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最新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包括胆道疾病、酒精性肝病、高脂血症等。
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就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其中,上腹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呈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剧痛,常放射至背部。
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心动过速等全身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指标包括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
其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标志,而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升高则提示有炎症反应。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胰腺的病变程度、有无坏死等情况,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可以初步诊断急性胰腺炎。
根据2012年国际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诊断急性胰腺炎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持续性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二是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的升高,或者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炎的特征性改变。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只有综合分析这些检查结果,才能够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疑似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时,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日明确诊断,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
急性胰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如下: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往往可作出诊断。
轻症患者有持续而剧烈的上腹部痛, 恶心、呕吐、轻度发热、上腹压痛, 但无腹肌紧张, 同时有血清淀粉酶和(或)尿淀粉酶明显升高。
排除其他急腹症, 即可以诊断。
重症除符合轻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并且具有局部并发症(假性囊肿、胰腺坏死、脓肿)和(或)器官衰竭。
因为重症胰腺炎病程发展险恶且复杂, 国内外提出多种评分系统用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评估, 关键是在发病48或72小时内监测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 综合评判。
区别轻症与重症胰腺炎十分重要, 因为两者临床预后截然不同。
有以下表现应按重症胰腺炎处置:①临床症状: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②体征:腹膜刺激征、腹肌强直, 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③实验室检查:血钙明显下降(2mmol/L以下), 血糖>11.2mmol/L (无糖尿病史), 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④腹腔诊断性穿刺发现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
急性胰腺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有典型的溃疡病史, 腹痛突然加重, 腹肌紧张, 肝浊音界消失, X线透视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等可资鉴别。
2.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常有胆绞痛病史, 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至右肩部, Murphy征阳性, 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
腹部B超及X线胆道造影可明确诊断。
3.心肌梗死有冠心病史, 突起发病, 疼痛有时限于上腹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图像, 血清心肌酶升高。
血、尿淀粉酶正常。
4.急性肠梗阻腹痛为阵发性, 伴有呕吐、腹胀, 肠鸣音亢进, 无排气, 可见肠型。
腹部x线可发现液气平面。
/
有效鉴别是否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方法
怎么有效鉴别是否患有急性胰腺炎
一、鉴别
急性胰腺炎的正确诊断率近年来有显著提高,但在非典型的病例中,往往易与其他急性腹部疾患相混淆,故应随时提高警惕,现将鉴别要点略述如下。
1、急性胆囊炎、胆石病急性胆囊炎的腹痛较急性胰腺炎轻,其疼痛部位为右上腹部胆囊区,并向右胸及右肩部放射,血尿淀粉酶正常或稍高;如伴有胆道结石,其腹痛程度较为剧烈,且往往伴有寒战、高热及黄疸。
2、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发病突然,多数为儿童及青年,开始在上腹部剑突下偏右方,呈剧烈的阵发性绞痛,患者往往自述有向上钻顶感。
疼痛发作时,辗转不安、大汗、手足冷,痛后如常人。
其特点为症状严重,体征轻微(症状与体征相矛盾)。
血尿淀粉酶正常,但在胆道蛔虫合并胰腺炎时,淀粉酶可升高。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溃疡病穿孔为突然发生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腹壁呈板状强直,肠音消失,肝浊音缩小或消失。
腹平片有气腹存在,更可能帮助明确诊断。
4、急性肾绞痛有时应与左侧肾结石或左输尿管结石相鉴别。
肾绞痛为阵发性绞痛,间歇期可有胀痛,以腰部为重,并向腹股沟部与睾丸部放射,如有血尿、尿频、尿急,则更有助于鉴别。
5、冠心病或心肌梗死在急性胰腺炎时,腹痛可反射性放射至心前区或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电图改变,往往相混淆。
然而,冠心病患者可有冠心病史,胸前区有压迫感,腹部体征不明显等,须仔细鉴别。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jxyxy/jb/。
诊断与鉴别诊断内科书:【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常可作出诊断。
轻症的患者有剧烈而持续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轻度发热、上腹部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同时有血清淀粉酶和(或)尿淀粉酶显著升高,排除其他急腹症者,即可以诊断。
