点、空格都不能是中文标点!::;;,,3.2 寻址方式●有操作数的指令中,操作数可能在指令、寄存器、存储器、I/O接口中●地址:寄存器,存储器和I/O接口进行的编号寄存器一般可以用寄存器名表达I/O接口和程序存储器以及外部数据存储器用16位地址表达内部RAM用8位地址表达●指令中所规定的寻找操作地址的方式称为寻址方式。
单片机课后第三章习题答案单片机课后第三章习题答案第一题:题目:请简述单片机中断的概念及其作用。
答案:单片机中断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当某个特定的事件发生时,会暂时中断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转而去执行与该事件相关的处理程序。
中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可以立即中断当前任务去处理该事件,避免了因等待而造成的时间浪费;二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中断机制可以保证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了数据的丢失或系统的崩溃。
第二题:题目:请简述单片机中断的分类及其优先级。
答案:单片机中断可以分为外部中断和内部中断。
外部中断是指通过外部引脚接收到的中断信号,如按键、传感器等;内部中断是指通过内部定时器或其他模块产生的中断信号,如定时器溢出中断、串口接收中断等。
优先级方面,不同的中断源可以设置不同的优先级,一般来说,优先级越高的中断会先被响应和执行,优先级越低的中断会被延迟执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中断时,要尽量保证高优先级中断的处理时间短,以免影响低优先级中断的及时响应。
第三题:题目:请简述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流程。
答案: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流程如下:1. 定义中断向量表:将每个中断源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存储在中断向量表中,以便单片机在中断发生时能够正确地找到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2. 初始化中断控制寄存器:根据需要,设置中断源的触发条件和优先级。
3. 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根据中断源的不同,编写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服务程序一般包括中断处理前的准备工作、中断处理代码和中断处理后的清理工作。
4. 注册中断服务程序:将编写好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注册到中断向量表中,以便单片机在中断发生时能够正确地跳转到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5. 启用中断:根据需要,使能相应的中断源,使其能够触发中断。
第四题:题目:请简述单片机中断的优缺点。
答案:单片机中断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可以立即中断当前任务去处理该事件,避免了因等待而造成的时间浪费;二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中断机制可以保证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了数据的丢失或系统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