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江安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一语文周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9
江苏省如皋市五校联考2007-2008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答题卡表头及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
2、Ⅰ卷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Ⅱ卷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书写不能超出横线或方格,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摭(zhí)拾不啻(chì)骸(hái)骨不屈不挠(náo)B、抹煞(shā)刹(chà)那犄(jī)角引吭(háng)高歌C、干瘪(biě)省(xǐng)悟爪(zhǎo)牙锲(qì)而不舍D、甄(zhēn)别吮(shǔn)吸戕(qiāng)害恪(kè)尽职守2.下列句中括号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⑴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 )的诗歌作品的。
⑵戴望舒把对“丁香姑娘”深厚的感情( )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⑶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摩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
我不敢独享那一幕,所以将它诉诸于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们。
B.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C.《条例》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政策和理论上作了周密而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D.尽管你的赠礼多么微薄,但在他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4—7题。
(12分,每小题3分)文学创作中的故乡情结阅读多于写作,心情渐趋宁静的同时,对许多事也日渐淡泊,这或许是每个写作者的必经之路。
如皋市江安中学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Ⅰ卷(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40×2=80分):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2、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①镇守疆土②设置官员③建立武装④征派赋役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尊祖认宗”,下列与此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4、“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5、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6、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7、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8、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一批人才补充官僚机构,这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9、图2和图3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图2 图3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10、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 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C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11、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如皋市海安县07-08学年度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卷2008.1(满分:160分,答卷时间150分钟)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生命中的土地黄安祥①提及东坡,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一叶在大江中自由游弋的小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再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但实际上,东坡,这个已在民族记忆深处烙下深深印记的名词,它与我们浪漫的想像竟是那么的遥远。
②贬居黄州的次年,在友人马梦得的帮助下,苏轼请得了一块荒地,开始了他的田间生活。
据陆游《入蜀记》:“自州门而东,岗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
”由此,“东坡”便以其质朴的面目走进了苏轼的生活,也走进了民族的记忆——它只是一片土地,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
③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能接近土地的诗人并不少,但在真正地步入仕途、成名成家后依然能走进土地的,就微乎其微了。
苏轼是当中一位。
虽然我们很难想像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从诗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
《东坡八首》记载了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④黄州五年,是苏轼人生旅程中最凄凉、最痛苦,也是最寂寞的日子,但是,困境中的苏轼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繁杂的农活给诗人不仅带来了一身的劳累,也带来了田间的收获,而且还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
《东坡》一诗中:“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我们从“野人”一词中体会出了诗人的幽默和自嘲,从“莫嫌”和“自爱”中读出了旷达和恬淡,从“铿然曳杖声”中听到了一位智者与自然的交流。
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诗歌说明这位落魄的诗人已将自己的根深深扎进了土地,固执地在土地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
