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谐波电能损耗的计算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09.32 KB
- 文档页数:4
谐波治理及无功补偿方案谐波治理及无功补偿方案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电力质量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谐波污染,谐波污染会对电力系统产生极大的危害,如烧毁电器设备、造成供电失灵等。
为了有效解决谐波污染问题,可以采用谐波治理及无功补偿方案。
一、谐波治理1.谐波发生的原因谐波是指电源产生的不同于基波频率的信号,其会把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形成很多波峰,属于高频电流。
2.谐波的产生谐波的形成,主要是由非线性负载所引起(例如变频器、电子电路等),这些负载会对输电线路上传输的电能进行畸变,导致电力系统中产生多余的波形。
3.谐波的危害谐波的危害十分显著,其主要表现为电力系统中的电器设备可能会受到烧毁的风险,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
4.谐波治理方案(1)滤波器法:通过在负载侧增加合适的滤波器,可以去除输出信号中的高频波形,让电力系统中的电路保持基波同步。
(2)减小非线性负载法:由于非线性负载是谐波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减少或替换负载器件,从而降低谐波的产生。
(3)提高系统阻抗法:当系统的阻抗增加时,电源的输出电流会减少,从而谐波的产生会得到一定的减少。
二、无功补偿1.无功补偿的原理无功补偿是一种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调节方法,其通过连接电容器或电感器,来对补偿线路进行补偿,从而实现对无功功率的控制和调节。
2.无功功率的特点无功功率具有波动性和成段性的特点,这是由于电力系统中产生的无功功率主要受到负载方向或回路的变化所影响。
3.无功补偿的作用(1)提高功率因数:在无功补偿的情况下,系统的功率因数会有所提高,从而有效降低负载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2)降低电网损耗:通过对电路进行无功补偿,可以将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转化为有用的有功功率,从而减少电网的能量损耗。
(3)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无功功率的波动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通过无功补偿,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4.无功补偿方案(1)串联电容补偿法:通过在电路中增加合适的等效容值,可以将谐波电流从发电端分流到电容器中。
基本电价用电损耗计算公式在现代社会,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电力的生产、传输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损耗,这些损耗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的成本和使用效率。
因此,了解和计算电力损耗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电价用电损耗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电力损耗的一种数学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电力损耗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损耗,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基本电价用电损耗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电力损耗 = 用电设备损耗 + 电网传输损耗 + 供电系统损耗。
其中,用电设备损耗是指在用电设备内部发生的损耗,这部分损耗主要包括电阻损耗、机械损耗、磁损耗等。
电网传输损耗是指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由于电阻、电感等因素导致的损耗,这部分损耗主要发生在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中。
供电系统损耗是指在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损耗,这部分损耗主要包括变压器损耗、电力电子器件损耗等。
