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权制度改革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 格式:pdf
- 大小:241.48 KB
- 文档页数:3
现代园艺2017年第12期壮的萌芽条,要注意萌芽条着生的位置,选留伐根靠上坡部位的萌芽条最好,两侧的次之,靠下坡部位的萌芽条不宜选用,因为下坡部位着生的萌芽条容易被风雪和泥土压折,同时,因为萌条树自身的重力影响,加大树干基部的弯曲,影响材质。
保持合理的萌条数,对提高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关系。
为了培育优质、速生、丰产萌芽林,如果交通条件好,林地肥沃,劳力充足,能进行间伐利用的每伐根保留2根萌芽条,若交通条件不便,林地肥力中等,劳力不足,不能进行间伐的,每伐根上保留一根为宜。
3.4重视萌芽林地的大苗补植工作因为主伐株数本来就比造林株数少得多,再加上一些丧失萌芽力的伐桩,密度就显得更不足,因此补植工作对于提高萌芽林的生产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补植一般是在伐后的第2年春天进行,要求大苗大穴进行补植,最好用速生阔叶树种补植,形成局部混交林,有利用改良地力。
(收稿:2017-11-06)[1]彭镇华.中国杉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2]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3]陈端吕,夏世华,周富康等.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的更新方式与技术[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4):59-61。
宋希娜(1974-),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工作。
对当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几点思考黄晨希(新干县林业局,江西新干331300)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林权交易市场的发育、完善,特别是国有林场改革的启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将会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细。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建议收,评估的类型相对就要复杂得多。
主要类型包括以下9大类:①林木资源类,如木材、竹材、藤材、苗木、花卉等;②林地资源类,如私有林地、租赁林地、地租差价等;③自然灾害类,如森林火灾、水灾、雪灾、病虫害;④林下经济动植物;⑤林区设施类,如林区道路、防护林或防火线、林区房屋、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⑥树蔸资源类,如桉树用于萌芽更新的伐桩,用于根雕的优质木材类伐桩等;⑦经济林类,如茶叶、刺五加、竹子、果木林等;⑧旅游资源类,如森林公园、园林、自然景观等;⑨生态服务类(环境),如节能、碳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堤、净化大气等。
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发〔2008〕10 号《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意见》明确规定:“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对其承包的林地、林木可依法开发利用。
”这项政策赋予了林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权利。
林权流转方式包括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抵押等。
在林权流转过程中,需要评估机构对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资产进行评估。
下面笔者仅从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方面,谈谈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如何做好用材林林木资产的评估,从而尽量把握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风险,提高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质量。
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从业者不仅要掌握一般资产评估的理论和技术,而且还要了解森林资源本身特殊的生长变化规律、森林的经营技术和调查技术等,其知识结构既涉及林学采运的专业知识,又涉及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多学科的协同工作。
林木资产的特殊性决定了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与一般资产评估不一样,它是一种动态的、市场化的社会经济活动。
用材林林木资产作为一种能带来收益的商品,其本身的价值量是由特定时期创造该资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它的货币表现形式为价格,却要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等客观因素所影响。
因此,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条件对某一用材林林木资产进行评估的结果与其价值量不可能完全相符。
用材林林木资产的评估是为特定的目的服务的。
同样的用材林林木资产因评估的目的不同,所采取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就可能不同。
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在某种意义上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的结论只能是一种判断性意见。
它通常是建立在外部环境,按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而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会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构成了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的特殊性质。
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首先应该充分认识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的特点。
浅析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作者:赵玉芳刘通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10期摘要: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人类社会一笔宝贵的财富,林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本文介绍了森林资源资产、森林资产评估,在对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发展史进行阐述,并分析了资源评估方法。
关键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中图分类号:S758.5 文献标识码:A森林资源资产具有组成多样性、价值计量的复杂性、高风险性等特点。
森林资源的资产评估并不同于一般的房屋产权评估、矿产资源资产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有一套符合森林资源资产特征的评估技术。
1 森林资源资产森林资源资产是指在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状况下,森林资源经营主体因在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自身拥有或者控制的森林资源,这些森林资源能够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计量或者估计,同时能给经营者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2.1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概念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指评估人员依照特定的目的、遵循社会客观经济规律和公正的原则,参照国家法定的标准和流程,结合待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具体情况和掌握的市场动态资料,在对目前和未来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前提下,利用科学可靠的方法,对森林资源资产的固定价值进行计量、估计的行为。
2.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流程依照一般的资产评估流程,结合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流程分为评估委托、资产审查、收集资料、计量估算、递交评估报告书、备案和建立项目档案7个步骤。
