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QC成果展示—提高医嘱执行规范率
- 格式:ppt
- 大小:29.37 MB
- 文档页数:33
品管圈活动在规范医护人员开具与执行医嘱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与技巧,规范临床开具医嘱与执行医嘱的正确率。
方法:运用品管手法,以《降低医护人员开具与执行医嘱不规范率》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发挥圈员的能力和智慧,对规范医嘱开具和执行中发生不规范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改进流程[1]。
结果:改善前开具与执行医嘱的不规范率为15.3%,改善后开具与执行医嘱的不规范率为5.3%,明显提高了医生开具医嘱及护士执行医嘱的及时性、准确率。
结论:通过品管圈活的十大步骤,使医护人员能真正从自身查找开具与执行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并自发寻求解决的措施,增强了责任心和执行力,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中一级质控的管理水平,进一步确保了用药安全,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规范;医嘱开具与执行;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392-02品管圈(缩写QCC)就是由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集团。
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环,这个团队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应用各种管理手法,全员参与,对团队自己的工作环境不断地进行维持和改善[2]。
本次通过品管圈的十大步骤,使得开具与执行医嘱不规范率得到明显降低,具体实施介绍如下。
1.方法1.1 调查人员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医务人员。
1.2 调查方法由本科医护人员组成的品管圈小组按活动步骤,调查活动周期内改善前及改善后临床工作中开具医嘱和执行医嘱时不规范现象,每天抽查病区内20个病人的医嘱,并记录在查检表中,按品管方法分析改善后效果。
1.3 活动步骤1.3.1主题选定由科室“天使仁心圈”根据目前科室里常出现的问题,通过圈员头脑风暴提出不同提案,最终以评价法选出得分最高的“降低医护人员开具与执行医嘱不规范率”作为本次活动主题。
1.3.1.1主题相关概念医嘱:是医生在诊疗活动中下达的指令,是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的诊疗计划,是护士执行各项治疗的依据,医嘱由护士、医生共同完成。
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临时医嘱执行规范率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手术中临时医嘱执行规范率,保证护理安全。
方法:通过组建“百合圈”,发挥圈员的能力和智慧,对执行手术中临时医嘱执行书写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流程。
结果:开展品管圈后,选择104例开具术中临时医嘱268条的患者,比较手术中临时医嘱执行的规范率情况,在措施实施后显著比实施前提升了,统计目标达成率情况,为122%,圈员的8项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结论: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手术中临时医嘱的执行规范率显著升高了,并且圈员们的责任感与质量管理能力也有了显著的升高,整体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术中临时医嘱;执行规范【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251-02临时医嘱是护士在手术中要执行的重要内容,也是护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临时医嘱执行率高低直接反应着护理质量的高低,体现着一所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1]。
执行医嘱准确、及时,能够显著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痛苦,促进康复。
因为本院在执行医嘱的时候是应用HIS系统,在医嘱的下达、医嘱下达的时间、医嘱的执行方面均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安全隐患的存在肯定会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引起患者的不满,进而上升为医疗纠纷,为此,我们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手术室临时医嘱的执行过程中,经过4个月的活动,术中临时医嘱的执行(规范)率明显提高。
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科于2017年2月底通过自愿报名再投票选取的医护人员共计12名,将圈名定为“百合圈”,设立品管圈。
随机抽查本科2017年3月1日至4月1日108例开具术中临时医嘱的病人,共计开具医嘱268条作为改善前的研究资料。
期间又选取2017年5月1日至6月1日104例开具临时医嘱的患者,开具临时医嘱共计268条,作为改善后的研究对象。
1.2 方法1.2.1成立品管圈小组成立“品管圈”组织,按照如下原则成立:灵活多样、实事求是、上下结合等,品管圈中设一名圈长、一名辅导员、10名圈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