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
- 格式:pdf
- 大小:966.50 KB
- 文档页数:2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引言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但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也会伴随一定的风险,其中产后出血是其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超过500ml,或产后7天内出血超过1000ml,是产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作为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种手术方式,其临床效果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对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一、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一种治疗分娩后子宫破裂或产后出血的手术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缝制子宫的背带,实现封闭子宫破裂口或止血的目的。
操作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对子宫破裂或出血的部位进行清洁和检查,确定病灶的具体位置和范围;然后,通过缝合针和线对子宫破裂口或出血部位进行逐层缝合,确保缝合牢固和密实;进行术后护理和观察,确保患者术后康复平稳。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相对简单,风险低,对于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1.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共100例,其中包括60例原发性剖宫产和40例为紧急剖宫产。
所有患者均符合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并且在手术前均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资料收集和术前评估。
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数据。
2. 结果在100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主要包括术后感染、出血复发等,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
在随访观察中,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感。
在术后3个月随访中,患者恢复良好,无子宫破裂和持续出血的情况出现。
3. 讨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良好,其优势主要表现在手术简单、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方面。
【摘要】目的:研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住院治疗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患者中选取9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观察组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照组实施宫腔填纱术。
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不含术后2h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呕吐、腹腔疼痛、便秘、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不含术后2h 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低(P<0.05);术后呕吐、腹腔疼痛、便秘、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
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背带式缝合;宫缩乏力;剖宫产;产后出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进行剖宫产手术,以减少发生疼痛和意外情况。
但采用剖宫产分娩更容易引发产后出血。
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救治,患者会发生休克甚至死亡[1]。
常规治疗无效时,既往主要进行子宫切除术。
不仅使患者完全丧失生育功能,还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近年来,临床开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3]。
现通过选取100例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患者,研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住院治疗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患者中选择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对照组(n=45),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53±2.51)岁;孕周37-41周,平均(39.34±0.87)周;新生儿重量2.83-4.54kg,平均重量(3.46±0.51)kg。
观察组(n=45),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35±2.88)岁;孕周37-41周,平均(39.77±0.69)周;新生儿重量2.77-4.65kg,平均重量(3.48±0.42)kg。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目的:研究并分析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症状患者中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过去四年(2011.2-2015.2)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6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传统的纱条填塞治疗的A组与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手段的B组。
对比分析A、B两组产后出血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
结果: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32例B组患者无论是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还是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的A组患者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
且B组患者仅2例发生不良反应,而A组患者共计10例患者发生痛经、产褥感染以及继发性贫血等不良反应情况。
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不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且操作简便、出血量少,值得推广。
标签:剖宫产;产后出血;纱条填塞;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作为分娩前严重且高危的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与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以及严重妊娠期高血压并称为产妇四大死亡原因。
临床上将产后24h内患者失血量≥500ml或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量≥1000ml的患者确诊为产后出血患者[1]。
由于该症状发病急且一般无明显的预见征兆,尤其是剖宫产患者,长期以来如何有效止血进而降低因剖宫产产后出血而引起的患者死亡率已成为妇产科医生的最为重视的病症之一。
本文探讨了剖宫产产后出血症状患者中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意义,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4例研究对象均为2011.2-2015.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
所有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量均≥1000ml,并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64例患者按照所选取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均分至A、B两组。
A组32例患者的年龄在22岁至34岁,平均(27.8±4.6)岁,主要采用传统的纱条填塞止血治疗手段,其中初产、经产患者各有19例、13例;B 组3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年龄在21岁至35岁,平均(28.3±4.8)岁,其初产、经产患者各有21例、11例,该组主要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
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是一种通过将缝合线穿过背带,使子宫口更加牢固闭合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子宫缝合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结构设计和操作方法上有所不同,据报道,该术式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目前对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缺乏系统性研究和比较分析。
有必要对背带式子宫缝合术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前景。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通过比较分析背带式子宫缝合术与传统缝合术的效果,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深入研究背带式子宫缝合术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其在止血效果方面的研究,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从而减少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本研究也旨在为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临床实践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其在临床中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可以为提高剖宫产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
1.3 研究意义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技术,其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备受关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了解背带式子宫缝合术的止血效果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背带式子宫缝合术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手术技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研究背带式子宫缝合术的止血效果,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医学科研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深入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108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止血,观察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产褥感染、继发性贫血、痛经发生例数分别为2、0、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分别为5、2、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