3 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发展史我国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开展较晚,主要是为满足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
一直以来,在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的影响下,认为森林资源只是一种自然资源,只有使用价值。
为稳固中期开始推进森林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权的主体地位,国家林业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资源资产化管理试点。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对森林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和估算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和相关利益相关方了解森林资源的真实价值和潜在收益。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多样性评估:评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物种及其相对丰富程度,了解森林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2. 木材价值评估:评估森林中的木材资源,包括木材的种类、数量、质量等,以及市场价值和潜在的收益。
3.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评估森林所提供的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水源保护、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以及这些服务的经济价值。
4. 土地评估:评估森林土地的价值,包括土壤肥力、地理位置、用途等因素对土地价值的影响。
5. 非木材林产品评估:评估森林中的非木材林产品,如草药、野生动植物、蜂蜜等,以及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
6. 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估: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包括森林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方面。
通过对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森林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评估结果也可以用于决策制定、资源管理和相关政策的制定。
2020年第20期现代园艺1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目的及意义集体林改主要目的是引导林业有序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林权包括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利用市场机制将林权转变为可以变现的资产(森林资源资产还包括野生动植资产、景观资产)并合理流转起来,实现金融与林业生产的有效结合,吸引社会资本对林业的投入,从而推动林业改革的重大转变。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资产评估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分析、估算特定目的和条件下的森林资源资产价值,并发表专业意见。
2集体林改的影响2.1促进林权合理流转我国南方集体林区大多数林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
林改以前,由于机制等原因,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且具有自然再生和不稳定性,导致集体林区产业效益与资源规模不相称的局面长期存在。
改革后,特别是中央2003年《决定》,提出了加快林权合理流转等更高要求。
重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使森林资源转变为能及时变现的资产。
新政策明确了林权的类别,划分了林地所有权、森林和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且赋予林权权利人依法处置权。
从此,林业企业和林农可以将自己的林权作价流转给他方或抵押到金融机构而因此盘活了资产。
2.2实现林权合理流转首先要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林权流转的诸多方式,如产权转让、抵押、参股或者合资合作、财务报告及注册验资等一系列企业运营方式都会运用到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缺了资产评估这一环节,林权价值将无法得到合理的评价。
2.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复杂性森林资源资产是经营单位和个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资产的组成部分,具有动态再生性、分布广阔性、生物多样性、地域差异性、效益多重性、经营周期性长等特点。
与其它资源资产相比,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具有明显的复杂性。
森林资源除了经济价值外,还具有明显的公共生态效益。
3目前林权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1目前林权改革的现状3.1.1我国关于林权改革的政策。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经历了数次变革,一直以来,集体林地林木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林业制度的建立。
浅谈森林资源资产价格及评估方法谢红军;张勇【摘要】森林资源资产工作为了进一步规范化经营,就必须加强对生理资源资产的评估,不管是森林资产流转、产权改变,还是森林资产保险、租赁融资、抵押贷款等金融资产工作,都需要森林资产价格信息为依据。
深入研究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助于林业市场的形成与稳定运转,有力地促进了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产业体系的进程,对于确保森林资源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Forest resource asset appraisal is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assets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work, whether it's forest asset transfer or change of property rights, or forest assets insurance, lease financing, mortgages etc. of financial assets, need base on the forest asset price information. Further study forest resource assets appraisal,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and stability of forestry market operation,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forest right system reform and the process of forestry industry system, to ensur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期刊名称】《中国林业经济》【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森林资源资产;价格;评估方法【作者】谢红军;张勇【作者单位】洪江市林业局,湖南洪江 418100;洪江市林业局,湖南洪江418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24谢红军,张勇(洪江市林业局,湖南洪江418100)最近几年来,随着森林产区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森林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逐渐形成,森林资源广泛应用于市场经济流通过程中,市场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需求日益增长[1]。
对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的探讨摘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伴随着我国林业体制改革而产生并发展,已经成为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林业体制的不断深化,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对于规范和促进森林资源资产的科学管理和合理流转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林业产业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商品范围的概念逐渐扩大,林业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林业与整个市场经济的相互联系日益加深,林业产业的概念也增加了新的内涵,逐步成为社会性的生产事业。