⑤由此,不禁联想到了另一位同样高智商的诗文大家。
读起《柳子厚墓志铭》的时候,我们心中不由顿生凄凉。
清幽冷峻之于豁达放犷,不只是文学风格之异,还是一种心胸之别。
如皋市江安中学0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i-28 Cl-35.5Ⅰ卷(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16种。
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都叫气态氢化物;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A .只有②③正确B .只有①③正确C .只有④正确D .①②③④均不正确2.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 (g )+CO (g ) 21N 2(g )+CO 2(g );△H =-373.2kJ·mol -1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 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3.标准状况下,m 克A 气体和n 克B 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体积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 :nB.25℃时,1千克气体A和1千克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 :m C.同温同压时,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n :m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的体积之比为n :m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H4和CH3Cl的混合物所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 B.203gMgCl2·6H2O晶体中含有的Mg2+离子不足N A个C.200mL1mol/LAl2(SO4)3溶液中,Al3+和SO42-离子数的总和是N A D.60gSiO2晶体中含SiO2分子数约为6.02×10235.用含有少量银和锌的粗铜做阳极,纯铜片做阴极,硫酸铜溶液做电解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质量减少了x g,则()A.电解液质量增加x g B.阴极质量增加x gC.纯铜质量增加< x g D.电解液中Cu2+的浓度不变6.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NaAlO2溶液中,HCO3—不可能大量存在B.在0.1mol·L-1的氢溴酸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液的c(H+)减小C.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2mol·L-1的溶液中,Al3+不可能大量存在D.室温下pH=6的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H3·H2O分子8.科技日报2007年1月30日讯美、德两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合成出具有独特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AlH3)n,其结构类似由硼和氢组成的硼烷,有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如皋市江安中学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2007-08-23第一卷(选择题,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卡.片/关卡.宿.仇/星宿.蹊.跷/另辟蹊.径差.可告慰/差.强人意B.落.笔/落.枕刹.那/古刹.伺.候/伺.机报复犯而不校./校.本课程C.似.的/相似.提.防/提.醒模.范/大模.大样层见.叠出/瑕瑜互见.D.称.谓/相称.哽咽./吞咽.铜臭./乳臭.未干擢发难数./数.见不鲜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盛夏的深夜,学生们都沉睡在香甜的美梦中了,这个临近大河的校园里却蛙声阵阵,沸反盈天....。
B.与13亿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物权法》,历时五年,经过八次审议,从分歧严重的争论到达成共识,3月16日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得表决通过。
C.备受关注的手机单项收费问题正由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一项有利于手机使用者的政策即将呼之欲出....。
D.冯小刚的贺岁片《天下无贼》在泰州上映时,票房率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几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出现沙尘暴、酸雨等气候异常现象,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比过去都严重得多。
B.青年的思想道德状况,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青年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成为衡量我们的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
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D.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节日大打价格战,在商场里,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随着冻土路基、冻土区桥梁、涵洞、隧道、房建、管线等工程的顺利施工,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高原多年冻土最长的青藏铁路,如今堪称“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
江安中学高一语文抽测试题2007.11第Ⅰ卷(共51分)一、(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遒.劲(qiú)隽.永(juàn)窥.视(kuī)期.年(jī)B、倾圮.(qǐ)屏.息(bǐng)殷.红(yān)流岚.(lán)C、栖.息(qī)唾.弃(tuò)戏谑.(xuâ)爪.牙(zhǎo)D、踟.蹰(chí)粗糙.(cāo)翘.首(qiáo)蓑.笠(suō)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寥廓斑澜佝偻门庭若市B、干燥戍守膏腴残羹冷炙C、荡漾漪沦昳丽卧薪尝胆D、褒扬遏止萧瑟恃才傲物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流岚.(山里雾气)漫.江(满)百舸.争流(大船)挥斥方遒.(强劲有力)B、倾圮.(倒塌)跫音..岁月(不寻常)言语粗鄙.(轻视)..(脚步声)峥嵘C、贾.人(商人)间.进(间或)文质.彬彬(质量)茂林修.竹(长)D、强谏..(勉强劝说)笃.行(忠实)不求甚.解(仔细)人微.言轻(卑微)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B、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C、校长到高一(3)班看望来校不久的新生,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进入高中学习的情况。
