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尝试科学探究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
- 格式:doc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10
尝试科学探究谍堂点睛钟鑒唯J动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与摆皆i□记I 7Z匚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球的轻重和离的角度无关只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一次所需的时间摆动时偏重、摆角无关.科学探究个要素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越长科学的核心是探究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無巔作研究某一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他各项因素都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从而得到这一因素是怎样影响这一物理量的•r玉蛊制IififH要学采究填写科学探学会科第题图例I J】乒乓球的直径被加大后5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玛丽认为直径增加了5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5吉姆认为乒乓球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能够证明玛丽的说法是否正确的是()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反弹后落地的距离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解析】把直径不同的乒训练鞭隶乏:探究摆的奥秘乓球掷有 -一- \立式 摆 钟使 摆 线 变 长换 质 量 小 的 摆 锤 若 某 摆 长-一-疋 时 用 -一个克 的 小球作 摆 球摆动一 -次需用 时若 将 摆球 的 质 量 改 为 克 时 摆 动 -一- 次 所 用 的 时 间为 -一元 的使硬摆币线勺变 观有金 属 光 泽-同学肖1华 认 为换可磅量大铁 勺做摆白锤明明 说我们拿磁铁来试试 能 不 能 吸引就知 道了 刚 好薇薇带有 一个磁 铁 并 试 了 试结果硬 币 被磁铁吸引 起来了于是强识痔天下来科t 举探慢究了的过程分钟为了校正走时应该小峰总结说看来硬币是铁做的就明明的说法这一环节 你认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BC向 墙 壁 、抛 ,向 地 面 5 没 提 出 问 题 制 订有 控 制 球 的 离 手 速 度 计 划 并 设 计 实 相 同 5 地 不 能 根 据 反 弹 进 行 实 验 并 搜 后 落 距 离 或 反 弹 的 5高 度 比 较 弹 性 大 小证 据 评 估若 把 直 径 不 同 的 乒 乓球 在 不 同 高 度 由 静 止提出问题 验 集 释 放 ,没有 控 制 高 度 相 同 5 只 将 直 径 不 同 的 乒 乓 在 同 -一- 高 度 由 静 止 放 5才 能 根 据 落 地 的 反 弹 高 度 判 断 球 弹 性 大 小. 有 球 释 后的 【答 案】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斯坦 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 更重要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不是胡猜乱想它是以 验 和 知识 为基础作出的实 记自 种试 中要注意观察把观察到的重要 数据的记录要 尊重事实 己的 探性 现象不可 经解 和 拼不可杜撰|作业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 碎 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 老师 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 现象提出一个 问 题 下面是 四 位 同 学 的 发 言_言.苴 /、 中 较 有价值 且 可 探 究 的 问 题 是关于是她设计并进行了实验探 究实验结果记录如上表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 你得到的结论是 在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大越难产生泡泡 对此问题请你另外提出一种猜想 泡泡的产生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D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 是因 为地面比较硬吗 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 破碎吗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 碎 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 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 高度地面的 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如图所示 是几位同学参加降落伞比 赛后的对话情景针对中间同学的谈 话而言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B该处处留心 用疑问的眼光观察我们周围 第题图 的世界 多问几个为什么 当你对生产生 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好奇和疑问并试图寻求答 案时 物理学就向你敞开了大门如图是常见的自行车 请你根据自己对自行车的观察以及使用体验 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轮胎的外表面为什么有凹凸不平的 花纹? 遇到紧急情况时,停止蹬脚 踏板,用力捏刹,自行车为什么不会 立即停下来?能力拓展提出问题 猜想假 设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自己测得 的数据跟老师的不一样你认为他的 做法错误的是B对老师的数据提出质疑 ( 包 头市中考) 某 同 学 要.探 究 单摆m来 回摆动一次 的 时 间 与 什 么 因素有 关于 是 他 准备 了 不同质 量 的 小 铁球1.:——质 量 已知细 绳 刻 度— 尺铁 失架台等器; 材实验 装第题置 如 图所示实验器材中还应该有 停表时你认为应该C都是一样的方式 不需要重复做这 样的事情看一看问题有没有研究 价值再进行新的科学探究 继续进行新的科学探究 反正已经探究了此前的科学探究 对新问题没必要继续进行李明买了 一种叫 吹泡泡 的玩具 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却吹不次的时间只与 摆长 有关 该实验所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班级: 姓名: _________因斯坦说提出 往往比解决 问题更重要 在生活中应改动自己的数据 使之跟老师 的数据一致检查自己的实验方 案是否合理检查自己的实验过他将实验过程中测量的 数据记程是否有错误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探究过程后 周 老师在评估时发现了新的问题这两个小铁球分别制作成摆长为和的两个单摆根据上面实验结论可推测这两个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应分别为1.8 和2.0她猜想泡泡的产生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
1.4 尝试科学探究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甲、乙两个同学做了两个不同的单摆,测量摆的周期,结果恰巧摆的周期相同,这是因为这两个单摆有相同的 ( )A.摆长B.摆幅C.摆球质量D.摆球质量、摆幅和摆长2.关于科学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B.没有猜想和假设,便不可能有科学的解释C.实验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包含着许多方面偶然因素D.分析数据,加上集体讨论才有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3.在科学探究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A.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B.做出一个假设 C.制定一个探究计划 D.得到一个实验结论4.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几个环节,体育课时,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吸铁石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 D.分析与论证5.冬天的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
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
就“小雷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6.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A.猜想与假设B.交流合作C.提出问题D.分析论证7.小明在球场上打篮球,他发现篮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不同,于是他想:“篮球的反弹高度与什么有关系呢?”,一起玩耍的小飞说:“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下落的高度有关系。
”于是他们让同一个篮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观察反弹的高度。
