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分段计费
- 格式:docx
- 大小:13.76 KB
- 文档页数:3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分段计费专项练习3.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表:于晴准备乘出租车外出,已知行程是10 km,她要付多少元车费?8+(8-3)×2+(10-8)×3=24(元)答:她要付24元车费。
2.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2千米以内(含2千米)6元;3千米以内(含3千米)8元;3千米到7千米(包括7千米),每千米1.4元;超过7千米,每千米2.1元。
(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1)王阿姨从商场回家,乘坐出租车,行驶了11.4千米,她要付多少钱?7-3=4(千米) 1.4×4=5.6(元) 12-7=5(千米)2.1×5=10.5(元) 8+5.6+10.5=24.1(元)答:她要付24.1元(2)陈叔叔一次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乘坐出租车付费32.5元,则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在什么范围内?7-3=4(千米) 1.4×4=5.6(元) 32.5-8-5.6=18.9(元)18.9÷2.1=9(千米) 7+(9-1)=15(千米)7+9=16(千米)答:应比15千米大,但又小于或等于16千米。
国家邮政局关于信函邮资的收费标准如下:(1)一封信重67 g,寄往本地,需付邮资多少元?67÷20=3……7(g)3+1=4 0.80×4=3.20(元)答:需付邮资3.20元。
(2)一封384 g的信函,寄往外地,需付邮资多少元?384-100=284(g)100÷20=5 284÷100=2……84(g)2+1=3 1.20×5+2.00×3=12.00(元)答:需付邮资12.00元。
3.我国是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之一。
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许多城市采用价格调控等手段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某市规定用水标准如下:每户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6 m3时,水费按“基本价”收费;超过6 m3时,不超过的部分仍按“基本价”收费,超过部分按“调节价”收费。
小升初数学分段计费问题1. 背景介绍:小升初指的是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考试,是每年六年级学生必须要经历的一项重要考试。
而在小升初数学考试中,常会涉及到分段计费的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不理解清楚,就有可能在考试中踩坑。
2. 什么是分段计费:分段计费是针对一些收费标准,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价目进行分段计算,从而得出最终的价格。
类似于一些电费、水费等的计算方式。
在数学中分段计费通常可以用来计算某些物品的价格,以及计算工资等问题。
3. 分段计费问题的举例:现在小明要去某个游乐场游玩,门票价格分为两个档次:5元/小时,2元/分钟,小明去玩儿了3小时42分钟,问门票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解题思路:首先,我们可以将时间转化为分钟数,这样方便我们统一计算。
3小时42分钟 = 3 * 60 + 42 = 222分钟。
接下来,我们按照分段计费的方式,来计算价格。
首先,前2小时(120分钟)是按照5元/小时计算的,所以费用为 2 * 5 = 10 元。
接下来,剩余的分钟数是按照2元/分钟计算的,所以费用为 102 * 2 = 204 元。
最后,将前两次的费用相加,即可得到总费用: 10 + 204 = 214 元。
4. 分段计费问题的答案:答案:小明需要支付214元门票费用。
5. 总结:分段计费是数学中一个常见的概念,在小升初数学考试中也可能会涉及到。
对于如何正确计算分段计费问题,需要我们理解清楚分段计费问题的定义,以及具体的计算方法。
十分必要的是,要通过各种题目的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技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分段计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段计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分段计费”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际应用问题,它不仅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是教材名称,在教材中,分段计费这一内容安排在具体章节,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运算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应用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但是,对于分段计费这种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学生可能会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和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来探索新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段计费的含义,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分段计费的费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段计费的含义,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分段计算方法。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分段计费的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年级分段计费练习题讲解在六年级数学学习中,分段计费是一个相当重要且常见的概念。
