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学科介绍_周根贵2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21
浙江工业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基于经济与管理基础上的,具备财务管理与分析、金融、税务筹划、会计核算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与分析方法,能熟练应用会计与财务软件的高级理财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将系统学习工程技术基础、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跨国公司财务等课程及与财务管理有关的财税法规、金融、审计、投资、会计电算化等课程。
毕业后主要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从事投融资管理、财务分析与策划、税务筹划管理和会计实务与审计等工作。
财务管理与经济运行——经贸学院“博易论坛”之“学科导航月”系列第三场发表人:经贸团学会经贸学院“博易论坛”之“学科导航月”系列第三场——“财务管理与经济运行—财务管理用武”于4月10日晚6点半在博A五楼报告厅举行。
主讲人是经贸学院会计学科教授卢冶飞。
你争选财务管理专业,为什么?讲座的开场,卢教授就用了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
现在,经贸学院大二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刚刚选择好自己的专业。
而财务管理是其中最热门的一个专业。
为什么大家都要争抢着选择财务管理专业呢?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卢教授做了详细的分析。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的关系卢教授先解释说“财务会计是技术人员,财务管理是对资金管理,是管理人员”。
并且,进一步地解释了“财务会计”。
我国现代经济环境正面临创新与剧变。
卢教授利用她正在进行研究的一项会计项目“浙江出口碳排放及其可能的碳税代价”说明财务会计更偏向于会计计量。
财务管理包含于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
当然,战略管理、人力管理也很重要。
但是,财务管理是重中之重。
卢教授列举案例“投资新车”,从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分析,此款车在生产周期内是否能收回成本。
并介绍了中国第一家应用“应收账款资产证券比的公司”——中集集团。
应用这些实例来说明,财务管理,不仅需要综合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创新能力。
经济的应用方式有很多种,要脑筋灵活,懂得创新,不能只是看报表,要了解报表以外的很多资料也同样重要。
浙江工业大学学科、学位点简介005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071005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学位点依托微生物学国家精品课程,归属浙江省重中之中学科——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学科设有微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制药生物技术实验室、绿色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生物合成技术研究方向等教学科研机构。
该学科拥有一支富有创新的学科队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省151人才工程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钱江学者1人。
队伍结构合理,力量较强,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教学、科研均已有较好的基础,科研方向稳定,具有较好的实验条件。
科研课题与经费逐步递增,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九五”“十五”攻关、国家自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
微生物学硕士点从93年开始与本校相近专业联合招生,2003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4年开始独立招生,已培养16届硕士研究生,其中有省级优秀毕业生、全国“挑战杯”二等奖获得者。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点学科,也是认识生命和改造生物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生物技术的基础也是前沿。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位点现依托于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生物化工和环境工程,开展应用生化和环境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生物活性物质及酶学等方向的研究。
目前该学科领域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力量较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人,副教授5人。
该学科挂靠生物化工和环境工程及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硕士点,已招收数十名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近三年每年招收15-20名的硕士生。
近五年先后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攻关、国家基金、浙江省科委、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三大索引论文40余篇,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
浙工大研究生浙江工业大学学科、学位点简介001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1)002机械工程学院 (4)003信息工程学院 (6)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7)004经贸管理学院 (9)005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10)006建筑工程学院 (13)007药学院 (14)009理学院 (15)010人文学院 (16)011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7)012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18)014法学院 (19)015艺术学院 (19)099MBA教育中心 (19)001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070302 分析化学本学位点以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应用化学学科和浙江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为支撑,以浙江省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50年以上分析化学本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为根底,积累了大量的教书育人的经历,形成具有一套特色的教学标准和管理体系。
历年来,已培养了4000余名本科生、60余名硕士研究生,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30余人。
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1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大部分导师也同时拥有应用化学学位点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
本学位点还与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浙江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浙江省方圆检测集团等单位合作培养硕士生。
本学位点的导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别离与分析、色谱与别离科学、现代谱学分析、原子及分子光谱分析、现代分析仪器及其联用技术、精细化工合成及过程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现已根本拥有国际一流的各种类型的分析测试仪器。
本学位点注重学科前沿与穿插学科的开展研究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视现代仪器分析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开发。
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等纵向科研工程20多项、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工程20多项,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及EI收录的论文70多篇。
070303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学位点是我校化材学院首批理科硕士点,07年开始招生。