D、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阅读优秀作品,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不仅可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品评体验珍爱B、品评体验珍惜C、品味体味珍爱D、品味体味珍惜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起决定作用。
名校试题会员沟通资料泰州市 2007~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总分:1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务势必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或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地点,并仔细查对。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卡)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涂到答题卡上的相应题号处),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A.濒危 / 绚丽火热 / 熏炙洽谈/商议创造 / 归根结蒂........B.喧豗 / 衬着齑粉/ 稽首缠绵/ 眷顾假货/ 愤愤不平........C.黯然 / 谙熟眺望/ 缭绕媲美/ 疏漏诟骂/ 佝偻屈曲........D.摄入 / 慑服攻讦/ 劫难杂乱/ 刎颈勖勉/ 怜贫恤老........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 .抵花费品价钱上升,我们不可以不认为然,更况且食品价钱的上升的确给公众生活,....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增添了支出负担。
B.5月12日,四川汶川一带发生我国建国以来最激烈地震,造成了数万个民不聊生,....震撼世界。
C.我今日郑重其事地提示你:你假如此刻不勤苦努力、迎头追上,等到落第后再懊悔....就来不及了。
D .有些人为百姓做了点应做的事,便以元勋自居,问心无愧地享受起他人的奉迎以致....供奉来,浑不知堕落常常由此开始。
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在这类时辰,假如怕冲犯各位的尊严而闭口不言,我将认为自己是对祖国的背叛和对世界上任何国君都更加神圣的上帝的不忠。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1 -言辞都无助于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C.我们一定清醒地认识到:加大教育投入,形成良性的发展体制,实现教育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更是建立和睦社会的前提。
D.近期国际黄金价钱再次出现颠簸,截止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钱上升的最高点已达 290 美元以上。
江苏省如皋江安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阶段测试语文试题2008年1月19日(共160分。
考试时间140分钟。
本次考试的八道选择题另按指定的序号填涂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甲、必考内容一、阅读下文,回答1—4题。
(20分)紫藤(叶全新)你种下什么,你就得到什么。
在这棵已种下十五年的紫藤树下,我像一个圣徒那样开始思索。
十五年前种下后,便年年盼它开花,一直盼到第五个年头,已经有朋友说这是不是一棵公紫藤?一棵月季花确实有公枝和母枝,但一棵树也有公母吗?是第五年春天将尽的时节吧,在高大疏朗的花架上,紫藤已按照我为它设计的路线,或者说按照阳光的引领,将它的身体不可思议地伸长,并生出无数枝节,尽一切力量抓住它在这块注定了的土地上被种下的命运,开始繁殖绵延。
现在它已像一位清淑的少女,抬头望去,青绿的细叶像它的心思一样一天天地覆盖着这片天空。
这心思终于以最美丽的姿势出现了——它开花了!第一年它开得羞涩而小心,一小挂一小挂,一身粉紫地从枝叶中露出来。
似乎连它自己也不相信,为什么一棵树会开花呢?这几乎就像“我是谁”的问题一样难吧。
但一棵紫藤不需要哲学,它只是快乐极了,因为第二年它的花开得更多。
这是人的树,人的花,人的果。
在紫藤花盛开的时候,我站在花架下眺望湖对岸一个女孩回家时的笑脸;在紫藤落花的时候,我站在花架下看着一个青年渐渐远去的背影。
在《迁徙的鸟》这部影片中,雅克波林说:“鸟儿永远在飞。
只有鸟儿从不停止飞行。
”人类对鸟儿的飞翔所怀着的羡慕,从来只止于自由。
可是有谁知道,鸟儿为什么要飞呢?为什么它们从不停止呢?自由难道只在追逐之中吗?让我问问这棵紫藤吧,如果我只剩下了它的话。
十五年来,紫藤春荣冬寞,四季的风是它的爱人。
它用一年的时光演出一场生命之剧,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不离不弃,不屈不挠。
夏天它极尽繁华,秋日它渐次凋零,冬天我看着它死去,春天我看着它活来。
它自由地开花,自由地长叶,不问风雨不问晴。
我把它种在湖边这个院子里,它就一心一意地生根,全心全意地开花,谁瞧了它一眼,谁都能瞧出那份从容、那份安宁、那份坚定来。
如皋高一语文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迫不及待心旷神怡一愁莫展B. 翻来覆去栩栩如生涣然冰释C. 怏怏不乐谆谆教导意兴阑珊D. 殚精竭虑锲而不舍一诺千金2.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他问我:“你今天去图书馆吗?”B. 他问我,你今天去图书馆吗?C. “你今天去图书馆吗?”他问我。
D. “你今天去图书馆吗?”他问我:“是的,我要去。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
C. 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D.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4-10. 根据题目要求,继续设置7个选择题,涵盖词语辨析、成语使用、语病识别、标点符号使用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___》。
12. “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 请填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
”14. “_________”,这是《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
15. 请根据题目要求,继续设置5个填空题,涉及古诗文名句、文学常识等。
