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创术教学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41
52清创术(Debridement)及相关知识一.准备工作:1.物品准备:无菌手术包、无菌手套、肥皂水、无菌生理盐水、消毒用物(棉签、碘伏或者碘酊、乙醇)、5ml注射器、2%利多卡因、3%双氧水、无菌注射器、绷带、宽胶布、止血带等。
2.术者准备:术者详细了解病史并做相关体格检查,观察创伤局部有无骨、血管、神经、肌腱等损伤,如有活动性出血应在抗休克同时止血。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一期缝合的原则,一期缝合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和局部表现,若不缝合下一步的处理方法,伤合功能、美容的影响等,取得患者配合,家属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洗手、戴无菌口罩、无菌手套、帽子。
3.患者准备:取舒适及适合操作的体位。
二.适应症:各种类型开放性损伤视为新鲜伤口,具备以下条件者:1.伤后6~8h以内者。
2.伤口污染较轻,不超过伤后12h者。
3.头面部伤口,一般在伤后24~48h以内,争取清创后一期缝合。
(全部照写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指南)三.禁忌症:化脓感染伤口不宜缝合。
四.操作方法及步骤:1.清洁伤口周围皮肤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剃去伤口周围的毛发,其范围应距离伤口边缘5cm以上,有油污者,用汽油或者乙醚擦除,然后用肥皂水和外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创口周围皮肤。
2.常规麻醉之后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取掉覆盖伤口的纱布,铺无菌孔巾;换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3.检查伤口,用手术剪清除伤口周围不整齐的皮肤边缘1~2mm,失去活力呈灰白色或不出血呈紫色的皮肤应予以去除。
若切口过小,应扩大切口充分暴露。
一般从伤口两端沿纵轴延长(有时须据功能和外观选择延长切口的方向),深筋膜也应当做相应的切开,彻底止血,小的渗血可压迫止血,较大出血予以结扎,尽量取浄伤口内的异物,剪除伤口内失去活力的组织,由浅入深仔细清除,但不应将不该切除的组织一并切除。
对于手、面部及关节附近的伤口更应特别注意。
脂肪组织易发生坏死、液化而至感染,失去活力的筋膜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均应尽量予以切除。
清创缝合术目的和要求1.掌握外科手术操作方法。
2.掌握切开方法、分离方法、缝合的基本技术。
3.掌握剪线的方法。
4.熟悉切口选择的原则。
一、切开(一)切开技术切开是外科手术的第一步,是指使用某种器械(通常为各种手术刀)在组织或器官上造成切口的外科操作过程,是外科手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
1.应用普通手术刀的切开技术:切开组织时使用手术刀腹切割,与组织平面呈45度,并有割的动作。
切开过程要保持刀刃与腹壁垂直,这样才能保持切口的两边缘对称。
术者和助手牵拉组织时用力要对称,否则切口向过度牵拉的对侧弯曲。
切开方法及要点:(1)将选定的切口线用专用划线笔标记,然后消毒皮肤及铺巾;(2)较大的切口由手术者与助手用手在切口两旁或上下将皮肤固定(图2),(3)小切口由术者用拇指及食指在切口两旁固定(图3),(4)术者拿手术刀,将刀腹刃部与组织垂直,防止斜切,刀尖先垂直剌入皮肤,然后再转至与皮面成45度斜角,用刀均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至预定切口的长度,再将刀转成90度与皮面垂直方向,将刀提出切口。
(图1)(5)切开时要掌握用刀力度,力求一次切开全层皮肤,使切口呈线状,切口边缘平滑,避免多次切割导致切口边缘参差不齐影响愈合。
(6)切开时也不可用力过猛,以免误伤深部重要组织。
(7)皮下组织宜与皮肤同时切开,并须保持同一长度,若皮下组织切开长度较皮肤切口为短,则可用剪刀剪开。
(8)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随即用手术巾覆盖切口周围(现临床上多用无菌薄膜粘贴切口部位后再行切开)以隔离和保护伤口免受污染。
图1 正确的切皮方法图2 切皮时助手固定皮肤图2 切皮时术者固定皮肤2.应用电刀的切开技术:(1)电刀不能直接切割皮肤,会灼伤皮缘,日后的瘢痕会比较明显。
首先用手术刀完全切开皮肤达皮下后,才使用电刀。
(2)组织应分层逐次切开,电刀头与被切割组织保持适当的接触,不必插入组织太深,速度均匀地连续地划过组织。
(3)较大的血管可以事先预凝,止血时要把组织的损伤控制在最小程度。
一、实训背景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清创术已成为外科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
为了提高我们的临床技能和理论基础,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模拟清创术操作,加深对清创术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清创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了解清创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3.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