结论在剖宫产产妇中,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显著减少术中产后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促进产妇产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出血产后出血为剖宫产产后常见并发症,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若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导致产妇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有时为了保护产妇生命,需要行全子宫切除术,让产妇失去再次生育机会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质量[1]。
采用传统填塞纱布止血效果不佳,本院自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以来止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产科行剖宫术的10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排除血液类疾病、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
观察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32±5.15)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40.13±1.02)周;初产妇18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80±0.61)kg。
对照组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5.18± 5.20)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40.15±1.08)周;初产妇13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78±0.60)kg。
剖宫产是产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术,对于难产以及生产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等问题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剖宫产手术可以极大地减轻产妇的生产疼痛,从而逐渐被广泛大量的在生产过程中被运用,但是由于不同产妇的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情况存在差异,许多产妇在采用剖宫产手术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产后出血的症状,而大量的出血会严重的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1],因此采用更好的治疗方式进行止血对于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研究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接受诊治的50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25例患者,年龄为23~38岁,平均年龄为(32.58±1.31)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39.79±1.14)周;研究组25例患者,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31.49±1.26)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9.34±1.38)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通过热盐水纱布对出血部位进行按压达到止血效果,并通过静脉注射止血药物进行止血,然后采用八字缝合法进行伤口的缝合[2]。
研究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法进行治疗,首先由医生对产妇的出血情况以及身体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法进行治疗,将患者的子宫拿出腹腔,根据出血情况进行缝合,从切口的下方边缘大约2.5厘米的位置进针,行褥式缝合,缝合完毕后根据子宫的出血情况进行补针止血,待子宫颜色恢复红润且产妇阴道出血减少后将子宫放回腹腔,进行腹腔缝合[3]。
1.3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显效表示止血效果良好,出血情况得到很大缓解,有效表示止血效果一般,出血情况有所改善,无效表示止血效果较差,出血情况没有改善。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判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实验组30例、参照组30例。
实验组通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参照组通过传统填塞纱布方式治疗,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实验组、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26.67%,对比差异存在,P<0.05。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实行对比,实验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通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能确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减少患者术中总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适用于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剖宫产术;术后出血;临床疗效产后出血,为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大部分产妇在产后2h内出血,晚期会在产后24h出血,常见于产后1~2周。
需要注意的是,产后出血为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1]。
而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宫缩乏力、胎盘、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因素,均存在紧密的关联性。
主要表现: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等[2]。
本次研究,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为主,以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为基础,以传统填塞纱布治疗作为参照,对比上述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结合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均为30例。
实验组病例年龄区间为25~30岁,平均年龄(27.5±2.3)岁。
包括初产妇、经产妇各20例、10例。
参照组病例年龄区间为23~29岁,平均年龄(26.9±2.2)岁。
包括初产妇、经产妇各18例、12例。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
夏崇文
【期刊名称】《局解手术学杂志》
【年(卷),期】2013(022)005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9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宫腔纱条填塞及子宫动脉结扎法治疗,实验组予以子宫背带缝合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子宫背带缝合术手术操作简单、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迅速止血,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近期疗效显著,可作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总页数】2页(P493-494)
【作者】夏崇文
【作者单位】合川市妇幼保健院,重庆4015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46
【相关文献】
1.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J], 贺丽丽
2.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J], 张彩清
3.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术中出血量与下床活
动时间的影响 [J], 王贺
4.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球囊宫腔填塞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杨灵;尹丽娜
5.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球囊宫腔填塞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杨灵;尹丽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情况1. 什么是剖宫产?剖宫产是通过手术切口在腹壁和子宫上开口,将胎儿通过切口顺利地产出的一种分娩方式。
剖宫产相较于顺产而言,风险更大,手术过程也更为复杂。
由于剖宫产是一种手术性质的产方式,因此产妇很容易遭受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的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是常见的并发症。
严重时,产后出血还可能引起严重的休克,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2.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什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B-Lynch缝合术)是一种用于控制产后出血的手术。
该术式首次于1997年由英国妇产科医生B-Lynch等人提出,被广泛用于治疗产后出血。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原理是通过缝合术将子宫前壁的旁支子宫动脉、背壁的降支子宫动脉、两侧的子宫圆韧带捆扎并牵拉,从而减少子宫内膜大面积的出血。
近年来,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成为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3.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一种需要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医生进行的手术,适用于那些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大出血的情况。
在进行该手术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需要准确判断产妇出血的原因和程度;•需要对产妇进行术前评估,明确手术难度、风险以及可能的并发症;•需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缝合术,并为其提供充足的手术技术支持;•需要在手术中细致认真,避免对其他器官造成损伤。
4.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情况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大量的临床验证。
一个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共纳入了20个不同研究的数据,涉及超过2000名产妇。
研究结果表明,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成功率高达97.5%,并且大多数产妇术后出血量显著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的产后出血中表现出色,但是并非所有的产妇都适用于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