分段计费指的是根据不同的范围或条件,采用不同的计费方式。
这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比如电话资费、电力资费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段计费的方法,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分段计费的练习题。
一、分段计费的基本概念分段计费是指根据一定的范围或条件,对不同部分进行不同的计费方式。
通常采用“阶梯计价法”来实施,即根据不同的消费量,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计费标准。
二、计费标准在分段计费中,各个阶段的计费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低消费部分的单价会相对较高,而高消费部分的单价会相对较低。
这是为了鼓励客户增加消费,同时保证供给单位的利益。
三、分段计费的练习题讲解以下是几个六年级分段计费练习题的详细讲解。
练习题一:小明每天步行上学,每天的路程为5公里以内不收费,超过5公里以后,每超过1公里收费0.5元。
如果小明每天上学8公里,他一周的路费是多少?解答:小明每天上学的路程为8-5=3公里。
超过5公里以后,每超过1公里收费0.5元,所以小明需要支付费用为3*0.5=1.5元。
一周共上学5天,所以一周的路费为1.5*5=7.5元。
练习题二:某电影院的票价根据观影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平时观影票价为每小时20元,而在周末和法定节假日观影票价为每小时25元。
小明去电影院观影,他观影时间为2个小时,他需要支付多少钱?解答:小明观影的时间为2个小时,且是在平时观影。
平时观影票价为每小时20元,所以小明需要支付费用为2*20=40元。
练习题三:某餐厅的用餐消费按以下规则进行计算:消费满100元,可以打9折;消费满200元,可以打8折。
小红和小明去该餐厅用餐,他们的消费分别为130元和220元,请计算他们需要支付的费用分别是多少?解答:小红消费了130元,满100元可以打9折,所以她需要支付的费用为130*0.9=117元。
小明消费了220元,满200元可以打8折,所以他需要支付的费用为220*0.8=176元。
分段计费优质说课稿人教版《分段计费》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段计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计算方法。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为学习分段计费问题奠定了基础。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含义,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实际问题解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含义,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
二、说学情小学生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分段计费问题这种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示、实际问题的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采用讲授法、探究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并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计算方法。
四、说学法学生将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出租车计费、水费计费等问题,引入分段计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出示具体的分段计费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画图等方式,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含义,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讲解新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使学生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对分段计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6.