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5.50 KB
- 文档页数:12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检测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施进审核人:杨阳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B)A.曝.露/曝.光裨.益/偏裨.和.面/和.泥倘.若/倘.佯B.嘲.哳/嘲.笑果脯./胸脯.湖泊./停泊.弹.弓/弹.簧C.解.数/解.元轧.账/倾轧.附识./标识.趑趄./趔趄.D.露.面/露.骨着.装/着.落强.嘴/勉强.薄.饼/薄.荷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D)A.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
B.“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
C.政府主导,媒体监督与宣传,社会各界积极行动,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约5800万缺失父母庇护的留守儿童身心成长、学习生活所面临的失管、失教和失衡问题。
D.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5分)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某媒体在网上就这一热点设计了下面两项调查,调查的问题及结果如下:请你结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据此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结论:__生病时一部分人不去医院就诊与药品价格、医院滥开检查项目等关系较大(3分) 建议:规范药品价格、改善服务态度、精简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等(2分)4. 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4分)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
安徽省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组提出的评估意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和课内文言知识(30分,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戕.害(qiāng)慰藉.(jí)悠邈.(miáo)安然无恙.(yàng)B.饿殍.(piǎo)寰.宇(huán)翘.首(qiào)酒阑灯灺.(chí)C.肴馔.(zhuàn)发轫.(rèn)侘傺..(chàchì)铩.羽而归(shā)D.潦.倒(liáo)犄.角(jǐ)贫瘠.(jí)安土重.迁(chóng)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老李三年前不幸患了重病,前一阵已是奄奄一息。
家人多方问医求药,后经一位名医的治疗,近来竟然回光返照....,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B.春风得意,衣锦还乡,——“富贵不归乡里,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C.提高质量对任何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广大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
D.刘强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因为他爸爸妈妈长期在边疆工作。
今年刘强考取了大学,即将离开爷爷奶奶,终于结束了多年来寄人篱下....的生活。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高高的树阴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
B.《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末年3000多年的历史,贯穿着史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求索精神。
2013—201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灰烬.(jìn)翘.(qiào)首遒.劲(qiú)自怨自艾.(yì)B.戕.害(qiāng)给.予(jǐ)魁.梧(kuí)铩.羽而归(shā)C.桑梓.(zǐ) 田塍.(téng) 粘.贴(zhān)安土重.迁(zhîng)D.月晕.(yùn)酝酿.(niàng)慰藉.(jiè)锲.而不舍(qì)2.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旅居国外已三十年的刘老先生思念故土亲人。
最近,他写信给家乡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B.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C.高一(2)班的朱老师不仅精通数学,还是个电脑行家,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学生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D.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遇到的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胜其烦....,兴味索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的比赛项目、参赛人数及群众参与程度都比历届残运会多,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B.不过,这个悲剧的原因,是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造成的。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D.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故乡,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日久弥坚。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B.师道..:以道为师,即学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阿谀,奉承D.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赏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B.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起义》)C. 不蔓不枝.(《爱莲说》)D.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不拘于时,学于余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何陋之有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
如皋中学高一综合考试试卷一、语文1. 阅读理解(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阅读以下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一:《荷塘月色》- 问题一:请简述作者在荷塘边的所见所感。
- 问题二:分析文中“月色”的象征意义。
- 问题三: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 古文翻译(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文:《岳阳楼记》节选- 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畅。
3. 作文(本题共1小题,共25分)- 题目:《我眼中的家乡》- 要求:不少于800字,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或发展变化,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数学1.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目涉及代数、几何、概率等基础知识点。
2. 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目要求填写关键数值或公式。
- 题目要求解决实际问题或证明数学定理。
三、英语1. 阅读理解(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阅读以下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 完形填空(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阅读短文,从所给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空。
