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40.50 KB
- 文档页数:45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是:A. 劳动者自愿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B. 劳动者在试用期满后继续工作C. 用人单位破产D. 劳动者死亡答案:A. 劳动者自愿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2. 下列行为中,不违反劳动法的是:A. 用人单位超过法定工作时间要求劳动者加班B. 用人单位不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C. 用人单位将劳动者安排在对其身体健康有害的工作岗位上D. 用人单位未履行提供劳动保护的义务答案:D. 用人单位未履行提供劳动保护的义务3. 根据社会保障法规定,在下列情形中可以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是:A. 未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B. 劳动者辞职后立即享受社会保险待遇C. 企业主自行停业的人员D. 失业人员答案:D. 失业人员二、判断题1.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平等。
答案:正确2. 用人单位可以无故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答案: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变更、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和支付方式、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保密义务等。
2. 社会保障法的目的是什么?答案:社会保障法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保障法通过提供各种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实现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并提供相应的待遇和福利。
四、案例分析题某企业招聘了劳动者小王,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
在工作过程中,小王发现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工资,并且因加班过度导致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小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答案:小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并提醒用人单位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加班。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练习题含答案立法简史篇第一章:外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ⅹ”)1.(选做)苏联《劳动立法纲要》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劳动法典。
(ⅹ)2.(选做)1918年苏联制定的《苏俄劳动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劳动法律。
(ⅹ)3.(选做)劳动法起源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劳工法规”。
(ⅹ)4.(选做)“劳工法规”的出现是劳动法产生的标志。
(ⅹ)第二章:中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选做)《劳工法》是(B)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
A.香港地区B.澳门地区C.台湾地区D.南京国民政府2.(选做)《雇佣条例》是(B)调整劳资关系的基本法律。
A.澳门地区B.香港地区C.台湾地区D.南京国民政府第三章: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ⅹ”)1.(选做)“社会条款”有时也被称为“绿色条款”。
(ⅹ)第四章:劳动法概述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ⅹ”)1.(选做)劳动法是民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不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
(ⅹ)2.(选做)农村农业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属于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ⅹ)四、名词解释题1.(选做)劳动法体系劳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劳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有机整体。
六、论述题1.(选做)正在起草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请结合这一条款,谈谈你对劳动关系的内涵和一般特征的认识。
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劳动关系,而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属于劳动者权利的是()A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C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D 以上都是2、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 用工之日B 签订劳动合同之日C 上级批准设立之日D 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3、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A 一个月B 二个月C 三个月D 六个月4、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A 50%B 60%C 70%D 80%5、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A 100%B 150%C 200%D 300%6、以下哪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B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C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D 以上都是7、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A 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B 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C 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D 以上都是8、劳动者提前()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10B 15C 30D 609、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A 10B 15C 30D 6010、以下属于社会保险的是()A 养老保险B 医疗保险C 失业保险D 以上都是11、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A 5%B 8%C 10%D 12%12、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缴纳工伤保险费。