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分段计费说课稿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学生能够掌握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明确分段计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区间的费用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教学资料:- 人教版数学教材相关章节、实际生活中的分段计费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提问引出主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水电费用是如何计算的吗? - 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对分段计费的理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段计费的实例,如出租车计费、手机流量计费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分段计费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二、新课讲解1. 概念解释:- 清晰地解释什么是分段计费,以及它与一般计费方式的区别。
2. 计算方法:- 通过教材中的例题,详细讲解分段计费的计算步骤。
- 强调不同区间的费用计算方法,以及如何确定费用所在的区间。
3. 实际应用:-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水电费用、交通罚款等,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实际应用。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 布置与分段计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拓展讨论:分段计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税收、保险等。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留意分段计费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后的相关习题。
六年级分段计费知识点总结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计费问题。
而在六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开始接触到了分段计费的知识。
分段计费是指根据不同的条件或规则,将费用进行分段计算的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六年级分段计费的知识点。
1. 什么是分段计费?分段计费是指根据使用的数量不同,将费用进行不同区间计算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分段计费会根据数量的不同而设定不同的价格。
2. 分段计费的应用场景分段计费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场景,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情况:a. 电话费的计算:不同的通话时间段有不同的资费标准,超过某个时间段就会进入下一个分段的资费。
b. 邮费的计算:不同的包裹重量或尺寸会有不同的邮费标准,超过某个重量或尺寸就会进入下一个分段的邮费。
c. 水电煤气费的计算:不同的用量范围有不同的费用标准,超过某个用量范围就会进入下一个分段的费用。
3. 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a. 阶梯计价法:根据不同的用量范围设定不同的价格,每个阶段的价格会逐渐增加。
b. 累进式计价法:根据使用数量逐渐递增,每个分段的费用会不同。
c. 阶梯递减计价法:根据使用数量逐渐递减,每个分段的费用会不同。
4. 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步骤解决分段计费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理清条件与价格:首先要明确分段计费中的不同条件和价格,弄清楚各个分段的范围和费用。
b. 根据条件计算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使用的数量或者范围。
c. 根据分段计费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分段计费的方法,将数量与费用相乘,得出每个分段的费用。
d. 将各个分段的费用相加:将各个分段的费用相加,得出最终的总费用。
5. 分段计费的注意事项在应用分段计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搞清楚条件和价格:确保理解清楚每个分段的条件和价格,避免理解错误导致计算错误。
b. 确保准确计算数量:计算数量时要仔细,避免出错。
c. 注意单位的转换:在计算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对单位进行转换,注意单位的换算关系。
第1讲 分段计费【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经济问题;2、熟悉分段计费常见题型及解法。
【知识梳理】分段计费就是按阶梯收费,每一段的收费单价不一样,这一类题首先找出拐点,找出每一段的费用标准,从而分段计算。