“他们让同一个篮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观察反弹的高度”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8.研究摆动的周期与摆球质量的关系,应保持A.摆线的长度和摆球的质量不变,改变摆动的幅度B.摆线的长度和摆动的幅度不变,改变摆球的质量C.摆动的幅度和摆球的质量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D.摆动的幅度和摆球的质量、摆线的长度都不变,改变摆球的形状9.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七个步骤,下列关于七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C.提出问题、评估、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10.如图,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 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A.猜想B.评估C.设计实验D.实验结论11.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A.只能验证猜想1B.只能验证猜想2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12.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让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 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鸡蛋。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4尝试科学探究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 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前,通常要做的工作是()A. 对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B. 准备器材收集证据C. 合作与评价收集到的证据D. 提出新的探究问题【答案】A【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 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让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破;第三次两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A. 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B. 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C. 在B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D. 分别在A,B,C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经过简单的三次实验不能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而A处位置高,机械能较大,可能每次滚下两个鸡蛋都会破,比较不出正确结论,同理C处位置低,能量小,两个鸡蛋都不会破,所以应接下来应在B处释放再重复多次实验,才能得出结论,故选C。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3. 做完“盛満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只回形针”的实验中,小明对实验结果非常吃惊!同时对影响放入回形针多少的因素进行猜测.他的下列猜想中,肯定不合理的是()A. 杯子的材料B. 杯子的口径大小C. 杯子的价格D. 杯中的液体【答案】C【解析】在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入回形针的数量与该液体表面面积,液体的种类、杯身材料有关,与杯子价格无关。
故选C.点睛:放入回形针的数量与液体的种类、容器口的大小、容器的材料有关.4. 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A. 只能验证猜想1 B. 只能验证猜想2C.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答案】A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视频5.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其中的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对照实验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B. 所有的条件都不相同C.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D. 所有的条件都相同【答案】A【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4 尝试科学探究图1-4-1探究摆的奥秘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____________;摆摆动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1.提出问题:通过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根据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问题的结论尝试性地作出预测和判断,寻求对所提出问题的可能性解释。
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计划应针对探究目的,确定收集证据的范围及要求,明确所需要的仪器和替代器材,知道控制什么量变化、什么量不变,测什么量,怎样测量等。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操作中要注意观察。
把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
数据的记录要尊重事实,不可拼凑。
5.分析与论证:进行简单的分析论证和因果推理,能从表面现象中看出其物理本质,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6.评估:对探究的过程和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进行评估,能从评估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并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7.交流与合作:能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和建议,并交换意见。
类型一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例1 如图1-4-2所示是一条细绳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的摆,小明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后,想探究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
他猜想可能与螺母的轻重有关,还可能与细绳的长短有关。
于是他通过改变螺母的轻重和细绳的长度测出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得出下表的实验数据:图1-4-2(1)若直接测单摆的一个周期,测得的周期误差较________。
(2)在第1、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螺母的轻重不变,改变细绳长度”的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细绳长度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常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尝试科学探究图1-4-1探究摆的奥秘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____________;摆摆动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1.提出问题:通过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根据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问题的结论尝试性地作出预测和判断,寻求对所提出问题的可能性解释。
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计划应针对探究目的,确定收集证据的范围及要求,明确所需要的仪器和替代器材,知道控制什么量变化、什么量不变,测什么量,怎样测量等。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操作中要注意观察。
把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
数据的记录要尊重事实,不可拼凑。
5.分析与论证:进行简单的分析论证和因果推理,能从表面现象中看出其物理本质,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6.评估:对探究的过程和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进行评估,能从评估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并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7.交流与合作:能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和建议,并交换意见。