三、阅读理解题(共30分)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文章内容略)问题:(1)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3)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文章内容略)问题:(1)文章的写作手法有哪些特点?(2)文章中提到的“变革”具体指的是什么?(3)作者对“变革”的态度是怎样的?1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文章内容略)问题:(1)文章的主旨是什么?(2)文章中提到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怎样的?(3)作者对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有哪些看法?四、作文题(共20分)19.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08 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满分为150 分。
考试用时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署名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证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2 .第一部分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答案不可以答在试卷上。
3.第二部分一定用黑色笔迹钢笔或署名笔作答,答案一定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地区内相应地点上;如需变动,先划掉本来的答案,而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严禁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一定保持答题卡的整齐,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共42 分)一、( 18 分,每题 3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好正确的一组是A .监生 (jiàn)强横 (h èng)形骸 (h ái)...B .黝黑 (y ǒu)船舷 (xi án)吮吸 (s ǔn)...C .辖制 (xiá)自夸 (x ǔ)孱头 (c àn)...D .模样 (mú)亲眷 (ju àn)谄谀 (xi àn)...[C(A 更 gēng B吮 shǔn D谄 chǎn)]少不更事 (g èng).残羹冷炙 (zh ì).礼尚来往 (sh àng).牛山濯濯 (zhu ó).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磨砺不羁之才寒喧当头棒喝B .畏葸涸辙之鲋厌恶勃然震怒C .脑髓浮想联翩腼腆劲疲力尽D .联合哀声叹息喧哗数典忘祖[B (A暄 C精或筋 D 唉)]3 .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最适合的一组是①(祖父)且笑着:“翠翠,你人,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
”②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转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纸盒装着的饼干。
如皋市江安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一语文周练试卷命题:宗建霞2007-10-29一、语文知识(30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寥廓.(kuî)戕.害(qiāng)引吭.高歌(kàng)差.强人意(chā)B.符箓.(lù)百舸.(gě)杯盘狼藉.(jiâ)阡.陌交通(qiān)C.跋.涉(bá)跬.步(kuǐ)峥.嵘岁月(zhēng)气息屏.窒(píng)D.灰烬.(jìn)摭.拾(zhí)心旷神怡.(yí)惴.惴不安(zhuì)2.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核工业起步晚,但是青出于蓝....,现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了。
B. 这个领导任命的学科带头人,既不懂外文,又看不懂电路图,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国外科技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C.如果因中国有一个球员登陆意甲就妄自菲薄....地说中国球员的能力、足球水平已提高到某个档次,足以和先进国家抗衡的话,那就属于目光短浅了。
D. 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B.能克制自己,追求更远大目标的孩子,长大后会表现得更有自信,也更能面对挫折。
C.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D.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分析人士认为,日韩两国就竹岛(韩国称独岛)及附近海域归属问题发生的______,很难在短时间内化解,但有望通过商讨解决。
②北京2008年奥运“福娃”刚刚面世,就成了市场追逐的热点。
而福娃图案文字的知识产权归属国家奥组委,但据电视报道,在北京雅秀市场已见到未经______生产的福娃商品。
③在教师评价标准上,______要看学生考试分数,______不能只看学生考试分数,要防止“名师出高分”、“高分出名师”的片面评价现象的发生。
A.争端受权虽然/但是B.争议受权既/又C.争端授权既/又D.争议授权虽然/但是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写于1925年。
“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B.食指,原名郭路生,中国现代诗人。
代表作有《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C.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后人称之“韩吏部”,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文集有《昌黎先生集》。
D.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学识渊博,重视实践,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
6.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7.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8、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闻者彰.(显现) B.而绝.江河(横渡)C.善假.于物也(借助) D.故不积跬步..(半步)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B. ①而耻学于.师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 ①群聚而.笑之②吾尝终日而.思矣D. ①师者,所以..为圣..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圣人之所以10、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或师焉,或不焉二.(9分,每小题3分)黄冈竹楼记(王禹偁)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①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②,蓁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④,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⑤,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⑥,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⑦,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⑧。