基本电价用电损耗计算公式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电力损耗的分解和计算,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电力损耗的来源和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减少损耗,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比如,针对用电设备损耗,可以采用优化设计、提高设备效率等措施来减少损耗;针对电网传输损耗,可以采用输电线路优化、变电设备升级等措施来减少损耗;针对供电系统损耗,可以采用变压器优化设计、电力电子器件升级等措施来减少损耗。
除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减少电力损耗,基本电价用电损耗计算公式还可以用来进行电力成本分析和电力定价。
通过对电力损耗的计算,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电力的实际成本,从而为电力定价提供参考依据。
另外,对于一些大型工业企业来说,通过对电力损耗的计算,可以更精确地了解自己的电力成本结构,从而制定更科学的节能减排方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总的来说,基本电价用电损耗计算公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减少电力损耗,提高电力利用效率,降低电力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谐波对感应式和电子式的电能计量影响对比电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推动了我国工农业的飞速发展。
为保证提供足够的,现代电网中接入了许多非线性的大容量电力设备,这些设备的应用会在电网中产生电流或电压谐波污染,所产生的谐波不仅会影响电流或电压的稳定性,增大电能的损耗,还非常容易对电网中的设备造成损坏。
应用于电能计量的相关装置在测量存在谐波的电网电路时,其精度也会受到谐波的影响,从而造成测量误差的增大。
为降低或消除谐波对电能计量的影响,就必须对其性能以及作用原理进行分析,进而选取或使用适当的改进方式促使计量装置在对电能进行计量时保持较小的测量误差。
1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概述理想情况下电力系统中传输的是正弦交流电,当大量非线性设备或其他噪声被引入到电力系统中时,正弦交流电会产生畸变。
这种畸变既包含由非线性负荷所造成的电流畸变,也包括由电流畸变所引起的电压畸变。
1.1 产生谐波的原因实际应用的电力系统不是理想的系统,故在其中产生谐波是不可避免的,具体来说,产生谐波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电网内部设备所引起的谐波。
在电力系统内部存在大量的非线性设备,电能通过这些非线性设备时必然会发生改变,进而出现谐波。
若供电网络中的变压器出现过负荷情况,则变压器会因为磁通量的饱和而呈现出非线性状态,进而导致流经变压器两段的电流和电压失真,形成谐波。
除了上述两种原因以外,发电所使用的三项发电机、电力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高压输电线等同样也会造成电流和电压的畸变,使供电网络中出现不同能级的谐波分量。
(2)负载端所引起的谐波。
相较于供电网络而言,用户端能够导致电力系统中出现谐波的负载设备更多,影响更大,是主要谐波源。
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计算机、电视机、微波炉等家电设备中均添加了整流器和开关稳压,以保证其正常工作或工作的稳定性。
这些器件都属于非线性器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谐波,虽然这些家电的单台功率较小,但是其使用量非常大,会在电网中产生大量的谐波污染。
[配电网的电能损耗原因及鲁中矿配电网降损对策]电能损耗计算公式电能是最清洁、方便的能源形式,现代人类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而配电系统在电能的传输过程中,会发生功率损失并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能量损失。
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率就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配电过程中损失的有功电量和所供应的总的电量的比值。
而电能损耗包括两部分:技术电能损耗和管理电能损耗。
技术电能损耗是在传输过程中被损失了的电量,其中主要有: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的配电线路导线和变压器绕组中的电能损失;与运行电压有关的变压器的铁心损失和电容器、电缆的绝缘介质损失。
