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大学生优质课大赛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4.19 MB
- 文档页数:12
河南省地理优良课一等奖《中国地形》教课方案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课方案)教材版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本作者及李文玲淇县实验学校单位设计思想本教课方案以“学习对生活实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建立开放式地理课程”等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研究、合作学习为主要教课形式,经过研究、合作学习培育学生读图获得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让学生学会发问,学会学习,掌握地理学习方式,形成踊跃主动的学习态度,初步掌握评论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建立就地取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当地理理念,为学生终生发展确立基础。
教材剖析- 2 -1、课标要求:本节课在课标中的内容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归纳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色。
2、教材地位: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地点、领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理所应当了,同时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对这个国家的天气、河流以致经济发展都有侧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学习其余章节的基础,学好本节,能为此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教材剖析: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表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地形特色关于中国的天气、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侧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认识一个地区的基本方法。
这一节是从地势特色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色的。
学情剖析- 3 -本节课的教课对象是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参加意识较强,思想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读图析图能力有了必定的基础,所以在教课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色,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要创建条件和时机,让学生发布自己的看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课目的1、运用中国地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色,识记各级阶梯分界限的名称,初步说明中国的地势特色对天气、河流、交通等的影响;2、培育读图析图能力和自学、合作、研究能力;3、经过对我国壮丽河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骄傲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河南省说课大奖赛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原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河南省的基本地理信息,如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地理学科兴趣。
二、教学原则1. 实用性原则: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3. 互动性原则: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课堂活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三、教学内容1. 河南省地理位置及特点2. 河南省人口、面积、经济概况3. 河南省历史文化简介4. 河南省旅游资源介绍5. 河南省自然灾害与防治四、课时安排1. 地理位置及特点:2课时2. 人口、面积、经济概况:2课时3. 历史文化简介:2课时4. 旅游资源介绍:2课时5. 自然灾害与防治:2课时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河南省的基本地理信息、经济状况等。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探讨河南省的特点、优势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研究河南省的某个方面,促进学生互动。
六、教学手段1. 地图:展示河南省地理位置、地形等。
2. 图片:展示河南省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
3. 视频:播放河南省的宣传片,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河南省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吸收。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2. 同行评价:借鉴同行的建议,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九、教学资源1. 地图:河南省地图、中国地图等。
2. 图片:河南省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
3. 视频:河南省宣传片、纪录片等。
河南省说课大奖赛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任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河南省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特点。
提高学生对河南省旅游景点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旅游兴趣。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1.2 教学任务通过介绍河南省的旅游景点,激发学生对河南省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描述和介绍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河南省的文化特色,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资源2.1 教学内容河南省的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
河南省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特色。
河南省的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2.2 教学资源河南省旅游景点的图片、视频等视觉资源。
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和练习题。
河南省地图和统计数据等参考资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河南省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解:教师讲解河南省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内容。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向游客介绍河南省的旅游景点。
3.2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河南省的相关知识。
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语言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介绍河南省旅游景点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性。
跨文化交际意识:观察学生在交流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4.2 教学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鼓励他们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学习和进步。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邀请河南省的旅游景点代表来课堂进行介绍和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河南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特色。
5.2 教学拓展学生可以进行河南省旅游景点的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编写宣传册等。
学生可以参加河南省说课大奖赛,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对河南省的了解。
第六章: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向游客介绍河南省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