重症除具备轻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且具有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脓肿)和(或)器官衰竭。
由于重症胰腺炎病程发展险恶且复杂,国内外提出多种评分系统用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预测,其中关键是在发病48或72小时内密切监测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综合评判。
区别轻症与重症胰腺炎十分重要,因两者的临床预后截然不同。
有以下表现应当按重症胰腺炎处置:①临床症状: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②体征:腹肌强直、腹膜刺激征,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③实验室检查:血钙显著下降2mmol/L以下,血糖>11.2mmol/L(无糖尿病史),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④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
急性胰腺炎应与下列疾病鉴别:(一)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有较典型的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剧,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见膈下有游离气体等可资鉴别。
血尿淀粉酶正常或轻度升高。
但需注意胆道疾病与胰腺炎呈因果关系而并存。
(二)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常有胆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到右肩部,Murphy征阳性,血及尿淀粉酶轻度升高。
B超及X线胆道造影可明确诊断。
(三)急性肠梗阻腹痛为阵发性,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无排气,可见肠型。
腹部X线可见液气平面。
特别是高位绞窄性肠梗阻,可有剧烈腹痛、呕吐与休克现象,但其腹痛为阵发性绞痛,早期可伴有高亢的肠鸣音,或大便不通、无虚恭。
X线显示典型机械性肠梗阻,且血清淀粉酶正常或轻度升高。
(四)心肌梗死有冠心病史,突然发病,有时疼痛限于上腹部。
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图像,血清心肌酶升高。
血、尿淀粉酶正常。
(五)急性胃肠炎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及腹泻等,可伴有肠鸣音亢进,血、尿淀粉酶正常等。
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和康复护理一、背景介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且易于与其他疾病混淆。
鉴别诊断是确诊急性胰腺炎的关键步骤。
同时,在康复护理中,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二、鉴别诊断1. 详细询问患者症状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腹部持续难忍的上腹或全腹剧痛,通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
重点关注患者是否有饮食过度或饮食不良史,以及是否患有其他潜在的腹部器官相关问题。
2. 身体检查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体温等基本指标,并仔细触诊患者的上腹部。
急性胰腺炎常引起上腹压痛,而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痛则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特点。
如感染性胆囊炎可能伴有肌紧张和Murphy's sign,在鉴别时需注意观察。
3. 实验室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
急性胰腺炎患者往往会出现白细胞升高以及炎性指标增高等改变。
此外,还可以进行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的测定,这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4.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以及MRI(核磁共振成像)。
这些方法能够观察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组织结构是否异常,若有坏死、囊肿或其他并发症,则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情况以制定合适治疗方案。
三、康复护理1. 疼痛管理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剧烈腹痛。
在康复护理中,有效的疼痛管理是关键。
通过合理使用药物镇痛和非药物缓解方法,如冷敷或温敷等措施,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避免过度依赖镇静剂等药物。
2. 饮食与营养急性胰腺炎发作期间,患者需要禁食以减少胰腺分泌。
在进入康复期后,逐步恢复饮食是必要的。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注重提供丰富、均衡的营养。
3. 液体管理急性胰腺炎患者往往伴有液体丧失和电解质紊乱。
因此,在康复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并调整输液方案以保持水平衡。
4. 心理支持急性胰腺炎对患者身心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精品.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常可作出诊断。
轻症的患者有剧烈而持续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轻度发热、上腹部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同时有血清淀粉酶和(或)尿淀粉酶显著升高,排除其他急腹症者,即可以诊断。
重症除具备轻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且具有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脓肿)和(或)器官衰竭。
由于重症胰腺炎病程发展险恶且复杂,国内外提出多种评分系统用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预测,其中关键是在发病48或72小时内密切监测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综合评判。
区别轻症与重症胰腺炎十分重要,因两者的临床预后截然不同。
有以下表现应当按重症胰腺炎处置:①临床症状: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②体征:腹肌强直、腹膜刺激征,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③实验室检查:血钙显著下降2mmol/L 以下,血糖>11.2mmol/L(无糖尿病史),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④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