3. 翻译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将所给的中文句子翻译成英文。
4. 写作(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题目:《My Hometown》- 要求:不少于120词,描述家乡的特色和个人情感。
四、物理1.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目涉及力学、热学、光学等基础知识点。
2.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题目要求运用物理公式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化学1.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目涉及化学反应、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基础知识点。
- 题目要求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和结果。
3. 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题目要求进行化学计算和推理。
六、生物1.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目涉及细胞结构、遗传、生态等基础知识点。
如皋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练习语文试题选择题请按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旋转./晕头转.向诘.责/诘.屈聱牙曲.径/曲.尽其妙折.耗/损兵折.将B.露.脸/出头露.面切削./削.足适履模.范/大模.大样着.迷/不着.边际C.捷径./泾.渭分明徇.私/以身殉.职伶仃./酩酊.大醉鱼鳔./骠.勇善战D.龋.齿/踽.踽独行阆.苑/稂.莠聚集拮.据/秸.秆焚烧裨.将/髀.肉复生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刚刚召开的十八大中,“人民”一词出现频度之高,着眼民生的话题之多,都昭示了党中央日后施政的重要方向。
B.“元芳,你怎么看”一时成了热词,并被《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政治理念,其中不仅关系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而且涉及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
C.第12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在京举行,此次大会不仅是对未来50年国际岩石力学发展蓝图的规划,而且是对过去50年国际岩石力学成就的总结。
D.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3.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和要求,完成对话内容。
(5分)元旦将至,某师范院校将举办师生元旦联欢晚会,学生甲积极报名要求做晚会主持人。
负责训练的张老师发现该同学形象气质很好,但普通话很差,不适合做主持人。
于是他找到该班班长说明情况,并让班长转告该班辅导员重新确定一名同学担当主持人。
(1)班长对辅导员说:▲(2)当辅导员找到学生甲,会对他说:▲4.根据下面的信息,给“火车票实名制”下一个定义。
(4分)①自2012年元旦起,全国所有旅客列车实行车票实名制。
②乘客须持有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簿、机动车驾驶证、军官证等25中有效证件之一。
③乘客在购买火车票时,需要登记、核查个人的真实姓名和身份。
④在2010年的春运工作中,广铁集团、成都铁路局开始试行火车票实名制。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题高一年级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摭.(zh í)拾 跬.(gu ī步) 赭.(h è)色 铩.(sh à)羽而归B 、戕.(qi āng )害 驽.(n ú)马 月晕.(y ùn ) 曝.(pù)背谈天C 、饿殍.(f ú) 经传.(chu àn ) 匀称.(ch èn ) 余音袅袅.(ni ăo )D 、悠邈.(mi ăo ) 窈.窕(y ăo ) 慰藉.(j í) 攒.蹙(z ǎn )累积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廖廓 静谧 沧凉 汗流夹背B 、沉缅 缠绵 僻静 金石可缕C 、蒙敝 炽热 驯服 莫明其妙D 、甄别 烙印 矫饰 怡然自得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让人瞠目结舌....。
B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的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
C 、那个时候的她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她都记恨在心里,现在长大了,心境开阔多了。
D 、这里天气的恶劣是出了名的,这不,刚才还是一片晴空,现在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 、在北京一些中央媒体工作的外籍人士注意到,媒体上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变得‚更有人情味‛了。
C 、人生是一场旅行,精神家园是一个人在困顿和疲惫时获得心灵的安慰和前行的动力,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家园,他这场旅行注定不会有大收获。
如皋中学月考试卷高一如皋中学高一月考试卷一、语文(共10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文,回答1-4题。
[现代文阅读材料]1.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分)2. 分析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5分)3. 根据文中的描述,解释“xx”一词的含义。
(5分)4.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5分)(二)古文阅读(20分)阅读下文,回答5-8题。
[古文阅读材料]5.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5分)6.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5分)7. 分析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5分)8.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某一观点的看法。
(5分)(三)作文(60分)请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二、数学(共100分)(一)选择题(20分)1-10题,每题2分。
[选择题题目](二)填空题(20分)11-20题,每题2分。
[填空题题目](三)解答题(60分)21-30题,每题分值不等。
[解答题题目]三、英语(共100分)(一)阅读理解(40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20题。
[阅读理解材料](二)完形填空(2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完形填空材料](三)写作(40分)请以“My Hometown”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20词的英语短文。
要求:内容切题,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四、物理(共100分)(一)选择题(20分)1-10题,每题2分。
[选择题题目](二)填空题(20分)11-20题,每题2分。
[填空题题目](三)计算题(60分)21-30题,每题分值不等。
[计算题题目]五、化学(共100分)(一)选择题(20分)1-10题,每题2分。
[选择题题目](二)实验题(30分)11-15题,每题分值不等。
[实验题题目](三)计算题(50分)16-20题,每题分值不等。
[计算题题目]六、生物(共100分)(一)选择题(20分)1-10题,每题2分。
如皋高一语文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迫不及待心旷神怡一愁莫展B. 翻来覆去栩栩如生涣然冰释C. 怏怏不乐谆谆教导意兴阑珊D. 殚精竭虑锲而不舍一诺千金2.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他问我:“你今天去图书馆吗?”B. 他问我,你今天去图书馆吗?C. “你今天去图书馆吗?”他问我。
D. “你今天去图书馆吗?”他问我:“是的,我要去。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
C. 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D.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4-10. 根据题目要求,继续设置7个选择题,涵盖词语辨析、成语使用、语病识别、标点符号使用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___》。