4. 提高无菌操作意识。
三、实训内容1. 清创术的基本原理清创术是对新鲜开放性污染伤口进行清洗去污、清除血块和异物、切除失去生机的组织、缝合伤口,使之变成清洁伤口,减少感染,促使伤口达到一期愈合的手术。
2. 清创术的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了解患者病史,评估伤口情况;备齐清创术所需器械和药物。
(2)清创术步骤:① 清洁伤口周围皮肤,剃除毛发,用肥皂水清洗。
② 用生理盐水简单冲洗伤口,再用1%双氧水冲洗。
③ 清除伤口内的血块、异物和坏死组织。
④ 根据伤口情况,进行缝合或引流。
⑤ 术后处理:包扎伤口,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 清创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① 新鲜开放性污染伤口。
② 伤口无明显感染表现。
③ 伤口污染轻,局部血液循环良好。
④ 伤后时间在6~8小时以内。
(2)禁忌症:① 伤口污染严重,有感染迹象。
② 患者有活动性出血、休克、昏迷等症状。
③ 伤口位于重要部位,如头部、颈部、胸部等。
四、实训心得1. 清创术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对伤口愈合、受伤部位组织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
2. 清创术的操作流程要规范,无菌操作意识要强,避免感染。
3. 在清创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4.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认识到清创术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和理论基础。
五、总结本次实训使我们对清创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清创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课程背景清创术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基本操作之一,对于预防和治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清创操作技能,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特设计本清创教学课程。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清创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熟练掌握清创术的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各类伤口的清创处理。
3. 能力目标:培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临床操作水平。
三、课程内容1. 清创术概述- 清创术的定义及分类- 清创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清创术的历史与发展2. 清创术操作步骤- 术前准备- 伤口清洗消毒- 伤口探查- 清除坏死组织- 缝合与引流- 术后处理3. 清创术注意事项- 手术无菌原则- 清创器械的选择与使用- 伤口观察与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4. 清创术临床案例分析- 不同类型伤口的清创处理- 清创术与抗感染治疗的关系- 清创术与其他手术方法的比较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进行理论讲解,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学员对清创术有全面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病例,分析清创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
3. 实践操作法:在模拟实验室内进行清创术操作训练,教师现场指导,学员分组练习,逐步提高操作技能。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场景,学员扮演医生和患者,进行清创术操作,锻炼学员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课程考核1. 理论考核:书面考试,考察学员对清创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考核:现场操作,考察学员清创术的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3. 综合评价:结合学员在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理论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六、课程安排1. 理论教学:4课时2. 案例分析:2课时3. 