急性胰腺炎应与下列疾病鉴别:(一)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有较典型的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剧,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见膈下有游离气体等可资鉴别。
(二)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常有胆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到右肩部,Murphy征阳性,血及尿淀粉酶轻度升高。
B超及X线胆道造影可明确诊断。
(三)急性肠梗阻腹痛为阵发性,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无排气,可见肠型。
腹部X 线可见液气平面。
(四)心肌梗死有冠心病史,突然发病,有时疼痛限于上腹部。
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图像,血清心肌酶升高。
血、尿淀粉酶正常。
急性胰腺炎基本知识点总结病因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酒精滥用、胆结石、高血脂、药物、感染、外伤和胰腺炎相关基因突变等。
其中,酒精滥用和胆结石是最常见的病因。
酒精滥用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胰腺内消化酶的分泌过度和激活,进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此外,酒精还可以引起胰腺血管收缩,进而造成胰腺缺血和缺氧,促进发病。
胆结石也是一种常见的导致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胆结石的运动和梗阻可能会导致胰管的梗阻和胰液分泌的积聚,进而引起急性胰腺炎。
此外,胆道感染也会引起急性胰腺炎。
症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剧烈的上腹疼痛、恶心和呕吐、发热和快速脉搏。
疼痛通常是在腹部上部或腹部中部出现,有时会向背部放射。
疼痛的程度通常非常严重,并持续数天。
此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腹部水肿、呼吸困难和心血管不稳定等症状。
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特点、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急性胰腺炎。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液和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计数和C 反应蛋白的升高,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等的升高,尿液检查可以发现尿淀粉酶的升高。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 和 MRI 等,可以对胰腺进行详细的检查,发现胰腺的肿胀、水肿、出血和坏死等情况。
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内科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静脉输液、镇痛和抗生素治疗等,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并预防感染的发生。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禁食和静脉营养支持等,可以减轻胰腺的负担,促进胰腺的恢复。
内科治疗包括对病因的处理,如控制血糖、防治胆道感染、清除胆结石等。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对于严重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如出现坏死或感染的情况,需要进行胰腺切除术或引流术等手术治疗。
预后急性胰腺炎的预后通常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及时的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执业医师考试考点1.实验室检查(1)血白细胞计数。
血白细胞计数常增高,多在(10~30)×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2)淀粉酶测定。
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后开始降低,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500苏氏单位即可确诊本病。
淀粉酶升高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性并不一致,有时胰腺已严重坏死,而淀粉酶值正常,甚至低于正常。
除急性胰腺炎外,其他如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急性腹膜炎等都可有血清淀粉酶增高,但一般不超过500苏氏单位。
尿淀粉酶的升高比血淀粉酶迟,维持时间较长,可达1~2周,因此若患者就诊较晚,血清淀粉酶已正常,此时测定尿淀粉酶仍有诊断意义,急性胰腺炎患者常超过256温氏单位。
(3)血清脂肪酶测定。
正常值在1.5单位以下,急性胰腺炎超过1.5单位。
病后72小时开始上升,可持续5~10天,故对早期诊断无帮助,但在血清淀粉酶已恢复正常者,检查血清脂肪酶对诊断有帮助。
(4)血清正铁白蛋白(MHA)测定。
当腹腔内出血时,红细胞破坏释出血红素,血红素代谢物与白蛋白结合形成MHA.血清MHA阳性见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而水肿型时呈阴性。
但其他原因所致腹腔内出血也可呈阳性反应。
(5)血钙测定。
部分患者血钙降低,如低于1.75mmol/L是重症胰腺炎,预后不良。
(6)B超。
可了解有无胰腺肿大、脓肿和假囊肿,也可了解胆囊及胆道情况。
(7)CT显像。
增强CT是诊断胰腺坏死的方法。
轻度表现胰腺体积增大或增厚,胰周围边缘不规则,重症可见胰周围区消失,网膜囊和网膜脂肪变性,胸膜腔积液。
2.诊断对有剧烈持续的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上腹压痛,但腹肌不紧张,同时有血清或尿淀粉考试,大网站收集酶短期显著增高者,可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如腹痛剧烈、发热不退、血清淀粉酶持续不降,出现休克、腹水、低血钙、MHA阳性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可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1、引言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其在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依赖于早期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本文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
2、影像学表现2.1 腹部CT扫描急性胰腺炎的腹部CT扫描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其特点如下:2.1.1 胰腺增大:急性胰腺炎可引起胰腺肿胀,表现为胰腺体、头、尾的增大。
2.1.2 脂肪积聚:由于胰腺炎引发的炎症反应,脂肪组织在CT图像上呈现高密度影像。