一般前者称为负载损失,后者称为空载损失。
技术电能损耗又称为理论电能损耗,它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予以降低;管理电能损耗是由于在统计管理工作上的原因造成的,它包括:各种型号的电表的综合误差;抄表的不同时;错抄、漏抄以及计算的错误,带电设备的绝缘不良引起的泄漏电;无表用电等所造成的损失电量。
从长远来看,由于一个成型的配电网使用年限较长,电能损耗的存在不仅使相当一部分能量白白浪费,并且在电能损耗不变的情况下,电费价格逐年上涨,电能损耗的支出将会逐年增加。
因此配电网电能损耗需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来避免和减少,而鲁中矿业有限公司配电网的节能降耗活动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管理,供电损耗率年控制在1.5%以内。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此活动获得山东省冶金系统QC活动发布一等奖,全国冶金系统优秀奖。
1 鲁中矿配电网现状地处山东省莱芜市的鲁中矿业有限公司是国有大型地下黑色冶金矿山企业,隶属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始建于1970年,占地面积5km2,资产总值35亿元,现有职工6 700余人,年产铁矿石400万吨,含铁品位在45.5%以上,是山东省境内最大的钢铁原料生产基地,年用电量2亿千瓦时左右。
其电力设施多于七、八十年代建立,下设110kV 中央变电站一座,35kV变电站二座,6kV 变电站五座,管理线路68km,电缆54km,配电网电气设备陈旧落后、绝缘老化,各种维修、抢修时有发生,停电检修时间长,停电频次逐年升高,已经严重危及到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一直靠修修补补来维持运行。
电力网络中的谐波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电网中非线性负荷大量增加,供电电压的波形发生了严重的畸变,影响了电力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并危及广大用户的正常用电和生产。
所以对电力网络中的谐波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一、电能质量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频率质量和供电可靠性3个方面.电能质量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电压波动(fluctuation)和闪变(flicker);2谐波(harmonics);3电压三相不平衡(unbalance);4电压降低(dip)和供电中断(outage)。
二、谐波产生的原因非线性负荷从电网中吸收非正弦电流,引起电网电压畸变,电网中的谐波主要是来源于非线性负载,我们可以把谐波源分成以下三种:(1)稳态性谐波源:产生的谐波成分与幅值基本上稳定不变。
如:电网电压稳定时的变压器铁芯非线性特性产生的谐波、带稳定负载的整流器等。
(2)动态性谐波源:产生的谐波具有明显的随机性。
如:电弧炉、电气机车等。
尤其是电弧炉,冶炼过程的不对称性、电弧燃烧的不稳定性,使谐波幅值大小及成分经常变动。
(3)突发性谐波源:这种谐波源在正常运行时并不产生谐波,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
如:变压器空载合闸的励磁涌流、投入电容器组时的暂态过程即是典型的突发性谐波源。
我们在分析这种谐波源时把它视为一种暂态性谐波。
在电力系统谐波分析中我们又可以把谐波源分成以下两种:(1)电流型谐波源:谐波成分基本上只与其固有的非线性特性及工况有关,而与这些负载外部阻抗的变化几乎无关。
一般非线性负载都可认为是谐波电流源。
如:各种换流设备、电气化铁道、电弧炉及数量很大的电子节能设备、家用电器等典型非线性负载。
(2)电压型谐波源:谐波电势只决定于其本身结构及其工况。
典型的谐波电压源是发电机。
三、谐波的影响和危害谐波的影响和危害是通过改变电抗值(增大感抗、减小容抗)、增加集肤效应和附加转矩等方式产生,还可以通过磁感应、电容耦合方式产生影响。