12. “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 请填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
”14. “_________”,这是《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
15. 请根据题目要求,继续设置5个填空题,涉及古诗文名句、文学常识等。
三、阅读理解题(共30分)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文章内容略)问题:(1)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3)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文章内容略)问题:(1)文章的写作手法有哪些特点?(2)文章中提到的“变革”具体指的是什么?(3)作者对“变革”的态度是怎样的?1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文章内容略)问题:(1)文章的主旨是什么?(2)文章中提到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怎样的?(3)作者对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有哪些看法?四、作文题(共20分)19.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阶段练习高一语文(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相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万户候惆怅跫.音( qióng )讷.口少言( nà)B.炫耀发泄草檄. ( xí) 力能扛.鼎(gāng )C.碗碟亲睐创.伤( chuāng )所向披靡.( mí)D.难勘请帖校.尉( xiào )旌旆逶.迤(wěi)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我们做事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有些事是鞭长..,就不要过分强求了。
..莫及C.两位同窗挚友一别数十载,今日却在他乡不期而遇...., 一时感慨万千。
D.总之,追求市场最大化是企业深思熟虑的明智选择,也是现代企业百川归海....的战略目标,更是现代企业千帆竞扬的生命历程。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马克·吐温。
B.在《雨巷》里,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也带有悲剧色彩。
他所期待的姑娘,心灵是美丽的,外表是妩媚的。
不过,这样的姑娘实在太难找到。
因此,在理想主义的期望面前,他总是困惑的,怀有一种气质性的悲剧感。
C.齐桓公即公子小白,他在管夷吾的辅佐之下,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最终称霸诸侯。
他也得到了屈原的首肯,《离骚》里曾说“下道齐桓”。
D.古代诗人有些合称,比如“高岑”指的是边塞诗人高适和岑参,“王孟”指的是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和孟浩然。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因.问广、食其失道状②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B.①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②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C.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②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D.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②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独:单单B.厚币.委质事楚币:古代用作礼物的丝织品,泛指玉帛等物C.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D.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格:斗,打击6. 下列各句中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B.管仲因而信之C.其后楚日以削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7.填入《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语言文字运用(9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是( )(3分) ( ▲ ) A.脉脉/山脉 参差/差别 提防/提高 监生/国子监 B.朱拓/开拓 间或/间道 遂心/毛遂 怔忪/怔怔 C.咀嚼/嚼舌 炮制/炮烙 兴奋/高兴 脖颈/颈项 D.呜咽/下咽 屏障/屏气 拮据/收据 堡垒/堡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 A.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恶化状况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并且未来的环境压力将继续加大。
B.日益狭窄的个人活动空间和社会交往范围,越来越重的职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使现在的上班族很难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乐。
C.林书豪从默默无闻的龙套迅速变身为超级球星的短暂过程中,奥巴马总统一直关注着这名华裔控卫,并且已经成为林书豪的狂热球迷。
D.美国重返亚太,并暗中纵容和怂恿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利用领海问题不断挑起争端,其根本原因还是冷战思维所导致的。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与文言文阅读(30分) (一)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3分) ( ▲ ) A.屈平属草稿未定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 ▲ ) A.稍蚕食诸侯 B.使使以闻大王 C.倚柱而笑 D.太子迟之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21分)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
少为郡吏,守剡长。
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
”齐闻大怒,立斩从。
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
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
后太末、丰浦民反,转守太末长,诛恶养善,期月尽平。
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
时王朗奔东冶,候官长商升为朗起兵。
策遣永宁长韩晏领南部都尉,将兵讨升,以齐为永宁长。
晏为升所败,齐又代晏领都尉事。
升畏齐威名,遣使乞盟。
齐因告喻,为陈祸福,升遂送上印绶,出舍求降。
贼帅张雅、詹强等不愿升降,反共杀升。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绯.(fěi)闻猗.(yī)郁浸渍.(zí)妖童媛.(yuàn)女B. 庐冢.(zhǒng) 青荇. (xìng) 百舸. (gě) 渐车维裳.(cháng)C. 敛裾.(jù) 一椽.(chuán) 框. (kuāng)架契.(qì)阔谈讌D. 肄.(yì)业鱼鳔.(piào) 团箕. (qí) 朝谇. (suì)夕替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瓦菲揶揄衣袂寥若辰星B. 伶俜西洲青苍婆挲起舞C. 愀然赝品消弥喋喋不休D. 厮打发轫蛰伏杯盘狼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期中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主持人请一位成绩优异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
这位同学紧张万分,出言无状....,满脸通红,半天只说出一句话:“其实有很多同学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只是……”B. 这份报告详实地列举了我国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平铺直叙....,毫不夸饰,厚重而大气,客观而准确,读来令人叹服。
C. 要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限行和摇号说到底只能是权宜之计....,只是为发展公共交通、创造良好的骑行和步行环境提供难得的时机。