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
已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①刳(kū):剖开。
②雉堞(diã):城墙的泛称。
圮(pǐ)毁:坍塌。
③蓁(zh ēn)莽:丛生的草木。
④幽阒(qù):幽静。
辽夐(xiîng):辽阔。
⑤氅(chǎng):外套。
⑥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古代的四大名楼。
⑦稔(rěn):谷物一熟为一稔,这里引申为一年。
⑧西掖:中书省的别称。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具状.(状:形状)B.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消遣:排除)C.公退之暇.(暇:空闲)D.亦谪居之胜.概也(胜:优美的)12.对第二段中“远吞山光,平挹江濑”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江天一色,景致优美B.山势高耸,水面辽阔C.山光江流,尽收眼底D.山形水势,迂回曲折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中作者将竹楼与古代的四大名楼摆在一起,运用比喻、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高雅的志趣。
B.本文既有对闲情逸趣的赞美,又有对贬谪遭遇的感喟,并且前后照应,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
C.作者极力渲染谪居之乐,把省工廉价的竹楼描绘得幽趣盎然,含蓄地流露出忿懑不平的心情。
D.《黄冈竹楼记》一文大量运用排比句,间或用韵,清丽简淡而富有情韵,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画线句子和课内句子。
(共9分,每句3分)(1)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2)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三.阅读下文,完成26—30题。
(15分)来自文言的汉语韩少功①我们常常说,现代汉语是白话文。
其实,这样说是不够准确的。
要说白话文,要说平白如话或者以话为文,世界上最大的白话文是西文,比如说英文。
英文是语言中心主义,文字跟着语言走,书写跟着读音走,那才够得上所谓“以话为文”的标准定义。
从这一点看,现代汉语顶多是半个白话文。
②我们的老祖宗是文字中心主义:语言跟着文字走。
那时候四川人、广东人、山东人等等各说各的方言,互相听不懂,怎么办?只好写字,以字为主要交流工具。
秦始皇搞了个“书同文”,没有搞“话同音”。
一个字的发音可能五花八门,但字是稳定的,统一的,起主导作用的。
③从全世界看,这种以文字为中心的特点并不多见。
我猜想,这与中国的造纸有关系。
一般的说法是,公元一百零五年,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
现在有敦煌等地的出土文物,证明西汉初期就有了纸的运用,比蔡伦还早了几百年。
有了纸,就可以写字。
写字多了,字就成了信息活动的中心。
④国学大师钱穆在谈到中国为何没有像欧洲那样分裂的时候,谈了很多原因,文字就是重要的一条。
在他看来,正因为有了“书同文”的汉语,中央王朝和各地之间才有了稳定的信息网络,才保证了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的联系,尽管幅员广阔交通不便,但国土统一可以用文字来予以维系。
⑤汉语不但有利于共同体的统一,还有利于文化的历史传承。
现在读先秦和两汉的作品,没有太大障碍,靠的就是文字几千年不变。
一个“吃”字,上古音读qia,中古音读qi,现代音读chi,读音多次变化,但文字没有变化。
如果换上一种表音文字,就不会有几千年不变的“吃”。
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乔叟时代的英语,现在的英美人都读不懂,说是古英语,其实不过是十六世纪和十四世纪的事。
这更不要说作为英语前身的那些盖尔语、凯尔特语、威尔士语等等,今天的广大英美人就更没法懂了。
⑥中国人不能永远生活在农业文明的历史里。
随着生活的变化,尤其是随着十八世纪以后的现代工业文明浪潮的到来,汉语也表现出僵化、残缺、不够用的一面。
以文字为中心的语言,可能有利于继承,但可能不利于创新和追新;可能有利于掌握文字的贵族阶层,但一定不利于疏远文字的社会中下层大众,释放出文化创造的能量。
这样,从晚清到五四运动,一些中国知识分子正是痛感文言文的弊端,发出了改革的呼声。
⑦当时很多西方的事物传到了中国,同时也就带来了很多外来语,这些外来语不合适用文言文来表达。
文言文的词,一般是单音节或者双音节。
但外来语常常是三音节、四音节乃至更多音节。
“拿破仑”,“马克思”,可勉强压缩成“拿氏”和“马翁”,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你不好缩写成“资义”和“社义”吧?碰上“二氧化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怎么缩写?想想当年,鲁迅留学日本,胡适留学美国,带回来很多洋学问,肯定觉得文言文不方便表达,语言文字的改革势在必行。
⑧文言文也不大利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白话文并不是现代才有的。
宋代大量的“话本”,就是白话进入书面形式的开始。
这与当时市民文化的空前活跃有密切关系。
活字印刷、带来的印刷成本大大降低,也可能发挥了作用。
宋代以前,白话同样可能存在,只是不一定被书写和记录。
晚清以后,中国处在巨大社会变革的关头,阶级结构必须改变。
这个时候,下等人的语言要登上大雅之堂,多数人的口语要挑战少数人的文字,当然也在所难免。
⑨所以,五四前后出现的白话文运动,一方面是外来语运动,另一方面是民间语运动。
现代文学也依托了这两大动力。
比如一些作家写得“洋腔洋调”,笔下有很多欧化和半欧化的句子;另有一些作家写得“土腔土调”。
这两种作家都写出了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鲁迅是亦土亦洋,笔下既有吴方言的明显痕迹,又有日语和西语的影响。
15.第③段,“这种以文字为中心的特点并不多见”。
“以文字为中心”的具体特点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⑤段列举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以及盖尔语、凯尔特语、威尔士语等例是为了说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文意,下列各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2分)A.汉语以文字为中心,可能与中国很早就有纸的运用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