【典例精析】【例1】某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5千米之内起步费10.8元,往后每增加1千米增收1.2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算).现从A 地到B 地共支出车费24元,如果从A 先往前走800米再乘车到B 地,结果还是24元,那么如果先走AB 的一半路程,再打车需要多少元? 解:设AB 长x km ,(24-10.8)÷1.2+5=16(km )∵如果从A 先往前走800米再乘车到B 地,结果还是24元, ∴ AB-0.8>15 ∴15.8<x ≤16 ∴7.9<AB 21≤8 ∴走AB 的一半路程再打车的费用:10.8+1.2×3=14.4(元)【趁热打铁-1】自从9月1日某市首批50辆纯电动出租车正式运营以来,电动出租车以绿色环保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下表是行驶15公里以内普通燃油出租车和纯电动出租车的运营价格:老张每天从家去单位打出租车上班(路程在15公里以内),结果发现正常情况下乘坐纯电动出租车比燃油出租车平均每公里节省0.8元,求老张家到单位多少公里? 解:设老张家到单位一共x 千米, 13+(x-3)×2.3=8+(x-3)×2+0.8x车型 起步公里数起步价格 超出起步公里数后的单价普通燃油型 3 13元 2.3元/公里 纯电动型38元2元/公里x=8.2【例2】成都市公布的居民用电电价听证方案如下:(1)培培家5月份的电费为139.5元,请你求出培培家5月份的用电量; (2)若新新家某月的电费为248元,则新新家该月用电量是多少?属于第几档? 解:(1)用电量为210度时,需要缴纳210×0.55=115.5元,用电量为350度时,需要缴纳210×0.55+(350-210)×(0.55+0.05)=199.5元, ∴培培家5月份的用电量在第二档,(139.5-115.5)÷(0.55+0.05)+210=250(度) (2)由(1)得,新新家该月用电量在第三档.(248-199.5)÷(0.55+0.05+0.15)+350≈415(度)【趁热打铁-2】安民小区对用电的收费标准如下:每月用户用电不超过10度的部分,按每度0.45元收费;超过10度部分按每度0.80元收费。
小学数学教案分段计费
教学内容:分段计费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段计费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分段计费进行简单实际问题的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掌握分段计费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笔、考试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师生互动,导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分段计费的情况。
二、讲解(10分钟)
1.讲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讲解分段计费的步骤和技巧。
三、示范(15分钟)
1.教师示范几个简单的分段计费问题,并讲解解题过程。
2.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示范问题的解答。
四、练习(20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分段计费的方法和技巧。
2.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
五、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分段计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分段计费的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导入、讲解、示范、练习、总结”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分段计费的方法和技巧。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分段计费(六年级)知识精讲1.路程分段计费.2.收费分段计费.3.纳税.4.正求费用,反求数量.三点剖析重难点:熟悉各类分段计费题型.题模精讲题模一正求费用例1.1.1.一种出租车的收费方式如下:3千米以内10元,3千米至10千米部分每千米加收2.0元,10千米以上部分每千米加收2.6元,某乘客要乘出租车去50千米处的某地.如果乘客中途不换车要付车费多少元?答案:128解析:要付元.例1.1.2.2011年9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前后税率表如下所示:例如一个人月收入是5000元,则在调整前,他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元,需缴税元;调整后,他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1500元,需缴税元.于是调整税率后可少缴税280元.如果小高的父亲月收入8000元,则在调整后,可比调整前少上缴所得税多少元?答案:480解析:调整前:,需缴税元;调整后:,需缴税元.因此,调整后可比调整前少上缴元.例1.1.3.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为:神州行【本地通话费0.6元/分】;全球通【月租金50元/月,本地通话费0.4元/分】.【1】若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钟或300分钟,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需交多少钱?【2】对于某个本地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的情况吗?【3】张老师想办一张电话卡,请你给他点建议.答案:【1】神州行:200分钟120元,300分钟180元;全球通:200分钟150元,300分钟170元【2】会,当通话250分钟时【3】当通话时间不足250分钟时,应办神州行;恰好250分钟时,两种均可;超过250分钟时,应办全球通解析:【1】神州行:元,元;全球通:元,元【2】会.每分钟两方案差0.2元,为使总费用相同,需通话分【3】显然时长越长全球通有优势,短则神州行有优势.根据【2】的结果,当通话时间不足250分钟时,应办神州行;恰好250分钟时,两种均可;超过250分钟时,应办全球通.