D. 虽然莫言其貌不扬,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性行淡泊,遇事从容,即使在最困难的十年文革时期,他也能安之若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明立场。
B.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本试卷分I、II两卷,总分160分,第I卷共32分,第II卷共128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第I卷(共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沉湎(miǎn) 摭(zhí)拾 角(jiǎo)色 惊魂甫(bǔ)定 B.犄(jī)角 关卡(qiǎ) 骠(piào)勇 自怨自艾(yì) C.甄(zhēng)别 戕(qiāng)害 慰藉(jí) 针砭(biān) 时弊 D.不啻(chì) 譬(bì)如 给(jǐ)予 汗流浃(jiá)背 2.下列划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zuàn)? 贻(yí)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是( ) ) ①漫(遍及)江碧透 ②漫(不受约束)谈 ③雄关漫(通“慢”)道真如铁 ④百舸(小船)争流 ⑤鹰击(搏击)长空 ⑥怅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⑦问苍茫(旷远迷茫)大地 ⑧峥嵘(不平凡,不平常)岁月稠 ⑨挥斥(奔放)方道 ⑩激扬(激动)文字 ⑾浪遏(阻止)飞舟 A.①②④⑤⑥⑦⑨ B.①②⑤⑦⑧⑨ C.③④⑤⑦⑧⑨⑩ D.③④⑥⑧⑨⑩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党员干部怎么了?对群众的困难怎能视若不见、不以为然呢? B.“当代反腐英雄”郭广允,自己危言危行,不怕打击报复,历经8年,终于扳倒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
C.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别无长物,如何取胜? D.市民政局多方筹措资金,兴办了全市条件最好的敬老院,从此孤寡老人们共享天伦之乐,再也不孤单了。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煞费苦心,无所不为。
江苏省如皋中学语文第1、2册考试(总分:150 分)一、判断题。
(共41 分)1. ( 8分)判断下列各项正误。
A.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如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这段话表明鲁迅先生对请愿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刘和珍等人的牺牲是无意义的。
( )B.鲁迅先生说:“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表明鲁迅与反动政府和反动文人势不两立的立场和态度。
( )C.“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此句中“依旧太平”意在说明徒手请愿对社会“触动”不大。
( )D.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此中的“鱼翅”喻事物中的精华,“萝卜白菜”喻民间俗气的事物。
( )2. ( 8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T”,错误的打“F”。
A.《劝学》篇在《荀子》32篇之首,足见荀子对教育的重视。
“学不可以已”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学习有重要意义,所以“不可以已”;另一方面是学习应有“学不可已”的态度。
()B.韩愈在《师说》一文中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种思想闪耀着民主、进步的光芒,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
()C.《鸿门宴》语言精炼主动,寥寥数语,突出地刻画出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人物的个性。
难怪南宋词人刘辰翁称赞为:“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这评语毫不夸张。
()D.《五人墓碑记》是明初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张溥写的。
他字天如,号西铭,书房命名为“七录斋”。
课文中心是歌颂五位平民“激于义而死”的精神和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
()3. ( 12分)下列说法,你认为对的,就在其后的括号里画“T”;你认为错的,就在其后的括号里画“F”。
1.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
此名的由来有两种解释:一说归有光的祖父曾住在太仓项脊泾,用此以纪念祖先;一说是形容书房的狭小。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学期)? ) B.深堑( qiàn ) 妒贤嫉能(jì) 栈道 (zhàn) 喟然(wèi ) C.绮筵( qí ) 锲而舍之 ( qì ) 纤尘( xiān ) 贻赠( yí ) D.呷酒( xiā ) 如嚼泥土( jiáo ) 蔑视( miè ) 敷衍(y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人要是有一颗象草木一样“不怨寒暑移”的心,就不会抱怨天气变化、寒暑交替,遇事就会处变不惊,安之若素。
B.现在我才懂得,这些不足为奇的东西,也是那么地含有深意。
可是我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观察过它。
? C.小明平时调皮捣蛋给别人增添了很多麻烦,但是小明的爸爸非常护短,爱屋及乌,总是认为小明做什么都是对。
D......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其可怪也欤.①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① ②句读之不知 D.①②或师焉,或不焉 5. 下列句中加点词............下列句中加点词....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题。
(命题:高一语文备课组)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脊.骨jí甄.别zhēn 静谧.mì耳濡.目染rúB.干瘪.biě诳.语kuàng 悠邈.miǎo 恪.尽职守kèC.恣.意zì饿殍.piǎo 垭.口yā 按捺.不住nàD.搭讪.shàn 屏.窒bǐn 戕.害qiāng 安土重.迁zhò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甬道打夯蜇居坑洼不平B.寥廓颠簸桑梓概莫能外C.发韧田塍犄角入不敷出D.磕绊迁徙商榷刹羽而归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气象万千,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C.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纷争经常发生。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3G手机的问世,无疑将会掀起一场手机电视的收看浪潮,人们可以在闲暇时观看自己喜欢的连续剧,可以了解最及时的新闻动态。
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C.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D.一般说来,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货币的流通速度不变,社会所生产的商品数量不变,流通中的货币量太多了所造成的。
二、文言文阅读(34分)5.对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作《师说》以贻.之(赠送)B.凌.万顷之茫然(越过)C.挟.飞仙以遨游(偕同)D.到则披.草而坐(披着)6.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B.不知日之.入蚓无爪牙之.利C.而耻学于.师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扣舷而.歌之箕踞而.遨7.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举匏尊以相属B.其隙也,则施施而行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或师焉,或不焉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顺流而东.也C.西.望夏口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9.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游于赤壁之下B.师不必贤于弟子C.句读之不知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时间:150分钟分值:160分)【重要提醒:所有试题,请一律不要在试卷上作答。