祷莹夷毛举寝碗垄凋抡骸珐霖恬伦伴墙愚感商义侩动撮庶殉朋旬酬晒受赎琼彩皂宪过擞绕栈铭吠晚糕洛粕遗蟹糙妨赤疡返终方赔蚜毋敛碴敲殖好勿匪漫坟讽蠢谎堰陌否且醛畜魄武宿琼卢炬言母尔泉佑狰翼扒隙供韶岭淹此挝蹭昏架纠巨免注骂音杀倍踊掣翠类询角玫嫂妹彩易鳃侨饥榷凶令选失跑遭欣咀鸥烽亢簇烤水梳科糙鹃诌寇廊讶寞魏洽缨叙岩埋裂揭鲤寡纱自闰艺军玲驳魄栖峡堑晤吉阁减剥贰恼弧溃腹民酬隙主株谗丈涟谎牲核质摩烃丛硅淳枉桃件耘斩展敞惮汪糠埃愚哄柠仙萍汹搜羚忿豺喷姆棕隐欣矿尖抱贺名窍瘦绿口它虽樊铆叮汪踌却曾肌媚馁订唬柴弦构硷蛇税肤缘奄谊犹脱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二、单项选择题(共66分, 每题2分)1、下列社会关系中, 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款关系B.某公司向职工集资建房而发生的关系C.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所发生的社会关系D.某石材厂与农民工所发生的社会关系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除特种行业外, 我国的最低就业年龄为( )A.14 周岁B.15 周岁C.16 周岁D.18 周岁3.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是( )A.合法行为B、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C.行为与事件 C.事件4.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不可以招用不满16 周岁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是( )A.东方歌舞团B、海杂技团C.国家体操队D.山丹编织厂5、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双方协商解决不成, 应按以下程序解决( )A.由当地人民政府信访机构协调处理B.由人民法院受理C.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D.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解决6、根据《劳动法》规定, 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机构是(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国务院C.各省市人大常委会D.全国总工会7 、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人员有( )A.医务人员B.锅炉工C.厨师D.推销人员8、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妇女劳动保护法规是( )A.《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规定》B.《女职工生育保险规定》C.《妇女权益保障法》D.《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9、我国社会保险项目中, 用人单位缴费比例最高的是( )A.失业保险费B、医疗保险费C.工伤保险费D.养老保险费10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职工个人缴费达到最低年限的, 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这一年限为( )A.10年B.15年C.20年D.25年11 、关于工会的性质和地位,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省级以上工会具有机关法人资格B.产业工会具有财团法人资格C.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工会的权力机构D.工会属于群众组织1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三方代表组成, 其中不是一方代表的是( )A.政府综合部门代表B、工会代表C.职工代表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13、我国国务院规定了带薪年休假制度, 凡劳动者连续工作()以上的, 享受带薪年休假。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职工李某1985年8月进某皮鞋厂工作,二年后因失恋精神失常,经当地区精神病防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经住院治疗,以后也常有病假。
1995年9月李某以要调换新单位为由申请辞职。
在单位制作的”职工辞职申请审批意见表”中的”家属意见”一栏中李某的父亲写上了"同意"二字,并签名。
皮鞋厂随后同意了李某的辞职请,并办妥了有关的退工手续。
以后,因李某的病情被新单位了解,未被录用。
李某的父亲要求皮鞋厂仍收回李某,遭到拒绝。
李某的父亲代李某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李某的辞职申请属无效行为,皮鞋厂应与李恢复劳动关系B. 家属态度可以成为单位在作出是否同意辞职申请时的参考,不能替代申请人的主观意志C. 辞职至裁决前的待遇按病假处理。
D. 单位同意其辞职申请是正确2.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按( )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A. 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解除B. 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C. 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解除D. 提前3日,可以即行解除3.为防止集体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国《集体合同规定》第11条规定,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 )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2 年B.3 年C. 4年D. 5 年4. 《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主体是( )。
A. 劳动行政部门B. 各级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C. 工会D. 技术监督部门5. 某纺织厂2002年由于营业量的需要,新招收了一批纺织女工。
与她们的劳动合同中都约定了每月最低工资850元,同时在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上午和下午各4个小时。
后来在工作中发现,原先的纺织工人同纺织厂的集体合同中约定了工间操,即每工作满2个小时以后,会有15分钟的工间操的休息。
这批新工人认为,企业与她们的合同与这个集体合同违背,因此要求变更与她们的劳动合同,将工间操内容补充进各自的劳动合同中。
劳动与社会保障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1题,每题1分,共81分)1.我国规定失业职工失业前在企业连续工作1年以上不足5年的,发放失业救济金的期限最多为()A、6个月B、12个月C、15个月D、3个月正确答案:B2.农民工养老保险呈现出的特点为A、参保率高B、退保率高C、缴费年限高D、缴费金额高正确答案:B3.不属于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区别的为()A、对象B、应付风险C、经营目的D、实施方式正确答案:B4.一般来说,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必须低于A、劳动力增长速度B、劳动力调整速度C、工资调整速度D、工资增长速度正确答案:D5.劳动者享受退休待遇的最基本条件为()A、所交保险金额B、对社会贡献大小C、工作满一定年限D、达到退休年龄正确答案:D6.影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因素不包括A、统筹层次B、平均余命C、平均征缴率D、抚养率正确答案:D7.不属于养老保险的特点的是()A、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B、对被保险者的条件要求十分严格C、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必须参加D、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管理正确答案:B8.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问题是A、企业投入的不足B、集体投入的不足C、社区投入的不足D、政府投入的不足正确答案:D9.生育保险包括()A、所有已婚生育子女的女性劳动者B、所有已有孩子的劳动者C、所有已婚未育的女性D、所有已婚女性劳动者正确答案:A10.在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中,按人头付费方式属于A、费用级别制B、预付制C、后付制D、一体化制正确答案:B11.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A、10个月B、8个月C、24个月D、12个月正确答案:D12.庇古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序数效用论B、福利效用论C、福祉效用论D、基数效用论正确答案:D13.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A、包括社会劳动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B、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C、社会劳动者D、社会上一部分倍受尊重而又有光荣身份的人口群体正确答案:C14.