·电能公式和电能质量计算公式大全电能公式和电能质量计算公式大全电能公式电能公式有W=Pt,W=UIt,(电能=电功率x时间) 有时也可用W=U^2t/R=I^2Rt 1度=1千瓦时=*10^6焦P:电功率 W:电功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T:时间电能质量计算公式大全1. 瞬时有效值:刷新时间1s.(1) 分相电压、电流、频率的有效值获得电压有效值的基本测量时间窗口应为10周波.① 电压计算公式:相电压有效值,式中的是电压离散采样的序列值(为A、B、C 相).② 电流计算公式:相电流有效值,式中的是电流离散采样的序列值(为A、B、C 相).③ 频率计算:测量电网基波频率,每次取1s、3s或10s间隔内计到得整数周期与整数周期累计时间之比(和1s、3s或10s时钟重叠的单个周期应丢弃).测量时间间隔不能重叠,每1s、3s或10s间隔应在1s、3s或10s时钟开始时计.(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分相及合相)有功功率: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叫做有功功率,它是指在电路中电阻部分所消耗的功率,以字母P表示,单位瓦特 (W). 计算公式:相平均有功功率记为,式中和分别是电压电流离散采样的序列值(为A、B、C相).多相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各单相电路中有功功率之和 .相视在功率单相电路的视在功率: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单位伏安(VA)或千伏安(kVA).多相电路中的视在功率:各单相电路中视在功率之和 .相功率因数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计算公式:多相电路中的功率因数:多相的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无功功率:单相电路中任一频率下正弦波的无功功率定义为电流和电压均方根值和其相位角正弦的乘积,单位乏 (Var).(标准中的频率指基波频率)计算公式:多相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各单相电路中无功功率之和 .(3) 电压电流不平衡率(不平衡度)不平衡度:指三相电力系统中三相不平衡的程度.用电压、电流负序基波分量或零序基波分量与正序基波分量的方均根百分比表示.电压、电流的负序不平衡度和零序不平衡度分别用、和、表示.首先根据零序分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零序分量,如果不含有零序分量,则按照不含零序分量的三相系统求电压电流不平衡度.如果含有零序分量,则按照含有零序分量的三相系统求电压电流不平衡度.含有零序分量要求出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通过FFT求出工频信号的幅值和相位,然后参照文中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的求法,求出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再根据含有零序分量不平衡度的计算公式求出电压和电流不平衡度.要求计算电压不平衡合格率(计算公式标准中没有给出).(4) 电压电流相角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就是功率因数角.功率因数角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 sΦ=P/S.(5) 线电压有效值计算公式:线电压有效值( , 为A、B、C相)(电流分量可仿照电压算法求出)(6) 频率测量电网基波频率,每次取1s、3s或10s间隔内计到得整数周期与整数周期累计时间之比(和1s、3s或10s时钟重叠的单个周期应丢弃).2. 能量基本概念:有功电能:有功功率对时间的累积称为有功电能,单位是Wh或kWh.无功电能(乏—小时):单相电路中无功电能定义的无功功率对时间的积分,单位kVar. 三相电路中无功电能各项无功电能的代数和.视在电能:视在功率对时间的累积称为视在电能,单位是kVAh. 基波电能:基波功率对时间的累积称为基波电能,单位是kWh. 谐波电能:周期性交流量中基波电能以外的电能总和,单位是kWh.正向有功:输入有功一般也叫做正向有功,指电流从输入端子到输出端子的方向.反向有功:输出有功叫做反向有功,电流方向与正向相反.输入无功:输入无功指电流滞后于电压时,线路所具有的无功. 输出无功:指电流超前于电压时所具有的无功.组合有功电能:对正向、反向有功电能进行加、减组合运算得出的有功电能,单位是kWh.有功组合方式特征字(在电力行业标准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表通信协议附录C中有相关说明):Bit7Bit6Bit5Bit4Bit3Bit2Bit1Bit0保留保留保留反向有功(0不减,1加)反向有功(0不加,1加)正向有功(0不减,1减)正向有功(0不加,1加)此有功电能包括基波电能和谐波电能.组合无功电能:对无功任意四象限电能进行加、减组合运算得出的无功电能,单位是kvarh.包括:组合无功1总电能;组合无功2总电能.无功组合方式1、2特征字:Bit7Bit6Bit5Bit4Bit2Bit1Bit0四象限(0不减,1减)四象限(0不加,1加)三象限(0不减,1减)三象限(0不加,1加)二象限(0不减,1减)二象限(0不加,1加)一象限(0不减,1减)一象限(0不加,1加)四象限无功总电能包括:第一象限无功总电能;第二象限无功总电能;第三象限无功总电能;第四象限无功总电能.正反向视在总电能正向视在总电能是与正向有功电能相对应的视在电能,即位于一、四象限;反向视在总电能是与反向有功电能相对应的视在电能,即位于二、三象限.