实践操作:6课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掌握清创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临床操作水平,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大理学院课程教案(实验教学)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类型:( 1 )1、必修;2、选修;3、其它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2004级 1~6 班授课时间: 2007 至 2008 学年上学期计划学时: 102 学时(其中:理论 51 ,实验: 28 )任课教师:李绍波冯波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外科学大理学院教务处制课程名称:外科学教材:《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实验指导》杨继武编著2006年第2 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出版社),吴在德编著,2003年第6 版授课人1:李绍波专业技术职务:讲师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授课人2:冯波专业技术职务:讲师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实验题目:清创术计划学时:4实验类型:(3)1、演示性2、验证性3、综合性4、设计性每组实验的学生人数:25人教学目的和要求:1.继续巩固外科基本操作技术。
2.熟悉清创术的原则和具体处理方法。
实验方法(包括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首先由教师示教,同学参观,教师示教完后4~6名同学一组进行操作,实验动物为家兔。
动物手术过程中应掌握好动物的麻醉,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术要求操作。
实验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1.通过动物手术示教培养无菌观念。
2.通过动物手术示教巩固各项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3.通过动物手术示教掌握各种常用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实验难点(预计实验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外科学实验室为模拟手术室,并不能完全达到手术室的要求,另外,动物在手术前准备不充分。
在动物手术前应准备充分,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教学方法(实验前的教学和实验过程中的指导方法):由教师示教,另外安排2名同学参与动物手术,其余同学参观,实验动物为山羊。
实验仪器和材料:手术器械,实验动物为家兔。
实验报告要求和思考题:参考资料:1、《外科手术基本操作》,陈孝平、陈义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裘法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实验动物:家兔。
清创缝合术操作流程清创缝合术一、目的:1、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掌握临床清创术的基本流程,熟练运用以前学过的外科技能进行操作;2、掌握清创术的概念和时限要求;3、熟悉清创术的注意事项;4、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手术者、助手、巡回护士)清创术:是对污染伤口进行处理,使其变为清洁伤口,从而达到一期愈合目的的措施。
要求: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
二、实验物品准备:①清创包1个(包括直、弯血管钳各4把、持针钳2把、布巾钳4把、鼠齿钳2把、有齿、无齿镊子各一把、小药杯2个、弯盘1个、有齿卵圆钳1把)。
②无菌手套、毛刷、洗手液、生理盐水、3%双氧水、敷料、油毡布等。
③实验动物:成年家兔。
三、操作步骤:1、实验动物准备:①动物称重:②麻醉:20%乌来糖溶液,5ml/kg(或3%戊巴比妥,30mg/kg),于兔耳缘静脉注射;③固定:麻醉后将动物固定于手术台④制作人工创伤污染模型:在动物大腿外侧或背部用刀子划成一条较深的创口,再以碳灰、煤渣、泥沙或锯末撒于创口内【裁判员负责】。
2、具体操作:①清洁:剪除创口外周围的毛发,以无菌纱布块遮住创口,用肥皂水洗刷创口周围皮肤,直至清洁(注意:肥皂水不能进入伤口)。
然后弃去覆盖创口的敷料,再用生理盐水、3%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直到干净,用纱布擦干。
②消毒铺单:手术者洗手,戴无菌手套。
打开清创包,络合碘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孔巾。
③探查处理伤口:由浅入深检查创口,了解伤情;取净异物;遇有活动出血应止血;修剪皮缘至整齐,切除皮缘 0.2—0.3厘米,把皮肤连同皮下组织一并切除;尽可能切除所有坏死及失活的组织。
④冲洗伤口: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再次冲洗创口,沾干。
⑤缝合创缘:【由裁判认定无出血点、无异物、无坏死组织后方可进行】术者进行逐层缝合。
缝合皮肤前,须用以酒精消毒,缝合后注意对皮。
用75%乙醇消毒皮肤,伤口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
⑥术毕,清洗整理相关物品。
四、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无菌操作要严格、规范;2、彻底清创、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3、爱护实验动物;4、分工明确,团结合作,清创流程熟悉。
