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免疫调节达标练习题(附答案)【推荐下载】
- 格式:docx
- 大小:13.29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高二生物上学期第四章《免疫调节》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胃病是人体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均是胃病常见的病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在某患者血清中检测到了针对胃组织的抗体,则该胃病可能属于自身免疫病B.可通过接种有关疫苗预防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病C.把好“病从口入”关是预防胃病的有效途径D.胃酸对幽门螺杆菌的杀伤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2.目前我国规定婴儿在出生后24 h内需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婴儿在接种该疫苗后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B.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进而产生相应抗体C.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D.疫苗通常由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不会引起相应疾病3.辅助性T细胞易被HIV侵染,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CCR5蛋白有关,该蛋白由CCR5基因编码。
某骨髓捐献者先天性CCR5基因突变,将其骨髓移植给一名患白血病并感染HIV的患者后,不仅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体内的HIV。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增殖与分化产生辅助性T细胞B.HIV可能通过与CCR5蛋白结合,特异性地侵染辅助性T细胞C.HIV不侵染B细胞的原因是B细胞缺乏编码CCR5蛋白的基因D.捐献者若感染HIV,可通过抗体清除病毒4.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蛇毒素是细胞因子,刺激马体内的B细胞增殖分化,进而促进产生抗蛇毒素B.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损伤细胞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主要使马产生细胞免疫5.新冠肺炎是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
免疫调节测试题一、班别: 姓名: 学号: 总分:单项选择1 2 3 4 5 6 得分题(每题6分, 6题共36分)题号答案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 现有多种流感疫苗, 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 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 但流感再次流行时, 却患了流感.不可能的原因是A. 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B. 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C. 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D. 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2.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除去水稻田中的杂草, 其原理与下列实验最相似的一项是A.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B.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 植物向光生长D. 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3.效应T细胞能释放一种插入到靶细胞膜上的成孔蛋白(穿孔素), 促使靶细胞裂解。
相关机理如右图,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穿孔素参与调节的方式属于体液免疫组织液B.效应T细胞通过协助扩散释放穿孔素病毒C.穿孔素能够直接进入靶细胞消灭病毒D.穿孔素促进Na+ 内流改变细胞内渗透压4.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 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 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B.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C. 淋巴因子是由B细胞合成分泌的D. 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A.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蛋白质B. 如果想使芦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纤维,可用生长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C. 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A.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 在茎尖、根尖等分裂旺盛的部位含量较多B.6.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 正确的选项是C.K值种群个体数目不再增加, 意味着出生率为0D.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C. 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二、D.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非选择题(每空2分, 共54分)7.(7空, 14分)下图表示桑树叶片光合速率与土壤中水分相对含量的日变化关系, 请回答.(1)水分子在叶绿体的上参加光合作用, 被分解成。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练习题及答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4节免疫调节练题研究要求:基本要求: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基础训练: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
抗体 B。
抗原 C。
淋巴因子 D。
溶菌酶2.用概念图形式表示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①免疫细胞②③④⑤脾等⑥⑦抗体⑧⑨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3.当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体内吞噬细胞可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
这种免疫是()。
A。
先天具有的 B。
后天获得的 C。
针对某种抗原的 D。
通过抗体起作用的4.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
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
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
体内的天花病毒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5.下列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A。
皮肤和黏膜 B。
血液和消化液 C。
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D。
溶菌酶6.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A。
氨基酸和核糖体 B。
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
核苷酸和核糖体 D。
核苷酸和高尔基体7.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抗原的是()。
A。
牛痘病毒 B。
细菌 C。
癌细胞 D。
自身正常细胞8.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A。
吞噬细胞 B。
T细胞 C。
B细胞 D。
记忆细胞9.下列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B。
吞噬细胞将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C。
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D。
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10.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A。
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
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11.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流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大面积烧伤,破坏了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因此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跟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有关,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关于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B.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直接产生并分泌的D.抗体和特异性抗原结合,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答案】C【解析】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故A正确;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故B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故C错误;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属于体液免疫,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抗体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感冒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人体发烧、打喷嚏等。
人体内对付被病毒感染细胞并导致其裂解死亡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记忆T淋巴细胞C.记忆B淋巴细胞D.致敏T细胞【答案】D【解析】当感冒病毒感染人体后,对付被病毒感染的细胞需要靠细胞免疫,其中攻击靶细胞的免疫细胞是致敏T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答案】A【解析】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可以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
抗体可以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入侵细胞的抗原需要借助细胞免疫。
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人教版高二生物上册练习免疫调节、植物生命活动调节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2.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3.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4.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6.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