(当前)关联总电能对于一个电路元件,当它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选为一致时,通常称为关联参考方向.谐波潮流方向与基波同向,关联电能为基波电能减谐波电能;谐波潮流方向与基波反向,关联电能为基波电能加谐波电能.谐波的潮流方向就是谐波的方向,谐波电压和电流关联参考方向,谐波潮流为正向,非关联参考方向,谐波潮流为反向.通过变压器系数可以对变压器的损耗进行计算,为实施变压器损耗补偿提供必要的依据.将离线计算所得的变压器系数、、、 12个参数输入表计.在实际使用中,当表计实测回路电压、电流并计算出、值时,就可计算出变压器铁损有、无功电能补偿量和铜损有、无功电能补偿量.式中:-- A、B、C三相元件;-- 电导,S;对于某一种导体允许电流通过它的容易性的量度,电阻的倒数.-- 电纳,S;电纳(符号B)是交流电(AC)流经电容或电感的简称.从某些方面来讲,交流电中的电纳相当于直流电(DC)中的电导,但是两者有本质的不同.两者发生变化时不会相互影响.电导和电纳相结合就形成导纳.-- 电阻,Ω;-- 电抗,Ω;类似于直流电路中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交流电路(如串联RLC电路)中,电容及电感也会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称作电抗,其计量单位也叫做欧姆.-- 铁损有功电能补偿量,kWh;-- 铁损无功电能补偿量,kvarh;-- 铜损有功电能补偿量,kWh;-- 铜损无功电能补偿量,kvarh;从而得到铜损和铁损有功总电能补偿量,铜损和铁损无功总电能补偿量:式中:-- 铁损有功总电能补偿量,kWh;-- 铁损无功总电能补偿量,kvarh;-- 铜损有功总电能补偿量,kWh;-- 铜损无功总电能补偿量,kvarh.3. 需量需量:在一段时间间隔内功率的平均最大值 (我国一般需量周期规定为15min),现在由于电表的电子化,需量就是这个负荷(线路)出现的最大值.无功需量:就是负荷出现的无功最大值.有功需量:就是负荷出现的有功最大值.需量时间:就是出现最大需量的时间.最大需量:最大需量就是指在设定的测定周期内,若干个时间段内电能消耗最多的那个时间段,称为全部时间段的最大需量.国家一般把15min 内的平均功率叫需量.分别按滑差时间1、3、5、15min求得需量的最大值称为最大需量.滑差式需量:从任意时刻起,按小于需量周期的时间递推测量需量的方法,所测得的需量.(递推时间叫滑差时间).如对于30min 的需量计算周期,设定滑窗时间为5min,则它们的计算时间段为9:00-9:30,9:05-9:35, 9:10-9:40……滑窗(差)时间:依次递推来测量最大需量的小于需量周期的时间间隔.区间式需量:从任意时刻起,按给定的需量周期递推测量需量的方法,所测得的需量.(滑差时间为15min 称为区间式需量).如对于30min的需量计算周期,它们的计算时间段为9:00-9:30,9:30-10:00……组合无功需量:需量周期内参与组合运算的四象限无功平均功率的最大值,单位kvar.4. 极值检测记录以下数据的本月及上月的极小极大值,月底转存,共保留12次历史记录,同时需要记录极值的发生时间,有相位区别时要记录发生相位,需要记录极值的项目如下:电压、电流、有功、无功、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电压电流不平衡率、电压/电流总畸变率、频率.5. 谐波谐波的测量可以达到63次,且分别针对所有电压电流输入,要分相、分次地记录幅值及相位,同时还要计算如下数据:次谐波电压/电流的含有率、各次谐波有功无功功率、电压/电流总畸变率、间谐波、偶次谐波总和、奇次谐波总和、谐波总和、电流波形因数K-factor、电压波形因数Crest Factor.基本定义:基波(分量) :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付立叶级数分解,得到的频率与工频相同的分量.谐波(分量):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付立叶级数分解,得到频率为基波频率大于1整数倍的分量.间谐波:介于各次谐波之间的分量即频率为工频非整数倍的分量称为间谐波.次谐波:将低于工频的间谐波称为次谐波.谐波次数(h):谐波频率与基波频率的整数比.谐波含量(电压或电流) :从周期性交流量中减去基波分量后所得的量.谐波含有率 (HR)周期性交流量中含有的第h次谐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与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第h次谐波电压含有率以HRUh表示,第h次谐波电流含有率以HRIh表示.总谐波畸变率(THD):周期性交流量中的谐波含量的方均根值与其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以THDu表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以THDi 表示. 