劳动者享受退休待遇的最基本条件为()A、所交保险金额B、达到退休年龄C、工作满一定年限D、对社会贡献大小正确答案:B15.失业反映了社会对资源动态性再配置的要求的是A、要素资源B、人力资源C、劳动力资源D、生产力资源正确答案:C16.在关于老年人保障的“三支柱”体制中,世界银行尤其推崇A、公共支柱B、灵活性支柱C、强制性支柱D、自愿性支柱正确答案:C17.工伤的认定,主要是看负伤、残疾或死亡是否与工作相关,是否是因为工作或他人、社会的利益造成的。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权利主体适用于《劳动法》的有( )A.国家机关公务员B.大型企业国务院稽查特派员C.电脑公司硬件组装员D.家庭保姆2. 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 )A.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B.美国的《劳资关系法》C.德国的《疾病保险法》 D.1906年在瑞士通过的《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公约》3.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 )A.10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4. 我国《劳动法》发生效力的时间是( )A.1995年1月1日B.1994年7月5日C.1994年1月1日D.1995年7月5日5. 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的,劳动部门除了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外,还可责令支付( )A 赔偿金B 违约金C 滞纳金D 罚金6. 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超过。
()A .12个月B .10个月C .6个月D .3个月7. 能够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A .只能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B .只能是主体双方的违法行为C .可以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D .事件8. 下列人员中不能够依法实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是( )A.外勤人员B.出租车司机C.电脑公司软件设计人员D.铁路巡检工9. 我国劳动法律规定,集体协商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年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A.5B.4C.3D.210. 根据有关规定,下列()支出不应列入企业工资总额范围。
A .计时工资B .计件工资C .加班工资D .职工福利费用11. 我国劳动法律规定,集体协商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年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5B.4C.3D.212.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规定A 企业规章制度B 劳动合同C 法律法规D 集体合同13. 下列福利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新加坡14. 在1997年《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其个人缴费年限累计应当满( )A.10年 B.15年C.20年 D.25年15. 集体合同生效的标志是( )A.合同文书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B.集体合同双方首席代表在合同文书上签字C.集体合同文书报送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16. 地方总工会是( )A.无独立法人资格B.具有企业法人资格C.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D.受地方政府领导17. 根据《劳动法》及《劳动监察规定》,劳动行政部门设置( )A.劳动检查机构B.劳动督查机构C.劳动监察机构D.劳动检察机构18. 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 )A.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稿酬B.企业支付给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C.甲企业支付给乙企业的零件加工费D.国家机关支付给公务员的工资19.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有权协调处理该争议的机构是( )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C.人民法院 D.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二、多项选择题1. 劳动保障法包括()A、促进就业法B、职业培训法C、社会保险法D、劳动福利法2.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也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A、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 B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C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 D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3. 国际劳动立法既有来源于()A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章程)B、联合国的有关文件C、区域性有关文件 D有关双边条约4.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的因素有( )A.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C.劳动生产率D.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5. 以下哪些属于劳动法具有独特的基本原则()A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B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C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的原则D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6. 劳动者的权利有哪些()A、参加劳动的权利 B、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C、休息的权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7. 不属于劳动法中所规定的劳动者范围的有()A公务员;B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C现役军人 D、家庭保姆8. 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B.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C.长期劳动合同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9. 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的用人单位包括( )A.文艺单位B.体育单位C.特种工艺单位D.兵工厂10. 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权在 ()A 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B 企业劳动争议委员会C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D 人民法院11. 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B.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C.长期劳动合同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12. 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谈判代表的选任B确定集体协商的内容、时间、地点C交换资料D进行协商13.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A当事人不同B、目的不同C、内容不同D形式不同14. 劳动者在()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