2.1.3 胰腺血管增强:急性胰腺炎可引起胰腺血管的扩张和增强,表现为血管的直径增大以及增强程度的增加。
2.1.4 液体积聚:由于胰腺炎引发的炎症反应,胰腺周围可出现液体积聚,表现为CT图像上的低密度区域。
2.2 腹部MRI扫描腹部MRI扫描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其特点如下:2.2.1 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的信号强化:急性胰腺炎可引起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的信号强化,表现为胰腺组织的信号增强。
2.2.2 胆总管扩张:由于胰腺炎引起的炎症反应,胆总管受压迫而扩张。
2.2.3 胰偏心:急性胰腺炎可导致胰腺位置的改变,表现为胰腺偏心或胰腺的嵌入。
3、影像学诊断方法3.1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结果的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结果的结合是确诊急性胰腺炎的关键步骤。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结果,可以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初步判断。
3.2 影像学特征的评估需要对腹部CT或MRI图像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胰腺形态的变化、胰腺周围液体积聚、肿块的形成以及血管的改变等,以确保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
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腹部CT或MRI扫描图片的原始文件。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急性胰腺炎:一种胰腺炎症反应,表现为胰腺炎症反应的急性发作。
5.2 影像学诊断: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
5.3 腹部CT扫描:一种通过X射线扫描腹部进行影像学诊断的技术。
5.4 腹部MRI扫描:一种通过核磁共振扫描腹部进行影像学诊断的技术。
关于急性胰腺炎的规范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包括病因诊断,分级诊断,并发症诊断,以下是关于急性胰腺炎规范诊断的常用术语。
1.急性胰腺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血清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改变,排除其他疾病者。
可有或无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少数病例血清定分酶活性正常或轻度升高。
2.轻症急性胰腺炎: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无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对液体补充治疗反应良好。
或CT分级为A,B,C。
3.重症急性胰腺炎: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且具下列之一者: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器官衰竭;CT分级为D,E极。
4.暴发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72小时内出现下列之一者: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酐>176.8。
umol/l);呼吸衰竭[PaO2≤60mmHg];休克(收缩压≤80mmHg,持续十五分钟);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小于正常人的70℅,和(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S】;败血症(T>38.5℃,WBC> 16.0X109/L,剩余碱≤4mmol/l,持续48小时,血/抽取物细菌培养阴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T>38.5℃,WBC>12.0X109/L,剩余碱≤2.5mmol/l,持续48小时,血/抽取物细菌培养阴性)。
急性胰腺炎在CT上的分级表现A极:表现为正常胰腺;B极:胰腺实质改变,包括局部或弥漫的胰腺肿大;C极:胰腺实质及周围炎症改变,胰周轻度渗出;D极:除C极外,胰周渗出显著,胰腺实质内或胰周单个液体积聚;E极:广泛的内、外液体积液,包括胰腺和脂肪坏死,胰腺脓肿。
A-C极:临床上为轻症急性胰腺炎,D-E极:临床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常可作出诊断。
轻症的患者有剧烈而持续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轻度发热、上腹部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同时有血清淀粉酶和(或)尿淀粉酶显著升高,排除其他急腹症者,即可以诊断。
重症除具备轻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且具有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脓肿)和(或)器官衰竭.由于重症胰腺炎病程发展险恶且复杂,国内外提出多种评分系统用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预测,其中关键是在发病48或72小时内密切监测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综合评判。
...感谢聆听...
区别轻症与重症胰腺炎十分重要,因两者的临床预后截然不同。
有以下表现应当按重症胰腺炎处置:①临床症状: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②体征:腹肌强直、腹膜刺激征,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③实验室检查:血钙显著下降2mmol/L以下,血糖>11.2mmol /L(无糖尿病史),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④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
...感谢聆听...
急性胰腺炎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有较典型的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剧,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见膈下有游离气体等可资鉴别。
(二)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
常有胆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到右肩部,Murphy征阳性,血及尿淀粉酶轻度升高.B超及X线胆道造影可明确诊断。
(三)急性肠梗阻
腹痛为阵发性,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无排气,可见肠型。
腹部X线可见液气平面。
(四)心肌梗死
有冠心病史,突然发病,有时疼痛限于上腹部。
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图像,血清心肌酶升高。
血、尿淀粉酶正常。
...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