题模二反求数量例1.2.1.2011年9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前后税率表如下所示:例如一个人月收入是5000元,则在调整前,他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元,需缴税元;调整后,他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1500元,需缴税元.于是调整税率后可少缴税280元.【1】如果小高的父亲月收入10000元,则在调整后,可比调整前少上缴所得税多少元?【2】张先生2011年10月缴纳了1165元个人所得税,那么他当月的收入是多少元?答案:【1】480【2】12100解析:【1】调整前:,这几部分税率分别为0.5%.10%.15%.20%,故需缴税1225元;调整后:,这几部分税率分别为0.3%.10%.20%,故需缴税745元.这样,共少缴元.【2】元,元,元.故当月的收入是元.例1.2.2.某地区对用电的收费标准规定如下:每月每户用电不超过10度的部分,按每度0.45元收费;超过10度而不超过20度的部分,按每度0.80元收费;超过20度的部分按每度1.50元收费.某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交电费7.10元,乙用户比丙用户多交3.75元,那么甲.乙.丙三用户共交电费多少元?【用电都按整度数收费】答案:24.05将各户交费不按元计算,而是按分计算.若乙未超10度,则乙.丙之差为45的倍数,但375不是45的倍数,故乙超过10度.这样丙必少于10度,否则乙.丙之差个位应为0.同理甲必超20度,否则甲.乙之差应为80的倍数.设丙用电x度,乙比10度多y度,甲比20度多z度,则,化简得.由于各字母为整数且,解得,进而甲.乙.丙电费分别为3.15元.6.9元.14元,三用户共交元.例1.2.3.某商场优惠规则如下:【1】一次性购物不超过50元的不折扣;【2】一次性购物超过50元但不超过200元,全部打9折;【3】一次性购物超过200元,其中200元的那部分按第【2】条给与优惠,超过200元的部分打8折,某人购物消费196元,则他省了多少钱?答案:24元解析:若物品金额200元,应消费元,故物品金额比200多元,共省元.随堂练习随练1.1.某游戏推出针对未成年人的防沉迷系统,未成年人每天游戏时间在2小时以内,每小时需要花费2元,超过2小时的部分每小时5元.有一天乐乐玩了4个小时,那他在超过2小时的那部分游戏时间里,花费了____________元.答案:10解析:元.随练1.2.某游乐场的划船项目推出优惠活动:划船2小时以内,每小时20元;超过2小时不到5小时的部分,每小时16元;超过5小时的部分,每小时10元.有一天乐乐在游乐场划了6小时船,总共花了____________元.98解析:2小时部分对应的是20元,3-5小时部分对应的是16元,第6小时对应的是10元,所以划船6小时共花了元.随练1.3.某通讯公司有两种优惠套餐,如下表.请问当用户的通话时间是240分钟时哪个计划费用最少.答案:套餐【二】解析:套餐【一】需元,套餐【二】需元,故套餐【二】费用少.随练1.4.北京市出租车计价规则如下:行程不超过3公里,收起步价13元;超过3公里的部分每公里加收2.3元【不足1公里按1公里计算】.【1】若乘坐出租车2公里,则应缴__________元车费;【2】若乘坐出租车8公里,则应缴__________元车费;【3】小明从学校做出租车到家,共付出租车车费36元,求学校到小明家的路程?答案:【1】13【2】24.5【3】13公里解析:【1】,故乘坐出租车2公里应缴起步价13元.【2】乘坐出租车8公里应缴元.【3】超出3公里部分为公里,故学校到小明家的路程为公里.随练1.5.A地与B地之间打长途电话所付电费有如下规定:若通话在5分钟以内都付1.0元.超过5分钟以后,超过5分钟的部分,每分钟付0.5元.某人一次打电话用去3.5元,问这人打了几分钟电话?答案:10解析:打了分钟.随练1.6.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有收入的公民应依照规定的纳税率纳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从收入中减去3500元后的余额.已知小明3月份缴纳个人所得税400元,则小明3月份的收入是多少元?答案:7000解析:估算可得月收入减去3500元后的余额必超过2000元,故余额超过2000元的部分为元,即月收入为元.课后作业作业1.某游戏推出针对未成年人的防沉迷系统,未成年人每天游戏时间在2小时以内,每小时需要花费2元,超过2小时的部分每小时5元,有一天乐乐玩了5个小时,那他在超过2小时的那部分游戏时间里,花费了____________元.答案:15解析:元.作业2.某游乐场的划船项目推出优惠活动:划船2小时以内,每小时20元;超过2小时不到5小时的部分,每小时16元;超过5小时的部分,每小时10元.有一天乐乐在游乐场划了7小时船,总共花了____________元.答案:108解析:2小时部分对应的是20元,3-5小时部分对应的是16元,第6-7小时对应的是10元,所以划船7小时共花了元.作业3.小勇2012年的月工资为12200元,那么他应该上缴所得税为______.答案:1185解析:,故应缴税元.作业4.现在有两种照明灯:一种是10瓦【即0.01千瓦】的节能灯,售价60元;另一种是60瓦【即0.06千瓦】白炽灯,售价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相同,使用寿命也相同,电费0.5元/千瓦时.【1】两种灯用多少时间的费用相等?【2】假设两种灯的使用寿命为3000小时,若计划照明3500小时,试设计出你购买灯的方案,并从中找到你认为省钱的选灯方案.答案:【1】2280小时【2】节能灯.白炽灯各买一盏,且尽量用节能灯解析:【1】每小时白炽灯比节能灯多花元,使两种灯总费用相等的时长为时.【2】方案一:买两盏节能灯;方案二:买两盏白炽灯;方案三:节能灯.白炽灯各买一盏.方案一花费元;方案二花费元;方案三花费元.方案三最省钱.作业5.某通讯公司推出了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若通话500分钟,两种计费方式哪一种更加省钱?【2】用户这个月打多少分钟电话才能使得用这两种计费方法是的费用相等?答案:【1】方式一【2】650解析:当时间恰好为400分时,方式一比方式二省元,故若主叫时间应超过400分且两种计费方法是的费用相等,则超过400分的时间为分,即主叫时间为分时两计费方式费用相同,且易知主叫时间在400至650分之间时方式一省钱,故若通话500分钟应选方式一.