浙江工业大学各专业考研综合介绍本学科由我校最早设立的管理学教育发展而来,立足于在我国体制转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浙江管理创新实践,强化引领当代管理学发展的现代企业理论研究,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密切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渗透、深化科研与优化教学关联互动的传统办学特色和学科发展机制。
目前设有现代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所、企业战略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营销研究所、现代管理咨询中心、浙江省企业家培训基地、浙江省管理再教育中心。
拥有教授4名,副教授7名。
博士、在读博士11名。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各1名。
学科在现代企业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中小企业成长与集群发展、企业创新复合型人力资源全景评价等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
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整合工商、行政、事业和科技攻关等众多领域团队知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中,显示了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与省部级研究项目50余项,在《管理世界》和《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纵向、横向科研经费300多万元。
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优秀科研成果奖30余项。
学位点负责人:梁祖晨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是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是我校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高级管理人才的重点学科和硕士学位点之一。
设有智能信息与决策优化研究所,拥有教授5名,副教授4名。
十余年来,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家、省、市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三十余项,在国际学术刊物和有关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国家一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EI收录20篇。
该学科在新型生产与组织方式及其系统结构设计与优化、移动计算与移动商务、智能决策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集成系统的开发和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下供应链管理集成优化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研究成果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部分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浙江工业大学培养目标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于2000年由学校按照“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定位而设立,法学院成立以来,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了从单一法学教育向法学与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向本科与研究生两个层次的跨越;同时,学院在朝晖校区和屏峰校区分别开设了法学和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的双学位班,为其他专业的本科生提供了系统学习法学和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并取得相应学士学位的机会。
在校生规模900余人,其中研究生50人。
为实现法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执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法学院先后在全省各地建立了60余家包括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和律师、公证机构在内的法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2008年国家首次允许在校生报考国家司法考试,法学专业毕业班学生约有170余人参加了考试,通过70人,通过率为40%;2009年,法学专业204名大四本科学生有196人报名参加了国家司法考试,以合格成绩通过司法考试的学生118人,通过率为60.2%,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其中一名学生获得了浙江省最高分,反映了基础教育的质量。
法学院历届毕业生通过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的比例在全校50余个本科专业中名列第一,每年都有数十人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机关工作,法学院毕业生现已分布在最高人民法院、浙江省委省政府、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海关、武警部队等党政军机关和司法机关以及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行业。
课程及专业老师刑事法学系:于世忠杨艳霞杨燮蛟房绪兴张影汪勇单勇杨杰辉丁娟葛治华张佳婧张曙杨杰辉张兆松民事法学系:毛卫民尹伟琴张友连孙科峰黄瑞耀于晓青侯银萍宓明君蒋倩倩何兴叶水荣宗宁刘承涛公法学系:陈红李永红俞锋杜仪方金亮新戴剑波徐惠婷陈一琳石东坡徐风烈张艺耀张翅吕鑫吴习彧王朝霞国际法学系:黄伟锋李嘉白龙马华陈利强钱江刘天姿许昌知识产权系:李峰朱红英潘灿君易继松毕慧詹爱岚储翔刘珊何嘉陈豪来源:学院办公室日期:2014-10-23阅览:259我院刑法学科始建于2001年,2012年获批成为浙江省唯一的省级刑法重点学科。
浙江工业大学关于2016年国际贸易学博士学科简介国际贸易学(经贸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博士学位点,所属学科为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和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有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研究中心,浙商开放创新发展研究院。
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5人,有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在读博士生42人。
学位点根据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开放经济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对外贸易与开放经济发展实际,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理论和政策、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物流系统优化与电子商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已成功举办7届WTO与金融工程国际会议,以及第十五届全球金融年会。
近五年学位点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科技部、教育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浙江省科技厅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70多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等杂志发表论著100余篇。
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
工商管理(经贸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依托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平台,在创新与创业管理、战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产业组织与管理、不动产投资与管理、管理智能信息与决策分析、财务会计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和优势,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工商管理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级面上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科研到款总计4000多万,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等权威及核心杂志发表文章500余篇,出版《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技术经济学概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不动产估价》等专著(教材)2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