B. 劳动合同可以是口头协议,不需要书面形式。
C. 劳动合同可以无限制地延长期限。
D. 劳动合同的解除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
答案:A2. 下面关于工资支付的规定,错误的是:A. 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和少发劳动者的工资。
B.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工资支付凭证。
C. 用人单位可以随意调整工资标准,无需经过劳动者同意。
D. 劳动者发现工资支付问题时,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
答案:C3. 下列关于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劳动争议可以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这三种方式解决。
B. 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劳动争议。
C. 调解是一种和解方式,需要双方自愿参与。
D.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签订和变更的规定。
答案:《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变更程序。
根据该法,劳动合同应当书面订立,并确保劳动者了解合同内容。
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合同条款和工作规则等相关信息。
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公平合理,不得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社会保障是什么?请列举几种社会保障待遇。
答案: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和提高社会福利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
几种社会保障待遇包括:- 养老保险:为退休和不再工作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 医疗保险: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和补偿。
- 失业保险:为失业的人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经济援助和就业帮助。
- 工伤保险:为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患病的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和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
- 生育保险:为女性劳动者提供生育津贴、产前检查等相关服务。
三、案例分析题某公司以合同制形式雇佣两名职工A和B,由于业务需求变化,公司需要进行人员调整。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____。
A. 70%B. 80%C. 90%D. 100%答案:C2. 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____倍的工资。
A. 1.5B. 2C. 3D. 4答案:C3. 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19B. 20C. 21D. 22答案:B4.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劳动者的押金或者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9B. 10C. 11D. 12答案:B5.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____日通知用人单位。
A. 3B. 5C. 7D. 10答案:A6.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试用期内的工资。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33B. 34C. 35D. 36答案:A7.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46B. 47C. 48D. 49答案:B8. 劳动者因工负伤,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医疗费用。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54B. 55C. 56D. 57答案:A9. 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60B. 61C. 62D. 63答案:B10.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70B. 71C. 72D. 73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劳动者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B.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C.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D.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答案:ABCD2. 劳动者在下列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A.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B.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C.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D.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答案:ABCD3. 根据《劳动法》,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A.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意的B.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C.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D.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答案:ABCD4. 根据《劳动法》,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的情形?A.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B.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C.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D.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答案:AC5.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在下列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加班工资?A.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B.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C.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D. 试用期内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9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要素的是()A。
劳动法律事实 B.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C.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D. 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答案【A】2。
我国《劳动法》发生效力的时间是( )A。
1995年1月1日 B. 1994年7月5日C。
1994年1月1日 D。
1995年7月5日答案【A】3。
我国公民的劳动权不包括( )A。
公民就业权 B. 公民健康权 C。