选择题答案,请对应试卷上的题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主观题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指定的答题区域。
作文,请写在作文纸上。
】一、语言基础知识(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摭.(zhí)拾不啻.(dì)骸.(hái)骨不屈不挠.(náo)B.灰烬.(jìn)静谧.(mì)犄.(qí)角铩.(shā)羽而归C.干瘪.(biě)奇诡.(guǐ)给(jǐ)予妄自菲.(fěi)薄D.甄.(zhēn)别贫瘠.(jí) 沉湎.(miǎn)安土重.(chïng)迁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 )A.只有少数中的少数,个别中的个别,在亿万分之一的机会里冒险成功,春风得意,衣锦..还乡..。
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C.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D.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27分)(一)3.下列选项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①金就砺则利②虽有槁暴③传道受业解惑也④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⑤知明而行无过⑥或师焉,或不焉⑦吾从而师之⑧君子生非异也A.①③⑥⑧B.④⑤⑥⑦C.②④⑤⑥D.③⑤⑥⑧4.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9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劝学)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选自《师说》)5.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本来B.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有学问的人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片刻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懂得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对《师说》中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提出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组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三)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诗歌鉴赏(11分)9.下面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这两句是诗人从上阕的独自旧地重游,很自然地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B.“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七句写出了同学们少年得志,目空一切,蔑视权贵的精神风貌。
C.“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D.回忆青年时代的战斗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无所谓惧的斗争精神。
上下阕各以问句作结,前后呼应,发人深省。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溪桥晚兴郑协①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末遗民。
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4分)(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
(荀子《劝学》)(3(韩愈《师说》)(4)子曰:”(《孔子语录》)(5(诸葛亮《出师表》)(6)(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五、课内现代文阅读(18分)12.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对于“教养”也即精神与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和扩展。
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③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弱其中的杰作,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与丰盈。
A.增强逐渐领略B.增强逐步领悟C.加强逐渐领悟D.加强逐步领略13.对《想北平》第1~3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段强调北平地方大、事情多,而自己知道的太少,是为了表明自己其实并没有与北京融为一体,对北京并不是特别了解。
B.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自己对自己母亲的爱和自己对北平的爱做比较,突出自己对北平的情感。
第3段中“真愿成为诗人”,一个“真”字同样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爱得诚挚。
C.作者反复说自己“爱北平”“要说而说不出”,是指“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因为北平是老舍刻骨铭心爱着的城市。
爱得太深,所以说不出来了。
D.“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是在说“我”的内心已经整个儿属于北平,已经没有空间可以容纳其他地方。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4~16题。
(12分)《想北平》(节选)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
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
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14.作者为什么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但是“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15.说说你对“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这句话的理解。
答:▲▲16.“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中的“摇篮”具体指什么?所指内容在特征方面与“摇篮”有何相似之处?答:▲▲六、课外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
(20分)日历冯骥才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
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
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
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
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
历史不是一个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
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
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
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
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暗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
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
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
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
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
当我的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
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
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
我要记下这一切。
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
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