清创缝合术教案嘿,大家好呀!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清创缝合术,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技能。
有一天,我在学校上课时,老师提到清创缝合术。
这让我很感兴趣,因为我想知道如何处理伤口。
清创缝合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清创和缝合。
它不仅可以帮助伤口愈合,还能防止感染。
在进行清创前,我们首先要检查伤口。
我们需要了解伤口的深度和污染程度。
老师说,评估伤口很重要,这样才能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方法。
接下来就是清创步骤。
我们用生理盐水或无菌清洁剂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和异物。
有时候,伤口里会有一些小细菌,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冲洗。
有一次,老师演示如何清洗伤口时,大家都认真观察,想学到更多知识。
在清理伤口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去除坏死组织。
用无菌剪刀小心地切除那些不再健康的部分。
老师提醒我们要小心操作,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清创完成后,我们需要止血。
如果伤口出血,我们要进行压迫止血。
这样可以避免出血过多,影响后面的缝合。
大家在课堂上互相练习,气氛非常活跃。
接下来是缝合。
我们需要准备好缝合材料,选择适合的缝合线和缝合针。
老师教我们如何将伤口边缘对齐,确保缝合时的张力均匀。
缝合的过程需要耐心,大家都在认真听讲,生怕漏掉重要的步骤。
缝合时,我们要小心打结,确保结实。
老师强调,打结的技术很重要,关系到伤口愈合的效果。
在练习中,我们逐渐掌握了缝合的技巧,互相鼓励,学习气氛非常好。
完成缝合后,老师还提醒我们要注意伤口的处理。
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保持清洁干燥,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感染。
大家都认真记下这些要点,准备在未来的实践中运用。
在课堂上,老师还进行了模拟练习。
大家分组进行清创和缝合的模拟操作。
通过实践,我们不仅能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增强操作能力。
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互相帮助,气氛非常融洽。
在总结环节,老师再次强调了清创缝合术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一项医疗技能,更是保障人们健康的必要措施。
每位同学都表示要认真学习这项技能,将来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嘿,你们知道吗?清创缝合术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只要用心学习,就一定能掌握。
教学提纲:1.清创术适应症2.清创术的术前准备3.手术步骤4.手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清创术清创术是对新鲜开放性污染伤口进行清洗去污、清除血块和异物、切除失去生机的组织、缝合伤口,使之尽量减少污染,甚至变成清洁伤口,达到一期愈合,有利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
开放性伤口一般分为清洁、污染和感染3类。
严格地讲,清洁伤口是很少的;意外创伤的伤口难免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如污染严重,细菌量多且毒力强,8小时后即可变为感染伤口。
头面部伤口局部血运良好,伤后12小时仍可按污染伤口行清创术。
清创术是一种外科基本手术操作。
伤口初期处理的好坏,对伤口愈合、受伤部位组织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应予以重视。
[适应证]8小时以内的开放性伤口应行清创术,8小时以上而无明显感染的伤口,如伤员一般情况好,亦应行清创术。
如伤口已有明显感染,则不作清创,仅将伤口周围皮肤擦净,消毒周围皮肤后,敞开引流。
[术前准备]1.清创前须对伤员进行全面进行,如有休克,应先抢救,待休克好转后争取时间进行清创。
2.如颅脑、胸、腹部有严重损伤,应先予处理。
如四肢有开放性损伤,应注意是否同时合并骨折,摄X线片协助诊断。
3.应用止痛和术前镇痛药物。
4.如伤口较大,污染严重,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术前1小时,手中术毕分别用一定量的抗生素。
5.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轻者用1500U,重者用3000U。
[麻醉]上肢清创可用臂丛神经或腕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肢可用硬膜外麻醉。
较小较浅的伤口可使用局麻;较大复杂严重的则可选用全麻。
[手术步骤]1.清洗去污分清洗皮肤和清洗伤口两步。
⑴清洗皮肤: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再用汽油或乙醚擦去伤口周围皮肤的油污。
术者按常规方法洗手、戴手套,更换覆盖伤口的纱布,用软毛刷蘸消毒皂水刷洗皮肤,并用冷开水冲净。
然后换另一只毛刷再刷洗一遍,用消毒纱布擦干皮肤。
两遍刷洗共约10分钟。
⑵清洗伤口:去掉覆盖伤口的纱布,以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消毒镊子或小纱布球轻轻除去伤口内的污物、血凝块和异物。