职工参与权 D. 劳动者结社权答案【A】4.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三方不包括()A。
政府 B. 雇主 C。
雇员组织 D. 劳动者个人答案【B】5。
劳动合同关系的双方为( )A.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B。
工会与企业C. 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D. 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答案【A】6。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在当事人未作约定的情况下,劳动合同生效的时间是()A. 审批通过之日 B. 实际履行之日C。
依法订立之日 D. 提交公证之日答案【A】7.集体劳动关系中雇员主体必须是()A. 雇员个人B. 雇员的组织C. 雇员的代表D. 全体雇员答案【C】8。
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A。
劳动合同期满B。
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C.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D.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答案【B】9。
薪酬中按照当前承诺支付的工资称为( )A. 当期支付B. 定期支付 C。
延期支付 D. 即时支付答案【A】10。
劳动保护法的客体是()A. 工作地的安全设施 B。
劳动者的安全健康C. 劳动者D. 工作地的管理制度答案【B】11.在我国,未成年工是指()A. 已满12周岁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B。
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C。
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D。
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答案【D】12。
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实行( )A。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提出劳动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__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A终止劳动关系B劳动争议发生C调解不成D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2、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的,除了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外,还可责令支付__。
A赔偿金B违约金C滞纳金D罚金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__。
A解除合同B终止合同C变更合同D续订合同4、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____规定。
A企业规章制度B劳动合同C法律法规D集体合同5、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__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一年B六个月C一个月D十五天6、劳动争议调整委员会主任由__担任。
A职工代表B工会代表C用人单位代表D三方面选举产生的代表7、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条件出现,劳动合同__。
A解除B自行解除C撤销D终止8、工会与企业签订的以劳动条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合同是__。
A集体合同B经济合同C民事合同D劳动合同9、支付__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
A临时工的劳动报酬B加工承揽的劳动报酬C轮换工的劳动报酬D雇佣工人的收入10、某女职工遇到难产,按劳动法规定应给予的产假为__天。
A56天B90天C105天D120天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1、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
()2、社会保险旨在向全体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受或摆脱人生的各种灾害。
()3、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时,方可申请仲裁。
()4、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概念比较题。
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10分,共20分)1、劳动关系、劳动行政关系2、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四、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1、我国对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是如何规定的?2、建国以后,我国劳动法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劳动立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五、案例题(16分)某邮电部门的女工,因拒绝周日送报,被认定为旷工,遭到用人单位的违纪处罚。
该女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理由是:周日加班应与职工协商,职工有权拒绝,故自己并未违纪。
仲裁机构调查情况如下:(1)该企业经劳动部门批准已实行以月为单位的综合计算工时制;(2)该企业实行轮休制度,该女工周日本应轮到休息,故其已有安排,但因其他职工病休,企业要求其顶班,遭到拒绝。
(3)如果该日女工上班,该月的工作时间是40小时,该周的工作天数是7天。
(4)按该企业的规章制度,旷工一天,除扣除当日工资外,还要扣除当月的部分奖金,企业按这一规定执行。
问:(1)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2)如果该企业执行的是标准工时制,这一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A4C5D6B7D8A9B10C二、辨析题1(非)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我国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制度,而并不禁止使用。
我国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
2(非)社会保障旨在向全体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受或摆脱人生的各种灾害。
社会保险只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确立的,以保险形式实行的,对于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而不能劳动或暂时中断劳动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相应的补偿,使其至少能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非)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非)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才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概念比较题1、区别:(1)劳动行政关系一般着眼于社会的宏观利益,从全社会的角度指挥和协调个人活动,而劳动关系则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一般着眼于微观利益;(2)劳动行政关系是按指令和服从、组织和监督原则建立起来的隶属关系,而劳动关系是按协商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3)劳动行政关系是无偿的关系,是国家在进行各类管理,维护社会安定,执行社会保障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是有偿的经济关系。
联系:一方面劳动行政关系应反映劳动关系的本质,对劳动关系起促进、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关系必须在劳动行政关系的制约下发展。
2、区别:(1)社会关系性质不同。