产业化的发展,集约经营的要求,林业资源的融合,使林业生产要素流动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利益的分割,林业要素市场的管理及其因上述活动引起的林业行政案件、司法裁定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
调处这些矛盾需要寻找一种方式和方法来进行,这个方式就是对各个林业生产要素进行科学的、正确的、合理的评估,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评估系统做为中间媒介来平衡矛盾各方面的关系,完善林业产业化的市场功能和行政管理的社会功能。
1林业生产的特点1.1林业生产的二重性林业具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二重性,首先是它的公益性,它惠及全人类,凡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都从中直接或间接地获得了受益;其次它是一个基础产业,它的下游产业涉及农业、牧业、水利、水电、水产、木材、林产化工、医药、旅游等无不是依赖这个基础产业发展的。
1.2林业生产独具三大效益林业生产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每个人的生存环境的基础保障;但是绝大多数生态受益者都没有参与这种效益的生产与维护,都无偿地长期地享受着林业生态效益的果实。
换言之,林业它是最博大、最广泛的“慈善”事业,比如它提供的新鲜空气、涵养的水源、保持水土、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社会效益体现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层面:精神文明表现在对人类的生活环境的绿化、美化、人文文化功能上;物质文明则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森林产品。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在森林公园管理中的运用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森林资源作为一种有形资产,其价值大幅度提高,进而促进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快速前行。
由于发展速度快,现阶段,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行业管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而且对整个评估行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所以,必须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各种体制机制进行完善;同时,注重对森林资源评估流程进行变革,加快形成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的自我约束体系,彻底解决现阶段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公园管理;运用引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根据特定目的、遵循社会客观规律和公允的原则,按照国家法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以统一的货币单位,对具有资产属性的森林资源实体以及预期收益进行的评定估算。
它是评估者根据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实际情况、所掌握的市场动态资料和多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森林资源资产所具有的市场价值进行的评定估算。
1.对森林资源进行资产评估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我国集体林权制度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因此,森林资源资产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势在必行。
然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明显。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发展将给整个林业产业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有利于林业市场的持续升级。
2.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森林资源资产与其他资产一样,基本的评估方法有收益法、重置成本法和现值法。
然而,由于森林资源资产的特殊性和影响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复杂性,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要比其他资产复杂得多。
2.1收益法收益法是一种资产评估方法,它通过评估后的森林资源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将其转化为现值,从而确定评估后的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从而确定被评估的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
在运用收益法对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时,是以森林资源资产的持续利润为基础的。
如果没有预期回报,或者预期回报很小且不稳定,则不能使用返回方法。
基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森林资产评估问题和对策发布时间:2022-09-16T09:37:28.966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2月第4期作者:保俊春[导读]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有关林业的具体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在此条件下,对森林资产评估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保俊春陆良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云南曲靖市 655699【摘要】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有关林业的具体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在此条件下,对森林资产评估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本研究结合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合理探讨在对森林资产评估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从机构设立、相关机制建立及管理方面提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森林资产评估;对策引言按照《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要合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在工作过程中,应树立林地权益为核心的理念,有效明确林农经营主体地位[1]。
借助改革推进过程,对相应权利予以明确,在严格控制处置权的基础上,保证收益权,真正实现职责划分明确、利益得到保障、服务监管合理的产权制度。
不过,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会涉及到森林资源资产的转让、股份制的改造或者抵押贷款等形式,也会增加森林资产评估的复杂性,最终带来更多的问题。
此次研究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对森林资产评估的问题和对策展开讨论。
1? 森林资产评估现状森林资产通常包含评估管理与评估技术两个方面,按照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对有关森林资产评估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不过,针对森林资源资产,涉及到的产权界定相对较广,在政策的指引下,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相对明确,但是集体所有的森林资产产权却较为模糊,在实际操作中有诸多因素无法确认。
按照具体要求,在对森林资产进行合理评估期间,应当保证其满足公正、客观、真实性的特点。
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森林资产的评估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加上评估的方法相对有限,评估结果通常和实际状况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