若主叫时间不足400分且两种计费方法是的费用相等,则超过150分得时间为,但结果不是整数,不符合要求.作业6.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著作所获得稿费应纳税,其计算方法是:①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②稿费高于800元,但不高于4000元的,应缴税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的14%;③稿费高于4000元的,应缴税全部稿费的11%.【4】若小明出版一部著作获得一笔稿费,他缴了550元,则这笔稿费是多少元?答案:【1】0【2】308【3】3552【4】5000解析:【1】,故稿费为200元时应缴税0元.【2】,故稿费是3000元时应缴税元.【3】,故稿费是4000元时应缴税元,实得元.【4】,故由【3】可知稿费超过4000元,为元.作业7.出租汽车4千米起价10元,行驶4千米以后,每千米收费1.2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李明乘坐出租车下车时付给司机16元【不计等候时间】问李明乘坐出租车行驶了多少千米?答案:9解析:行驶了.作业8.从A地向B地打长途电话,通话3分钟以内【包含3分钟】收费2.4元.3分钟以后每增加通话时间1分钟加收1元.求:【1】当通话时间为7分钟时的通话费用;【2】有10元钱时,打一次电话最多可以打多长时间?答案:【1】6.4【2】10解析:【1】通话7分钟时的费用为元【2】可超出3分钟的时间为分,故最多打10分钟.作业9.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某项税款按下列方式累加:收入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元不超过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2000元部分税率为15%,某人纳税150.1,则他收入多少元?答案:1751解析:若收入为2000元,则应纳税元,故此人收入比2000少元,为元.作业10.为鼓励节约用水,某市对自来水的收费标准做如下规定:每月用水不超过8吨部分按5.5元/吨收费,超过8吨而不超过18吨部分按7元/吨收费,超过18吨部分按10元/吨,某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交水费88.5元,已知乙用户交水费89.5元.问:【1】甲乙两户该月各用水多少吨?【2】用25吨水应交多少元水费?答案:【1】24.4;14.5【2】184解析:用水8吨交元,18吨交元.【1】乙用水量为吨;甲交水费元,用水量为吨.【2】用25吨水应交元.。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分段计算的方法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2、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含义,
教学重点:分段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运用分段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乘过出租车吗?你知道出租车是怎样计费的吗?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
2、引导分析。
收费标准中“3km以内7元”什么意思?“不足1km按1km计算”怎样理解?6.3km要按多少计算?收费标准是分哪几段计费的?超过3km部分怎样计算?
解法一:分段计算。
前段里程应付多少钱?后段呢?后段为什么用“4”而不用“3.3”?计费时为什么用“1.5”而不用“7”?
解法二:先假设再调整。
假设每千米都是1.5元,费用是多少?前3千米少算了多少?总共应付多少?
3、巩固解法。
如果行驶里程是8.4km,怎样算?9.8km呢?
4、回顾反思。
①我们刚才解决的实际问题都具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我们用哪两种方法解决的?
②观察“分段计算”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为什么总用7元去加后段里程的车费?(应付车费=7+1.5×(总里程-3))
③观察“先假设再调整”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为什么总是用假设车费再加上2.5元?(应付车费=1.5×总里程+2.5)5、拓展训练
你能完成下面的出租车价格表吗?
①你发现行驶里程与出租车费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变化情况怎样?
②直接应用价格表解决问题:
A、妈妈坐出租车行驶了7.2km,应付多少钱?
B、王叔叔乘坐出租车,下车后付了16元车费,至少乘坐了几千米?至多呢?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1、出示:邮局邮寄信函的收费标准:
问:小琪要给外埠的叔叔寄一封262 g的信函,应付邮费多少钱?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完成练习。
2、某地打固定电话每次前3分钟内收费0.22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收费0.11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
妈妈一次通话时间是8分29秒,她这一次通话的费用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分段计费
收费标准:……
6.3km 8.4km 9.8km 方法一:分段计算……
方法二:先假设再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