短时间谐波:冲击持续的时间不超过2s,且两次冲击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小于30s的电流所含有的谐波及其引起的谐波电压.谐波和间谐波的检测方法均采用FFT算法.GB/T 12325—2008标准中说明获得电压有效值的基本测量窗口应为10周波.谐波和间谐波的检测方法均采用FFT算法.(考虑电压有效值的基本测量窗口应为10周波,谐波测量的次数为63次,频率分辨率为)每个周波采样1024点,取8个采样周波,频率分辨率为,每隔8个点取一个点,共1024点,对此1024点进行FFT变换,采样频率为变换后看谐波和间谐波的频谱成分.如果原始信号的峰值为A,FFT的结果的每个点(除了第一个点直流分量之外)的模值就是A的N/2倍.而第一个点就是直流分量,它的模值就是直流分量的N 倍.第次谐波电压含有率:式中: -- 第次谐波电压(方均根值);-- 基波电压(方均根值).第次谐波电流含有率:式中: -- 第次谐波电流(方均根值);-- 基波电流(方均根值).谐波电压含量:谐波电流含量:电压总谐波畸变率:电流总谐波畸变率:根据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标准,为了区别暂态现象和谐波,对负荷变化快的谐波,每次测量结果可为3s内所测值的平均值.推荐采用下式计算:式中: -- 3s内第次测得的次谐波的方均根值;-- 3s内取均匀间隔的测量次数, ≥个周波计算一次方均根值(有效值),则3s内计算15次,m=15.电流波形因数K-factor:K = 有效值 / 平均值有效值:交流电压电流的方均根值.平均值:实质上就是周期性电压的直流分量电压波形因数CF(电压波峰因数):CF= 峰值 / 有效值峰值:周期性交变电压u(t)在一个周期内偏离零电平的最大值称为峰值.幅值:u(t)在一个周期内偏离直流分量U0的最大值称为幅值或振幅,幅值 = 有效值× .峰值 = 直流分量 + 幅值.。
谐波含量和谐波电能1. 什么是谐波在电力系统中,谐波是指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电压或电流分量。
基波频率通常为50Hz或60Hz,因此谐波频率可以是100Hz、150Hz、200Hz等。
谐波主要由非线性负载引起,如电弧炉、变频器、电子设备等。
这些非线性负载会导致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失真,产生谐波。
2. 谐波含量谐波含量是用来描述谐波在电力系统中的程度的指标。
它表示谐波电压或电流与基波电压或电流的比值。
谐波含量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如5%、10%等。
如果谐波含量超过一定的限制值,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谐波含量的计算通常使用傅里叶变换进行,将电压或电流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谐波分量,然后计算每个谐波分量的幅值与基波分量的幅值之比。
3. 谐波电能谐波电能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由谐波引起的电能损耗。
谐波电能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非线性负载对电网的电压和电流波形造成的失真。
谐波电能的损耗主要表现为电网中的额外损耗,会导致电网的效率降低。
此外,谐波电能还会引起电力设备的过热和寿命缩短,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造成影响。
为了减少谐波电能的损耗,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滤波器、优化电力系统的设计、选择合适的设备等。
4. 谐波的影响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电力设备的损坏谐波会导致电力设备的过热和寿命缩短。
在谐波电流的作用下,电力设备的温度会升高,超过设备的额定温度,从而导致设备的损坏。
4.2 电网的损耗谐波电流会引起电网中的额外损耗,导致电网的效率降低。
这些损耗主要表现为电网中的电阻损耗和电感损耗。
4.3 电力质量的下降谐波会引起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失真,导致电力质量的下降。
这会对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设备和用户造成影响,如电子设备的故障、光伏发电的效率下降等。
4.4 电磁干扰谐波会产生电磁干扰,对其他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造成影响。
这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数据传输错误等问题。
5. 谐波的控制和消除为了减少谐波的影响,需要采取一些控制和消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