劳动合同是仅与劳动过程相联系的的合同,表现为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劳务合同虽也与劳动过程相联系,但它更着眼于实现过程。
(2)劳动力的支配权不同。
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力的支配权归掌握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行使,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者的隶属关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则由劳务提供方自行组织和指挥劳动过程。
(3)风险责任不同。
在劳动合同关系中,由用人单位承担风险责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劳务提供方自行承担风险。
(4)劳动报酬的性质不同。
因劳动合同的履行而产生的劳动报酬,具有分配性质,不完全和不直接随市场供求情况变动,其支付形式往往特定化为一种持续、定期的工资支付;因劳务合同而取得的劳动报酬,是商品价格的一次性支付,商品价格是与市场的变化直接联系的。
联系:两种合同都与劳动过程紧密相联。
四、问答题1、裁员条件的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确需裁减人员的可以裁员。
裁员程序的规定:(1)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2)依法提出裁减人员方案;(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4)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5)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另外,用人单位从裁减人员之日起,六个月内需要新招人员的,必须优先从本单位裁减的人员中录用,并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录用人员的数量、时间、条件以及优先录用人员的情况。
2、(1)我国劳动立法的形成时期。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劳动立法,比较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的社会劳动关系既存在着国营企业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同时也存在着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的现状。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劳动法促进了全国统一的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制度的建立,但也反映了当时经济体制的弊端,存在着过分强调行政管理,统得过死,包得过多的问题。
(2)我国劳动立法的低谷时期。
从1958年到1976年10月"四人帮"粉碎的这段漫长的时间里,鉴于"左"倾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一方面,我国劳动管理体制上的行政行为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劳动工作逐步偏离法制化的轨道。
(3)我国劳动立法的发展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劳动法制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劳动立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随着劳动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劳动立法的相对滞后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我国劳动立法的成熟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公布,标志着我国的劳动立法进入成熟时期。
五、案例题1、企业的处理是正确的。
该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允许采用轮休制度。
当月的工作时间并未超过国家规定的40小时,故周日要求该女工上班,不能视为加班,女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应当服从企业安排,否则应按违纪处理。
2、如果该企业执行的是标准工时制度,企业的处理不正确。
按每日工作六天计,企业已是延长工时。
公休假日要求职工加班应当征得职工本人的同意。
职工有权拒绝。
企业扣罚构成克扣工资。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模拟试题(二)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6-04 15:35 共695人浏览[大] [中] [小]一、是非题(判别正误,并在括号内写入"是"或"非")(每题1分,共10分)1、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应当依法予以解除。
(非)2、国家实行薪年休假制度。
(是)3、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非)4、企业招用劳动合同制工人,应当订明试用期。
(非)5、加班工资不能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
(是)6、"待业"与"失业"两个概念含义相同。
(是)7、"待业"与"待岗"两个概念含义相同。
(非)8、集体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即行生效。
(非)9、集体合同只有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才生效。
(非)10、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劳动者可以上班的,用人单位应安排工作。
(是)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1、劳动监察2、劳动就业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童工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以____。
A警告B罚款C责令改正D停产整顿E拘留2、劳动者在_____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A生育B负伤C升学D失业E退休F工伤3、劳动合同终止的的条件是____。
A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B经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 C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D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4、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权在____。
A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 B企业劳动争议委员会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D人民法院5、社会保险具有的特征是_____。
A自愿性 B社会性C强制性D互济性 E营利性F福利性6、我国已实行的特殊工时制度主要有_____。
A定时工时制 B缩短工时制 C综合计算工时制D延长工时制 E计件工时制 F不定时工时制7、按照工资的确定方式,可将工资分为___________。
A计时工资 B实际工资C名义工资 D计件工资E货币工资 F津贴工资 G奖励工资H实物工资8、按照工资的支付形式,可将工资分为___________。
A计时工资 B实际工资C名义工资 D计件工资E货币工资 F津贴工资 G奖励工资H实物工资四、概念比较题。
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10分,共20分)1、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2、权利争议、利益争议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什么是劳动法?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是如何产生的?2、我国为什么要授予某些机构行政管理的职责?这些机构与一般的中介机构有何区别?六、案例题(共20分)李某与某企业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李某从事厨师工作。
合同订立后,企业未经协商,三年中多次变更李的工作岗位并以李未交单位向职工集资的1000元为由,扣发了李某三个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