回答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 。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和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_________,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免疫调节》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艾滋病防治的研究思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研制出一种能够有效毁灭HIV的新型药物B.将病毒控制在宿主细胞内部,将来这些细胞会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自主死亡C.通过药物有效抑制HIV的复制D.科学家研制出特异性抑制逆转录的药物,也无法治疗艾滋病2.如图为造血干细胞分化的示意图,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免疫细胞B.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C.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f有关D.图示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3.如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同种类细胞的功能,其中正确的是( )A.a为浆细胞,其受到抗原刺激后分泌抗体B.b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C.c为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靶细胞中的抗原裂解死亡D.d为吞噬细胞,经其摄取、处理的抗原可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4.如图表示人体某类免疫过程的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有B、C和DB.物质Ⅰ具有促进细胞C增殖、分化的作用C.细胞A和B在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D.物质Ⅰ和物质Ⅱ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5.下列不全属于免疫系统的一组是( )A.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B.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C.骨髓、扁桃体、胸腺D.抗体、B细胞、T细胞6.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是生来就有的B.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由淋巴细胞决定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7.根据现代免疫概念,下列物质属于抗原的是 ( )A.给贫血患者输入同型的红细胞B.自身生成的白细胞C.因强烈击打体表破裂的红细胞D.为体弱者注射免疫球蛋白8.下列最可能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与艾滋病患者( )A.拥抱B.一起用餐C.共用注射针头D.握手9.对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遗传疾病,免疫功能有很强的修复能力B.免疫对传染病有防御作用C.免疫功能可清除人体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D.免疫功能可随时识别并清除癌细胞10.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正确叙述是(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D.是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11.在人体的免疫调节过程中,不属于T淋巴细胞功能的是( )A.呈递抗原B.分泌细胞因子C.分泌抗体D.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1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的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A.杀伤靶细胞,使之裂解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答案】A【解析】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的溶酶体酶,使之裂解死亡,暴露出抗原,故A正确,C错误;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故B错误;T细胞能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列关于艾滋病和免疫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RNA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B.艾滋病和重症联合型免疫缺陷均属于免疫缺陷病C.人体感染HIV后称为艾滋病患者,具有传染性D.HIV进入体后会引发体液免疫过程,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答案】C【解析】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它是种RNA病毒,主要攻击的是T细胞,故A正确。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型免疫缺陷也是免疫缺陷病,故B正确。
人体感染HIV后可能是携带者,HIV传染方式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故C错误。
HIV进入人体后会引发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会产生抗体,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进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答案】D【解析】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可以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甲是淋巴因子,给动物注射细菌后得到物质乙应是抗体,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键入文字]
高二人教版必修三生物免疫调节达标练习题(附答案)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为大家推荐了高二人教版必修三生物免疫调节达标练习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花病毒、结核杆菌是抗原
B.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C.预防乙肝的疫苗是抗体
D.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C
解析: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乙肝疫苗是外来的物质,具有大分子性和特异性,所以是抗原而不是抗体。
抗体是效应B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能力的球蛋白。
A、B、D是对的,C是错的。
2.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②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
1。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免疫调节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2.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下列生理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B.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3.如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淋巴因子C.④是T细胞,⑧是效应T细胞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4.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击病原体的特异性蛋白质称为()A.抗原B.抗体C.淋巴因子D.溶菌酶5.我国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指出,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B.艾滋病患者体内T细胞的数量会逐渐增加C.艾滋病患者的死因与免疫系统受损无关D.发现艾滋病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长期隔离6.2006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会议在我国天津市举行,会议的主题为:行动起来,遏制艾滋。
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C.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染D.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7.H7N9禽流感病毒已经导致多人患病,我国正在加紧研发相应疫苗,接种疫苗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抗体能直接清除宿主细胞内的抗原D.抗体由浆细胞产生8.人类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研制相应疫苗迫在眉睫。
人体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浆细胞Ⅰ真题演练1.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高中生物第四章:免疫调节练习题1.巨噬细胞是极为重要的免疫细胞。
下列有关巨噬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巨噬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巨噬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与结合病原体的受体C.巨噬细胞可吞噬入侵的病原体D.巨噬细胞可参与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2.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细胞D.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3.下列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排除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B.艾滋病患者易患恶性肿瘤,是因为免疫系统免疫监视功能低下C.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能维持内环境稳态D.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故不可能导致组织损伤4.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表示细胞免疫B.图中甲、乙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有关D.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会引起记忆细胞、B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5.如图所示为在抗原注射前后的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指示为抗原注射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抗原,甲、乙两曲线代表的抗体由不同的浆细胞产生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可有较大的差异D.c时间段甲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时间注射的抗原类似的抗原的刺激6.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免疫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与M细胞混合培养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A.实验组中部分能够杀伤肺癌细胞的细胞可由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B.若将对照组中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用抗体处理将得到与实验组一样的结果C.M细胞最可能是吞噬细胞,它具有识别、摄取、处理、传递抗原的作用D.癌细胞被杀伤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7.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反应8.人类共有5类免疫球蛋白,分别为IgG、IgM、IgA、IgD和IgE。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达标练习题(附答案)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2.4免疫调节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花病毒、结核杆菌是抗原
B.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C.预防乙肝的疫苗是抗体
D.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C
解析: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乙肝疫苗是外来的物质,
具有大分子性和特异性,所以是抗原而不是抗体。
抗体是效应B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能力的球蛋白。
A、B、D是对的,C是错的。
2.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A I D 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②HIV攻击人体免
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③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④感染HI 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⑤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艾滋病的发病原理与治疗等相关知识。
艾滋病的病原
体为HIV,其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T淋巴细胞,最终使免疫功能丧失,其他病原体等乘虚而入,故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严重感
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感染HIV但没有发病的人不称为艾滋病患者,而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在潜伏期HIV因大量增殖而浓度增加,T细胞数量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