类型一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例1 如图1-4-2所示是一条细绳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的摆,小明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后,想探究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
他猜想可能与螺母的轻重有关,还可能与细绳的长短有关。
于是他通过改变螺母的轻重和细绳的长度测出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得出下表的实验数据:图1-4-2(1)若直接测单摆的一个周期,测得的周期误差较________。
(2)在第1、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螺母的轻重不变,改变细绳长度”的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细绳长度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常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第1、2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比较第________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摆的周期与螺母的轻重无关。
(4)通过实验分析,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号:47732010][实验点拨] (1)摆的周期较小,直接测量一个周期误差较大,运用累积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即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过分析谈论后得出结论。
类型二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例 2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合作交流、评估等。
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张勤同学提出了如下的疑问:如图1-4-3所示,如果将两个一次性纸杯的杯口向上轻轻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平面用力吹气,里面的纸杯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丁强同学回答:“可能向上跳出,可能压得更紧,也可能静止不动。
”丁强同学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________要素;其他同学将张勤的疑问进行实际操作,发现“里面的纸杯向上跳出”,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________要素。
(均选填题中给定的编号)图1-4-3[导学号:47732011]课堂反馈(四)[尝试科学探究]1.思珏要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她准备了不同质量的小铁球、细绳、刻度尺、铁架台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4-1所示。
图4-1(1)实验器材中还应该有________。
(2)思珏完成了实验并将数据记入下表,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________有关,该实验所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 )A.为了理解提出问题的意义 B.为了提出自己的观点C.为了好与别人交流合作 D.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3.八年级的小明同学想知道“铅球”是否由铁制成,于是他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
“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4.玻璃杯从一定高度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
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
下面是四名同学的发言,其中比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
”B.“玻璃杯从一定高度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易破碎呢?”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是否有关?”课时作业(四)[第一章 1.4 尝试科学探究]一、选择题1.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 )A.猜想与假设 B.交流合作C.提出问题 D.分析论证2.如图4-K-1所示是几名同学参加降落伞比赛后的对话情景,针对中间同学的谈话而言,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图4-K-1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进行与实验 D.分析与论证3.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猜想可以胡猜乱想B.实验中看到的数据忘记记录了,事后可以估一个数据填上C.实验结束后要评估一下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D.探究的七个要素在实验中只出现几个也可以算一次科学探究4.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二、实验探究题5.某同学做“探究影响摆球摆动周期的因素”实验时,采用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A和B,在不同的摆动幅度和摆线长度的情况下做了如图4-K-2甲、乙、丙、丁所示的四次实验。
已知A球比B球轻,L1>L2,θ<α。
问:链接例1实验点拨图4-K-2(1)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当摆线长度和摆球轻重不变时,摆动周期与摆动幅度的关系。
(2)利用丙和丁两次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不变时,摆动周期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3)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不变时,摆动周期与________的关系。
6.在打羽毛球时,同学们发现羽毛的断落会影响羽毛球的飞行距离、飞行速度及飞行稳定性等。
他们讨论后决定从研究羽毛球自由下落这一简单的运动方式入手,探究羽毛断落情况对羽毛球下落速度的影响。
(1)他们从球场收集到六只羽毛球,如下表所示:你认为应该选择编号为____________的三只羽毛球进行对比实验。
(2)某同学正确选择了三只羽毛球后,设计了如下方案:让三只羽毛球同时从三楼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的先后顺序,重复三次。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请你对该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相同的力、相同的方式拍打羽毛球,不同品牌的新羽毛球飞行的情况并不相同,你认为引起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不同品牌羽毛球的________不同。
详解详析【新知梳理】一、慢摆锤的轻重摆动时偏离的角度【应用示例】例1(1)大(2)控制变量法(3)在摆锤的轻重一定时,摆线长度越长,摆的周期越大1、3(或2、4) (4)摆的周期与螺母的轻重无关,与摆长有关[解析] (1)直接测单摆的一个周期,测得的周期误差较大。
(2)1、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螺母的轻重不变,改变细绳长度”的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细绳长度的关系,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1、2次实验,螺母轻重相等,摆线长度不同,摆线长度越长摆的周期越大;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1、3或2、4次实验中,螺母的轻重不同,摆线的长度相同,摆的周期相同,由此可知,摆的周期与螺母的轻重无关。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摆的周期与螺母的轻重无关,与摆长有关。
例2②④[解析] “可能向上跳出,可能压得更紧,也可能静止不动”,这些是对杯子可能出现的现象作出的猜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其他同学将张勤的疑问进行实际操作,发现“里面的纸杯向上跳出”,这是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进行实验环节。
【课堂反馈】1.(1)停表(2)摆长控制变量法2.D 3.C 4.D【课时作业】1.C 2.B3.C [解析]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在科学探究中猜想时不可以胡猜乱想,故A选项不正确;实验要尊重科学事实,不能估实验数据,故B选项不正确;实验后反思时,要对探究方法、探究过程、实验结论等进行评估,故C选项正确;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需要七个基本环节,故D选项不正确。
4.C5.(1)甲乙(2)摆线长度、摆动幅度摆球轻重(3)乙丙摆球轻重、摆动幅度摆线长度6.[导学号:47732109](1)A、B、C或D、E、F(2)选择无风时进行实验(其他答案合理也可)(3)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